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沉香的处方(二十)

浏览

沉香(别名蜜香、栈香、沉水香。),辛;苦;温,行气止痛;温中降逆;纳气平喘。主脘腹冷痛;气逆员息;胃寒呕吐呃逆;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小编整理出含有沉香的处方共1397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141~1200共60个。

处方1、老龙丸

别名苍龙丸(《普济方》卷二一九)、老奴丸(《奇效良方》卷二十一)。

处方母丁香 紫霄花 肉苁蓉(酒浸)菟丝子(酒浸)蛇床子 巴戟 仙灵脾 白茯苓(去皮)远志(去心)八角茴香各60克 灯草6克 荜澄茄 胡桃肉 车前子 萆薢 马蔺花(酒浸)牡蛎(火烧,炒六次)韭子种 木通(酒浸)各30克 干漆(炒去烟)90克 山茱萸 破故纸(酒浸)全蝎 桑螵蛸(酒浸)龙骨各45克 熟地黄150克 当归15克 沉香15克 木香15克 大蜘蛛7个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阳痿,不育、不孕,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每服刃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九

处方2、双补丸

处方鹿角霜90克 熟地黄(洗,再蒸)沉香 菟丝子(酒浸,蒸,研,焙)覆盆子(去枝、蒂)白茯苓(去皮)人参(去芦)宜木瓜 薏苡仁(炒)黄耆(炙)苁蓉(洗,酒浸)五味子(去枝,炒)石斛(去根,炒)当归(去芦,酒浸)泽泻(切块,再蒸)各30克 麝香3克(别研)朱砂15克(别研为衣)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虚损,五劳七伤,面色黧黑,唇口干燥,发渴,目暗耳鸣,心忪气短,食少神倦,夜梦惊恐,四肢酸痛,寒热盗汗,小腹拘急,小便滑数。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盐汤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引《究原方》

处方3、真珠丸

别名真珠母丸(《保婴撮要》卷十)、珍珠母丸(《张氏医通》卷十四)。

处方真珠母(贝壳的真珠层,研如粉)22克 当归(洗,去芦,薄切,焙干后称)熟干地黄(酒洒,九蒸九曝,焙干)各45克 人参(去芦)酸枣仁(微炒,去皮,研)柏子仁各30克 犀角(镑,为细末)茯神(去木)沉香 龙齿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平肝镇心,养血益气。治肝阳偏亢,气血两亏,心神不宁,卧则自觉神魂离体,惊悸多魇,通夕无寐。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金银薄荷汤下,日午、夜卧各一服。

备注方中真珠母平肝潜阳,镇心安神,配伍熟地黄、当归、人参滋阴养血益气,治从培本着手;酸枣仁、柏子仁、茯神、龙齿均为安神定志之品,使之标本兼顾。至于犀角,取其镇惊安神之效,沉香用以摄纳浮阳,辰砂为衣,金、银煎汤,亦是取其镇惊安神之意。诸药合用,共奏平肝镇心,养血益气之功。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一

处方4、黄耆十补汤

处方黄耆(蜜炙)当归(酒浸,焙)熟地黄(洗)茯神各15克 白芍药30克 人参 白术 酸枣仁(微炒)半夏(制)陈皮 北五味子 肉桂 天台 乌药 甘草(炙)麦门冬(去心)各30克 木香 沉香各3克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补虚损,养血气,安心神。治虚劳多惊,精神恍惚。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九

处方5、新制阴阳攻积丸

别名攻积丸(《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

处方吴茱萸(炮)干姜(炒)官桂(去皮)川乌(炮)各30克 黄连(炒)半夏(洗)橘红 茯苓 槟榔 厚朴(炒)枳实(炒)菖蒲(忌铁)玄胡索(炒)人参(去芦)沉香 琥珀(另研)桔梗各2.4克 巴霜(另研)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皂角180克,煎汁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温中理气,化痰导滞,破症散积。治五积六聚,七症八瘕,痃癖虫积,痰食。

用法用量每服2.4克,渐加至4.5克,生姜汤送下。

摘录《医宗必读》卷七

处方6、掌胃膏

处方人参 白术 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肉豆蔻(面裹,煨,去面)白豆蔻(去壳)陈皮(去白)沉香 枇杷叶(去毛)青皮(去白)丁香 草豆蔻(去皮)木香 藿香叶 缩砂仁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温中止泻。治小儿脾胃虚弱,呕吐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腹时用米汤化下,日进二服。

摘录《百一选方》卷十九

处方7、五香连翘汤

处方沉香 乳香 生甘草 木香各3克 连翘 射干 升麻 独活 桑寄生 木通各9克 丁香15克 大黄30克 麝香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瘰疬,痈疽,恶疮肿毒。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处方8、十香止痛丸

