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甘草的处方(一百五十八)

浏览

甘草(别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甘;平,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小编整理出含有甘草的处方共1747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9421~9480共60个。

处方1、百合散

处方百合2两,紫菀1两(去根节),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前胡1两(去芦头),麦门冬1两(去心),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百合病,身微热,恶寒烦喘。

用法用量每服5钱,用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2、鸡苏龙脑散

处方紫苏、人参、麦冬、阿胶、蒲黄、黄耆、甘草、柴胡、木通、薄荷、地骨皮

功能主治男妇鼻衄、吐血。

用法用量食前服。

摘录《女科万金方》

处方3、防风汤

处方防己1两,蜀椒1两,细辛1两,桂心1两,麻黄1两,石膏1两,独活1两,防风1两,黄芩1两,茵芋1两,葛根1两,芎䓖1两,芍药1两,甘草1两,生姜3两,茯苓3两,乌头2枚。

功能主治脚气痹弱,昼夜不安。

用法用量以竹沥1斗,煮取4升,分6服,令1日1夜服尽。其间可常作赤小豆饮。

注意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生菜、醋物。

临床应用风毒脚弱:有人脚弱,先服常用竹沥汤四剂,未觉增损,作此方后,觉得力。

摘录方出《千金》卷七,名见《外台》卷十八

处方4、补肺汤

处方阿胶、白及、苡仁、生地、甘草、桔梗、橘红、川贝母。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咳血伤肺。

用法用量噙化。

摘录《医钞类编》卷七

处方5、芦筒散

处方冬花、井泉石、鹅管石、钟乳石、官桂、甘草、白矾、佛耳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一切嗽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1钱,竹筒子吸吃,日3次。立效。

摘录《宣明论》卷九

处方6、防风汤

处方防风1两,白术1两,防己1两,干姜1两,甘草(炙)1两,附子(炮)半两,桂心半两,蜀椒100枚(汗)。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风眩呕逆,水浆不下,食辄呕,起即眩倒,发作有时,手足厥。

用法用量以水4升,煮取1升半,分为3服。

注意忌猪肉、冷水、生葱、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

摘录《外台》卷十五引《古今录验》

处方7、火郁汤

处方山栀1钱,柴胡1钱,干葛1钱,抚芎1钱,白芍1钱,连翘1钱,地骨皮1钱,甘草3分。

功能主治火郁症。

用法用量上锉1剂。水煎服。

摘录《回春》卷二

处方8、丽泽通气散

处方川羌活1钱,川独活1钱,漂白术1钱,北防风1钱,绿升麻1钱,荆芥穗1钱,粉干葛1钱,香白芷1钱,正川芎1钱,淮木通1钱,净麻黄5分,北细辛5分,炙甘草5分。

功能主治小儿鼻塞、鼻涕、鼻痈。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食后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四

处方9、抗过敏膏

处方乌梅5两,防风3两,柴胡3两,生甘草3两,五味子(醋制)3两,白鲜皮5两,苦杏仁3两。

制法上药加蜜1斤,制成稠膏,每瓶装2两。

功能主治清热去湿,散风止痒。主风热蕴结脾湿风毒引起的风湿疙瘩时起时伏,周身刺痒,怕冷发热,骨节酸痛,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

用法用量每服5钱,热开水冲服,1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成药规范》第二册

处方10、地黄煎

处方生地黄汁2升,麦门冬汁5升,生姜汁5合,紫菀3两,贝母3两,款冬花3两,甘草(炙)3两(一方有人参3两)。

功能主治补心肺,令髭发不白。主肺气咳嗽。

用法用量上切。以水7升,煮取3大升,去滓,却入锅中,下地黄汁、麦门冬、姜汁等,煎30沸,下蜜1升,煎如饧,盛不津器中放冷。含如枣许,渐增之。

摘录《外台》卷三十一引《近效方》

处方11、地仙散

处方地骨皮1两,防风1两,人参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生津液。主心脏积热口干,或烦渴,颊赤,舌涩,及汗后余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青蒿5-7叶,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无青蒿,用竹叶5-7片。

