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黄精的处方(四)

浏览

黄精(别名龙衔、白及、兔竹、垂珠、鸡格、米脯、菟竹、鹿竹、重楼、救穷、戊已芝、萎蕤、苟格、马箭、仙人余粮、气精、生姜、野生姜、米餔、野仙姜、山生姜、玉竹黄精、白及黄精、阳誉蕻、土灵芝、老虎姜、山捣臼、鸡头参、赖姜。),甘;平,养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脾虚乏力;食少口干;消渴;肾亏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耳鸣目暗;须发早白;体虚赢瘦;风癞癣疾。小编整理出含有黄精的处方共3546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81~240共60个。

处方1、陈氏咳喘膏

处方川乌6钱,官桂8钱,当归6钱,白芷8钱,木鳖子8钱,白及6钱,连翘8钱,茯苓6钱,赤芍8钱,草乌6钱,白薇8钱,牙皂5钱,乌药6钱,桃枝5钱,桑枝5钱,柳枝5钱,槐枝5钱。

制法上同麻油三斤浸一夜,熬焦去滓,加飞黄丹一斤(如麦色),急以柳、桃棍二根,搅至滴水成珠,加没药、乳香末各四两收膏。

功能主治多年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贴背脊骨,由上往下数第三骨节。入伏之日起,用膏药1帖,贴满3伏;再于冬至之日起,用膏药1帖,贴尽九九。去病除根。

摘录《温氏经验良方》

处方2、大圣膏

处方当归(切)2两,柳根白皮(切)2两,桂(锉)1分,槐实1两,白蔹(锉)1两,白及(锉)1两,没药1两,柏皮(去粗皮,锉)1两,用腊月猪脂半斤,黄蜡4两,清油半斤,同药熬焦色,去滓,再下后药:铅丹(研)半两,乳香(研)半两,麝香(研)1分,芦荟半两。

制法熬成膏,以瓷瓶盛,入地内49日取出。

功能主治发背,疮口未合。

用法用量将熟绢片留眼,贴膏在疮口上,去尽恶物,疮口自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3、拔毒生肌膏

处方羊蹄甲1只,牛抵角5钱,猪蹄甲5钱,商陆5钱,闹洋花1两,西大黄1两半,巴豆2钱半,白及2钱半,白蔹2钱半,苍耳2两,蓖麻1两半,干蝉1个,当归5钱,漏芦5钱,山甲1两,两头尖1两半,鲫鱼1个,玄参1两,木鳖2钱半,生川乌2钱半,生草乌2钱半,杭大戟2钱半,香油10斤,黄丹5斤,没药2钱,乳香1钱,元桂1钱半,芒消1钱半,轻粉1钱半。

制法后5味为面,熬成时兑入,照一般熬膏药法熬制,摊于油纸上。

功能主治拔毒生肌,护膜防菌。主已溃之痈毒疮疡。

用法用量将疮口先以开水洗净,用此膏贴之,1日1换。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西安方)

处方4、灵异膏

处方防风2两,栀子2两,黄芩2两,当归2两,生地(忌铁器)2两,甘草2两,苦参2两,金银花2两,大黄2两,海风藤2两,赤芍2两,黄柏2两,连翘2两,荆芥2两,白蒺藜2两,槐枝2两,何首乌(忌铁器)1两,牛蒡子1两,白芷1两,杏仁1两,地榆1两,木通5钱,川芎5钱,山豆根5钱,苍术5钱,独活5钱,羌活5钱,蜂房5钱,蝉蜕5钱,僵蚕5钱,白及5钱,白蔹5钱,麻黄5钱,丹皮5钱,乳香2两,没药1两,血竭1两,海螵蛸1两,孩儿茶1两,龙骨1两,赤石脂2两,麝香2钱,樟脑5钱,轻粉5钱,黄蜡5钱,白蜡5钱,黄丹(水飞过,净)3斤。