处方香附(醋制)240克 延胡(醋制)五灵脂(醋炒)乌药 香攫 厚朴(姜制)各120克 生蒲黄 制乳香 檀香 降香 广木香各60克 沉香 零陵香 香排草 砂仁 公丁香各15克 熟军120克 良姜9克

制法共为细扮,炼蜜为丸,每丸6克,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功能主治舒气解郁,散寒止痛。治气滞胃寒,两胁胀满,胸胃刺痛,肚腹隐痛。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白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9、积块丸

处方京三棱 莪术(各用醋煨)自然铜 蛇含石(各烧红,醋淬七次)各6克 雄黄 蜈蚣(全用,焙燥)各3.6克 辰砂2.4克 木香4.5克 铁华粉(用糯米醋炒)3克 芦荟 天竺黄 阿魏 全蝎(洗,全用,焙干)各12克 沉香2.4克 冰片1.5克

制法上药研为极细末,用雄猪胆汁(黑狗胆汁尤妙)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攻积杀虫。治症瘕积聚痞块,腹中饱胀,或虫积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1~2.8克,重者3克,五更时用酒送下。块消即止,不必尽剂。

摘录《赤水玄珠》卷五

处方10、神圣膏

处方木香30克 雄黄30克(细研)桂心30克 赤芍药30克 当归30克 人参30克(去芦头)附子30克(生,去皮、脐)丁香30克 白芷30克 黄耆30克 没药30克 芎藭30克 防风30克(去芦头)甘草30克 沉香30克 细辛30克 乳香30克 白檀香30克 甘松香30克 蜡60克 松脂30克 垂柳枝60~90克 柏枝90克 黄丹500克 清麻油1.5千克

制法上药细锉,先煎油沸,下甘松、檀香、柳枝、柏枝,以慢火煎半日,待色赤黑即过滤去滓,下诸药,文火煎,候白芷色黑,滤出,下蜡、松脂令消。以绵滤过,净拭铛,却下药油,入黄丹,再着火煎,不住手搅,候变色黑,滴水如珠即膏成,瓷盒收贮。

功能主治治发背痈疽,疮肿结硬,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用时取布或硬纸上摊贴。每日早晚换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

处方11、回阳无价至宝丹

处方川楝子(取肉)乌药各60克 川牛膝 熟地黄 蛇床子 茯神 穿山甲 肉苁蓉 巴戟 五味子 人参 泽泻 大茴香 槟榔各30克 乳香9克 沉香 檀香各15克 凤眼草6.克 鹿含草 仙灵脾 甘草 破故纸 菟丝子 葫芦巴 莲心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五劳七伤,四肢无力,下元虚冷,夜梦遗精,阳痿。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好酒送下。

摘录遵生八笺》卷十七

处方12、止逆丸

别名止呕丸(《普济丸》卷一六四)。

处方沉香 丁香 水香 吴莱萸(洗,焙干)半夏(汤洗七遍,生姜汁制)各15克 水银 硫黄各30克(二味研令砂子星尽为度)

制法上药为细末,以生姜汁调糊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温中化饮,降逆止呕。治停寒积饮,呕吐痰水。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生姜汤下,不拘时候。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13、十香丸

处方木香 沉香 泽泻 乌药 陈皮 丁香 小茴香 香附(酒炒)荔核(煨焦)各等分 皂角(微火烧烟尽)

制法上药为末,用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行气,散寒,止痛。治气滞寒凝所致的胃痛、腹痛、疝痛等。

用法用量如弹子大者磨化服;丸梧桐子大者,汤引下;用于痛疝之属,温酒送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14、胡桃丸

处方乳香 沉香 水香 母丁香 大茴香 干姜 杜仲(姜汁炒去丝)没药 菟丝子(酒制)破故纸(酒炒)各等分 胡桃4个(去壳)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腰痛。

用法用量黄酒送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15、半夏饮

处方半夏1两(汤洗去滑,用生姜2两同捣作饼子,焙干),丁香1分,木香1分,白术半两,沉香(锉)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半两,草豆蔻5枚(去皮),甘草(炙)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胃气寒,中脘痞闷,呕吐多痰。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煎取1盏,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16、五香拈痛丸

处方木香 官桂 丁香 乳香 藿香叶 沉香各15克 斑蝥7枚 巴豆3粒(去油)

制法上八味,共为细末,白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腹痛,或又有小腹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姜汤送下。

摘录《女科百问》卷上

处方17、秋石丸

处方秋石30克 白茯苓 南参 山药 川当归(酒浸)各15克 血茸(蜜炙)60克 龙骨(煅)15克 大附子(炮)10克 沉香4.5克 辰砂7.5克(别研,一半为衣,一半入药)

