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明经

白蜡明经,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白蜡明经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ái là míng jīng
成语注音
ㄅㄞˊ ㄌㄚˋ ㄇㄧㄥˊ ㄐㄧㄥ
成语简拼
BLMJ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白蠟明經
成语英文
to fail in civil examination again and again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成语用法

作宾语;比喻屡试不中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名落孙山

反义词

金榜题名

成语接龙

1、白蜡明经→经国大业→业精于勤→勤学好问→问长问短→短吃少穿→穿凿附会→会少离多→多闻强记→记忆犹新→新学小生→生上起下→下陵上替→替天行道→道德文章→章决句断→断决如流→流星掣电→电照风行→行己有耻→耻居王后→后生小子→子虚乌有→有口无行→行不副言

2、白蜡明经→经纶满腹→腹载五车→车怠马烦→烦言碎辞→辞尊居卑→卑躬屈膝→膝语蛇行→行易知难→难以为情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白蜡明经”几个大字。

(2)车湖中学的洋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白蜡明经”。

(3)琤琤不会写成语“白蜡明经”的最后一个字。

(4)琳琳写不出成语“白蜡明经”,导致期末考试仅97分。

(5)洋老师给静嫣和少丽讲了“白蜡明经”的典故。

(6)可怜老夫白蜡明经,屡屡不中,白发青衫,落魄于此,那钱良便出资筹建学堂,聘老夫为师,教化子孙。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张鷟《朝野佥载》:『张鷟号青钱学士,以其万选万中。时有明经董万九上不第,号白蜡明经,与鷟为对。』

分字解释

白蜡

白蜡:(1)白蜡虫分泌的蜡质,熔点较高,颜色洁白,是我国特产之一。可制蜡烛或药丸外壳,又可用来涂蜡纸,密封容器。(2)精制的蜂蜡,颜色洁白。可以制蜡烛。

白:bái 1、<名>白色。《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白质而黑章。』2、<形>纯洁;干净。《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问。』3、<形>明亮;光明。《赤壁则》:『相与枕藉手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4、<形>清楚;明白。《荀子·天论》:『功名不白。』《书搏鸡者事》:『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5、<形>真诚;坦白。《庄子·天地》:『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各。』6、<动>禀告;陈述。《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7、<副>单单;只是。《红楼梦》:『要是白来逛逛呢便罢。』8、<名>指罚酒用的酒杯,也泛指酒杯。左思《吴都赋》:『飞觞举白。』[白衣] 1.白色的衣。杜甫《可叹》:『天上浮云如白,斯须改变如苍狗。』2.古代无功名的人的代称,犹言『平民』,『老百姓』。《后汉书·崔骃传》:『以为不宜与白会。』3.古代替官府办事的小官吏。《汉书·龚胜传》:『闻之白,戒君勿言也。』

蜡:là 1、<名>动物、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脂质。如蜂蜡、石蜡等。《梦溪笔谈·技议》:『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2、<名>蜡烛。李商隐《无题》:『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3、<动>以蜡涂物。皮日休《屣步访鲁望不遇》:『雪晴墟里竹欹斜,蜡屐徐吟到陆家。』[蜡炬] 蜡烛。[蜡书] 封在蜡丸中的书信,以防泄密或潮湿。

明:míng 1、<形>明亮。《石钟山记》:『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2、<动>照亮。《游褒禅山记》:『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3、<形>明白;清楚。《答司马谏议书》:『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又] 明白地;公开地。《触龙说赵太后》:『太后明谓左右。』4、<动>证明;说明。《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5、<动>明确。《史记·李斯列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6、<形>英明;高明;明智。《谏太宗十思疏》:『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7、<名>智慧。《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8、<名>视力。《齐桓晋文之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又] 视力好。《管子·制分》:『聪耳明目』9、<形>次;下一个(专指年、月、日)。《为学》:『明年,贫僧自南海还。』10、<名>明朝。

经:jīng 1、<名>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文同《织妇怨》:『皆言边幅好,自爱经纬密。』2、<名>经络;经脉。《庖丁解牛》:『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畖乎?』3、<名>经典;经书。《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4、<名>我国古代图书四大类别之一,以儒学经传著术为主,与『史』、『子』、『集』相对。《复庵记》:『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5、<名>分界;界线。《察传》:『是非之经,不可不分。』6、<动>上吊;缢。《史记·田单列传》:『经其颈于树枝。』7、<动>经过;经历。《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8、<动>治理。《左传·隐公十一年》:『礼,经国家,定社稷。』[又] <动>合符常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海内必以兄为经之人。』[经纪] (1)纲常;法度。(2)条理;秩序。(3)经营;料理。(4)买卖,贸易。[经年] 经过一整年或若干年。[经传] 儒家经典与前人对这些经典所作的解释的统称。

