巴哈马国的历史沿革

浏览

巴哈马历史

公元300到400年,巴哈马群岛上生活着一支非阿拉

印第安人,也许是从古巴移居过去的。卢卡伊印第安人随后来到了这里。这两个部族都没有留下成文的历史,但他们留下了一些绘画、陶器工具和骨头。

1492年,当克利斯多弗·哥伦布来到巴哈马东部的圣萨尔瓦多岛,第一次登上这块新大陆。当他站在岛上,环顾岛屿四周,看到浅浅的海水拍打着海岸,于是说了一句“巴扎马”(意为浅水或海)。巴哈马的名称便由此而来,所以巴哈马群岛又被称作是“浅海里的岛屿”。当哥伦布到达巴哈马群岛时,岛上大约有40000名卢卡伊人。

欧洲人自从在距离巴哈马不远处的佛罗里达定居下来之后,就经常乘船度过海峡,而巴哈马群岛也由此吸引了众多探险家,移民、侵略者和商人纷至沓来。卢卡伊印第安人被欧洲殖民者沦为奴隶,不久就全部灭亡了。

1648年,一群与当局持不同政见的英国清教徒(即 “伊鲁瑟拉冒险家”)为寻求宗教信仰自由而来到这里。冒险家们给这座岛屿起了一个名字,岛屿却没有给他们回馈多少东西。殖民者食物匮乏,缺少稳定的供给,而且内讧不断,最终发生了分裂。他们的社区一部分在伊鲁瑟拉的总督港,一部分在传教士山洞。为了寻求和平,伊鲁瑟拉的领袖威廉·赛勒斯船长航行到美洲殖民地。他成功地从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取得了补给,然后回到冲突不断的伊鲁瑟拉岛。

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是海盗和私掠船的黄金时期。人们大都听说过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和黑胡子的故事,他们曾隔三差五地以巴哈马群岛为基地。巴哈马的岛屿是海盗和私掠船的理想场所。数不清的岛屿和小岛,密布着沙洲和海峡,地形十分复杂,为那些劫掠船提供了极好的藏身之所。而且,由于巴哈马群岛靠近繁忙的货运通道,这就海盗们偷窃商船提供了大量可乘之机。

从1861年到1865年,经济繁荣与萧条交替循环的巴哈马

群岛从美国内战中大获其利。英国的纺织工业对美国南部的棉花十分依赖,所以站在南部邦联一边。然而,英国的船只无法到达美国南部海港,因为美国北方政府实行了海岸封锁政策。不过,灵活狡猾的快艇可以突破封锁,满载棉花从查尔斯顿航行560英里到达拿骚。在这里,他们与英国的船只碰面,用棉花交换英国船上的货物。快艇随后突破封锁返回查尔斯顿,在那里高价出售他们的货物。美国内战结束后,巴哈马群岛的繁荣也就完结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19年。美国通过第十四条宪法修正案,禁止人们饮酒,于是这些岛屿又开始了走私活动。苏格兰威士忌是从英国出口到巴哈马群岛的一项重要产品,殖民地政府因此扩建了拿骚的乔治太子港,为贩运酒类的大量船只提供泊位。

1934年,美国废除了禁酒令,给巴哈马带来巨额收入的行当也就陷入萧条。随着禁令的解除,以及几年之后原本繁荣的海绵捕捞行业的崩溃,巴哈马群岛的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