制法上为细末,鹿角胶煮酒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精生血,补养心肾。治心肾不足,精血亏虚。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盐汤、温酒任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

处方18、开胃正气散

处方丁香1两,沉香1两,藿香1两,黄橘皮1两,半夏1两,厚朴1两,甘草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真元亏耗,荣卫劳伤,邪气乘袭,阴阳交错,胸膈噎闷,不思饮食,或气痞多痰,或呕逆泻痢,或气结肿满,或山岚瘴气久不能除,寒热时作,羸瘦劣弱;中暑烦躁,痰逆头眩;伤寒阴阳不正,变证多端。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鸡峰》卷二十

处方19、舒肝丸

处方生白芍42克 片姜黄33克 蔻仁 厚朴(姜制)各15克 枳壳(麸炒)元胡(醋制)各27克 茯苓(去皮)30克 陈皮 广木香 砂仁各21克 沉香27克 川楝子(酒蒸)45克

制法上药共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重,用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功能主治舒气健脾,活血止痛。治肝郁气滞,两胁刺痛,饮食无味,消化不良,呕吐酸水,呃逆嘈杂,周身串痛。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用白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20、天雄丸

处方蛤蚧1对 朱砂6克 沉香9克 丁香9克 阳起石9克 钟乳粉1.5克 木香7.5克 紫梢花15克 晚蚕蛾45克 牡蛎粉7.5克 天雄1个 桂7.5克 石燕子1对(炭火烧,酣淬七次)鹿茸15克(酥炙)白术7.5克 苁蓉15克(酒浸三日,焙干)菟丝子9克(酒浸,焙干)龙骨7.5克 海马1对乳香9克

制法上药二十味,杵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真气不足,阳气衰惫,失精腰痛,脐腹痃急,阳事不兴。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细嚼,好酒煎木通,入麝香少许送服。不得过三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六

处方21、内托黄耆丸

处方黄耆250克 当归90克(洗,焙)肉桂(去粗皮)木香 乳香(别研)沉香各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用绿豆粉120克、生姜自然汁煮作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疮疡误治,邪滞经络,白脓赤汁,逗流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温熟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处方22、地黄酒

处方熟地8两,枸杞4两,首乌4两(黑豆蒸),米仁4两(炒),当归3两,白檀香3钱(或沉香末1钱),龙眼肉3两。

功能主治虚证不睡。

用法用量陈酒30斤,浸7日可服。饮完,滓捣碎再浸。临卧温服,随量饮之。如1升之量,只可饮2合,不可过。

摘录《惠直堂方》卷一

处方23、硇砂丸

处方木香 沉香 巴豆肉(全者)各30克 青皮60克(不去皮)铜青15克(研)硇砂7.5克(研)

制法上二香、青皮三味细锉,同巴豆慢火炒令紫色为度,去巴豆为末,入铜青、硇砂二味研匀,蒸饼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膀胱疝气,外肾肿胀,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7~10丸,空腹时用盐汤吞下,每日二至三次。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三

处方24、双芝丸

处方熟干地黄(焙,取末)石斛(去根,酒浸)五味子(焙)黄耆(锉)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浸)杜仲(蜜水浸泛)菟丝子(酒浸三日,炒)糜鹿角霜各250克 沉香9克 麝香6克(研)人参 白茯苓(去皮)覆盆子 干山药 水瓜 天麻(酒浸)秦艽各30克 薏苡仁(炒)60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精气,填骨髓,壮筋骨,助五脏,调六腑,久服驻颜不老。治虚劳早衰。

用法用量每服20~40丸,温酒、盐汤或米饮送下。

摘录《宜明论方》卷十二

处方25、洁白丸

处方诃子(煨)370g 寒水石(平制)210g 翼首草85g 五灵脂膏178g 土木香26g 石榴子26g 木瓜26g 沉香19g 丁香20g 石灰华13g 红花6g 肉豆蔻13g 草豆蔻13g 草果仁13g

来源为藏族验方。

性状为暗褐色的水蜜丸;气香,味涩、苦、辛。

炮制上十四味,除五灵脂膏外,其余诃子等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五灵脂膏加炼蜜370g及适量的水泛丸,干燥,打光,即得。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止痛止吐,分清泌浊。用于胸腹胀满,胃脘疼痛,消化不良,呕逆泄泻,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嚼碎吞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规格每丸重0.8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6、艾附丸

处方白艾叶 枳壳(去瓤,取净)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当归(洗,焙)赤芍药 没药(别研)木香各30克(炮)沉香1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将艾叶并枳壳用米醋于沙锅内煮,令枳壳烂,同艾细研为膏,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海虚冷,月水不行,脐腹疼痛,筋脉拘挛,及积年坚瘕积聚。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温酒或米饮送下,空腹时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处方27、再造丸

