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落瓦解

桑落瓦解,象桑叶枯落,屋瓦解体。形容事势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桑落瓦解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āng luò wǎ jiě
成语注音
ㄙㄤ ㄌㄨㄛˋ ㄨㄚˇ ㄐㄧㄝ ˇ
成语简拼
SLWJ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桑落瓦解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象桑叶枯落,屋瓦解体。形容事势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形势等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土崩瓦解、一败涂地

成语接龙

1、桑落瓦解→解发佯狂→狂朋怪友→友风子雨→雨沐风餐→餐葩饮露→露才扬己→己饥己溺→溺心灭质→质疑辨惑→惑世诬民→民淳俗厚→厚味腊毒→毒赋剩敛→敛手屏足→足智多谋→谋为不轨→轨物范世→世异时移→移宫换羽→羽毛丰满→满脸春风→风景不殊→殊深轸念→念念不忘

2、桑落瓦解→解甲休兵→兵不接刃→刃树剑山→山南海北→北门南牙→牙白口清→清天白日→日引月长→长枕大衾→衾寒枕冷→冷灰爆豆→豆蔻年华→华不再扬→扬风扢雅→雅人韵士→士死知己→己饥己溺→溺心灭质→质非文是→是非颠倒→倒绷孩儿→儿童之见→见兔放鹰→鹰瞵鹗视

3、桑落瓦解→解甲休兵→兵闻拙速→速战速决→决命争首→首足异处→处之泰然→然荻读书→书囊无底→底死谩生→生龙活虎→虎啸龙吟→吟风咏月→月缺花残→残民害物→物离乡贵→贵在知心→心花怒发→发奸擿伏→伏而咶天→天人共鉴→鉴往知来→来者可追→追本穷源→源源本本

4、桑落瓦解→解人难得→得人死力→力敌千钧→钧天广乐→乐而不厌→厌难折冲→冲锋陷坚→坚定不移→移山拔海→海沸河翻→翻唇弄舌→舌敝唇枯→枯耘伤岁→岁比不登→登界游方→方员可施→施命发号→号咷大哭→哭笑不得→得意忘形→形迹可疑→疑行无成→成羣结党→党豺为虐

5、桑落瓦解→解甲归田→田园风光→光阴虚度→度人金针→针锋相对→对牛弹琴→琴棋书画→画饼充饥→饥寒交切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写着“桑落瓦解”几个大字。

(2)娟娟写不出成语“桑落瓦解”,因此语文考试仅仅考了98分。

(3)沙兰镇中学的撒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桑落瓦解”。

(4)小倩不会写成语“桑落瓦解”的最后一个字。

(5)阳云哥哥给靖悠和佳慈讲了“桑落瓦解”的历史故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后汉书·孔融传》:『桑落瓦解,其势可见。』

分字解释

瓦解

瓦解:(1)比喻崩溃或分裂:土崩瓦解。(2)使对方的力量崩溃:瓦解敌人。

桑:sāng 1、<名>桑树。《齐桓晋文之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2、<名>桑叶。《陌上桑》:『采桑成南隅。』3、<名>采桑养蚕纺织一类的工作。《观刈麦》:『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桑榆] 夕阳余辉照在桑树榆树的树梢上,代称日落的地方。常比喻老年时光。[桑梓] 桑树梓树是古代家宅边常栽的树的树木,用作故乡的代称。

落:luò 1、<动>树叶、花朵脱落。《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2、<动>落下;下落;掉落;降落。《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3、<动>陷入;落入。《梅花岭记》:『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4、<表>衰败;衰落;残败。《秋声赋》:『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5、<名>居住的地方;村庄;村落。《赤壁之战》:『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兵车行》:『千村万落生荆杞。』6、<量>相当于『座』、『所』。《阿房宫赋》:『蜂房水涡,矗不知春几千万落。』7、<名>篱笆。王褒《僮约》:『缚落锄园。』[落草] (1)被迫逃往山林沼泽进行抗暴斗争。(2)婴儿出生。

瓦:wǎ 1、<名>陶土烧制的器物。《高祖还乡》:『王乡老执定瓦台盘。』2、<名>盖屋的瓦片。《阿房宫赋》:『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3、<名>古指纺缍。《诗经·斯干》:『载弄之瓦。』[瓦卜] 古占卜法之一,打破瓦器,依裂纹来定吉凶。[瓦釜] (1)陶土烧制的锅。(2)比喻小人。[瓦全] 比喻苟且偷生。[瓦子] (1)宋元时代游艺、贸易的场所。也叫『瓦舍』、『瓦市』。(2)瓦片。

