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瓦两巷

三瓦两巷,旧指富家子弟寻欢作乐的地方。同『三瓦两舍』。

三瓦两巷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ān wǎ liǎng xiàng
成语注音
ㄙㄢ ㄨㄚˇ ㄌㄧㄤˇ ㄒㄧㄤˋ
成语简拼
SWLX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三瓦兩巷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旧指富家子弟寻欢作乐的地方。同『三瓦两舍』。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娱乐场所

相关成语

近义词

三瓦两舍、三瓦四舍

成语接龙

1、三瓦两巷→巷尾街头→头没杯案→案牍劳形→形只影单→单枪匹马→马不解鞍→鞍马劳顿→顿脚捶胸→胸有鳞甲→甲冠天下→下气怡声→声势浩大→大题小做→做神做鬼→鬼工雷斧→斧破斨缺→缺口镊子→子为父隐→隐恶扬善→善罢干休→休戚是同→同气连枝→枝词蔓语→语笑喧哗

2、三瓦两巷→巷尾街头→头面人物→物在人亡→亡羊补牢→牢什古子→子为父隐→隐占身体→体物缘情→情随事迁→迁臣逐客→客死他乡→乡利倍义→义愤填膺→膺箓受图→图穷匕见→见素抱朴→朴斫之材→材轻德薄→薄技在身→身无完肤→肤末支离→离题万里→里丑捧心→心花怒发

3、三瓦两巷→巷议街谈→谈笑封侯→侯门如海→海水桑田→田连阡陌→陌路相逢→逢时遇节→节威反文→文子文孙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写着“三瓦两巷”几个大字。

(2)超超写不出成语“三瓦两巷”的拼音。

(3)锦丰叔叔给雨霈和艳枪介绍了“三瓦两巷”的成语故事。

(4)晶晶不会写成语“三瓦两巷”的最后一个字。

(5)楼古中学的所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三瓦两巷”。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金瓶梅词话》第十九回:『平昔在三瓦两巷行走耍子,捣子都认的。』

分字解释

三:sān 1、<数>三;第三。2、<数>再三;多次;多(年)。《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尺] (1)剑。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2)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三辅] 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三宫] (1)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2)三个星座。明(3)堂、辟雍、灵台。(4)皇帝、太后、皇后。[三军] (1)古代诸侯大国军队分上军、中军、下军,其三万七千五百人。(2)古代指步、车、骑三军;现代指海陆空三军。(3)全军,通称军队。

瓦:wǎ 1、<名>陶土烧制的器物。《高祖还乡》:『王乡老执定瓦台盘。』2、<名>盖屋的瓦片。《阿房宫赋》:『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3、<名>古指纺缍。《诗经·斯干》:『载弄之瓦。』[瓦卜] 古占卜法之一,打破瓦器,依裂纹来定吉凶。[瓦釜] (1)陶土烧制的锅。(2)比喻小人。[瓦全] 比喻苟且偷生。[瓦子] (1)宋元时代游艺、贸易的场所。也叫『瓦舍』、『瓦市』。(2)瓦片。

两:liǎng 1、<形>成双的;成对的。《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2、<数>二。《陈涉世家》:『陈胜佐之,并杀两尉。』3、<副>双方共同施行或承受同一行为。《赤壁之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4、<量>重量单位。古代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为一斤。《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5、<量>双,用于鞋袜等。《诗经·南山》:『葛屦五两。』liàng<量>通『辆』用于车辆,车一乘为一辆。《汉书·赵充国传》:『卤马牛羊十余万头,车四千余两。』[两端] (1)事物的两头;两方面。(2)模棱两可;观望不定。[两舌] 言语反覆;搬弄是非。[两曜] 日和月。[两造] 指诉讼双方,即原、被告。

巷:xiàng <名>里中的道路。《诗经·郑风·叔于田》:『叔于田,巷无居人。』[巷伯] 宦官。《左传·襄公九年》:『令司宫巷儆宫。』

三:《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弎《唐韵》《集韵》《韵会》苏甘切《正韵》苏监切,□飒平声。《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谓以阳之一合阴之二,次第重之,其数三也。《老子·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史记·律书》数始於一,终於十,成於三。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凡兵无过三其身。又《左传·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慎,务三而已。一择人,二因民,三从时。又《晋语》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语》人三为衆[音zhòng],女三为粲,兽三为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汉复姓。屈原之后有三闾氏,三饭尞之后有三饭氏,三州孝子之后有三州氏。又去声。《韵会》苏暂切。《论语》三思而后行。又本作参。《博雅》参,三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参分其股围。《前汉·□法志》秦造参夷之诛。□与三同。又《韵补》叶疏簪切,音森。《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三兮。下叶今。叁。