处方蕲蛇肉20g 全蝎15g 地龙5g 僵蚕(炒)10g 穿山甲(制)10g 豹骨(制)10g 麝香5g 水牛角浓缩粉15g 牛黄2.5g 龟甲(制)10g 朱砂10g 天麻20g 防风20g 羌活20g 白芷20g 川芎20g 葛根15g 麻黄20g 肉桂20g 细辛10g 附子(制)10g 油松节10g 桑寄生20g 骨碎补(炒)10g 威灵仙(酒炒)15g 粉萆薢20g 当归10g 赤芍10g 片姜黄2.5g 血竭7.5g 三七5g 乳香(制)10g 没药(制)10g 人参20g 黄芪20g 白术(炒)18g 茯苓10g 甘草20g 天竺黄10g 制何首乌20g 熟地黄20g 玄参20g 黄连20g 大黄20g 化橘红40g 青皮(醋炒)10g 沉香10g 檀香5g 广藿香20g 母丁香10g 冰片2.5g 乌药10g 豆蔻10g 草豆蔻20g 香附(醋制)10g 两头尖(醋制)20g 建曲40g 红曲5g

性状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微甘、苦。

炮制上五十八味,除麝香、水牛角浓缩粉、牛黄、冰片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蕲蛇肉等五十三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水牛角浓缩粉、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用于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语言蹇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禁用。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8、十八味丁沉透膈汤

处方白术二两,香附(炒)、人参、缩砂仁,各一两;丁香(炙)、麦蘖、肉豆蔻(煨)、白豆蔻、木香、青皮,各半两;甘草(炙)一两半,半夏(汤泡七次)二钱半,藿香、厚朴(姜炒),各七钱半;神僸(炒)、草果,各二钱半;沉香、陈皮,各七钱半。(一本丁杳、白豆蔻。有白芷、槟榔各半两)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寒上气,胁肋胀满,心腹广痛,痰逆恶心;或时呕吐,饮食减少,十膈五噎,痞塞不通,噫气吞酸,口苦失味,并皆主之。

用法用量每四钱,水二大盏,姜三片,枣一个,煎八分,去滓,热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9、白沉香散

处方川白姜(炒)、半夏僸、白茯苓、附子(炮热.去皮)、诃子肉、干山药、沉香、白术(煨)、木香、人参(去芦),各一两半。丁香半两,甘草(炙)六钱。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冷气攻冲心腹,胁肋胀满,噫醋吞酸,胸膈噎塞,饮食减少。常服坠气和脾。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水一中盏,生姜三片,枣三枚,木瓜一片,煎七分,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0、沉香降气汤

处方香附(炒.去毛)四百两,沉香十八两半,缩砂仁四十八两,甘草一百二十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阴阳壅滞,气不升降,胸膈痞塞,心腹胀满,喘促短气,干哕烦满,咳嗽痰涎,口中无味,嗜卧减食。又治胃痹留饮,噫醋闻酸,胁下支结,常觉妨闷,及中寒咳逆,脾湿洞泄,两胁虚鸣,脐下撮痛,皆能治之。患脚气人;毒气上升,心腹坚满,肢体浮肿者,尤宜服之。常服开胃消痰,散壅思食。凌旦雾露,空心服食,去邪恶气,使无瘴疫。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1、八宝坤顺丸

处方熟地黄80g 地黄80g 白芍80g 当归80g 川芎80g 人参40g 白术80g 茯苓80g 甘草40g 益母草40g 黄芩80g 牛膝40g 橘红80g 沉香40g 木香16g 砂仁40g 琥珀40g

性状黑褐色的大蜜丸;味微苦。

炮制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用于气血两虚,月经不调,经期腹痛,腰腿酸痛,足跗浮肿。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2、虎骨散

处方虎胫骨(酥炙.二两)。天麻、木香、羌活、川芎、黄蓍、蒺藜(炒.去刺)、青皮(炒.去白)、大腹皮、桂心、槟榔、沉香、白茯苓(去皮)、核桃仁(去皮尖.炒)、山芋、葛根、海桐皮、五味子、败龟板(醋浸.炙)、白藓皮,各一两。甘草(炙.半两)、肉苁蓉(酒浸.焙.一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腰脚疼痛,下注脚膝,行步不得;或肿痒,或在两膝肿疼痛,久疗不瘥,渐致足胫细小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匕,空心临卧温酒或盐汤调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3、梅花点舌丸

处方牛黄60g 珍珠90g 麝香60g 蟾酥(制)60g 熊胆30g 雄黄30g 朱砂60g 硼砂30g 葶苈子30g 乳香(制)30g 没药(制)30g 血竭30g 沉香30g 冰片30g

