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可磨

白圭可磨,圭:古代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状。白圭上的斑点还可以磨去,人说错话就没有办法了。

白圭可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ái guī kě mó
成语简拼
BGKM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白圭可磨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圭:古代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状。白圭上的斑点还可以磨去,人说错话就没有办法了。

相关成语

成语接龙

白圭可磨→磨砺自强→强作解事→事半功百→百年到老→老大无成→成千上万→万世之名→名从主人→人不聊生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写着“白圭可磨”几个大字。

(2)胡胡写不出成语“白圭可磨”的拼音。

(3)梅梅不会写成语“白圭可磨”的最后一个字。

(4)文阁中学的禚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白圭可磨”。

(5)禚老师给沐言和锦羽讲解了“白圭可磨”的历史故事。

(6)等到事情败露,锒铛入狱之后,他才知道白圭可磨,悔之莫及。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分字解释

白:bái 1、<名>白色。《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白质而黑章。』2、<形>纯洁;干净。《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问。』3、<形>明亮;光明。《赤壁则》:『相与枕藉手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4、<形>清楚;明白。《荀子·天论》:『功名不白。』《书搏鸡者事》:『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5、<形>真诚;坦白。《庄子·天地》:『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各。』6、<动>禀告;陈述。《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7、<副>单单;只是。《红楼梦》:『要是白来逛逛呢便罢。』8、<名>指罚酒用的酒杯,也泛指酒杯。左思《吴都赋》:『飞觞举白。』[白衣] 1.白色的衣。杜甫《可叹》:『天上浮云如白,斯须改变如苍狗。』2.古代无功名的人的代称,犹言『平民』,『老百姓』。《后汉书·崔骃传》:『以为不宜与白会。』3.古代替官府办事的小官吏。《汉书·龚胜传》:『闻之白,戒君勿言也。』

圭:guī 1、<名>用作凭信的玉,形状上圆(或上尖)下方。《汉书·扬雄传》:『析人之圭。』[又] 帝王、诸侯在举行朝会、祭祀的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后汉书·明帝纪》:『亲执圭璧,恭祀天地。』2、<名>测日影的器具。张衡《东京赋》:『土圭测景。』3、<量>容量单位。一升的十万分之。《汉书·律历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4、<量>重量单位。一两的二百四十分之一。5、<形>鲜明;洁净。韩愈《祭湘君夫人》:『丹青之饰,暗昧不圭。』[圭窦] 凿壁而成的圭形小门。泛指穷苦人家的门户。[圭角] 圭的棱角,比喻锋芒。[圭臬] (1)测日影定方位的仪器。(2)比喻典范、准则。[圭勺] 圭和勺都是很小的容量单位,因用以比喻微小。

可:kě 1、<动>可以;能够。《殽之战》:『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2、<动>认为……可以;肯定。《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吾子好道而可吾文。』3、<动>适合;适宜。《芙蕖》:『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4、<动>值得。《师说》:『其可怪也欤?』《项脊轩志》:『风移影动,珊珊可爱。』5、<动>痊愈。《西厢记》:『瘦得浑如削,百般医疗终难可。』6、<副>大约;大概。《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三黍许。』7、<副>莫非;怕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李小二入来问道:「可要吃酒?」』8、<副>难道;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kè见『可汗』。[可怜] (1)可爱。(2)可惜。(3)值得怜悯同情。[可巧] 正巧;刚好。[可中] (1)假若。(2)正好。[可汗] 古代对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西北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呼。

磨:mó 1、<动>物体相磨擦。《诗经·卫风·淇奥》:『如切切磋,如琢如磨。』2、<动>遇到困难或阻碍。白居易《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少处兼遭病折磨。』3、<动>消失;磨灭。《后汉书·南匈奴传》:『百世不磨矣。』mò<名>辗粉的用具。王安石《拟寒山拾得》:『作牛便推磨。』[磨莹] (1)磨治玉石。(2)磨物,使光洁。