制法麻油6斤浸药,入乱发3两熬焦黑色,发化尽去滓再熬,滴水成珠下丹,收膏停火,下乳香等细药。再候少温下轻粉、麝香、黄白蜡溶化,入水中出火毒,瓷瓶收用。

功能主治毒疽。

注意勿用铁锅煎。

临床应用毒疽:一县尹腿患毒疽,屡治不愈,后得此膏,一贴即愈。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四

处方5、呼脓长肉比天膏

处方金银花1两,合欢皮1两,荆芥穗1两,白芷梢1两,赤芍药1两,当归尾1两,怀生地1两,皂角刺1两,番木鳖1两,蓖麻子1两,山慈姑1两,金线重楼1两,乌梅肉1两,土木鳖1两,紫苏叶1两,骨碎补1两,金钗草1两,刘寄奴1两,玄胡索1两,穿山甲1两,麻黄1两,玄参1两,桃仁1两,防风1两,羌活1两,独活1两,连翘1两,黄耆1两,白及1两,苏木1两,红花1两,川芎1两,乌药1两,甘草1两,苍耳1两,南星1两,蝉蜕1两,蜈蚣1两,五倍1两,蒲黄1两,降香1两,大黄1两,石斛1两,草乌1两,蓬术1两,半夏1两,肉桂1两,川乌1两,姜黄1两,漏芦1两,象皮1两,黄连1两,黄柏1两,山栀1两,败龟版1两,牙皂1两,川椒1两,白蔹1两,苍术1两,苦参1两,僵蚕1两,杏仁1两,蜂房1两,血余1两,蛇蜕1两,鸡肫皮(以上拣选道地精制者,洗去土,去芦头)1两,葱汁1两,千里光汁1两,姜汁1两,金灯光汁(以上熬膏听用)1两,象牙末1两,血竭1两,樟脑1两,木香1两,麝香2钱(共9味,另研极细末无声者,听用),上好山东飞丹2斤(水飞过,炒过,筛净,20两),上好面粉2斤(炒过,筛净,28两),龙骨(醋煅)4两,无名异4两,海螵蛸(去壳,煅)4两,赤石脂(煅)4两(共为极细末无声者,听用),上好黄蜡1斤,白蜡4两,菜油13斤(麻油更妙),嫩松香半斤。

制法将药片入油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取出,入锅内,文、武桑柴火熬至药焦油黑为度,用铁线细眼杓取出滓,冷定,竹箩滤过,用槐枝一尺比大筯者频频搅之;次下4味草膏;次下黄占、白蜡;次下龙骨等4味,搅;次下黄丹,频频搅之;面粉用绢筛筛下,滴水成珠,候冷定,方下乳香等9味,细筛下,频频搅之,候成膏入缸内,理土1日,水浸1日,方可用。火色太早则药嫩.太迟则老,嫩则油散不成膏,老则药耗而难化。切忌火发,仔细;如遇泛起,用锅盖盖之,切不可浇水,浇水反使火气上冲,最宜慎之。每生药片5两,用生油1斤;每生油1斤,熬熟药油10两;每药油1斤,点丹6两;每飞丹1斤,水飞9两;每粉1斤,可炒至14两。

功能主治诸般痈疽,肿毒,痔漏,恶疮,便毒,臁疮,湿毒,下疳,瘰疬,脓窠,血癣,肥疮,结毒。

用法用量方中葱汁、千里光汁、姜汁、金灯光汁用量原缺。又:麝香二钱下云共九味,但象牙末至麝香只有五味,疑脱。

摘录《疡科选粹》卷八

处方6、拔毒锭

处方白及1两,白蔹1两,南星2两,牙皂1两5钱,花粉1两5钱,射干1两,白芷2两,全蝎3两,雄黄5钱,山甲2两5钱(炙),蟾酥1两,血竭2两,冰片5分,麝香3分,细辛1两,生军2两,木通1两,川连2两,山栀2两(炒),二宝花2两,防风1两,泽泻1两,草梢5分,白梅花3两,乳香2两,没药2两,江米4两(另研打糊)。