性状为朱红色的包衣水丸,除去包衣后显棕黄色至棕色;气香,味苦、麻舌。

炮制上十四味,除麝香、牛黄、蟾酥、熊胆、冰片外,珍珠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其余硼砂等六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牛黄、蟾酥、熊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朱砂除外)配研,过筛,混匀。取上述粉末,用水泛丸,低温干燥,用朱砂粉末包衣,打光,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疔疮痈肿初起,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丸,一日1~2次;外用,用醋化开,敷于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规格每10丸重1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4、神仙沉麝圆

处方没药(研)、血竭(研)、沉香、麝香(研细)、辰砂,各一两。木香半两,甘草二两。

炮制上为末,熬甘草为膏搜和。

功能主治治一切气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用姜盐汤嚼下。血气,醋汤下。

备注松滋令万君拟宝此药,妇人产后血痛、气痛,不可忍者,只一圆立愈。万君神秘之,每有人病,止肯与半圆,往往亦瘥,神效不可尽述。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5、丁沉煎圆

处方丁香十二两,沉香二两,木香一钱半,丁香皮一两,白豆蔻仁九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别用甘草熬膏子为圆,每一两分作二百五十圆。

功能主治辟雾露寒邪,散膈凝滞,调顺三焦,和养荣卫。治心胸痞闷,噎醋吞酸,呕逆痰水,津夜不收,两胁刺痛,腹中坚满,口苦无味,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粒,含化,空心食。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6、七味广枣丸

处方广枣450g 肉豆蔻75g 丁香75g 木香75g 枫香脂75g 沉香75g 牛心粉75g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验方。

性状本品为红色的包衣大蜜丸,除去外衣后显棕褐色;气香,味甘、苦、辛、微酸。

炮制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80~100g制成大蜜丸,另取朱砂粉末包衣,即得。

功能主治养心益气,安神。用于胸闷疼痛,心悸气短,心神不安,失眠健忘。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7、礞石滚痰丸

处方金礞石(煅)40g 沉香20g 黄芩320g 熟大黄320g

性状本品为黄色至棕褐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降火逐痰。用于实热顽痰,发为癫狂惊悸,或咳喘痰稠,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12g,一日1次。

注意孕妇忌服。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8、十香止痛丸

处方香附(醋炙)160g 乌药80g 檀香40g 延胡索(醋炙)80g 香橼80g 薄黄40g 沉香10g 厚朴(姜汁炙)80g 零散香80g 降香40g 丁香10g 五灵脂(醋炙)80g 木香40g 排草10g 砂仁10g 乳香(醋炙)40g 高良姜6g 熟大黄80g

性状本品为深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微苦。

炮制以上十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疏气解郁,散寒止痛。用于气滞胃寒,两肋胀满,胃脘刺痛,腹部隐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服。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9、温中降气丸

处方附子(去皮脐.切作半枣大.称一两.用生姜自然汁半升.银石器内慢火煮.姜汁尽为度.薄切.焙)、干生姜(二两.去皮)。白术、人参、陈皮(去白)、神曲(炒黄)、半夏(汤洗七次)、白附子(炮)、当归(洗焙)、天南星(炮)、高良姜(煨切.油炒)、丁香、木香、沉香、胡椒、肉桂(去粗皮),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用生姜自然汁煮,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中寒气痞,脾胃不和,饮食进退,脐腹虚冷;及中酒吐逆,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丸,生姜汤下,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40、暖脐膏

处方当归80g 白芷80g 乌药80g 小茴香80g 八角茴香80g 木香40g 香附80g 乳香20g 母丁香20g 没药20g 肉桂20g 沉香20g 麝香3g

炮制上十三味,乳香、母丁香、没药、肉桂、沉香粉碎成细粉,与麝香配研,过筛,混匀;其余当归等七味酌予碎断,与食用植物油4800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另取红丹1500~2100g,加入油内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加入上述粉末,搅匀,分摊于布或纸上,即得。

功能主治温里散寒,行气止痛。用于寒凝气滞,少腹冷痛,脘腹痞满,大便溏泻。

用法用量外用,加温软化,贴于脐上。

注意孕妇禁用。

规格每张净重(1)3g(2)15g(3)30g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1、十香返生丸

处方沉香30g 丁香30g 檀香30g 青木香30g 香附(醋炙)30g 降香30g 广藿香30g 乳香(醋炙)30g 天麻30g 僵蚕(麸炒)30g 郁金30g 莲子心30g 瓜蒌子(蜜炙)30g 金礞石(煅)30g 诃子肉30g 甘草60g 苏合香30g 安息香30g 麝香15g 冰片7.5g 朱砂30g 琥珀30g 牛黄15g

