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甘草的处方(一百四十九)

浏览

甘草(别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甘;平,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小编整理出含有甘草的处方共1747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8881~8940共60个。

处方1、加味乌药汤

处方乌药、缩砂仁、木香、延胡索、香附(制)、甘草、槟榔各等分。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血气凝滞,经前腹胀痛,胀过于痛。

用法用量每服7钱,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金鉴》卷四十四

处方2、防风汤

处方防风1两,鼠粘子1两,荆芥穗1两,人参(去芦头)1两,甘草(炙)半两天麻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隐疹,疮疥。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8分1盏,加生姜、薄荷各少许,煎5分,去滓温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七引张涣方

处方3、参耆退热汤

处方黄柏1钱,人参1钱,白术1钱,当归8分,橘皮8分,川芎8分,甘草(炙)5分,升麻5分,柴胡5分,甘葛5分,羌活5分,独活5分。

功能主治劳役身热,骨疼腰痛,头重自汗。

用法用量本方名“参耆退热汤”,但方中无黄耆,疑脱。

摘录《杏苑》卷三

处方4、豆蔻汤

处方草豆蔻(去皮)1两半,桂(去粗皮)3分,生姜(去皮,切)3分,附子(炮裂,去脐皮)3分,甘草(炙,锉)半两,丁香半两。

制法上细锉。

功能主治胃虚冷呕逆。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大枣1枚(劈破),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5、白术散

处方白术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枳实3分(麸炒微黄),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桂心1两,白茯苓1两,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前胡1两(去芦头),甘草(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胸中气满,痰饮澼结,时或呕逆不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6、芳香饮

处方玄参1两,白茯苓5钱,石膏5钱,蝉蜕(全)12个,白僵蚕(炒)3钱,荆芥3钱,天花粉3钱,神曲(炒)3钱,苦参3钱,黄芩2钱,陈皮1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温病多头痛、身痛、心痛、胁痛,呕吐黄痰,口流浊水,涎如红汁,腹如圆箕,手足搐搦,身发斑疹,头痛,舌烂,咽喉痹塞,气血损伤。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入蜜、酒,冷服。

摘录《温证指归》卷三

处方7、补和汤

处方人参1两,黄耆(锉)1两,白术1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1两,白豆蔻(去皮)1两,苍术(米泔浸1宿,锉,焙,微炒)1两,陈橘皮(去白,微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调气进食。主三焦俱虚,脾胃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生姜3片,水1盏,同煎至7分,去滓,稍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处方8、地黄丸

处方天门冬3两,麦门冬3两,玄参3两,甘草1两,薄荷叶1两。

制法上为细末,熬生地黄汁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小儿疮疹,口疮,咽喉肿痛,牙疳臭烂。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蜜水化下。

摘录《田氏保婴集》

处方9、白芷

处方白芷1两半,熟干地黄(焙)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白蔹1两,芎藭1两1分,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3合,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锉细,以猪脂5斤合和,煎三上三下,药成膏去滓,软硬得所。

功能主治止血生肌。主金疮。

用法用量每日涂疮上,频涂即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九

处方10、防风丸

处方防风(去叉)4两,黄连(去须)4两,生干地黄(焙)4两,蔓荆实9两,柑皮(焙)1两半,萎蕤2两半,茯神(去木)3两半,大黄(锉,炒)2两,甘草(炙,锉)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白秃发落。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防风膏”,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改。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处方11、和气丸

处方厚朴(姜制)5钱,陈皮3钱,藿香(如炒,少用)3钱,白术(蜜炙)3钱,玄胡索3钱,枳壳(麸炒)3钱,香附5钱(童便制),草果2钱,甘草2钱,砂仁2钱,小茴2钱,木香3钱。

制法上为末,蜜丸或为散。

功能主治室女13-14岁血脉壅阻,天癸已行而忽不行,或发热,或疼痛,身体不宁,口苦面赤,寒热不定,头目晕花。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白汤下。如不发寒热,去草果、藿香。