制法上为细末,用木瓜酒粘为锭。

功能主治攻毒化脓止痛,清热解毒,提脓生肌。主一切痈疽肿毒之火郁实证。

注意若正气已虚,用之当慎。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义》引《良方集成》

处方7、和气散

处方甘草(炙)半两,白及1两,地骨皮1两,藿香半两,山蜈蚣1两,白芷1两,红内消半两,木香半两,山慈姑1两。

制法上焙干为末。

功能主治降气。主一切气疾。脚气,虚气上攻,胸膈不快.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大钱,空心盐汤点服。

摘录《续本事》卷三

处方8、保肺汤

处方白及、薏苡仁、贝母、金银花、陈皮、苦桔梗、苦葶苈、甘草节。

功能主治肺痈吐脓血。

用法用量初起,加防风;溃后,加生黄耆、人参。

摘录《金鉴》卷四十

处方9、补胞饮

处方天然黄丝2两,白及3钱,人参3钱。

功能主治产妇尿胞损破,致作淋沥。

用法用量水煎至丝烂如饧服。

注意服勿作声,作声则泄气无效。

摘录《产孕集·补遗》

处方10、金莲种子丹

处方人参3钱,五味子3钱,白及1两,吴茱萸1两,细辛5钱,白茯苓1两,牛膝2两,石乳香3钱,菖蒲1钱,当归3钱(酒浸),厚朴1两,羌活3钱。

制法上为末,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种子。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无灰酒送下,1日3次,早寅,中午,晚酉时吞,以壬子日服起。有孕妇服之成双胎。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

处方11、炉峰散

处方炉甘石(绿者,10分细)1两,大南星半两,半夏(生)半两,五倍子4钱,赤小豆4钱,片姜黄4钱,直僵蚕4钱,贝母4钱,白及4钱,乳香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未破者酸醋调敷;已溃者,清蜜调敷;半干湿只掺;若红肿多汁,生地黄研汁调敷,仍煎苦参、桑白皮汤淋。

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处方12、金丝万应膏

处方大黄1斤,贝母半斤,草乌2两,地骨皮4两,黄芩1两,黄柏1两,黄连1两,天花粉1两,小蓟5分,大蓟5分,赤蔹5分,白蔹5分,马鞭草5分,威灵仙5分,白及5分,赤芍药5分,肉桂5分,玄参3钱,细辛3钱,当归1两,川芎1两,白芍药1两,刘寄奴1两,牡丹皮1两,苏木1两,红花1两,蜂房1两,血余1两,马屁勃1两,良姜1两,续断1两,桑寄生1两,木鳖1两,无名异1两,桃仁1两,连翘1两,金银花1两,乌梢蛇1两,金毛狗脊1两,象皮1两,羌活1两,独活1两,仙灵皮1两,青皮1两,五加皮1两,地龙30条,蛇蜕10条,蜈蚣20条,白芷1两,防风1两,黄耆1两,姜黄1两,穿山甲1两,虾蟆1两,血见愁1两,僵蚕1两,半夏1两,龟版1两,乌药1两,皂角刺1两,天麻子1两,地榆1两,艾1两,苦参1两,南星1两,牙皂1两,甘松1两,三柰1两,藁本1两,骨碎补1两,全蝎1两,麻黄1两,蝉蜕1两,五倍子1两,青风藤1两,何首乌1两,白鲜皮1两,木通1两,百合1两。