摘录《卫生宝鉴》卷五

处方12、当归散

处方当归2两,芍药1两,延胡索1两,不灰木1两,熟地黄1两,大黄3分(蒸),桂心半两,甘草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潮热。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胭脂1小角子,煎至6分,去滓,如躁时,放冷服,细呷清者。

摘录《妇人良方》卷六

处方13、乱发汤

处方乱发1握(烧焦),人参1两,吴茱萸1升,甘草1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霍乱吐利,心烦。

用法用量以水3升、酒2升,煮取2升,续去滓,温服5合。

注意忌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六引《小品方》

处方14、龙骨散

处方龙骨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使君子半两,黄芩半两,黄连(去须,微炒)半两,栝楼根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痢,渴不止,身体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日3-4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八

处方15、决明散

别名决明子散

处方黄芩、甘菊花(去枝梗)、木贼草、决明子、石膏、赤芍药、川芎、川羌活、甘草、蔓荆子、石决明。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风热毒气上攻,眼目肿痛,或卒生翳膜,或赤脉胬肉,或涩痒羞明多泪,或始则昏花,渐成内障。一切暴风客热,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决明子散(《济阳纲目》卷一○一)。

摘录《得效》卷十六

处方16、华盖散

处方黄耆(锉)1两,人参1两,桑根白皮(炙,锉)1两,防风(去叉)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气壅热,胸膈痞闷,痰唾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生姜蜜汤调下;常服入生姜2片,如茶点,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处方17、防风散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赤芍药1两,葛根1两(锉),独活1两,茵芋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芎䓖1两,细辛1两,白术1两,麻黄1两(去根节),羚羊角屑1两,人参1两(去芦头),石膏2两,汉防己1两,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中风,口噤不开,烦热闷乱。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加竹沥1合,更煎1-2沸,放温,不拘时候,拗开口灌之。

摘录《圣惠》卷十九

处方18、龙齿丸

处方龙齿1两,人参1两(去芦头),虎睛1对(酒浸1宿,微炙),茯神1两,犀角屑1两,龙胆1两(去芦头),鬼臼3分(去毛),桂心1两,防风半两(去芦头),远志3分(去心),甘草1分(炙微赤,锉),麝香1钱(细研)。

制法上为末,入麝香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心虚惊悸,神气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不拘时候,以金银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19、防已茯苓汤

别名木防己汤、防己汤、茯苓汤、防己加茯苓汤

处方防己3两,黄耆3两,桂枝3两,茯苓6两,甘草2两。

功能主治皮水。

用法用量木防己汤(《外台》卷二十引《深师方》)、防己汤(《圣济总录》卷三十二)、茯苓汤(《鸡峰》卷十九)、防己加茯苓汤(《赤水玄珠》卷五)。

注意忌海藻、松菜、生葱、酢物。

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防己行经络,茯苓善渗泄,黄耆达皮肤,桂枝走肢节。2.《金匮要略心典》:皮中水气,浸淫四末而壅遏卫气,气水相逐,则四肢聂聂动也。防己、茯苓善驱水气,桂枝得茯苓,则不发表而反行水,且合黄耆、甘草助表中之气,以行防己、茯苓之力也。3.《退思集类方歌注》:水在皮肤,卫阳必虚而汩没,故用桂枝宣卫阳以解肌;君茯苓,泄皮中水气;黄耆益卫气,生用亦能达表,治风注肤痛;汉防己大辛苦寒,通行十二经,开腠理,泄湿热,此治皮水之主方也。里无水气,故不须白术以固里。

摘录《金匮》卷中

处方20、参归化毒汤

别名木四、六十号咸象方

处方人参、当归、黄耆、甘草、金银花、牛膝、红花、贝母、山楂、皂角刺、白芷、加胡桃肉。

功能主治痘余毒草留连,气血虚弱,淡白不振,身凉愁困者。

用法用量木四(《痧症全书》卷下)六十号咸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摘录《救偏琐言》卷十

处方21、安斑散

处方川升麻1两,赤茯苓1两,羌活1两,绵黄耆(锉)1两(去芦须),人参半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桔梗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生肌宽肠,导热利小便,快膈。主疮疹。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加紫草、薄荷各少许,煎5分,去滓温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八引张涣方

