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葱汁的处方

浏览

葱汁(别名葱苒、葱涕、 空亭液、 葱涎、 葱油),味辛;性温,散瘀止血;通窍;驱虫;解毒。主衄血;尿血;头痛;耳聋;虫积;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疮痈肿痛,本文介绍了含有葱汁的处方24个。

处方1、蠲痛五汁膏

处方凤仙梗(捣汁)、老姜汁、蒜汁、韭汁、葱汁各等分。

制法熬至滴水成珠,用蓖麻子油同黄蜡收起。

功能主治寒湿气袭于经络血脉之中为痛,痛于两臂、两股,腰背、环跳之间。

用法用量每以此膏烘热贴上,追出湿气水液自愈。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九

处方2、葱液膏

别名葱涎膏

处方葱汁3分,细辛1分,附子1分(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捣细辛、附子为末,以葱汁调令稀。

功能主治耵聍塞耳聋,强坚挑不可得出者。

用法用量葱涎膏(《奇效良方》卷五十八)。

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五

处方3、葵子散

处方葵子、滑石、山栀、葱汁、螺肉。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孕妇转胞。

用法用量贴脐内。

摘录《一见知医》卷一

处方4、葱油饮

处方葱汁半钟,菜油半钟。

功能主治虫积肚痛。

用法用量调服。虫积化为水,解出除根。

摘录《卫生鸿宝》卷三

处方5、锭粉丸

处方锭粉不拘多少,葱汁。

制法上为末,混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花椒汤送下。

摘录《活人心统》卷下

处方6、膏药

处方嫩松香2斤,姜汁1碗,葱汁1碗,醋1碗。

制法先将姜、葱渣再煮1碗,将松香入内浸透,煮后再入前汁,等煮至白泡沫不起,再入阿魏2两,标朱3两,乳香(去油)1两,没药(去油)1两,麝香2钱,和透再炼。麻油夏用4两,冬用8两,熬好。

功能主治软坚止痛发散。主痰毒肿块。

用法用量摊大膏药用。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7、疮肿风湿筋痛膏药

处方桐油8两,嫩松香(白者)1斤,西朱(上好者,研)4两,黄丹(飞,炒)4两,葱汁1茶钟,姜汁1茶钟,乳香(去油,研)1两,没药(去油,研)1两,百草霜1升5合(筛)。

制法上煎桐油4-5滚,下松香;又10数滚,下葱汁;再3-5滚,下西朱;再4-5滚,下黄丹;离火,再下乳、没,再下百草霜搅匀,收藏。

功能主治疮肿,风湿筋痛。

用法用量任摊贴。

摘录《疡医大全》卷七引《济生》

处方8、金雀万应膏

处方金雀花根4两,生地2两,红花2两,丹皮2两5钱,银花2两,川乌2两,草乌2两,五加皮2两5钱,防风1两,荆芥1两,桃仁2两半,苏木2两,牛蒡2两(研),甘松1两,归尾1两,三棱1两,莪术1两,赤芍1两,续断1两,骨碎补1两,潮脑半斤,狗胆1个,自然铜1两(煅,醋淬7次,研),古钱6个(煅,醋淬7次,研),松香15两(研细,筛净,用姜汁,葱汁,白凤仙汁各1盏,研,炼)。

制法以铜锅先入麻油5斤,次入群药熬膏枯去滓,入狗胆再熬,滴水成珠;入飞过黄丹半斤,次入松香,再入潮脑半斤,血竭1两,离火再入阿魏2钱,乳香、没药各2两,再入自然铜,古铜钱末,再入肉桂末1两,麝香2钱,再入淘鹅油,不住手搅匀,以烟尽为度,备用。

功能主治接骨。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摊膏时再加入肉桂2分,麝香3厘,方有力量。风湿诸般疼痛,宜加山甲,地龙各1两5钱,川椒2两。

摘录《跌打损伤方》

处方9、家秘神验松葱膏

处方明净松香1-2斤(放入大铜锅,清水煮烊,俟其融化,滚浮水面,用竹划缓缓闭去热水,速倾冷水盆中,少顷即趁热扯拔,如作米糖式,如太烧手,入冷水一冰即取出;冷定难以扯拔,则再入清水锅中煮烊,如前再拔,如是,少则5次,多则7次,拔多愈妙。用新鲜连须全葱3-4斤,洗净稍干,捣烂取汁,去滓不用,以葱汁将松香缓缓煮干,仍用冷水一倾,随意做成饼式,愈陈愈妙,称2两),明雄黄7钱,飞东丹5钱,炒黄柏2钱,洋青黛2钱(水飞),无名异2钱(炒,研极细),大梅片5分(另研),人中白3钱(煅),上官粉1钱5分(炒),净轻粉5分(炒),制铜绿5分,枯白矾1钱,孩儿茶2钱,真绿豆粉5钱(晒干,和匀)。

