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向日

葵花向日,向:朝着。形容下级对上级表示忠诚与仰慕。

葵花向日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kuí huā xiàng rì
成语简拼
KHXR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葵蘤向日
成语谜语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向:朝着。形容下级对上级表示忠诚与仰慕。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下级对上级

相关成语

近义词

葵花倾日、葵倾向日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更无柳絮随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宋·司马光《初夏》

成语造句

(1)北京东直门中学的剧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葵花向日”。

(2)笔笔写不出成语“葵花向日”的拼音。

(3)淙淙不会写成语“葵花向日”的最后一个字。

(4)记事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葵花向日”几个大字。

(5)政安哥哥给玦彤和莲青介绍了“葵花向日”的成语典故。

(6)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7)宏图大展鸡年更上新阶踏雪过年葵花向日开。

(8)更无柳絮随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见宋·司马光《初夏》。

(9)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10)在去往鹤峰县实验中学的巴士上,亚烁大哥哥给交龙和红豆讲了『葵花向日』的典故。

(11)帝尧为领袖时,仁德涵养有如天空一样广博,智慧像神明一样微妙,人民如葵花向日般地追随他,像禾苗企盼云雨一样仰望他。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终向之者,诚也。』

分字解释

葵花

葵花:[kuíhuā] [方] 向日葵。

向日

向日:[xiàngrì] (1)往日;从前。向日所议非小女,原是舍甥女。――《玉娇梨》。(2)朝着太阳;面对太阳。

葵:kuí指某些开大花的草本植物:锦葵;蜀葵;向日葵。

花:huā 1、<名>花朵。李贺《将进酒》:『桃花乱落如红雨。』<动>开花。《采草药》:『深山中则四月花。』2、<名>能开花供观赏的植物。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花木成畦手自栽。』3、<名>形状像花朵的东西。赵师秀《约客》:『闲敲棋子落灯花。』4、<形>不只一种颜色的,有花纹图案的。宋濂《勃泥入贡记》:『腰缠花布,无舆马,出入徒行。』5、<形>视觉迷乱模糊。杜甫《饮中八仙歌》:『眼花落进水底眠。』6、<动>耗费;用掉。《红楼梦》:『只是白花钱,不见效。』

向:xiàng 1、<名>朝北的窗户。《诗经·七月》:『塞向墐户。』2、<动>朝着;向着。《狼》:『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垓下之战》:『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3、<动>趋向;奔向。《赤壁之战》:『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4、<动>接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5、<副>刚才。《赤壁之战》:『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6、<副>从前;过去。《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察今》:『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7、<连>假如。《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xiǎng 1、<动>通『响』。发出声音。《庖丁解牛》:『砉然向然。』2、<动>通『享』。享有;享受。《论衡·谢短》:『夏自禹向国,几载而至于殷。』[注] 在古代,『向』和『嚮』是两个字。在『享受』的意义上不写作『向』。现『嚮』简化为『向』。[向前] (1)向前进。(2)努力上进。(3)以前;刚才。[向使] 假如。[向隅] 面对屋子的角落,比喻人孤独失意或得不到仙会而失望。

日:rì 1、<名>太阳。《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2、<名>白昼;白天。《荆轲刺秦王》:『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3、<名>一昼夜;一天。《垓下之战》:『尝一日千里,不忍杀之。』[又] 每天;天天。《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又] 一天天地。《涉江》:『鸾鸟凤皇,日以远兮。』4、<名>日子;时间。《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5、<名>往日;从前。《左传·襄公三年》:『日君乏使,使臣斯司马。』6、<名>他日;以后的某一天。《列子·汤问》:『日以偕来,吾与若俱观之。』

葵:《申集上·草字部》《唐韵》渠追切《集韵》《韵会》渠惟切《正韵》渠为切,□音鄈。《玉篇》菜名。《诗·豳风》七月烹葵及菽。《仪礼·士虞礼》记注:夏秋用生葵。《王祯·农书》葵,阳草也,为百菜之主,备四时之□。《尔雅翼》天有十日,葵与之终始,故葵从癸。《左传·成十七年》,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又《周礼·冬官·玉人》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注〉终葵,椎也。为椎于其杼上,明无所屈也。又地名。《晋语》吾命之以负葵之田七十万。又姓。《通志·氏族略》终葵氏。〈注〉《左传》商人七族有终葵氏。《正字通》宋葵方直,明葵玉。又与揆通。《尔雅·释诂》葵,揆也。《诗·小雅》天子葵之。《大雅》则莫我敢葵。又与鄈通。《正韵》鄈丘,地名,《春秋》作葵丘。《玉篇》亦作□。□,《说文》葵本字。考证:(《仪礼·士虞礼》夏秋用生葵。)谨按此郑注非经文,谨照原文士虞礼下增记注二字。(《说文》葵,卫也,倾叶向日,不令照其根。)谨按说文无此语,谨□下文所引左传改为:左传成十七年,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晋语》王命之以负葵之田七十万。)谨照原文王改吾。