性状本品为深棕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甘、苦。

炮制以上二十三味,除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外,琥珀、安息香、麝香、冰片、牛黄分别研成细粉;苏合香炖化,滤过;其余沉香等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与上述安息香等六味细粉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90~100g及苏合香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开窍化痰,镇静安神。用于中风痰迷心窍引起的言语不清,神志昏迷,痰涎壅盛,牙关紧闭。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或遵医嘱。

注意孕妇忌服。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2、舒肝丸

处方川楝子150g 延胡索(醋制)100g 白芍(酒炒)120g 片姜黄100g 木香80g 沉香100g 豆蔻仁60g 砂仁80g 厚朴(姜制)60g 陈皮80g 枳壳(炒)100g 茯苓100g 朱砂27g

性状为棕红色至棕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后微苦。

炮制上十三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川楝子等十二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65~8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70~18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满,胃脘疼痛,嘈杂呕吐,嗳气泛酸。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4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水蜜丸每100丸重20g,大蜜丸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3、清喉利咽颗粒

处方黄芩、西青果、桔梗、竹茹、胖大海、橘红、枳壳、桑叶、香附(醋制)、紫苏子、紫苏梗、沉香、薄荷脑

性状为黄棕色的颗粒;气香,味甜、微苦。

炮制上十三味,除薄荷脑外,沉香提取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备用;胖大海温浸,滤过,滤液备用;其余黄芩等十味加水煎煮,水煎液滤过。合并以上滤液,静置,吸取上清液,余液滤过,与上清液合并,浓缩成膏,取浓缩膏加入蔗糖粉适量,制成颗粒;或取浓缩膏,干燥,加入乳糖及蛋白糖适理,制成颗粒。干燥,过筛,加入薄荷脑、沉香挥发油,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宽胸润喉。用于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咽喉发干,声音嘶哑;常用有保护声带作用。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3次。

规格每袋装(1)5g(乳糖型,相当于原药材3.6g)(2)10g(蔗糖型,相当于原药材3.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4、胃肠安丸

处方木香、沉香、枳壳(麸炒)、檀香、大黄、厚朴(姜制)、朱砂、麝香、巴豆霜、大枣(去核)、川芎

性状为朱红色的水丸;气芳香,味甘、辛、苦。

炮制上十一味,巴豆霜、麝香分别粉碎成细粉;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沉香等八味粉碎成细粉,与巴豆霜、麝香粉末配研,混匀,过筛,用水泛丸,低温干燥,用朱砂包衣,打光,阴干,即得。

功能主治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胃导滞。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肠炎,菌痢,脘腹胀满,腹痛,食积乳积。

用法用量口服,小丸一次20丸,一日3次;小儿一岁内一次4~6丸,一日2~3次;一至三岁一次6~12丸,一日3次;三岁以上酌加。大丸一次4丸,一日3次;小儿酌减。

规格(1)小丸每20丸重0.08g(2)大丸每4丸重0.08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5、沉香桂附丸

处方沉香、附子(炮.去皮脐)、干姜(炮)、良姜(炒)、官桂(去皮)、茴香(炒)、川乌头(炮.去皮脐.剉[音cuò]作如豆大小块)、吴茱萸(汤浸.洗炒),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用好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中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等证。

用法用量每服五七十丸,熟米饮下,空腹食前,日进二服。

注意忌生冷硬物。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46、竹沥达痰丸

处方黄芩200g 半夏(制)150g 大黄(酒制)200g 橘红200g 甘草100g 沉香50g

性状为绿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

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200g,捣碎,压榨取汁,加鲜竹沥800ml混匀,与上述粉末泛丸。取青礞石100g,加硝石30g煅后水飞成极细粉,包衣,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豁除顽痰,清火顺气。用于痰热上壅,顽痰胶结,咳喘痰多,大便干燥,烦闷癫狂。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

注意孕妇慎服。

规格每50丸重3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7、紫雪

处方石膏144g 寒水石144g 滑石144g 磁石144g 玄参48g 木香15g 沉香15g 升麻48g 甘草24g 丁香3g 芒硝(制)480g 硝石(精制)96g 水牛角浓缩粉9g 羚羊角4.5g 麝香3.6g 朱砂9g

性状为棕红色至灰棕色的粉末;气芳香,味咸、微苦。

炮制上十六味,石膏、寒水石、滑石、磁石砸成小块,加水煎煮三次。玄参、木香、沉香、升麻、甘草、丁香用石膏等煎液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芒硝、硝石粉碎,兑入膏中,混匀,干燥,粉碎成中粉或细粉;羚羊角锉研成细粉;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将水牛角浓缩粉、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痉开窍。用于热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尿赤便秘。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3g,一日2次;周岁小儿一次0.3g,五岁以内小儿每增一岁,递增0.3g,一日1次;五岁以上小儿酌情服用。