制法以上用真麻油20斤,春浸10日,夏浸5日,秋浸15日,冬浸1月,文武火煎熬,旋加桑、柳、槐枝各2斤,凤仙梗、稀签草、芊芊活、见肿消等草各少许(新鲜者),有水气缓缓下之,若骤下则油泛上发浮,慎之慎之;待药煎黑,滤净滓,入油瓷瓶中。此药必用丝绵衬麻布滤方精制。再入锅内慢火煎油滴水不散为度;春夏明净松香1斤,下油2两。柳枝搅匀;俟略温,旋下乳香、血竭、没药各1两,麝香1钱;春初天气尚寒,每斤再加油半两,秋初亦如之,冬月严寒,松香1斤,下油4两,细药同前,搅至不拈手为度,倾入水中,多令人蘸水,炼如黄金色,再入水中浸3日,出火毒,任用。

功能主治定痛追脓,生肌长肉,收敛疮口。主痈疽,发背,诸肿毒;闪腰扑损,坠高落马,筋疼骨痛,皮肉青肿。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九

处方13、当归膏

处方当归、川芎、木鳖子、川山甲、蓖麻子、败龟版、油头发、白蔹、白及、白芷、草乌各等分,四物汤1贴,败毒散1贴。以上香油1斤,于罐内浸此药,春5夏3,秋7冬10日。然后用松香30两,夏使油4两。冬使油4两半,次用:乳香1两,没药1两,血竭少许,麝香少许,龙骨(煅)3钱,白矾半两(飞)。

制法上为末。待松香入油,用槐条搅匀,文武火熬,去烟净,入药,滴入水成珠子则膏成。水浸,再下油10两或9两,使黄丹4两,槐、柳、桃枝各7寸,杏仁半两,再煎匀烟净,用没药末半两,乳香半两,皂针搅匀成膏,收于罐内,大小摊之。

功能主治诸般痈疽发背,瘰疬恶疮。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三

处方14、拔毒散

处方大黄5钱,黄柏5钱,白及5钱,石膏5钱,黄芩5钱,白蔹3钱,黄连3钱,栀子3钱,朴消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痔肿毒。

用法用量用井花水调,涂敷扫痔肿毒处。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五

处方15、肺痿独圣散

处方白及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多年咳嗽,肺痿,咯血红痰。

用法用量每服2钱,临卧糯米汤送下;或用糯米汤调和服之。

摘录《吉人集验方》

处方16、白乳散

处方白丁香半两,乳香1分,黄丹1分,白及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痈毒。

用法用量水调涂帛上贴。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六引《惠眼观证》

处方17、八反丸

处方桂心1两,甘遂1两,细辛1两,归身1两,半夏1两,甘草1两,白芷1两,芫花1两,海藻1两,红花1两,全虫1两,牙皂1两,虎骨1两,白及1两,川乌(姜汁制)1两,草乌(姜汁制)1两。

制法上药各炒为末,用核桃肉泡去皮4两,乌梅净肉1斤,蒸烂,明矾末8两,量加枣肉,共捣为丸。

功能主治痰核,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3钱,清晨夏枯草汤下。

摘录《疡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

处方18、封口金疮药

处方乳香4钱,没药4钱,木鳖仁2钱,轻粉2钱,煅龙骨1钱,血竭1钱,白及1钱,老松香1钱,虻虫1钱,白敛1钱,五倍子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生肌肉。主金疮破烂未收口者。

用法用量将熟猪油8两,菜油8两,同熬透,入白蜡3钱化溶,再入药未搅匀。摊贴。

摘录《伤科大成》

处方19、活血丹

处方青桑炭1斤,当归2两,牛膝2两,川芎2两,赤芍药2两,熟地2两,黑豆(酒煮)2两,何首乌2两,南星(制)2两,白芷2两,老松节(烧)2两,杜仲(制)2两,破故纸2两,羌活2两,独活2两,苍术(制)2两,防风2两,荆芥2两,骨碎补2两,桔梗2两,栗间2两,续断2两,草乌(醋煮,炒)2两,川乌(炮)2两,肉桂2两,木鳖子(炒)2两,角回2两,地龙(去土)2两,白蔹2两,白及(煨)2两,细辛2两,降真香2两,檀香2两,松香2两,枫香2两,五灵脂2两,京墨(煅)2两,血竭2两,乳香2两,没药2两。