摘录《叶氏女科》卷一

处方12、苍术汤

处方苍术(米泔浸,炒)1钱2分,藁本1钱,白芷1钱,羌活1钱,川芎1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脾虚视物不真。

用法用量加葱、生姜,水煎服。

摘录《异授眼科》

处方13、补虚饮

处方人参1钱,麦门冬1钱,山药1钱,茯苓8分,茯神8分,半夏7分,黄耆7分,前胡5分,熟地5分,枳壳1分,远志1分,甘草1分。

功能主治七情郁结,痰随气上留阳经,心中怔悸,四肢缓弱,翕然面热,头目眩冒,如欲摇动,一切风虚眩晕。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秫米1撮,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14、地骨皮

处方地骨皮1两,石膏1两,黄连1两(去须),麦门冬1两(去心),甘草1两(炙微赤,锉),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金疮,烦渴闷乱,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4-5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八

处方15、防风散

处方厚朴2两(去皮,姜汁制),陈皮2两(去白),甘草2两(炙),藁本2两,独活3两,防风3两(去芦),桔梗(微炒)3两,苍术(于木臼内略杵去皮,却入布袋内打,净称)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伤寒时气,头痛壮热,恶风,百节酸疼,肩背拘急,面赤虚烦,声重咳嗽,寒热不除。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3片,大枣2个,水1大盏,煎7分,温服;沸汤点亦得。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一

处方16、甘草汤

处方甘草(炙)1两,甘竹茹(细切)1两,芦根2两(锉)新粟米3合。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眼赤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后服,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17、当归散

处方当归1分,白芍药1分,人参1分,甘草(炙)半分,桔梗1钱,陈皮1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脏冷腹痛,以致夜啼,面青手冷,不吮乳者。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水煎,时时服。又有热痛,亦啼叫不止,面夜赤,唇焦,小便黄赤,人参汤下3黄丸。

摘录《幼幼新书》卷七

处方18、补脾汤

别名补脾快斑汤

处方人参、黄耆、防风、桂少许,防己、甘草。

功能主治痘症胃弱,手足起不透者。

用法用量补脾快斑汤(《痘疹全书》卷上)。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

处方19、防风汤

处方防风(去叉)1两,芎䓖1两,白鲜皮1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甘草(炙)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虚寒,目视(目巟??)(目巟??)。

用法用量方中独活,《普济方》作“羌活”。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20、导赤各半汤

处方生地、木通、甘草、黄连、麦冬、山栀、赤茯苓、车前子、灯心。

功能主治心经咳嗽,脉左寸洪数。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处方21、补血化痢汤

处方全当归8钱,白芍8钱(酒炒),甘草8分,炮姜炭8分,百草霜3钱,枳壳2钱(炒),莱菔子3钱(炒,研),车前子3钱。

功能主治产后痢疾。

用法用量广木香1钱5分为引,水煎服。1剂痢轻,3服全愈矣。用后养阴培元煎调理。如恶心,加藿香梗3钱;如腹痛红多,加丹参5钱、元胡索3钱;如痢遍数多不止,加桃仁泥3钱、制大黄3钱。

摘录《慈航集》卷下

处方22、赤茯苓散

处方赤茯苓3分,犀角屑3分,羌活3分,麦门冬3分(去心),蔓荆子3分,石膏3两,甘菊花3分,人参3分(去芦头),黄耆3分(锉),防风3分(去芦头),羚羊角屑2分,远志2分(去心),前胡3分(去芦头),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脏中风语涩,四肢难举,智意不安,心膈烦热,头目昏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23、保命丸

处方熟干地黄(焙)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桂(去粗皮)1两,丁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菟丝子(酒浸,别捣)1两,人参1两,白豆蔻(去皮)半两,木香半两,槟榔(锉)半两,甘草(炙)半两,鹿茸(去毛,酒浸1宿,酥炙)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蒺藜子(炒去角)3分。