处方22、甘露内消丸

处方薄荷叶1两,川芎2钱,桔梗(去芦头)3钱,甘草1钱,人参半钱,诃子半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咽喉肿痛不利,咽干痛,上焦壅滞,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1丸,噙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引《应验方》

处方23、大风引汤

处方独活3两,茯苓3两,人参3两,防风2两,当归2两,甘草2两,桂心2两,黄耆2两,附子1枚,大豆2升。

功能主治中风腰脚疼痛弱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酒3升,煮取3升,分4服。服别相去如人行10里久。

摘录《千金》卷七引《胡洽方》

处方24、补脾散

处方麦糵(炒)3两,神曲(炒)2两,茴香(炒)1两,草果(逐个用面裹,煨熟)1两,厚朴(制)1两,干姜(炮)1两,陈皮1两,木香(生)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泄不止,食积不消,症瘕块结,大肠滑泄,脏毒下利,腹痛肠鸣。

用法用量脾泄泻,诃子汤入盐,调下2钱;脾虚,肠鸣,气不和,泻不止,炒姜酒调下;常服盐汤点,空心食前服。

摘录《三因》卷十一

处方25、当归治痛饮

处方生归、羌活、猪苓、泽泻、黄芩、苦参、升麻、茯苓、白术、甘草、木通、人参、苍术、知母、防风(1方有白芍)。

功能主治产后足踏湿地,以成湿毒。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大枣煎,食前服。

摘录《女科万金方》

处方26、参术调中汤

处方白术5分,黄耆4分,桑白皮3分,甘草(炙)3分,人参3分,麦门冬(去心)2分,青皮(去白)2分,陈皮(去白)2分,地骨皮2分,白茯苓2分,五味子20个。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都作1服。

功能主治泻热补气,止嗽定喘,和脾胃,进饮食。主暑伤胃气。痞闷满膨,不思饮食,喘嗽蒸热。皆中气有亏所致。脾胃虚弱,遇6-7月霖雨,身重短气,骨乏无力。

用法用量水2盏,煎至1盏,去滓,早饭后大温服。

注意忌多语言劳役。

各家论述1.《内外伤辨》:《内经》云:“火位之主,其泻以甘。”以黄耆甘温,泻热补气;桑白皮苦微寒,泻肺火定喘,故以为君。“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五味子之酸,收耗散之气,止咳嗽。脾胃不足,以甘补之,故用白术、人参、炙甘草,苦甘温补脾缓中为臣。地骨皮苦微寒,善解肌热;茯苓甘平降肺火;麦门冬甘微寒,保肺气为佐。青皮、陈皮去白,苦辛温散胸中滞气为使也。2.《杏苑》: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炙草、黄耆补中益气为君;桑白皮、麦冬、五味清肺金止喘嗽为臣;青皮、陈皮行滞气消痞闷为佐;地骨皮解蒸为使。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处方27、诃黎勒丸

处方诃黎勒皮2两,干姜1两(炮裂,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桂心1两,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五膈气,久不下食,心胸妨闷,多吐酸水。

用法用量每日不问早、晚,常含1丸,咽津;如患甚,即将1丸嚼破,以煎汤送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28、参术陷胸汤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橘红1钱,半夏1钱,瓜蒌(全用细切,带湿)3钱,黄连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小儿青筋疳积,肚疼哺露。

用法用量上用水1钟半,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7分,温服。

摘录《准绳·幼科》卷八

处方29、当归四逆汤

处方当归1钱5分,官桂1钱5分,白芍药1钱5分,细辛1钱5分,甘草(炙)1钱,通草1钱,吴茱萸5分。

功能主治阴(疒颓??)大如斗,诸药不能效者。

用法用量用生姜5片,水煎熟,空心温服。

摘录《杏苑》卷六

处方30、龙胆泻肝汤

处方胆草、赤芍、归尾、川芎、蒙花、黄芩、决明、蝉蜕、荆芥、甘草。

功能主治肝火,目赤痛。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处方31、附子黄耆草果饮

处方白术1两,官桂(去皮)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白芍药1两,草果(炮,去皮)1两,良姜1两,黄耆(去芦,微炒)1两,厚朴(削去粗皮,姜制1宿)1两,白茯苓1两,白豆蔻仁半两,檀香半两,甘草(炙)3钱,半夏3分(汤泡7次)。