制法上为末,醋煮秫米糊为丸,如弹子大。晒干,以生漆抹手上,挪漆为衣,阴干。却以布袋盛挂于风处,经久不坏,亦不失药味。

功能主治打扑伤损,动筋折骨,跌堕斫磕,刀斧等伤;诸般风疾,左瘫右痪,手足顽麻;妇人血风,浑身疼痛,冷庳。

用法用量每服用当归酒磨下。伤筋折骨,加自然铜(煅,醋淬)2两。

注意若金刃出血,不可用之。

摘录《准绳·疡医》卷六

处方20、灵应膏

处方蓖麻子(去壳,研)1两,当归(洗,焙,切)1两,木鳖子(去壳,研)1两,郁金(锉)1两,香白芷(锉)1两,草乌头(炮制,去皮脐)1两,甘草(锉,炒)1两,大黄(锉)1两,赤芍药(锉)1两,自然铜(火煅,醋淬,研)1两,白僵蚕(取末)1两,苏枋木(锉)1两,白及(锉)1两,白蔹(锉)1两,黄丹6两,乳香(别研)1钱,没药(别研)1钱,麻黄(去根节)半两,天南星(锉)半两,沥青(别研)半两,定粉(别研)半两,葱白10茎,麻油2斤。

制法上件除没药、乳香、黄丹、僵蚕外,将余药入油内,熬令诸药赤黑色,然后滤去诸药。次将没药等四味研令极细,徐徐下入油内,用槐、柳枝各十条,长五六寸,不住搅之,渐加火,熬令滴入水中不散,成膏子为度。

功能主治消肿定痛。主诸般疮疖。

用法用量每遇患者,量痈肿大小,摊在纸花上贴之,日易1次。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处方21、护肛膏

处方白及、石膏(煅)、黄连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以鸡子清调如膏。

功能主治痔疮。

用法用量搽上,煎油纸如月样圈痔,护四旁好肉,每洗1次,换药1次。

摘录《医统》卷七十四引《医学集成》

处方22、白定眼药

处方可铁刺(如无,以白及粉代之)1钱,阿飞勇1钱,李子树胶4钱,白锡粉(炒,水飞)8钱。

制法上为细末,鸡子清为锭,用奶女儿乳汁,于光磨石上磨汁。

功能主治定痛,消肿,去翳。

用法用量不拘时点之。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六

处方23、金黄散

处方白芷、白及、白蔹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痈毒。

用法用量用新汲水调敷。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八

处方24、金伤散

处方白及3两,陈石灰(风化)2两,桑白皮2两,黄丹2两,白附子1两,南星1两,龙骨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辟风,止痛,生肌。主刀镰斧伤。

用法用量每用干贴之。

摘录《外科精义》卷下

处方25、护痔膏

处方白及3钱,石膏3钱,黄连3钱,冰片2分,麝香2分。

制法上为细末,鸡蛋清调成膏。

功能主治枯痔时保护四旁好肉。

用法用量《张氏医通》本方用法:为细末,鸡子清入白蜜少许,调成膏。护四旁好肉,方上枯痔散。如痔旁肌肉坚者,不必用此。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26、白玉膏药

处方白及、白蔹、白芷。

制法以上3味加鲫鱼1条,麻油1斤,先熬去滓,再入轻粉、白占各1两、铅粉10两收膏。

功能主治疔毒疮久不收口。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27、沉水膏

处方白及、白蔹、黄柏、黄连、黄丹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痈疽肿热,硬痛不止。

用法用量以新水调涂肿痛处。

摘录《施圆端效方》引乐德全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七七)