解:jiě 1、<动>解剖;分割。《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2、<动>解开;解下。《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3、<动>解除;消除。《荆轲刺秦王》:『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4、<动>溶解;溶化。《满井游记》:『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5、<动>排解;化解。《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6、<动>解围;撤围。《信陵君窃符救赵》:『秦军解去,遂救邯郸。』7、<动>解脱。道家称人死后灵魂脱离躯体而升天成仙。《梅花岭记》:『谓颜太师以兵解。』8、<动>缓解;和解。《触龙说赵太后》:『太后之色少解。』9、<动>解释;解说。《隆中对》:『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10、<动>理解;懂得。《与妻书》:『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11、<动>能;合。罗隐《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12、<名>见解;见识。《南史·张邵传》:『融玄义无师法,而神解过人。』13、<动>解便;解手。戚继光《练兵实记》:『遇夜即于厕中大小解。』14、<名>文体的一种,用于释疑。如韩愈的《进学解》。jiè 1、<动>遣;发遣。《宋史·举志》:『天下之士屏居山林,令监司守臣解送。』2、<动>解送;押送。《水浒传》:『开封府公文只叫解活的去,却不曾教结果了他。』

桑:《辰集中·木字部》《唐韵》息郞切《集韵》《韵会》《正韵》苏郞切,□颡平声。《说文》蚕食叶。《徐曰》叒音若。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搏桑叒木也。蚕所食神叶,故加木叒下以别之。《典术》桑箕,星之精。《诗·豳风·注疏》爰求柔桑,穉桑也。猗彼女桑,荑桑也。蚕月条桑,枝落采其叶也。《礼·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注〉爱蚕食也。《史记·货殖传》齐鲁千亩桑麻,其人与千户侯等。又《周礼·夏官·司爟》变国火以救时疾。〈注〉夏取桑柘之火。又檿桑,山桑也,丝中琴瑟弦。《书·禹贡》厥篚檿丝。又其材中弓干。《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取干之道,柘为上,檿桑次之。又台桑,地名。启所生处。《楚辞·天问》焉得嵞山氏女,而通之于台桑。又空桑,山名。《吕氏春秋》伊尹生于空桑。又桑林,乐名。《左传·襄十年》宋公享鲁侯于楚丘,请以桑林。又桑扈,鸟名。《左传·昭十七年》九扈为九农正。注:桑扈,窃脂。又姓。《姓苑》秦大夫子桑之后,汉桑弘羊、桑楚。又复姓。桑丘、庚桑。□,籀文桑。考证:(《礼·月令》季夏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谨照原文夏改春。(《书·禹贡》厥贡檿丝。)谨照原文贡改篚。(《周礼·冬官考工记》工人取干之道。柘为上,檿桑次之。)谨照原文工人改弓人。(《左传·襄四年》桑扈,窃脂,为蚕驱雀者也。)谨按此系昭十七年传注非襄四年传文,今据改左传昭十七年,九扈为九农正。注桑扈窃脂。

落:《申集上·草字部》《唐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正各切,□音洛。《礼·王制》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又《尔雅·释诂》落,始也。又《左传·昭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注〉宫室始成,祭之为落。又叔孙为孟钟,飨大夫以落之。〈注〉以豭猪血衅钟曰落。又《博雅》居也。《纲目集览》人所聚居,故谓之村落、屯落、聚落。又《后汉·窦宪传》蹑冒顿之区落。又蕃篱曰虎落。《前汉·鼂错传》为中周虎落。〈注〉以竹篾相连遮落之也。又废也。《庄子·天地篇》子高曰:夫子盍行耶,无落吾事,耕而不顾。又落落,不相入貌。《老子·道德经》落落如石。又牢落。《司马相如·上林赋》牢落陆离。又陆落。《论衡》见文吏便而儒生陆落,则诋訾儒生,以为浅短,称誉文吏,谓之深长。又拓落。《扬雄·解嘲》何为官之拓落也。又《韵会》错落,间厠貌。又岁名。《尔雅·释天》太岁在巳曰大荒落。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军西为垒,旁有一大星为北落。又山名。《水经注》伊水东北过郭落山。又草名。《本草》土落,生岭南山谷。又角落,生江西山谷,似茱萸,独茎。又木名。《尔雅·释木》檴,落。〈疏〉檴,一名落,可作杯圈,皮韧,绕物不解。又姓。《通志·氏族略》汉有落下闳。又与络通。《庄子·秋水篇》落马首,穿牛鼻。《前汉·李广传》上召禹刺虎,禹从落中斫绝累,上壮之。《师古注》谓当时繦络之而下也。又《唐韵古音》读路。《晋庾阐·吊贾谊文》张高弦悲声激柱落。叶下濩韵。