白:《午集中》《白字部》《唐韵》旁陌切《集韵》《韵会》《正韵》薄陌切,□音帛。《说文》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阴数也。《释名》启也。如水启时色也。《尔雅·释天》秋为白藏。〈疏〉秋之气和,则色白而收藏也。《周礼·冬官考工记》书绘之事,西方谓之白。《书·禹贡》冀州,厥土惟白壤。青州,厥土白坟。又《礼·檀弓》殷人尚白。又《增韵》素也。洁也。《易·贲卦》白贲无咎。〈注〉其质素,不劳文饰也。又《说卦》巽为白。〈疏〉风吹去尘,故洁白也。又明也。《礼·曾子问》当室之白。〈注〉谓西北隅得户明者也。《荀子·正名篇》说不行,则白道而冥穷。〈注〉白道,谓明道也。《前汉·谷永传》反除白罪。〈注〉罪之明白者,皆反而除之。又白屋,以茅覆屋也。《前汉·萧望之传》恐非周公相成王致白屋之意。又白衣,给官府趋走者。《前汉·两龚传》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又白徒,犹白身。《管子·乘马篇》白徒三十人奉车两。又白丁。《北史·李敏传》周宣帝谓乐平公主曰:敏何官。对曰:一白丁耳。又白民。《魏书·食货志》庄帝班入粟之制,白民输五百石,听依第出身。又白着。《唐书·刘晏传》税外横取谓之白着。《春明退朝录》世人谓酒酣为白着。言刻薄之后人必颠沛,酩酊如饮者之着也。又《礼·玉藻》君衣狐白裘。《□注》以狐之白毛皮为裘也。又《尔雅·释器》白金谓之银。又《唐书·食货志》隋末行五铢白钱。又《前汉·□法志》罪人为白粲。〈注〉坐择米使正白,三岁□也。又《古今注》白笔,古珥笔,示君子有文武之备焉。又《字学渊源》飞白书,蔡邕见施垩帚而作。又星名。《博雅》太白谓之长庚。又旗名。《礼·明堂位》殷之大白。又罚爵名。《说苑》魏文侯与大夫饮,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又酒名。《礼·内则》酒清白。〈注〉白事酒,昔酒也。色皆白,故以白名之。又稻曰白,黍曰黑。《周礼·天官·笾人》其实□蕡白黑。又马名。《诗·秦风》有马白颠。〈疏〉额有白毛,今之戴星马也。又猛兽名。《汲冢周书》义渠以兹白。〈注〉兹白,一名驳,能食虎豹。又虫名。《尔雅·释虫》蟫白鱼。〈注〉衣书中虫也。又《大戴礼》白鸟者,谓蚊蚋也。又草名。《前汉·西域传》邺善国多白草。又三白,正月雪也。《西北农谚》要宜麦,见三白。又五白,簙簺五木也。《宋玉·招魂》成枭而牟,呼五白些。又梵言一年为一白。《传灯录》我止林间,已经九白。又山名。《后汉·耿恭传》窦固前击白山,功冠三军。〈注〉冬夏有雪,故名白山。《金史·礼志》有司言,长白山在兴王之地,礼合尊崇。又水名。《桑钦水经》白水出朝阳县西。又州名。《唐书·地理志》武德四年置白州,因博白溪而名。又海外有白民国。见《山海经》。又白狄,狄别名。见《春秋·成九年》。又戎类有六,一曰老白。见《风俗通》。又姓。黄帝后。《左传》秦大夫白乙丙。又复姓。《史记·秦本纪》白冥氏,秦族。《潜夫论》吉白氏,莘姓后。又白杨提,代北三字姓。又《諡法》外内贞复曰白。又《玉篇》告语也。《正字通》下告上曰禀白。同辈述事□义亦曰白。《前汉·高帝纪》上令周昌选赵壮士可令将者,白见四人。《后汉·钟皓传》钟瑾常以李膺言白皓。又《唐书·宦者传》宣宗时,诸道岁进阉儿,号私白。○按《说文》入声有白部,去声自部内亦载白字。在自部内者读疾二切,曰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词言之气从鼻出,与口相助也。是告语之白读自,西方之白读帛,音义各别。许氏分为二部。《玉篇》合而为一,今从之。又《集韵》步化切,音杷。亦西方色也。又博陌切。与伯同。长也。一曰爵名。亦姓。《印薮》有白鸾氏。〈注〉即伯字。又叶旁各切,音薄。《诗·小雅》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四骆。又叶房密切,音弼。《苏轼·寒食雨诗》暗中偸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古文自。疾二切。考证:(《礼·明堂位》殷之太白。)谨照原文太白改大白。