处方28、补脬饮

别名千金补脬饮

处方生绢(黄色者)1尺,白牡丹(用根并皮)1钱,白及1钱。

功能主治胞破,小便淋沥。

用法用量千金补脬饮(《会约》卷十五)。

注意服药后忌言语。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三

处方29、护膜散

处方白蜡、白及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防止痈疽透内膜。主渊疽,及凡肋、胸、胁、腰、腹空软之处发痈疽,当在将溃未溃之际者。

用法用量轻剂1钱,中剂2钱,大剂3钱,黄酒调服;米汤亦可。

摘录《金鉴》卷六十七

处方30、白芷膏

处方白芷3两,白蔹3两,白术3两半,白附子(炮)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白及3两,细辛(去苗叶)3两。

制法上为末,用鸡子白搜和匀,为丸如弹子大,瓷合中盛。

功能主治面皯疱。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白芷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处方31、抵圣膏

处方麻油2斤,羊脂4两,野驼脂4两,腊月猪脂10两,当归2两,乌蛇2两,生干地黄2两,连翘2两,续断2两,白芷2两,白蔹1两,白及1两,玄参1两,鲮鲤甲1两,猬皮1两,露蜂房1两,桑木耳1两,木通1两(上细锉,并猪脂等前半日,去滓,然后下),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丁香1两,桃仁2两(汤浸,去皮尖),沉香1两,木香1两,桂心1两,松脂8两,芎䓖1两,羌活1两,附子1两(去皮脐),蜡5两(上细锉,下入前油内,以慢火再养半日,候药焦黄色,以绵滤去滓,即下后药),黄丹34两,乳香2两(末),麒麟血2两(末)。

制法先以黄丹纳于锅中,炒令紫色,旋下油,用柳木篦搅,不得住手,待变紫色,即下乳香,麒麟血末,搅令匀,停冷。凡有损折处,用微火熁,摊令绢帛上,封裹。

功能主治伤折接骨,散瘀血,止疼痛。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处方32、拔疔散

处方蟾酥1钱,牛黄5分,辰砂5分,白及2钱,蜗牛10个,蜣螂10个,蛔虫1条,梅片2分,霜梅1个。

功能主治拔毒。主疔疮内外穿鼻。

用法用量将蛔虫捣糊,敷疮周围,留疮口发出毒气,又将上各药研末,敷之。3日内可医,至3日外不治。

摘录《重刊刺疔捷法》

处方33、连翘散

处方连翘4两,白及4两,白头翁4两,牡丹4两,防风4两,黄柏4两,羌活4两,桂4两,秦艽4两,豉4两,海藻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结风气肿。

用法用量3岁儿每服5-10粒,5岁以意加之,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卷二十三

处方34、肺痈再补散

处方大连珠2粒,冰片2钱半,台麝香1分半,象皮3钱,朱砂3钱,生白芍3钱,川贝母3钱,清半夏3钱,白及3钱,乳香3钱,生耆2钱。

制法上为细末,最后兑入台麝、冰片。

功能主治清痰益肺,芳香化浊。主肺痈吐脓血,呼吸时有臭味,咳嗽喘促,胸胁隐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处方35、沉水膏

处方白及1两,白蔹1两,乳香3钱。

制法上为末,看疮大小,以水一碗,抄药在水中,以铁篦子打散,令药自澄,作白膏药。

功能主治疮肿肿起。

用法用量看疮势,以纸花子摊贴之。

摘录《鸡峰》卷二十二

处方36、金箍散

处方生大黄4两,三柰4两,生南星4两,姜黄4两,生半夏4两,白及3两,人中白3两,白芷3两,天花粉3两,草河车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火毒,无名肿毒,痛疽,初起者即消,已成者即轻。