瓦:《午集上·瓦字部》《唐韵》《集韵》《正韵》□五寡切,音邷。《说文》土器已烧之总名。《广韵》古史考,夏时昆吾氏作瓦。《史记·龟箂传》桀为瓦室。〈注〉世本曰:昆吾作陶。张华博物记亦云:桀作瓦,盖是昆吾为桀作也。《史记·廉颇传》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震。《正字通》后世瓦制不古,其类非一。汉武故事,起神屋以铜为瓦,漆其外。又吴国传,大秦国王宫殿水精为瓦。又明皇亲录,虢国夫人恩宠倾一时,夺韦嗣立宅,以广其居。后复归韦氏,因大风折屋,坠堂上,不损。视之,瓦皆坚木也。又王缙传:五台山祠铸铜为瓦,金涂之。又《诗·小雅》载弄之瓦。〈传〉瓦,纺塼也。又《仪礼·燕礼》公尊瓦大两。〈注〉大音泰。瓦大,有虞氏之尊也。又《左传·昭二十六年》射之中楯瓦。〈注〉瓦,楯脊。又瓦合。《礼·儒行》毁方而瓦合。〈注〉吕氏曰:陶者为瓦,必圆而割,分之则瓦,合之则圆,而不失其瓦之质。又瓦解。《史记·匈奴传》其困败则瓦解云散矣。又人名。《左传·昭二十三年》楚囊瓦为令尹。〈注〉囊瓦,子囊之孙子常也。又地名。《春秋·隐八年》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注〉瓦屋,周地。又《定八年》公会晋师于瓦。〈注〉瓦卫地。《后汉·郡国志》东郡有瓦亭。又《广韵》五化切《集韵》吾化切,□音迓。《广韵》泥瓦屋。《集韵》施瓦於屋也。又《集韵》《韵会》□五委切,音頠。屋甃也。《庄子·骈拇篇》骈於辩者,累瓦结□窜句。〈注〉瓦,五委反。当作丸。又《韵补》叶阮古切,音五。《韩愈·元和圣德诗》皇帝俭勤,盥濯陶瓦。斥遣浮华,好此絺紵。

两:《子集下·入字部》《唐韵》《正韵》良奖切《集韵》《韵会》里养切,□良上声。《说文》再也。《易·系辞》兼三才而两之。又《玉篇》匹耦也。《周礼·天官·大宰之职》以九两系邦国之民。〈注〉两犹耦也,所以协耦万民,联系不散,有九事也。又《韵会》匹也。《左传·闵二年》重锦三十两。〈注〉三十匹也。又车数曰两。《后汉·吴佑传》载之兼两。〈注〉车有两轮,故称两。又《玉篇》二十四铢为两。又《鸡林类事》四十曰麻两。又《史记·平准书》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又《南史·齐和帝纪》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填胸,名曰假两。又《唐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良去声《诗·召南》百两御之。

巷:《寅集中·己字部》《唐韵》胡绦切《集韵》《正韵》户降切,□学去声。《说文》里中道。从邑,从共,皆在邑中所共也。《广韵》街巷也。《增韵》直曰街,曲曰巷。《诗·郑风》巷无居人。〈注〉里涂也。又《增韵》宫中长庑相通,曰永巷。《列女传》周宣姜后脱簪珥,待罪永巷。《三辅黄图》永巷,宫中之长巷,幽闭宫女之有罪者。武帝时改为掖庭,置狱焉。又《增韵》永巷,天子公侯通称。《唐书·郭子仪传》宅居亲仁里四分之一,中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不知其居。又巷伯,奄官。《诗·小雅·巷伯笺》巷伯,奄官。掌王后之命,於宫中为近,故谓之巷伯。又与衖通。《玉篇》衖亦作巷。《韵会》三苍云:街,交道也。衖,宫中别道也。《屈原·离骚》五子用失乎家衖。又《韵会》一作閧。《扬子·学行篇》一閧之市。又叶胡贡切,红去声。《诗·郑风》俟我乎巷兮,侮予不送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