制法上选顶上料,共为极细末,瓷瓶内贮塞紧。

功能主治小儿头面耳鼻一切干湿疳疮,及白秃疮。

用法用量用时先将烂疮洗净,流水湿烂者,用绵蘸干即可扑之,2-3次即结痴而愈;如疮干用女人搽头陈香油调搽;若白秃疮,宜将头发剃去,洗净疮痂再搽。

摘录《寿世新编》

处方10、大内伤丸

处方白术(黄土炒)6钱,枳壳(麸炒)6钱,黄芩(酒炒)6钱,厚朴(姜汁炒)5钱,香附(童便炒)5钱,苍术(米泔水洗,葱汁炒)5钱,草果(炒)5钱,木瓜5钱,赤曲(炒)5钱,三棱(蜜炙)5钱,蓬术(蜜水炒)7钱,青皮(麸炒)1两,川芎1两,白芍药(酒炒)1两,神曲(炒)1两,枳实(麸炒)1两,石菖蒲1两,小茴香(炒)1两,肉桂1两,甘草(炙)1两,乳香(出汗)1两。

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为丸,如弹子大,朱砂1两为衣。

功能主治血瘀。

用法用量酒任下。多不过2丸。

摘录《准绳·类方》卷三

处方11、疯气膏药

处方乱头发(洗净,晒干)半斤,地骨皮1两,寻风藤1两,当归1两,黄蜡2两,五加皮4两,防风1两,黄柏(去皮)4两,独活1两,木鳖子(去壳)1两,姜汁半斤,葱汁半斤。先将松香2斤下锅熬化,将棕2斤滤去滓,将清水浸之;然后将麻油2斤下锅熬,就下前粗药、葱姜汁入内,武火熬,各药将枯,再加端午日采百草入内共熬枯,将棕滤去药滓;再将锅抹净,复下药油入锅内,慢火熬,再下松香、黄蜡,滴水成珠,然后下百草霜半斤,细下入锅,收水气(将百草霜预先研极细,筛去粗者,然后下入药油内),候膏成住火,慢下细药。孩儿茶5钱,樟脑1钱,乳香(箬去油,碾)1两(研),没药(箬去油,研)1两,龙骨3钱,轻粉3钱,血竭1两,麝香5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俟住火,将冷方渐下,不住手搅匀,将冷水浸之。

功能主治疯气。

用法用量听用。

摘录《墨宝斋集验方》卷上

处方12、保命丹

处方白头地龙24条(童便制),石蟹3只(酒制),土狗12个(葱汁制),水蛭6条(醋制),地鳖虫360个(姜汁制),乳香1两,没药1两,血竭1两,天雷石(醋制7次)1两(须预制去火毒)。

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定痛散血。主筋骨损伤,无分经络。

用法用量每服1丸,胡桃、红花煎酒磨化送下。

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六

处方13、姜葱膏

处方生姜1斤(取自然汁)4两,葱汁4两。

制法共煎成膏,入牛胶少许,麝香1分,摊布上。

功能主治流痰痉痛,不红不肿,皮肉冰冷。

用法用量贴。

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七

处方14、呼脓长肉比天膏

处方金银花1两,合欢皮1两,荆芥穗1两,白芷梢1两,赤芍药1两,当归尾1两,怀生地1两,皂角刺1两,番木鳖1两,蓖麻子1两,山慈姑1两,金线重楼1两,乌梅肉1两,土木鳖1两,紫苏叶1两,骨碎补1两,金钗草1两,刘寄奴1两,玄胡索1两,穿山甲1两,麻黄1两,玄参1两,桃仁1两,防风1两,羌活1两,独活1两,连翘1两,黄耆1两,白及1两,苏木1两,红花1两,川芎1两,乌药1两,甘草1两,苍耳1两,南星1两,蝉蜕1两,蜈蚣1两,五倍1两,蒲黄1两,降香1两,大黄1两,石斛1两,草乌1两,蓬术1两,半夏1两,肉桂1两,川乌1两,姜黄1两,漏芦1两,象皮1两,黄连1两,黄柏1两,山栀1两,败龟版1两,牙皂1两,川椒1两,白蔹1两,苍术1两,苦参1两,僵蚕1两,杏仁1两,蜂房1两,血余1两,蛇蜕1两,鸡肫皮(以上拣选道地精制者,洗去土,去芦头)1两,葱汁1两,千里光汁1两,姜汁1两,金灯光汁(以上熬膏听用)1两,象牙末1两,血竭1两,樟脑1两,木香1两,麝香2钱(共9味,另研极细末无声者,听用),上好山东飞丹2斤(水飞过,炒过,筛净,20两),上好面粉2斤(炒过,筛净,28两),龙骨(醋煅)4两,无名异4两,海螵蛸(去壳,煅)4两,赤石脂(煅)4两(共为极细末无声者,听用),上好黄蜡1斤,白蜡4两,菜油13斤(麻油更妙),嫩松香半斤。