瓦:《午集上·瓦字部》《唐韵》《集韵》《正韵》□五寡切,音邷。《说文》土器已烧之总名。《广韵》古史考,夏时昆吾氏作瓦。《史记·龟箂传》桀为瓦室。〈注〉世本曰:昆吾作陶。张华博物记亦云:桀作瓦,盖是昆吾为桀作也。《史记·廉颇传》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震。《正字通》后世瓦制不古,其类非一。汉武故事,起神屋以铜为瓦,漆其外。又吴国传,大秦国王宫殿水精为瓦。又明皇亲录,虢国夫人恩宠倾一时,夺韦嗣立宅,以广其居。后复归韦氏,因大风折屋,坠堂上,不损。视之,瓦皆坚木也。又王缙传:五台山祠铸铜为瓦,金涂之。又《诗·小雅》载弄之瓦。〈传〉瓦,纺塼也。又《仪礼·燕礼》公尊瓦大两。〈注〉大音泰。瓦大,有虞氏之尊也。又《左传·昭二十六年》射之中楯瓦。〈注〉瓦,楯脊。又瓦合。《礼·儒行》毁方而瓦合。〈注〉吕氏曰:陶者为瓦,必圆而割,分之则瓦,合之则圆,而不失其瓦之质。又瓦解。《史记·匈奴传》其困败则瓦解云散矣。又人名。《左传·昭二十三年》楚囊瓦为令尹。〈注〉囊瓦,子囊之孙子常也。又地名。《春秋·隐八年》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注〉瓦屋,周地。又《定八年》公会晋师于瓦。〈注〉瓦卫地。《后汉·郡国志》东郡有瓦亭。又《广韵》五化切《集韵》吾化切,□音迓。《广韵》泥瓦屋。《集韵》施瓦於屋也。又《集韵》《韵会》□五委切,音頠。屋甃也。《庄子·骈拇篇》骈於辩者,累瓦结□窜句。〈注〉瓦,五委反。当作丸。又《韵补》叶阮古切,音五。《韩愈·元和圣德诗》皇帝俭勤,盥濯陶瓦。斥遣浮华,好此絺紵。