注意孕妇禁用。

规格每瓶装1.5g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8、十五味沉香丸

处方沉香100g 土木香150g 檀香50g 紫檀香150g 红花100g 肉豆蔻25g 高山辣根菜150g 悬钩子茎(去皮、心)200g 木藤蓼(去皮)100g 野姜50g 石灰华100g 广枣50g 诃子(去核)150g 毛诃子(去核)80g 余甘子100g

来源本品系藏族验方。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棕红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苦。

炮制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调和气血,止咳,安神。用于气血郁滞,胸痛,干咳气短,失眠。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丸,一日3次。

注意肾病患者慎服。

规格每丸重0.5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9、十六味冬青丸

处方冬青叶150g 石榴25g 石膏75g 肉桂50g 豆蔻50g 木香50g 丁香50g 甘草50g 白葡萄干125g 沉香75g 拳参75g 荜茇50g 肉豆蔻50g 红花50g 广枣50g 方海50g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验方。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甘辛、微苦而涩。

炮制以上十六味,除白葡萄干外,其余冬青叶等十五味粉碎成粗粉,加白葡萄干,粉碎,烘干,再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宽胸顺气,止嗽定喘。用于胸满腹胀,头昏浮肿,寒嗽痰喘。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0、五香散

处方木香、沉香、鸡舌香、熏陆香,各一两;麝香(别研)三分。

炮制上捣,罗为末,入麝香研令匀。

功能主治治咽喉肿痛,诸恶气结塞不通,急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1、椒红圆

处方沉香、莪术、诃黎勒(煨.去核)、椒红(微炒.出汗)、当归(去芦.酒浸.微炒)、附子(炮.去皮.脐)、白术,各一两;麝香一分(别研),丁香、肉豆蔻(炮)、高良姜(去芦.麻油炒),各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入麝香匀,酒煮面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气不调,腑脏怯弱,风冷邪气乘虚客搏,脐腹冷疼,胁肋时胀,面色痿黄,肌体羸瘦,怠惰嗜卧,不思饮食。常服补虚损,暖下脏、逐痼冷,进欲食。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用温酒下,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2、沉附汤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二钱半)干姜(炮.二钱半)沉香(一钱二分)白术(一钱二分)炙甘草(八分)

功能主治治虚寒无阳,胃弱干呕。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食前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3、沉香大丸

处方沉香7.5克(细锉)木香 川楝子肉(炒)茴香(炒)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青橘皮(去白)硇砂(研)雄黄(光明者,别研)各1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每30克作10丸,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主脾气虚弱,腹胀满闷,脐下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热酒或盐汤送下,妇人脐下刺痛,烧绵灰酒送下,空腹时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五

处方54、平肝舒络丸

处方柴胡45g 青皮(醋炙)30g 陈皮45g 佛手45g 乌药45g 香附(醋炙)45g 木香45g 檀香45g 丁香30g 沉香150g 广藿香45g 砂仁45g 豆蔻45g 厚朴(姜炙)45g 枳壳(去瓤麸炒)45g 羌活45g 白芷45g 铁丝威灵仙(酒炙)45g 细辛45g 木瓜45g 防风45g 钩藤45g 僵蚕(麸炒)45g 胆南星(酒炙)75g 天竺黄30g 桑寄生45g 何首乌(黑豆酒炙)45g 牛膝45g 川芎30g 熟地黄45g 龟甲(沙烫醋淬)45g 延胡索(醋炙)45g 乳香(醋炙)45g 没药(醋炙)45g 白及45g 人参45g 白术(麸炒)45g 茯苓45g 肉桂30g 黄连45g 冰片45g 朱砂150g 羚羊角粉15g

性状棕红色的大蜜丸;气凉香,味苦、辛。

炮制以上四十三味,除羚羊角粉外,朱砂飞水成极细粉,冰片研细;其余柴胡等四十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平肝疏络,活血祛风。用于肝气郁结,经络不疏引起的胸胁胀痛,肩背串痛,手足麻木,筋脉拘挛。

用法用量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5、顺风匀气散

处方白术(四钱)天麻(一钱)沉香(半钱)白芷(半钱)青皮(半钱)甘草(炙.半钱)人参(一钱)乌药(二钱)紫苏(半钱)木瓜(半钱)

功能主治治中风中气,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先宜服此。

用法用量分作二贴,每贴水二盏,生姜二片,煎八分,温服。二渣并煎,风气腰疼痛,亦宜服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6、调中顺气丸

