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珠业:岛屿经济的见证

浏览

采珠业:岛屿经济的见证遗址位于巴林穆哈拉格省穆哈拉格市,是世界保护最完整的采珠业遗址,2012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采珠业:岛屿经济的见证(巴林)包括穆哈拉格(Murharraq)市的17座建筑、三座海上珍珠繁殖场、部分海岸地带以及穆哈拉格岛南端的卡拉布马希尔(Qal’at Bu Mahir)要塞——过去采珠人的船就是从这里出发前往珍珠繁殖场的。列入遗产的城市建筑包括富商的住所、商店、仓库和一座清真寺

作为采珠业文化传统的代表以及阿拉伯海湾一度最主要经济活动(从公元2世纪直到1930年代日本开发了珍珠养殖业)所创造财富的象征,巴林采珠业遗产地是此类遗产中最后一个保护完整的遗址。这也是海洋资源的利用传统以及人类与环境互动的一个出色例证,并以此构成了这一岛屿社会的经济与文化特征。

在发现石油之前,巴林的采珠业十分发达 特殊水质成就了“珍珠王国”的美誉

乘飞机前往巴林,当飞机在波斯湾上空盘旋时,向下俯瞰,就会看到一座座小岛漂浮在万顷碧波中,闪动着柔和妩媚的乳白色,就像一颗颗珍珠在熠熠生辉,“海湾珍珠”的美誉便由此而来。

众所周知,巴林是依靠石油富起来的,或许会以为把巴林岛比做珍珠那只是惊佼于它的华贵。实际上,它在历史上曾是海湾地区最有名的珍珠采集和贸易中心。那时候全世界最知名的珠宝商每年都云集巴林,称它珍珠王国名副其实。虽然近年来由于人工养殖珍珠的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巴林的天然珍珠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排挤,但巴林的珍珠质量仍然是举世无双的。

天然的好珍珠来自天然的好贝母,贝母对海底的地质构造、气候条件都有很高的要求,尤其对水质要求更高。而在这些自然条件方面,巴林岛都很优异。“巴林”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两个海”,其中一个海是常见的咸水海,另一个海是罕见的淡水海。甜淡而清澈的阿拉伯河水流进波斯湾后,在咸水的包围中形成了一大块淡水区域,构成了海中有海的奇特景观。咸水海颜色深,淡水海颜色浅,这两种颜色的对比营造出美妙的海面景色,而两种水的交融则孕育出了勃勃的生机。“巴林”在阿拉伯语中又指从海底深处奔涌出的鲜活之泉,巴林人常用竹管从近海的海底涌泉中汲取淡水,来补充岛上的淡水资源。如此丰富而甘甜的地下水养育出了巴林独有的贝母,从而使巴林珍珠名列世界顶级珍珠之列。

巴林在历史上曾是海湾地区最有名的珍珠采集和贸易中心 采珠业:曾经辉煌的支柱产业

在发现石油之前,巴林的采珠业十分发达,最盛时拥有采珠船1500艘。在上世纪早期,海湾地区约有4万人从事珍珠采集,其中至少有一半是巴林人。珍珠采集有两个主要季节,一个是从4月到6月,这个时候水温比较低,珍珠的产量不是很多,称为“冷采”;另一个是从6月到10月,这个时候正值珍珠生产的旺季,称为“大采”。采珠船出海的时候,称为“开海”。到了“开海”那一天,巴林岛上热闹非凡,几百艘采珠船依次排开,船上酋长的旗帜迎风飘扬,激越昂扬的鼓声壮起了出海者的豪气。全岛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聚集在沙滩上,口中虔诚地朗诵着《古兰经》,祈求真主保佑他们的亲人多采珍珠,平安归来。忽听一声开船令下,采珠船列队出发,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而海滩上的人群却久久没有散去。

珍珠是海洋的恩赐,巴林人对此有着深深的热爱,他们给各种不同尺寸、等级及色彩的珍珠都取了独特的名字,采珠业是巴林的传统行业,巴林人对它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在巴林首都麦纳麦有一座巧夺天工的珍珠塔和“航海”纪念碑,两边各有一块巨大的风帆,中间夹着一颗大珠,它象征着巴林采珠业曾经有过的辉煌。

珍珠是海洋的恩赐,巴林人对此有着深深的热爱

然而,辉煌只属于过去,挽救不了今日采珠业的没落。巴林政府目前正在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包括出台禁止进口与出售养殖珠的法令,来保护和发展传统的采珠业,不过收效不大。

国虽小,历史却厚重

巴林的传统不止一个采珠业,这个小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岛上就已经出现了具有原始形态的国家组织—狄尔蒙国。巴林本身没有留下史书,但阿拉伯各国的古籍不止一次提到天堂一般的“狄尔蒙岛”。岛上泉水丰沛,绿洲葱笼,浅海滩盛产珍珠蚌,吸引了很多大陆居民来岛定居。巴林岛在历史上有过多次兴衰。公元4世纪时,波斯王国不断进攻巴林,最后登陆破城,几乎将岛上的阿拉伯人斩尽杀绝,城市被夷平,水井被堵死,树木被砍尽,巴林岛成了‘傀岛”。公元10世纪以后,巴林进人历史上最强大和繁荣的时期。公元929年,巴林国向麦加进军,连著名的克尔白“玄石”也被当成战利品抢了回来。公元10世纪时,阿拉伯哈里发讨伐巴林,屠杀“邪教徒”(非穆斯林),岛上的所有城镇一律被摧毁,果园和棕榈林全都被放火烧光。

巴林岛有很多的历史遗迹

正是这漫卷时空的历史风云,给小小的巴林岛留下了数不清的历史遗迹。在巴林岛北岸的巴尔巴尔地区,有一座建于公元前2500年的庙宇遗址,石料砌成的大门和大型祭坛,都证明着它当初规模十分宏大。麦纳麦市郊耸立着一座哈米斯市场清真寺,建于公元692年,考古学家在它的下边发现了伊斯兰教传播前古建筑的残垣断壁及古墓。巴林岛的北岸有一个古港口遗址,这里发掘出来的住宅、公共设施等遗迹,生动地记录了巴林岛上大约从公元前2300年到16世纪这段时间的文明变迁。巴林岛的地下还掩埋着两座城市的遗址,城墙基础厚约4米,它们同著名的巴比伦城一样古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