功能主治翻胃。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至7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百一》卷二

处方32、白僵蚕散

处方白僵蚕1两(炒),地龙1两(白色少泥者,微炒),腊茶1两(炙),甘草(炙)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白虎风,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发时空心服2钱匕,午后服1钱匕,临卧服2钱匕,并用热酒调下。又先取蜡1两,铫子中熔成水,投桂末半两,搅匀摊于纸上,火炙令热,服第1药了,即贴向痛处,用熟帛裹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处方33、地黄汤

处方生干地黄(焙)3两,甘草(炙)2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人参2两,当归(切,焙)2两,羊肉(去脂,切)3斤。

制法上6味,前5味锉细。将羊肉用水2斗,煮取汁1斗,去羊肉入诸药,煮取7升,加葱白1把(切),大枣14枚(擘破),再煮取6升,绞去滓。

功能主治寒疝心腹痛,汗出厥冷。

用法用量每温服1盏,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处方34、降火汤

处方黄连(吴萸炒)1钱,石韦1钱,赤芍1钱,姜黄1钱,杏仁2钱,车前2钱,黄芩1钱半,黄柏1钱半,栀仁1钱半,腹皮1钱半,当归3钱,甘草3分,韭菜地地龙粪2钱。

制法上药焙干,为细末。

功能主治酒染心脾,渗滞成淋,不拘赤白。

用法用量泡服。

摘录《点点经》卷一

处方35、龙齿安神丹

处方人参1两,麦冬1两,黄连2钱,柏子仁3钱,龙齿(火煅,醉淬,为末)1钱,炒枣仁3钱,甘草5分,北五味子1钱。

功能主治用心太过,思虑终宵,以至精神恍惚,语言倦怠,忽忽若有所失,腰脚沉重,肢体困惫。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八

处方36、甘草汤

处方甘草(炙,锉)1两,防风(去叉)1两,乌豆1合,桂(去粗皮)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柏子仁2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蕤仁(去皮,烂研)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气不足,两胁拘急痛,寒热,目不明。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37、防葵丸

处方防葵1两,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京三棱1两(炮,锉),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骨蒸痃癖。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煎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处方38、龙骨散

处方龙骨1两,白薇1两,牡蛎(烧为粉)1两,白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虚损,夜梦失精,头目眩疼,四肢羸劣。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39、百嚼丸

处方槐角(炒)半斤,槐花(炒)半斤,桔梗(炒)半斤,薄荷叶(去土)半斤,蝉蜕(净洗)半斤,荆芥穗4两,甘草4两(炙),枳壳(麸炒,去瓤)4两,白僵蚕(炒去丝嘴)4两,川芎2两,羌活(去头芦)2两,防风(去头芦)2两,香白芷2两,白茯苓(去皮)2两,天麻1两(去苗),细辛(去叶土)半两,藁本(去土)半两,白附子(炮)半两,细松烟墨(烧红,醋淬)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1两作10丸。

功能主治风壅涎实,头目昏晕,眼多紧涩,肌肉瞤动,手足烦热,浑身疼痛,腰重脚弱,大便多秘,夜间少睡。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临睡细嚼,茶清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40、决明散

别名决明汤

处方决明子半两,子芩半两,柴胡半两(去苗),川大黄半两(锉,微炒),川升麻半两,栀子仁半两,羚羊角屑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石膏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膈中有热,赤眼涩痛不开。

用法用量决明汤(《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摘录《圣惠》卷八十九

处方41、白术半夏丸

处方白术5钱,半夏3钱,砂仁3钱,白芍3钱,当归3钱,桃仁2钱,黄连2钱,神曲(炒)2钱,陈皮2钱,吴茱萸1钱半,僵蚕1钱,甘草1钱。

制法上为末,蒸饼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气血、痰热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简明医彀》卷五

处方42、夺命丹

处方白僵蚕(炒,去丝嘴)1两,寒水石(煅)1两,贯众1两,缩砂仁1两,紫河车1两,山豆根1两,干胭脂1两,马屁勃1两,白茯苓(去皮)半两,乌贼鱼骨半两,磁石半两,乌芋1两半,南硼砂1钱,象牙末1钱,甘草1两,飞罗面3两,金星凤尾草1两,麝香1钱(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1两可作15丸,蛤粉为衣。