处方木香 白豆蔻仁 青皮(去白)陈皮(去白)京三棱(炮)各30克 大腹子 半夏(汤洗七次)各60克 缩砂仁 槟榔 沉香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理气调中,化饮破积。主三焦痞滞,水饮停积,胁下虚满,或时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渐加至50丸,煎陈皮汤送下。

摘录《医学发明》卷一

处方57、贝羚胶囊

处方川贝母、羚羊角、猪脱氧胆酸、麝香、沉香、人工竺黄(飞)、青礞石(煅,飞)、硼砂(炒)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土黄色粉末;气特异,味微苦。

炮制以上八味,羚羊角锉成细粉;其余川贝母等七味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除青礞石细粉外,将余药与淀粉68g混匀,分次加入青礞石细粉中,配研均匀,过筛,再加硬脂酸镁6g,混匀,装胶囊,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用于痰热阻肺,气喘咳嗽;小儿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及成人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6g,一日3次;小儿一次0.15~0.6g,周岁以内酌减,一日2次。

注意大便溏薄者不宜使用。

规格每粒装0.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8、二香三建汤

处方天雄(去皮.生用.一两)附子(去皮.生用.一两)川乌(去皮.生用.一两)木香(不见火.半两)沉香(旋磨水入)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中风虚极,言语蹇涩,六脉俱微,舌强不语,痰涎并多,精神如痴,手足偏废,不能举运,此等症候,不可攻风,止可扶虚。

用法用量上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食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9、反魂丹

处方当归(酒浸.切.焙.微炒)、乌犀(镑),各二两;干姜(炮)、枳壳(去瓤.麸炒)、白术(泔浸一宿.微炒)、人参(去芦)、木香(不见火)、茯苓(去皮)、丁香(不见火)、厚朴(去皮.姜汁炙熟)、天竺黄(细研)、败龟(酒.醋涂.炙黄)、蔓荆子(去白)、桑螵(微炒)、何首乌(泔浸一宿.煮过.切.焙)、白芷、虎骨(酒.醋炙令黄)、晚蚕蛾(微炒),各三分;缩砂仁、麻黄(去根.节)、麝香(别研)、羌活(去芦)、羚羊角(镑)、半夏(汤洗七次.姜汁浸三宿.焙干.炒黄)、川乌头(烧令通红.留烟少许.入坑以盏盖.新土围.食倾)、防风(去芦)、白花蛇(酒浸一宿.炙令熟.去皮.骨.用肉)、白僵蚕(去丝.嘴.微炒)、槟榔、白附子(微炮)、天南星(汤洗.生姜自然汁煮软.切.焙.炒黄)、藿香(叶.去土)、阿胶(碎炒.微炙)、肉桂(去粗皮)、细辛(去苗)、陈皮(去瓤.微炒)、槐胶、乌蛇(酒浸一宿.炙熟.取肉用)、沉香(不见火)、乾蝎(微炙)、独活(去苗)、天麻(酒洗.切.焙),各一两;朱砂(细研水飞)、石斛(去根)、雄黄(细研水飞)、肉豆蔻(去壳.微炒)、牛黄(别研)、龙脑(别研)、水银、附子(水浸後.炮.去皮.脐)、蝉壳(去土.微炒)、川芎,各半两;乌鸦一个(去嘴.翅.足),腻粉(别研)一分,狐肝三具(腊月采取同乌鸦一个.入新瓮内.以瓦盆盖头.用泥固济.炭火一斤.烧令通赤烟尽出.候冷.研细用),硫黄(研细.用瓷盏盛.慢火养成汁.入水银.急炒如青泥.成砂再研)半两,金箔二十片(为衣)。

炮制上如法修事,捣研令细,炼白蜜合和,入酥,再捣三、五千下,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诸风癫,潮发,口眼相引,项背强直,牙关紧急,目睛上视,及诸病久虚,变生虚风,多睡昏困,荏苒不解,速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一岁儿一圆,温薄荷自然汁化下,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60、沉香鳖甲散

处方沉香(不见火)、人参(去芦)、木香(不见火)、巴戟(去心)、牛膝(去芦.酒浸)、黄蓍(去芦)、白茯苓(焙)、柴胡、荆芥(去梗)、半夏(姜汁浸二宿.炒)、川当归(去芦)、秦艽(去芦),各半两;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鳖甲(醋浸.去裙.炙黄),各一两;羌活、熟干地黄(净洗.酒洒.蒸.焙),各七钱半;肉豆蔻四个。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五劳七伤,气血虚损,腰背拘急,手足沉重,百节酸疼,面色黑黄,肢体倦怠,行动喘乏,胸膈不快,咳嗽痰涎,夜多异梦,盗汗失精,嗜卧少力,肌肉瘦瘁,不思饮食,日渐羸弱,一切劳伤,诸虚百损,并能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葱白二寸,生姜三片,枣子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分,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