制法上将13味为末,再加菟丝子末,炼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耳内虚鸣。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渐加丸数。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处方24、导滞汤

处方大黄、厚朴、槟榔、陈皮、甘草、青皮、归尾、白芍(酒炒)。

功能主治小儿腹痛有外证初愈,而积滞未行,元气未亏,大便不通,或燥结,唇红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兼服牛黄丸。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处方25、甘桔汤

处方甘草、桔梗、山豆根、黑参、鼠粘子、荆芥等分,麦门冬倍用。

功能主治麻疹咽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26、吹喉散

处方梅矾3钱,薄荷2钱,儿茶1钱5分,乳石1钱5分(煅,水飞),甘草1钱,火消1钱,硼砂1钱,冰片3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喉症。

用法用量瓷器收贮,勿可出气。用时吹喉中。

摘录《尤氏喉科秘书》

处方27、防风汤

处方防风、柴胡、炒白术、木香、木通、炒厚朴、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小儿风泻。及大肠受风,或泻沫,或黄白冻,兼腹痛者。

用法用量生姜1片为引。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处方28、白术饮

别名白术散

处方白术1两,人参1两,草果仁1两,干姜(炮)1两,厚朴(姜制,炒)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橘皮(去白)1两,木香(不见火)1两,麦糵(炒)1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脾劳虚寒,呕吐不食,腹痛泄泻,胸满喜噫,多卧少起,情思不乐,肠鸣体倦。

用法用量白术散(《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二)。本方方名,《金匮翼》引作“白术汤”。

摘录《济生》卷一

处方29、鸡舌香散

处方鸡舌香半两,汉防己3分,木香3分,泽泻1两,紫苏茎叶1两,桑根白皮2两(锉),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羌活半两,槟榔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肺气咳嗽,面目浮肿,喘息促急。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30、地骨皮丸

处方地骨皮半两,白芷半两,升麻半两,防风(去叉)半两,赤芍药半两,柴胡(去苗)1两,生干地黄(焙)1两半,大黄(锉,炒)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芎穷半两,知母(焙)半两,萎蕤半两,槟榔(锉)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甘菊花半两,藁本(去苗土)半两,牵牛子(炒)半两,马牙消(研)半两,犀角屑半两,胡黄连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袭齿龈,肿痛有血。

用法用量每眼30丸,食后、夜卧熟水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31、补肾肾沥汤

处方白茯苓1两,泽泻1两,人参1两(去芦头),五味子1两,芎䓖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耆1两(锉),当归1两(锉,微炒),杜仲1两(去粗皮,微炙,锉),桂心1两半,石斛1两(去根,锉),熟干地黄2两,肉苁蓉1两(酒浸,去皴皮,微炙),磁石3两(捣碎,水掏去赤汁,以帛包之)。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虚劳损,咳逆短气,四肢烦疼,腰背相引痛,色黧黑,骨间多疼,小便赤黄,耳目不聪,虚乏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水2大盏,以羊肾1对,细切去脂膜,加生姜1分,大枣5枚,每与磁石包子同煎至1大盏,去滓,食前分2次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

处方32、补脾汤

处方禹余粮(煅,醋淬,研入)2两,大麻仁(研)2两,干姜(炮)2两,白术2两,甘草(炙)2两,桑根白皮(锉)3两,人参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气不足,腹胀食欲呕,口舌干涩,四肢无力,喜怒不常,不欲见人,心烦多忘,咽喉闭塞,面黄。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2枚(擘破),煎至7分,去滓,空心顿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处方33、补益养精方