蜡:《申集中》《虫字部》《集韵》《正韵》□七虑切,音覻。《说文》蝇胆也。《周礼·秋官·蜡氏注》蜡,骨肉腐臭,蝇虫所蜡也。《月令》曰:掩骼埋骴,此官之职也。又助驾切,音乍。年终祭名。《礼·礼运》仲尼与于蜡賔。〈注〉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蜡,秦曰腊。《郊特牲》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又《玉篇》子六切,音蹙。虫名。蜡祭之蜡。《广韵》或作□。《六书正伪》从虫昔声。别作□,从示,非。考证:(《说文》蝇胆也。)谨照原文胆改胆。(蜡)《唐韵》卢盍切《集韵》《韵会》力盍切,□音腊。《玉篇》蜜滓也。《陆佃云》蜂之化蜜,必取匽猪之水,注之蜡房,而后成蜜。故谓之蜡者,蜜之跖也。《本草》虫白蜡。《李时珍曰》蜡树,四时不凋,五月开白花,成丛结实。其虫大如虮蝨,延缘树枝,食汁吐涎,剥取其渣,炼化成蜡。又蜜蜡,生於蜜中。又水蜡,树叶微似楡,及甜槠树,皆可放虫产蜡。《晋书·阮孚传》孚性好屐,或有诣阮,正见自蜡屐,曰:一生当着几两屐。《石崇传》崇奢靡,以蜡代薪。《南史·王僧虔传》少时,以烛泪浇成蜡凤凰。又蜡梅,花名。《苏轼诗》蜜蜂采花作黄蜡,黄蜡为花亦其物。又蜡觜,鸟名。《本草》桑扈,一名蜡觜雀,其觜或凝黄如蜡。《广韵》俗作□。

明:《辰集上》《日字部》(古文)朙《广韵》武兵切《集韵》《韵会》《正韵》眉兵切,□音鸣。《说文》照也。《易·系辞》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县象着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时,徧照天下,无幽不烛,故云明。《史记·正书》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又《易·乾卦》大明终始。〈疏〉大明,晓乎万物终始。又《易·乾卦》天下文明。〈疏〉有文章而光明。又《书·尧典》钦明文思安安。〈疏〉照临四方谓之明。又《书·舜典》黜陟幽明。〈传〉升进其明者。又《书·太甲》视远惟明。〈疏〉谓监察是非也。又《洪范》视曰明。〈传〉必清审。又《诗·小雅》祀事孔明。〈笺〉明,犹备也。又《诗·大雅》明明在下。〈传〉明明,察也。《尔雅·释诂疏》明明,言甚明也。又《礼·檀弓》其曰明器,神明之也。又《礼·礼运》故君者所明也。〈疏〉明,犹尊也。又《礼·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疏〉明者,辨说是非也。又《韩非子·难三篇》知微之谓明。又《广韵》昭也,通也。又星名。《诗·小雅》东有启明。〈传〉日旦出谓明星为启明。又《小雅》明发不寐。〈疏〉言天将明,光发动也。又《正字通》凡厥明、质明,皆与昧爽义同。又姓。《姓氏急就篇》《明氏·山公集》有平原明普,晋荀曦从事明预。又与盟同。《诗·小雅》不可与明。〈笺〉明,当为盟。又与孟同。《周礼·夏官·职方氏注》望诸明都也。《释文》明都,《禹贡》作孟猪。今依〈书〉读。又《前汉·地理志》广汉郡葭明。〈注〉师古曰:明音萌。又《韵补》叶谟郞切。《书·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楚辞·九歌》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又叶弥延切。《道藏歌》观见学仙客,蹊路放炎烟。阳光不复朗,阴精不复明。

经:《未集中》《糸字部》坕《唐韵》《广韵》古灵切《集韵》《韵会》《正韵》坚灵切,□音泾。《说文》织也。《玉篇》经纬,以成缯帛也。《易·屯卦》君子以经纶。〈疏〉经,谓经纬。又《易·颐卦》拂经於丘。〈注〉经犹义也。又《书·酒诰》经德秉哲。〈传〉能常德持智。《左传·昭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注〉经者,道之常。又《诗·大雅》经之营之。〈传〉经,度之也。又《周礼·天官·冢宰》体国经野。〈注〉经,谓为之里。〈疏〉南北之道谓之经,东西之道谓之纬。又《周礼·天官·大宰》以经邦国。〈注〉经,法也。王谓之礼经常所秉以治天下者也。又《礼·月令》毋失经纪。〈注〉谓天文进退度数。又《礼·经解疏》经解者,以其记六艺政敎之得失也。又《左传·昭二十五年》为夫妇外内,以经二物。〈注〉夫治外,妇治内,各治其物。又《论语》自经於沟渎,而莫之知也。《何晏注》经,经死於沟渎之中。《晋语》雉经於新城庙。《释名》屈颈闭气曰雉经,如雉之为也。又《广韵》古定切,音径。经纬也。又织也。又《离骚·王逸注》经,径也。《释名》经,径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又《韵补》叶居良切。《韩愈·此日足可惜诗》闭门读书史,清风窗户凉。日念子来游,子岂知我情。别离未为久,辛苦多所经。情音翔。《五经文字》作□者,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