功能主治缠喉风,急喉痹,牙关紧急不能开者,重舌、木舌、单双肉蛾;并误吞竹木、鸡骨、鱼刺。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冷水半盏放药内滚动,候沫起,吃水不吃药,细细呷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处方43、白虎汤

处方石膏5钱,知母2钱,粳米1勺,甘草7分,人参1钱,五味子10粒,麦门冬(去心)1钱,山栀1钱。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明经汗后脉洪大而渴,或身热有汗不解。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秋感热之疫疠,或阳明下后,大便不固,热不退者,或湿温证热不退而大便溏者,依本方加苍术;若伤寒汗下后,自汗虚热不退,加苍术、人参。

注意无汗脉浮,表未解而阴气盛,虽渴不可用白虎汤;里有热者方可用。

摘录《回春》卷二

处方44、加味四物汤

处方生地黄(酒洗)1钱半,当归(酒洗)7分,川芎7分,赤芍药(酒洗)7分,山栀子(炒黑)1钱半,麦门冬(去心)1钱半,牡丹皮1钱,元参1钱,知母(酒炒)5分,白术(炒)5分,甘草3分,陈皮3分,黄柏(酒炒)2分。

功能主治吐血、呕血初起。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如身热,加地骨皮、枳实、黄芩各1钱,软柴胡(酒洗)5分;呕吐血,加知母、石膏,以泻胃火;咳血,加茅根、黄芩,以泻肺火;唾咯血,加栀子、黄柏、肉桂少许,以泻肾火;吐衄不止,加炒黑干姜、柏叶、茜根、大小蓟各1钱;大便血不止,加炒槐花、地榆、百草霜各1钱半;小便溺血不止,倍加栀子,更加车前子、小蓟、黄连,俱炒半黑,各8分;诸失血久,加升麻、阿胶、人参,入童便、姜汁、韭汁。

摘录《济阳纲目》卷五十九

处方45、加味交加散

处方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黄、苍术、厚朴、陈皮、白茯苓、半夏、羌活、独活、桔梗、枳壳、前胡、柴胡、干姜、肉桂、甘草。

功能主治打扑伤损,折骨出臼,发热恶寒,体弱之人;伤损之证,外挟表邪,脉浮紧,发热体痛,形气虚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有热,除干姜,肉桂。

摘录《准绳·疡医》卷六

处方46、白术升麻汤

处方白术2钱,黄耆2钱,干葛5分,升麻1钱,黄芩1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破伤风,破伤风大汗不止,筋脉搐搦。

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

摘录《准绳·类方》卷五

处方47、当归丸

处方当归8两,天雄6两,干姜8两,酸枣仁8两,黄耆7两,地骨皮7两,芎䓖6两,干地黄6两,桂心5两,防风5两,附子5两,白术5两,甘草4两,厚朴4两,秦艽4两,大枣20个,吴茱萸5合,秦椒叶4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脾安胃,调气止痛。主脾虚寒,身重不举,言音沉鼓,厉风伤痛,便利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以酒送下,日2次。

摘录《千金》卷八

处方48、地仙散

处方北地骨皮1两,防风1两,人参2钱半,鸡苏2钱半,甘草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骨蒸肌热,一切虚烦。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淡竹叶3-5叶,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六引《经验方》

处方49、加减乌药顺气饮

处方乌药、防风、枳壳、陈皮、僵蚕、白芷、麻黄(去节)、羌活、半夏、白姜(炮)、甘草、南星。

功能主治中风,风痰壅盛。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八

处方50、扶羸方

处方甘草(炙)1两,干姜1两,人参1两,芎䓖1两,生姜1两,桂心1两,蟹爪1两,黄芩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下胎。主虚弱人欲去胎。