处方生干地黄12分,天门冬10分(去心),干姜6分,菟丝10分(酒渍2宿,焙干别捣),石斛8分,当归6分,白术6分,甘草8分(炙),肉苁蓉7分,芍药6分,人参8分,玄参6分,麦门冬10分(去心),大黄8分,牛膝6分,紫菀6分,茯苓8分,防风6分,杏仁8分(去皮尖,熬),麻子仁8分,地骨皮6分,椒3分(去目,汗)。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使人身体润,服之多性情。主五劳七伤,六极八风,十二痹,消渴,心下积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空腹酒送下,1日2次。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广济方》

处方34、地榆散

处方地榆半两,黄耆半两,枳壳半两,槟榔半两,川芎半两,黄芩半两,赤芍药半两,槐花半两,羌活半两,白蔹蜂房(炒焦)1分,甘草(炙)1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痔疮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新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二十三

处方35、连翘汤

处方连翘、川芎、黄芩、芒消、荆芥、薄荷各等分,甘草。

功能主治瘰疬坚硬者,不分新久大小。

用法用量方中甘草用量原缺。

摘录《名家方选》

处方36、防风汤

处方防风1两,白术1两,桂心1两,蜀椒(汗)1两,黄芩1两,细辛1两,芍药1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麻黄3两(去节),石膏2两(碎,绵裹),大枣30枚(擘)。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中风发热,头痛面赤,吸吸苦热,恶风烦闷,身中悁悁而疼,其脉浮而数者。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桃、李、生葱、生菜。

摘录《外台》卷十四引《深师方》

处方37、里托散

处方黄耆、甘草、金银花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疬子疮。

用法用量每服5分,用酒1盏、水1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服之。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一

处方38、拨云拔翳丸

处方川芎1两半,当归1两半,楮实子半两,薄荷半两,黄连5钱,蝉壳5钱,瓜蒌根6钱,蔓荆子6钱,甘菊花1两,密蒙花1两,荆芥穗3钱,蛇蜕皮(甘草汤炙)3钱,地骨皮1两,白蒺藜1两半(炒),川椒1两半(去目)。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1两作10丸。

功能主治一切眼疾,内障青盲,瘀肉攀晴,视物不明。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临卧茶清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三引《德生堂方》

处方39、安荣汤

处方萍蓬根(酒炒)5钱,人参1钱,白术1钱,当归1钱,川芎1钱,黄芩1钱,黄连1钱,桂枝1钱,木香1钱,甘草3分。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产后血晕。

用法用量每服3钱,麻沸汤浸,绞取汁服。

摘录《产科发蒙》卷三

处方40、白豆蔻散

处方白豆蔻(去皮)2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1两,莎草根(炒去毛)1两,甘草(炙,锉)5两,缩砂蜜(去皮)4两,青橘皮(汤洗,去白,焙)4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4两,丁香4两,木香3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中寒冷气,脐腹刺痛,胀满便利,醋心呕逆。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加生姜2片,盐少许,食前沸汤点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处方41、橘皮汤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细辛(去苗叶)1分,干姜(炮裂)1分,大黄(锉,炒)3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呕吐,膈上有冷。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7分,煎至4分,分3次温服,1日令尽。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处方42、防风散

别名防风汤

处方防风2两(去芦头),甘草3两(炙微赤,锉),独活3分,当归1两,赤茯苓1两,秦艽1两(去苗),茵芋半两,桂心3分,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血痹,皮肤不仁。

用法用量防风汤(《圣济总录》卷十九)。

摘录《圣惠》卷十九

处方43、鸡鸣丸

处方半夏、贝母、杏仁(去皮尖)、苦葶苈、桔梗、陈皮、北五味、旋覆花、紫苏子、甘草、阿胶(炒灰)、人参、御米壳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诸般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乌梅1个,大枣3枚,煎汤,食远嚼药吞下。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六