解:《酉集上·角字部》《唐韵》《正韵》佳买切《集韵》《韵会》举嶰切,□皆上声。《说文》判也。从刀判牛角。《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左传·宣四年》宰夫解鼋。《前汉·□汤传》支解人民。〈注〉谓解□其四支也。又《博雅》散也。《玉篇》缓也。《易·解卦注》解,难之散也。《正义》解有两音,一古买反,谓解难之初。一谐买反,谓既解之后。故序卦云:解者,缓也。险难解释,物情舒缓,故为解也。《前汉·张耳□余传》今独王□,恐天下解也。〈注〉谓离散其心也。又《玉篇》释也。《仪礼·大射礼·解纲注》解,犹释也。《文心雕龙》百官询事,则有关刺解谍。解者,释也。解释结滞,徵事以对也。又《广韵》脱也。《礼·曲礼》解履不敢当阶。又《博雅》说也。《史记·封禅书》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注〉皆自解说,遇风不至也。又《广韵》讲也。一曰释诂也。《礼·经解疏》解者,分析之名。又乐曲解。《古今乐录》伧歌以一句为一解,中国以一章为一解。王僧□启云:古曰章,今曰解。解有多少,当是先诗而后声也。又《字汇补》削也。《鲁语》晋文公解曹地,以分诸侯。又止也。《前汉·五行志》归狱不解,兹谓追非。又开也。《后汉·耿纯传赞》严城解扉。又达也。《庄子·秋水篇》无南无北,奭然四解。又解构,犹间构也。《后汉·隗嚣传》勿用傍人解构之言。又犹会合烦辱也。《淮南子·俶真训》孰肯解构人间之事,以物烦其性命乎。又道家有尸解术。《史记·封禅书》为方僊道,形解销化。《集解》尸解也。《问奇集》《金壷字考》攺音假,非。又梵言目帝罗,此云解脱。荆溪净名记,若正用功,解可作古买切。功成日,解应作户买切。强分二音,亦非。又解解,戟多之貌。《扬子·太□经》次七:何戟解解遘。又《集韵》《韵会》下买切《正韵》胡买切,□音蟹。义同。又《增韵》物自解散也。《孔安国·尚书序》逃难解散。〈注〉解音蟹。又《广韵》晓也。《礼·学记》相说以解。〈注〉解物为解,自解释为解,是相证而晓解也。《魏志·贾诩传》太祖与韩遂、马超战渭南,问计於诩。对曰:离之而已。太祖曰:解。〈注〉谓晓悟也。又《博雅》迹也。《尔雅·释兽》□,其迹解。〈注〉其迹名解。又地名。《左传·昭二十二年》王师军於解。〈注〉洛阳西南有大解、小解。又《史记·甘茂传》今公与楚解口地。《索隐》秦地名。《正义》解口,犹开口也。又州县名。《一统志》春秋为晋之解梁城,战国属魏,汉为解县,属河东郡,五代汉始置解州,治解县,元属平阳路,明因之。又姓。《广韵》自唐叔虞食邑于解,后因氏。又复姓。《姓苑》北魏有解枇氏,后攺为解氏。又《说文》解廌,兽也。《史记·司马相如传》弄解豸。〈注〉解豸,似鹿,一角,一名神羊。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唐御史法冠,一名解廌冠,取其能触邪也。《晋书·舆服志》作獬豸。《王充·论衡》作觟□。又与嶰通。嶰谷,谷名。《前汉·律正志》取竹之解谷。《孟康曰》解,脱也。一说昆仑之北谷名也。又与澥通。《前汉·扬雄传》江湖之雀,勃解之鸟。又与蟹同。《吕览·恃君篇》大解、陵鱼,大人之居。《山海经》作大蟹。又《唐韵》尸卖切《集韵》《韵会》下解切,□蟹去声。亦判也,散也,晓也,兽也,地名也。又《玉篇》接中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为弓,茭解中有变焉,故挍。〈注〉茭,弓檠也。茭解,谓接中也。又支节也。《前汉·贾谊传》所排击剥割,皆衆[音zhòng]理解也。《师古注》解,支节也。又与懈同。《诗·大雅》不解于位。〈注〉解,怠惰也。《礼·月令》民气解惰。又与邂同。《正字通》解后,即邂逅,言彼此不期而遇也。《六书正伪》别作邂,非。又《广韵》古隘切《集韵》《韵会》居隘切《正韵》居拜切,□皆去声。《类篇》除也。一曰闻上也。《韵会》发也。《唐制》进士由乡而贡曰解额。又《国史补》外府不试而贡者,谓之拔解。《宋史·选举志》天下之士,屛处山林,令监司守臣解送。又《职官志》入额人一任实满四年,与解发赴铨。《正字通》凡官司解报、杻解,皆此音。《韵会》读若懈,非。又与廨同。《玉篇》署也。《商子·垦令篇》高其解舍。《左思·吴都赋》解署棊布。〈注〉言非一也。又《集韵》口卖切,楷去声。解垢,诡曲之辞。《庄子·胠箧篇》解垢同异。《音义》又音楷。又叶举履切,音几。《古诗》着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又叶居缢切,音记。《楚辞·九章》愁郁郁之无快兮,居戚戚而不解。心鞿羁而不开兮,气缭转而自缔。又叶讫力切,音棘。《诗·鲁颂》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又叶举下切,嘉上声。《僧皎然·题毗沙天王像》忆昔胡兵围未解,感得此神天之下。《俗书正误》解从刀、牛。俗从羊作觧,非。廨字原从厂作。考证:(《史记·封禅书》燕人方僊道,形解销化。〈注〉尸解也。)谨照原文燕人改为字。注字改集解。(《史记·司马相如传》弄解豸。〈注〉解似鹿,一角,一名神羊。)谨照原文注解下增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