用法用量用黄蜜调敷;如红白色者,用米醋调敷。

摘录《疡医大全》卷八引吴近宸方

处方37、白及膏

处方川白芷、白及、松脂(均为末)。

制法用头发1大握,桐油1碗,于瓦器内熬,候油沸,头发熔烂,人上药末,出火摊冷,以瓦器收贮,不容灰入。

功能主治断跟皲。

用法用量每日100沸汤泡洗皲裂令软,拭干,敷其上。或加少水粉。

摘录《得效》卷十九

处方38、白及膏

处方白及5钱(炙,为末),广胶1两(烊化)。

制法和匀。

功能主治发背,搭手。

用法用量敷患处,空一头出气,以白海蜇皮贴之。数次即消。

摘录《卫生鸿宝》卷二

处方39、拔毒膏药

处方生金银(晒干)6两,苍耳子4两,九里明叶半斤,米碎茶叶4两,乌孔叶4两,大蛇泡叶4两,葱头2两(共捶烂,晒干,为末),生谐芋仔5斤(去净泥,切片,略晒),蜂房4大只,老姜2两,大蛇壳5条,头毛仔5斤(米泔水洗净,晒干),大百足10条,大虾蟆5只(用真茶油半斤,桐油1斤半,下锅煮谐芋、百足各物焦黑色,隔滓,滴水成珠,抽锅离火,下后药),白松香2两,树蜡4两(熔透,再下后药末),木鳖仁1两,连翘1两5钱,赤芍1两5钱,花粉1两5钱,锦黄1两5钱,归尾1两,大风子2两,蛇床子1两,牛蒡子1两,江子油2两(净壳),蓖麻子3两,防风1两5钱,荆芥1两5钱,白及2两(切薄片),川乌1两,白芷1两5钱,山甲1两,轻粉4钱,赤石脂1两,乳香1两,没药1两,冰片2钱,丁香5钱,木香5钱,白豆蔻3钱,半夏1两5钱,阿魏1两,樟脑1两2钱,儿茶1两,南星1两,草乌1两(共为细末)。

制法筛下飞丹,搅至合适为度。

功能主治木石伤、刀铁伤成毒,或内受毒气,外起疮疔、疳漏、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用时将此药膏开油纸贴之。

摘录《医方易简》卷十

处方40、金凤衔珠丸

处方蛇床子4钱,母丁香3钱,肉桂3钱,杏仁3钱,白及3钱,吴萸3钱,菟丝子3钱,北细辛3钱,薏苡仁3钱,砂仁3钱,牡蛎3钱,川椒3钱,麝香少许。

制法生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经病脐腹痛,小便白浊,阳事不举,遗精。

用法用量每用1丸,入炉柔存,多待先动其情,待药性行方交。1月后即有孕矣。

摘录《妇科玉尺》卷一

处方41、八白散

处方白丁香3两,白及3两,白僵蚕3两,白牵牛3两,杜蒺藜3两,新升麻(肉白者佳)3两,三赖子2两,白蔹2两,白芷2两,白附子半两,白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劳汗当风,郁乃痤。

用法用量至夜津调涂面,明旦以莹肌如玉散洗之。

摘录《卫生宝鉴》卷二十

处方42、八宝丹

处方珍珠5分,血珀(灯心同研)1钱,象皮(切,烘)1钱,龙骨(煅)1钱,辰砂1钱,乳香5分,没药5分,白及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瓷瓶密贮,待用。

功能主治收口生肌长肉。

摘录《疡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

处方43、活血丹

处方荆芥2两半,枫香1两(别研),檀香1两(不见火),降真节1两,草乌2两(酒煮),山桂(去粗皮)半两,当归(酒浸1时)半两,苍术(米汁浸,春5、夏3、秋7、冬10日;炒干)半两,川羌活(去芦)半两,白及(面裹煨,晒干)半两,乌豆(以糯米炒黄为度)半两,地龙(去土)半两,滴青1钱半(别研),射香半两(别研),川芎半两(热汤洗3次),五灵脂1两半(用灯心别研),乳香1两(别研),没药1两(别研),川乌(酒炮)半两,骨碎补(去毛,炒)半两,川牛膝(酒浸1时)半两,细辛(去苗)半两,花桑木(烧灰存性)半两,白芷(不蛀者)半两,赤芍药(酒浸)半两,川牵牛(石灰炒)半两,南星(以石灰炒黄色为度)半两,自然铜(煅,酒淬,别研)半两,大栗间半两,木鳖20个(去油壳)。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弹子大。入臼杵30余下,团成块,称1两,分作3丸,候丸尽,分作3分,一分阴干,一分晒干半时久,一分焙半时久,却三分打和一处,令阴阳相合,候药上(麻土)气为度,然后刷去(麻土),用黑漆光为度。