处方44、白茅根汤

处方白茅根、瞿麦、茯苓、车前、人参、滑石、通草、麦冬、炙甘草。

功能主治产后小便数淋。

用法用量加灯心数茎,煎服。血淋,加淮牛膝。

摘录《胎产秘书》卷下

处方45、安胎饮

处方紫苏1钱,当归身1钱,白术(炒)1钱,条黄芩(略炒)1钱,川芎8分,陈皮5分,香附6分,白芍药7分(微炒),甘草5分,大腹皮6分,砂仁(炒)6分。

功能主治妇人胎不安,气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明医指掌》卷九

处方46、防风芍药甘草汤

处方防风、芍药、甘草。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解痘毒。主小儿痘疮出迟,以身侧出不快,属足少阳经者。

用法用量《医学入门》本方用量:防风、芍药、甘草三药各等分。

摘录《保婴撮要》卷十七

处方47、阿胶散

处方扁豆、甘草、黄耆、黄芩、艾、茯苓、芎、归、芍、熟地、白术、阿胶、香附、陈皮、葛根、牡蛎、黑豆。

功能主治妊娠误服毒药伤动胎气者,憎寒,手指甲爪、唇口俱青白,面色黄黑,或胎上抢心闷绝,血下不止,冷汗自汗,四肢厥冷,喘满。

用法用量血下不止,加地榆,倍阿胶、牡蛎。

各家论述毒药者,或用巴豆霜、白黑丑末、大黄、附、雄、金石等味也。毒药性烈,胎气受伤,卒然而发憎寒肢厥,毫毛振(忄粟),肺受伤也。指爪甲青,肝受伤也。唇口青白,脾受伤也。汗为心液,冷汗自汗,心受伤也。胎动不安而抢心闷绝,症甚危急,是方耆、术以补气,香、陈以行气,四物以补血,胶、芩以凉血,艾、蛎以固肾,茯苓以安神,黑豆、甘草、扁豆正所以解毒,葛根入阳明代升麻,亦以解毒而安胎也。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处方48、妇女养血丸

处方当归5两,香附(醋炙)3两,川芎1两,肉桂2两,木香(煨)1两,熟地黄3两,白芍(酒炒)3两,砂仁1两,山药3两,川贝母2两,阿胶珠1两,茯苓3两,炮姜1两,党参2两,黄耆(炙)2两,续断2两,白术(麸炒)2两,知母2两,甘草1两,地骨皮1两,艾叶炭2两,杜仲炭1两,柴胡(醋制)1两。

制法将地骨皮、杜仲炭、艾叶炭、柴胡加清水煮过,过滤取汁,残滓再煎取汁,2次煎汁合并;当归等十八味为细粉,取部分细粉与熟地黄同碾或捣烂,干燥后轧为细粉,再与其他细粉和匀,用煎汁酌加冷汗水泛为丸,每干丸10两,用朱砂细粉9钱为衣。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调经止痛。主妇女血亏,月经愆期,时来时止,血枯色淡,腹痛腰酸,精神倦怠,日晡潮热,咳嗽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1钱,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

摘录《中药制剂手册》

处方49、当归汤

处方当归(锉,炒)1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令香)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肉豆蔻(去壳)5个(炮),甘草(炙,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下痢赤白,腹痛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处方50、防风羌活汤

处方防风6分,羌活6分,枳壳6分,桔梗6分,川芎6分,白芍(酒炒)1钱,甘草(炙)4分,白茯苓7分,陈皮5分,半夏5分(汤洗7次),白术5分,荆芥5分。

功能主治真中风初起,其邪在表,气虚血虚挟痰,无汗而拘急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药后无汗者,加麻黄(去节)1钱,葱白3茎;头痛,加白芷、细辛各5分;血虚无汗,加生地黄,当归各5分;气虚有汗,加黄耆、人参各5分;口干有热,加柴胡、葛根、黄芩各5分;四肢恶寒,加桂枝1钱;风痰,加胆星1钱;胸中多痰、满闷,加竹沥、姜汁;搐掣,加白天麻、僵蚕(炒,去丝嘴)各8分。

