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制药废水的环境处理技术

浏览

该文选择某药厂制药废水为水环境处理对象,采用物理化学处理法的絮凝手段对所选废水进行处理,并从CODCr消减量入手,分析其CODCr消减影响因素,确定其经济上可接受的污水处理流程。文中通过絮凝沉降实验确定最佳的絮凝剂、最适投药量、最佳pH值,达到最大限度的降低COD的目的。实验证明最适合的絮凝剂是硅藻土,最适pH值是7.0。通过处理的制药废水在处理60min后,CODCr达到64mg/L的最低值,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可以排放。
制药废水具有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可生化性较差、CODCr值和BOD5值高且波动性大、BOD5/CODCr值差异较大、NH3-N浓度高、色度深、毒性大、固体悬浮物SS浓度高等特点,它的超标排放将给人体及环境造成的严重的危害,是处理难度较大的工业废水之一。
1.废水的特性
本文以主要以生产抗生素为主的某制药厂的制药废水为研究对象,废水主要成分是酰胺、异丙醚、氯仿等,废水颜色呈橙红色、有刺激性气味、略显粘稠、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可生化性较差、BOD5/CODCr值小[1-2]。出水水质见表1。
表1某制药废水的出水水质

2.实验方法
2.1水样预处理
将水样稀释5倍后作为实验中的原水储存,在实验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的稀释,以得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2.2絮凝沉降实验方法
絮凝沉降选用4种絮凝剂,分别是硫酸铁、聚合氯化铝、硅藻土、硫酸铝,在原水pH值的条件下进行絮凝实验,所用的絮凝剂的剂量相同,均为0.5g。比较絮凝效果,选择去除CODCr最有效的一种。选用最有效的那一种絮凝剂,在不同pH值、相同剂量的絮凝剂的条件下进行絮凝实验,比较絮凝结果,选择最适pH值。再在最适pH值条件下,加入不同的剂量的絮凝剂,选择最佳投药量。
3.实验结果及结果讨论
3.1最适絮凝剂的选择
在原水样条件下,取原水样50mL置于250mL烧杯中加水至200mL,分别加入0.5g絮凝剂,在10min、30min、60min、90min、120min时测定剩余CODCr值,计算得CODCr的去除率见图1。

实验结果表明在60min以后,几乎所有的备选絮凝剂的处理效果都达到了最大限度,由图中可以看出硅藻土是最适合的絮凝剂,在原水条件下去除率最大,可以达到最好的处理效果。
3.2最适pH值的选择
将原水样的pH调节至1、2、3、4、5、6、7、8、9、10、11、12、13,分别取50mL置于250mL烧杯中加水至200mL,分别加入0.5g硅藻土,在搅拌30min后测定剩余CODCr值,计算得pH值是7、8、9时,处理后废水的剩余CODCr比较少,即去除率大,所以硅藻土的最适pH值是7~9,在此pH值条件下原水样的剩余CODCr可降至200mg/L以下。为进一步确定最适pH值,将原水的pH值调节到7、8、9,分别取50mL置于250mL烧杯中加水至200mL,分别加入0.5g絮凝剂,在10min、30min、60min、90min时测定剩余CODCr值,计算得CODCr的去除率见图2。由图可知在pH值为7、搅拌时间为60min时剩余CODCr可达到40mg/L,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去除率最大可达到99%,反应速率最大,所以硅藻土的最适pH值为7。

3.3最佳投药量的选择
将原水样的pH值调节到7,分别取50mL的水样置于9个250mL的烧杯中并加水至200mL,再分别加入0.02g、0.03g、0.04g、0.05g、0.1g、0.2g、0.3g、0.4g、0.5g硅藻土,在10min、30min、60min、90min时测定剩余CODCr值,计算得CODCr的去除率,加入0.05g硅藻土即1g/L的硅藻土时,在60min后剩余CODCr为64mg/L,去除率为98.6%,可以达到国家标准,虽然超过0.05g效果更好,但综合考虑经济的因素和自然环境净化的因素,选用1g/L的投药量为最佳。
4.结语
根据实验数据所示,通过絮凝的方法,可将该制药废水的CODCr降低到排放标准,比较多种絮凝剂处理废水后的效果得出硅藻土的效果的效果好,CODCr去除率高,而且硅藻土市售价格一般在1000元/t以下,所以在处理相同废水的量时所用经费相对较少,而且沉降效果较好,有利于下一步的处理,所以建议使用硅藻土作为絮凝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