花:《申集上·草字部》(古文)蘤《唐韵》《集韵》《正韵》□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欧阳修·花品序》洛阳人称花曰某花某花,称牡丹则直曰花。又地名。《广州志》南海县有花田。又姓。唐有花惊定。《杜甫诗》成都猛将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书郞花尹。又《韵补》音诃。《枣据诗》延首观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干,一岁再三花。《说文》本作华。荣也。从草□,郑氏曰:□,象华叶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韵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见于书,晋以下书中间用花字,或是后人攺易。唯《后汉书·李谐·述身赋》曰:树先春而动色,草迎岁而发花。又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艺之英华。花字与华□用。而五经、诸子、楚辞、先秦、两汉之书,皆古文相传,凡华字未有攺为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余,颁之远近,以为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晋以下之新字乎。

向:《丑集上·口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许亮切,音蠁。《说文》北出牖也。从宀从口。〈注〉牖所以通人气,故从口。《玉篇》窻也。《诗·豳风》塞向墐户。〈传〉北出牖也。〈疏〉士虞礼注云:向、牖一名也。北为寒之备,不塞南窻,故云北出牖也。《广韵》向与向通用。《集韵》亦作□。《正韵》亦作乡。《礼·明堂位》刮楹达乡。◎按明堂位注,乡谓夹户窻也。每室八窻,为四达,则凡牖皆名乡,不独北出牖矣。又《广韵》对也。《战国策》西向事秦。《庄子·秋水篇》望洋向若而叹。又或作向。《易·说卦》向明而治。亦作乡。《礼·明堂位》南乡而立。又《集韵》趣也。又《韵会》救也。又昔也。《庄子·寓言篇》若向也俯,而今也仰。亦通作乡。《论语》乡也,吾见於夫子而问知。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式亮切,音饷。《广韵》姓也。《左传·成五年》诸侯谋复会宋公,使向为人辞以子灵之难。《释文》向,舒亮反。又《玉篇》地名。《诗·小雅》皇父孔圣,作都于向。〈注〉向在东都畿内,今孟州河阳县。《左传·隐十一年》王与郑人向。〈注〉轵县西有地,名向上。《襄十一年》诸侯会于北林师于向。〈注〉在□川长社县东北。《后汉·郡国志》□川郡有向乡。又《集韵》国名。《春秋·隐二年》莒人入向。〈注〉向,小国也,谯国龙亢县东南有向城。《史记·褚少孙补三皇纪》怡向申莒,皆姜姓之后,汉为县。《前汉·地理志》沛郡向县。〈注〉向,故国,姜姓,炎帝后。又《集韵》《正韵》□许两切,音向。《集韵》人字。《左传·襄十一年》晋侯使叔肸告于诸侯。〈注〉叔肸,叔向也。《释文》向,许文反。《前汉·□法志》作叔向,颜师古:音许两反。又《正韵》古文向字。注详十六画。考证:(《左传·襄十一年》晋侯使叔肹告于诸侯。〈注〉叔肹,叔向也。)谨照原文两肹字□改肸。

日:《辰集上·日字部》《唐韵》《正韵》人质切《集韵》《韵会》入质切,□音□。《说文》实也。太阳之精不亏。《博雅》君象也。《释名》日,实也,光明盛实也。《易·乾卦》与日月合其明。又《系辞》县象着明,莫大乎日月。又《说卦》离为火为日。《周礼·天官·九□注》日者天之明。《礼·祭义》日出於东。《史记·天官书注》日者,阳精之宗。《前汉·律正志》日合於天统。《后汉·荀爽传》在地为火,在天为日。《淮南子·天文训》火气之精者为日。又《书·舜典》协时月正日。〈传〉合四时之气节,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齐一也。又《洪范》五纪,三曰日。〈传〉纪一日。〈疏〉从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为一日。又《礼·曲礼》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为刚,乙丁己辛癸五偶为柔也。又《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注〉迎长日者,建卯而书夜分,分而日长也。又《左传·文七年》日卫不睦。〈注〉日,往日也。又《左传·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注〉皆典正数者。又《史记·日者传注》卜筮占□时日,通名日者。又《集韵》而力切,音眲。义同。又《韵补》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赋》审机动之至微,思遗餐而忘寐。表略韵於纳素,托精诚於白日。《类篇》唐武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