摘录《保命歌括》卷一

处方51、君子丸

处方厚朴(去粗皮,姜制)半两,甘草(炙)半两,青黛半两,诃子(炒,去核取皮用,半生半熟)半两,陈皮1分(去白),使君子(去壳)1两(面裹煨熟),白芜荑(去扇)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疳劳发热,挦指咬甲,发疏腹胀,不思乳食,羸瘦虚滑,下痢无度,爱食泥土,及夹惊热泻。

用法用量3岁下儿半丸,以上1丸,乳汁或米饮送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二

处方52、甘菊花汤

别名菊花汤

处方甘菊花1两,甘草(炙)1分,防风(去叉)半两,山茱萸7枚。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鼻多涕,是脑门为风冷所乘。

用法用量菊花汤(原书卷一八○)。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七

处方53、白术散

处方白术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3分(锉,微炒),白茯苓3分,远志半两(去心),熟干地黄1两,黄芩半两,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桂心3分,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心气虚损,志意不定,腰脊腹胁相引痛,不能俯仰。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饴糖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

处方54、汉防己散

处方汉防己1两,羚羊角屑3分,人参3分(去芦头),荆芥2分,芎藭3分,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赤茯苓3分,旋覆花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前胡1两(去芦头),细辛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枳实3分(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上焦痰攻。头目旋晕,心神烦乱。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饴糖、羊肉。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处方55、枇杷叶散

别名枇杷叶汤

处方枇杷叶1两(拭去毛,炙微黄),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3分,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诃梨勒皮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赤茯苓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痰气逆,不能食。

用法用量枇杷叶汤(《圣济总录》卷十七)。

摘录《圣惠》卷二十

处方56、瓜蒌枳实汤

处方瓜蒌仁、枳实、贝母、桔梗、片芩、陈皮、山栀子、麦门冬(去心)、茯苓(去皮)、人参、当归、苏子各等分,甘草3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痰火发痉。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竹沥、姜汁少许,水煎同服。

摘录《回春》卷五

处方57、防风当归散

处方防风半两,甘草节半两,赤芍药半两,绵黄耆半两,当归半两,白芷半两,左缠藤加众药5倍,皂角刺加众药5倍,肉桂(阴证)半两,肉桂(阳证)1钱,大黄(阳证)半两,大黄(阴证)1钱。

功能主治诸般疮疖及热毒疮。

用法用量水4碗,砂瓶内煎至2碗;加好酒1碗,再煎至2碗,放温作数起服。

摘录《瑞竹堂方》卷五

处方58、加味人参款花膏

处方人参1钱,五味子1钱,天冬1钱,麦冬1钱,款冬花1钱,贝母1钱,桑白皮(炒)1钱,阿胶(炒)1钱,黄芩1钱半,黄连1钱半,炙甘草1钱半,桔梗1钱半,当归1钱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圆眼大。

功能主治止咳。主咳嗽不止,气逆血亦逆,口鼻出血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加味人参款花丸”。

摘录《育婴秘诀》卷三

处方59、辰砂导赤散

处方生地、木通、甘草、辰砂、滑石、黄连。

功能主治痘疮,心肝二经之火盛,发热,发惊者。

用法用量服此药,惊不退者,用泻青散。

摘录《片玉痘疹》卷三

处方60、百日咳新药

处方制麻黄7钱,生山栀2钱,北细辛1钱5分,五爪红4钱,葶苈子3钱,炒杏仁4钱,北五味2钱,制桑皮3钱,清夏4钱,生石膏7钱,制紫菀3钱,生黄芩2钱,生甘草3钱,制覆花4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利气化痰,降气行痰,泻肺火,散肺风,消痰解痉。主百日咳。

用法用量未满周岁小儿每次服半分;满周岁服1分;2-3岁服1分5厘;4-6岁服2分;7-8岁服3分;9-10岁服4分;10-15岁服5分。白水送下,日3次。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