用法用量《医统》有桃仁,无生姜。

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三引《小品方》。名见《医统》卷八十五

处方51、瓜蒌煎

处方瓜蒌1两(打碎),当归1钱,穿山甲1钱,没药1钱,乳香1钱,甘草节1钱。

功能主治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水、酒各1钟,煎服。

摘录《仙拈集》卷三

处方52、八神汤

别名姜曲汤

处方神曲3两,麦糵3两,青盐3两,甘草3两,生姜6两,胡椒2分,草豆蔻2个(大者,面裹,烧黄熟),丁香2钱。

制法上除了香、胡椒外,将6味令杵成粗滓,带润淹1宿,焙干。

功能主治辟除雾露山岚之气,消饮食,温脾益胃,消酒化食。主胸膈痞闷,呕吐恶心。

用法用量姜曲汤(《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摘录《鸡峰》卷十三

处方53、防风汤

处方防风1两(炙),甘草1两(炙),天南星、生姜2两(炙)。

功能主治少阳病,筋牵急而疼痛,发作有时,此为痹也。

用法用量方中天南星用量原缺。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二

处方54、龙骨丸

处方龙骨30铢,当归30铢,龙胆30铢,附子30铢,干姜30铢,黄连30铢,羚羊角30铢,赤石脂1两半,矾石1两半,犀角18铢,甘草18铢,熟艾18铢。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血痢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前服,日3次。加至20丸。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治久痢滑脱证。本属热盛,因痢久正虚,虚能受热,故假姜、附、熟艾鼓舞;犀角、羚羊、龙胆、黄连以散本病之热;龙骨、矾石、石脂以固痢久之脱;当归、甘草以和血气之伤也。

摘录《千金》卷十五

处方55、艾叶

处方艾叶(微炒)2两,阿魏(捣碎,炒令黄燥)2两,干姜(炮裂,锉)2两,当归(锉,微炒)2两,龙骨2两,黄耆(锉)2两,熟干地黄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不断,吃食减少,四肢黄瘦。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处方56、安土汤

处方白芍1两,白术1两,柴胡1钱,茯苓3钱,甘草1钱,苍术2钱,神曲2钱,炮姜1钱。

功能主治肝气旺盛,肝木g脾土,土气不能伸,而肠中自鸣,终日不已,嗳气吞酸,无有休歇。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脾肝同治之法。肝平而脾气得养矣,脾安而肠气得通矣。不必止鸣而鸣自止者,妙在行肝气之郁居多,所以奏功特神耳。

摘录《辨证录》卷十

处方57、龙车散

处方柴胡1钱,甘草1钱,白芍5分,茯苓5钱,车前子3钱,龙胆草5分。

功能主治少阳痉病,感湿热之气,又感风邪,颈项强直,一目或左右视,手足搐搦。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

处方58、百补汤

处方当归、芍药、地黄、白术、人参、茯苓、山药、甘草。

功能主治调理气血,滋养脾胃。主痘疮8-9日,浆足之后,别无它证者。

用法用量清水1钟,加大枣2个,煎至6分,温服。气虚,加黄耆2钱,官桂少许。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保婴撮要》

处方59、白垩丸

处方邯郸白垩半两,禹余粮半两,白芷半两,白石脂半两,干姜半两,龙骨半两,桂心半两,瞿麦半两,大黄半两,石韦半两,白蔹半两,细辛半两,芍药半两,甘草半两,黄连半两,附子半两,当归半两,茯苓半两,钟乳半两,蜀椒半两,黄芩半两,牡蛎18铢,乌贼骨18铢。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女子36疾,胞中病,漏下不绝。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酒送下,1日2次。不知,加至10丸。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本方主治与前白垩丸不殊,而虚寒过甚,关闸废弛,故取钟乳,佐白垩辈以固脱利窍,姜、桂、蜀椒,佐附子以安中止崩,白芷杜风,治阴中肿,与藁本无异,以方中辛烈过多,故无藉人参、桔皮助气耳。

摘录《千金》卷四

处方60、回稍散

处方白芷6分,茯苓6分,半夏6分,当归6分,川芎6分,甘草6分,肉桂6分,白芍6分,枳壳1钱,麻黄1钱,陈皮1钱,桔梗4分,厚朴8分,干姜8分,苍术4分,姜黄5分。

功能主治坐卧伤湿,或睡时手在被外受寒,致手臂疼痛。

摘录《嵩崖尊生》卷七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