制法将药片入油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取出,入锅内,文、武桑柴火熬至药焦油黑为度,用铁线细眼杓取出滓,冷定,竹箩滤过,用槐枝一尺比大筯者频频搅之;次下4味草膏;次下黄占、白蜡;次下龙骨等4味,搅;次下黄丹,频频搅之;面粉用绢筛筛下,滴水成珠,候冷定,方下乳香等9味,细筛下,频频搅之,候成膏入缸内,理土1日,水浸1日,方可用。火色太早则药嫩.太迟则老,嫩则油散不成膏,老则药耗而难化。切忌火发,仔细;如遇泛起,用锅盖盖之,切不可浇水,浇水反使火气上冲,最宜慎之。每生药片5两,用生油1斤;每生油1斤,熬熟药油10两;每药油1斤,点丹6两;每飞丹1斤,水飞9两;每粉1斤,可炒至14两。

功能主治诸般痈疽,肿毒,痔漏,恶疮,便毒,臁疮,湿毒,下疳,瘰疬,脓窠,血癣,肥疮,结毒。

用法用量方中葱汁、千里光汁、姜汁、金灯光汁用量原缺。又:麝香二钱下云共九味,但象牙末至麝香只有五味,疑脱。

摘录《疡科选粹》卷八

处方15、红玉膏

别名干捶膏

处方蓖麻子(去壳)、松香(葱汁煮)4两,南星(研)5钱,半夏(研)5钱,乳香(去油)5钱,银朱7-8钱,没药(去油)5钱。

制法上药捣成膏,看老嫩,以蓖麻肉增添。

功能主治一切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临用隔汤炖,摊贴。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16、金凤化痰膏

处方凤仙花1捧(去青蒂,研末),大葱自然汁1茶钟,好米醋1茶钟,广胶3钱(切如米粒大,入葱汁内泡之),人中白8钱(火微煅,存性,研末)。

制法上药先将葱汁、米醋、广胶投入锅内熬化,次下凤仙花末,熬成膏,再入人中白末,将锅离火,不时搅匀。

功能主治痰注发。生于背脊,按之木硬,微觉疼,不热不红,皮色如常者。

用法用量用时以重汤炖化,量痰包之大小,薄纸摊贴,候膏自落,再换新膏。

摘录《金鉴》卷六十四

处方17、九制松香膏

别名九汁膏

处方上好片松香3斤(用清水煮烊,拉拔过,倾去水,再换水煮,再拉拔换水,如此以10遍为度,将松香研末,用姜汁、葱汁、白凤仙汁、烧酒、闹羊花汁、商陆根汁、韭菜汁、童便,挨次将松香拌浸透,晒干,作8次制过,其第9次,将好醋少许,不可多,再拌松香,晒干,研极细末),川乌4两,草乌4两,苍术4两,上肉桂4两,白芥子4两,干姜4两,蓖麻子4两,血余8两。

制法另用桐油3斤浸药,春5、夏3、秋7、冬10日、熬枯,滤过渣,再熬;先入广胶4两,俟溶化后,将制过松香末,筛入收之;离火,入樟冰1两,待冷,入麝香2钱,搅匀收贮。

功能主治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摊贴患处。

摘录《种福堂方》卷二

处方18、甘遂散

处方甘遂葱汁。

制法和丸。

功能主治耳聋。

用法用量绵裹塞耳中,口含甘草汤。两药须各两处修制妙。

摘录《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二引《入门》

处方19、见晛膏

处方活短头发(晒干)2两(用壮年人剃下者),大黄1两,灵仙1两,雄鼠粪1两,川乌8镥,草乌8钱,刘寄奴8钱,土鳖虫(大者)30个,羌活5钱,独活5钱,红花5钱,蛇床子5钱,苍术5钱,当归5钱,生南星5钱,生半夏5钱,白芥子5钱,桃仁5钱(上18味,俱切碎),樟冰1两,甘松3钱,山奈3钱,花椒3钱,猪牙皂3钱,山甲(炙,研)3钱,荜茇3钱,没药(不必去油,同乳香炙热同众药研细)3钱,乳香5钱,白芷5钱(上10味,研极细末),新鲜烟叶汁1斤(松香6两收,晒干),新鲜商陆根汁1斤(松香6两收),新鲜闹洋花汁半斤(松香3两收),新鲜艾叶汁半斤(松香3两收),白凤仙花汁半斤(松香3两收),老生姜汁半斤(松香3两收),葱汁半斤(松香3两收),韭汁半斤(松香3两收),大蒜汁4两(松香2两收)。