白:《午集中》《白字部》《唐韵》旁陌切《集韵》《韵会》《正韵》薄陌切,□音帛。《说文》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阴数也。《释名》启也。如水启时色也。《尔雅·释天》秋为白藏。〈疏〉秋之气和,则色白而收藏也。《周礼·冬官考工记》书绘之事,西方谓之白。《书·禹贡》冀州,厥土惟白壤。青州,厥土白坟。又《礼·檀弓》殷人尚白。又《增韵》素也。洁也。《易·贲卦》白贲无咎。〈注〉其质素,不劳文饰也。又《说卦》巽为白。〈疏〉风吹去尘,故洁白也。又明也。《礼·曾子问》当室之白。〈注〉谓西北隅得户明者也。《荀子·正名篇》说不行,则白道而冥穷。〈注〉白道,谓明道也。《前汉·谷永传》反除白罪。〈注〉罪之明白者,皆反而除之。又白屋,以茅覆屋也。《前汉·萧望之传》恐非周公相成王致白屋之意。又白衣,给官府趋走者。《前汉·两龚传》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又白徒,犹白身。《管子·乘马篇》白徒三十人奉车两。又白丁。《北史·李敏传》周宣帝谓乐平公主曰:敏何官。对曰:一白丁耳。又白民。《魏书·食货志》庄帝班入粟之制,白民输五百石,听依第出身。又白着。《唐书·刘晏传》税外横取谓之白着。《春明退朝录》世人谓酒酣为白着。言刻薄之后人必颠沛,酩酊如饮者之着也。又《礼·玉藻》君衣狐白裘。《□注》以狐之白毛皮为裘也。又《尔雅·释器》白金谓之银。又《唐书·食货志》隋末行五铢白钱。又《前汉·□法志》罪人为白粲。〈注〉坐择米使正白,三岁□也。又《古今注》白笔,古珥笔,示君子有文武之备焉。又《字学渊源》飞白书,蔡邕见施垩帚而作。又星名。《博雅》太白谓之长庚。又旗名。《礼·明堂位》殷之大白。又罚爵名。《说苑》魏文侯与大夫饮,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又酒名。《礼·内则》酒清白。〈注〉白事酒,昔酒也。色皆白,故以白名之。又稻曰白,黍曰黑。《周礼·天官·笾人》其实□蕡白黑。又马名。《诗·秦风》有马白颠。〈疏〉额有白毛,今之戴星马也。又猛兽名。《汲冢周书》义渠以兹白。〈注〉兹白,一名驳,能食虎豹。又虫名。《尔雅·释虫》蟫白鱼。〈注〉衣书中虫也。又《大戴礼》白鸟者,谓蚊蚋也。又草名。《前汉·西域传》邺善国多白草。又三白,正月雪也。《西北农谚》要宜麦,见三白。又五白,簙簺五木也。《宋玉·招魂》成枭而牟,呼五白些。又梵言一年为一白。《传灯录》我止林间,已经九白。又山名。《后汉·耿恭传》窦固前击白山,功冠三军。〈注〉冬夏有雪,故名白山。《金史·礼志》有司言,长白山在兴王之地,礼合尊崇。又水名。《桑钦水经》白水出朝阳县西。又州名。《唐书·地理志》武德四年置白州,因博白溪而名。又海外有白民国。见《山海经》。又白狄,狄别名。见《春秋·成九年》。又戎类有六,一曰老白。见《风俗通》。又姓。黄帝后。《左传》秦大夫白乙丙。又复姓。《史记·秦本纪》白冥氏,秦族。《潜夫论》吉白氏,莘姓后。又白杨提,代北三字姓。又《諡法》外内贞复曰白。又《玉篇》告语也。《正字通》下告上曰禀白。同辈述事□义亦曰白。《前汉·高帝纪》上令周昌选赵壮士可令将者,白见四人。《后汉·钟皓传》钟瑾常以李膺言白皓。又《唐书·宦者传》宣宗时,诸道岁进阉儿,号私白。○按《说文》入声有白部,去声自部内亦载白字。在自部内者读疾二切,曰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词言之气从鼻出,与口相助也。是告语之白读自,西方之白读帛,音义各别。许氏分为二部。《玉篇》合而为一,今从之。又《集韵》步化切,音杷。亦西方色也。又博陌切。与伯同。长也。一曰爵名。亦姓。《印薮》有白鸾氏。〈注〉即伯字。又叶旁各切,音薄。《诗·小雅》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四骆。又叶房密切,音弼。《苏轼·寒食雨诗》暗中偸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古文自。疾二切。考证:(《礼·明堂位》殷之太白。)谨照原文太白改大白。

圭:《丑集中》《土字部》(古文)珪《唐韵》古携切《集韵》《韵会》涓畦切,□音闺。《说文》瑞玉也。上圜下方,圭以封诸侯,故从重土。《书·禹贡》禹锡□圭。《诗·大雅》锡尔介圭。《周礼·春官·典瑞》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又《周礼·春官》土圭以致四时日月,封国则以土地。〈注〉土,犹度也。土圭,测日景之圭。又量名。《前汉·律正志》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注〉六十四黍为圭,《后汉·与服志》:又凡合单纺为一系,四系为一扶,五扶为一首,五首为一文,文采淳为一圭。又丸散之刀圭,准如梧桐子大,十分方寸匕之一,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不落为度。见《本草纲目·序例》。又与闺同。《礼·儒行》荜门圭窬。考证:(〈注〉六十四黍为圭,四圭曰撮。又凡合单纷为一糸,四糸为一扶。)谨照后汉书原文纷改纺。糸改系。省上文四圭曰撮句。改后汉与服志。

可:《丑集上》《口字部》《唐韵》肯我切《集韵》《韵会》《正韵》口我切,□音坷。《说文》肯也。《广韵》许可也。《韵会》可者,否之对。《书·尧典》嚣讼可乎。《文中子·事君篇》达人哉山涛也,多可而少怪。又仅可,未足之辞。《论语》子曰:可也□。又《礼·内则》择于诸母与可者。〈注〉诸母,衆[音zhòng]妾也,可者,傅御之属也。又所也。《礼·中庸》体物而不可遗。〈注〉体犹生也,可犹所也。不有所遗,言万物无不以鬼神之气生也。又姓。《正字通》唐谏议大夫可中正,宋绍兴进士可懋。又《字汇补》苦格切,音克。《魏书·吐谷浑传》可汗,此非复人事。《唐书·突厥传》可汗犹单于也,妻曰可敦。又叶孔五切,音苦。《韩愈·元和圣德诗》负鄙为难,纵则不可。出师征之,其衆[音zhòng]十旅。又叶口个切,轲去声。《魏文帝·寡妇赋》伏枕兮不寐,逮平明兮起坐。愁百端兮猥来,心郁郁兮无可。又《集韵》歌古作可。注详欠部十画。又读作何。《石鼓文》其鱼隹可。《风雅广逸注》隹可读作惟何,古省文也。

磨:《午集下》《石字部》《广韵》莫婆切《集韵》《韵会》《正韵》眉波切,□音摩。《说文》本作□。《尔雅·释器》石谓之磨。《诗·卫风》如琢如磨。又去声。《唐韵》模卧切《集韵》莫卧切,□音塺。《说文》石磑也。《正字通》俗谓磑曰磨,以磑合两石,中琢纵横齿,能旋转碎物成屑也。《天文志》如蚁旋磨。又《韵会》通作摩。《左传·昭十二年》摩厉以须。《前汉·董仲舒传》摩民以谊。《梅福传》厉世摩钝。又地名。《水经注》沮水又东南迳驴城西,磨城东。传云:子胥造驴磨二城,以攻麦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