制法用足秤,称麻油2斤4两,先将头发入油熬半炷香,再将前药入油熬至焦黄色,不可太枯,即滤去滓,入前松香熬化,再将丝绵滤去滓,再熬至油面起核桃花纹,先加入极细密陀僧4两,再徐徐加入好西硫黄末1斤,投此2味时,务须慢慢洒入,不可太多太骤,以滴水成珠,离火待温,然后掺入细药搅匀,瓷器收贮。熬时须用桑枝不住手搅。青布摊贴,每张净药重4钱。

功能主治风寒湿气,骨节疼痛,历节痛风,痿痹麻木不仁,鹤膝风,偏头风,漏肩风,及跌扑闪锉等伤,阴症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临时加肉桂末5厘,细辛末2厘。

注意已破烂者勿贴,小儿孕妇勿贴。

摘录《种福堂方》卷二

处方20、立消神效膏

处方大黄1两,五倍子1两,白蔹1两,半枝莲1两,黄柏1两,甘草1两,姜黄1两,紫金皮1两,南星1两,白芥子1两,官桂1两,白芷1两,草乌1两,苍术1两,巴豆肉1两,蓖麻肉1两,蜈蚣(炙)30枚,土狗(炙)30枚,麻油3斤半,白凤仙梗汁1饭碗,大蒜汁1饭碗,葱汁1饭碗,姜汁1饭碗,韭菜汁1饭碗,商陆6两,苍耳头2两,蛇蜕5钱,驴蹄甲1个,山羊角2只,虾蟆干1只,黄牛角腮1两,猪蹄甲1两,番木鳖1两,山甲1两,苏木1两,归尾1两,芫花1两,大戟1两,大鲫鱼8两1个。

制法上药煎枯去滓,再煎至滴水成珠,待冷,下银朱12两,乳香、没药、轻粉、芸香末各5钱,麝香3钱,搅匀。

功能主治阴阳肿毒。

用法用量摊贴。

摘录《外科集腋》卷一

处方21、风气痛膏

处方葱汁、蒜汁、生姜汁、凤仙花汁、乌药、草乌、干姜、官桂、红花、当归。

功能主治风气痛。

用法用量烧酒浸药片,收干入油麻油煎松香收。

摘录《疡科选粹》卷八

处方22、朱砂膏

处方葱25~30千克(捣极烂,绞汁,放锅内,投入嫩松香2.5千克,微火熬至葱汁滚,松香化,取下俟稍冷,即以手在汁中揉松香几百揉,然后再放火上,再烊再揉。如此五六次,揉至松香色白无油为度,配入后药)当门子15克 樟脑360克 梅花冰片30克 蓖麻子500克(去壳,研如泥,另贮)乳香 没药各105克(俱用灯心草炒去油)朱砂180克(水飞)

制法上药除蓖麻子外,余皆为极细末,将制好松香放瓷罐内,隔水烊化取出,即以药末并蓖麻子泥一并搅和,摊贴,如干,可酌加蓖麻子油,以好摊为度。摊用柿漆单张桑皮纸,不可着火。

功能主治治无名肿毒,横痃,乳疖,恶疮,疔毒。

用法用量用时贴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

摘录《绛囊撮要》

处方23、集宝疗痹膏

处方川乌 草乌 南星 半夏 当归 红花 羌活 独活 大黄 桃仁各12克 山甲30克 白芷15克 肉桂30克 麻油500克 葱汁150毫升 姜汁150毫升 松香500克 陀僧60克 硫黄250克

制法上药十九味,共煎至药枯,去滓取油,加乳香、没药、血竭、胡椒、樟冰、细辛、牙皂末各6克,若加商陆根、凤仙、闹羊花、鲜烟叶、鲜蒜、鲜稀莶等汁更妙。搅匀收膏。

功能主治逐寒祛湿,活血止痛。治风寒湿痹,骨节疼痛;历节痛风,痿痹麻木;鹤膝风、漏肩风等。并治跌扑闪挫,阴证无名肿毒未破者。

用法用量烘热外贴患处。

摘录《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

处方24、葱涕丸

处方葱涕半合,木通半两(锉),细辛半两,桂心半两,菖蒲3分,附子半两(去皮脐,生用),当归半两,甘草1分(生用),独活1两,白矾1两(烧灰)。

制法上为末,以鹅脂并葱涕为丸,如枣核大。

功能主治耳鸣,或因水入耳。

用法用量绵裹1丸,纳耳中,1日3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六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