功能主治跌仆伤损,折骨断筋,疼痛浮肿,腹有瘀血,灌注四肢,烦闷不安;痈疽发背,肌肉坏烂;诸般风疾,左瘫右痪,手足顽麻,妇人血气风发动。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用无灰酒磨化,微煎3-5沸,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孕妇勿服。

摘录《理伤续断方》

处方44、抵圣雄黄膏

处方雄黄1两(细研),黄丹2两,乳香1分(细研),没药1分(细研),麒麟竭1分(细研),密陀僧半两(细研),麝香半分(细研),丁香半分(末),红芍药1分(锉),白及1分(锉),白蔹1分(锉),白芷1分(锉),不灰木1分(锉),槐条21寸,柳条21寸(冬用根,夏用条,并乱发都1处,水浸1日,漉出),乱发如球子大(净洗),油半斤,蜡4两。

制法上药从芍药以下以油煎,令白芷焦赤,滤去滓,入蜡并雄黄以下8味,不住手以柳木篦搅,候色变黑,即倾入瓷盘中。

功能主治一切恶毒疮肿。

用法用量看疮大小,涂于故帛上贴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三

处方45、阿魏丸

处方阿魏1两半,当归1两半(切,醋炒),官桂半两,陈皮半两(去白,细切,醋炒),白及3分,吴白芷半两,蓬术1两,延胡索半两(锉碎,醋炒),木香3分,吴茱萸半两(醋炒),川芎半两(醋炒),附子半两(炮,去皮脐),干姜1两(炮),肉豆蔻3分(研细末),朱砂3分(研细末)。

制法上除阿魏、朱砂外,同为细末,以头醋半升,浸阿魏经宿,同生绢袋取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以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男妇一切气攻刺疼痛,呼吸不得,大肠滑泄。

用法用量每服5丸,温酒送下;橘皮汤亦可;妇人,醋汤送下。

摘录《博济》卷二

处方46、当归贴

处方当归(1作当陆)2两,黄芩2两,黄连2两,大黄2两,莽草2两,白芷2两,白敛2两,白及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疮痈诸肿。

用法用量消胶汁稍稍和如泥,涂纸贴肿上。干则易之。

摘录《千金翼》二十三

处方47、坚骨壮筋膏

处方骨碎补3两,川续断3两,马钱子2两,白及2两,硼砂2两,生草乌2两,生川乌2两,牛膝2两,苏木2两,杜仲2两,伸筋草2两,透骨草2两,羌活1两,独活1两,麻黄1两,五加皮1两,皂角核1两,红花1两,泽兰叶1两,虎骨8钱。

制法上药加香油10斤、黄丹5斤,熬成膏药后温烊摊贴。又用血竭1两,冰片5钱,丁香1两,肉桂2两,白芷1两,甘松、细辛各2两,乳香、没药各1两,麝香酌加5分,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强壮筋骨。主伤筋骨折后期。

用法用量临贴时撒于药面。

摘录《中医伤科学讲义》

处方48、金箍散

别名青露散

处方川大黄1两(粪缸内浸3日取出,晒干),川文蛤3钱,蜂房2钱,芙蓉叶1两,白及5钱,羌活5钱,人中白5钱,贝母3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敷一切腮颔焮肿,及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喉科紫珍集》有皮消五分,无人中白、贝母。

摘录《喉科指掌》卷一

处方49、附雄散

处方歪附子1只(生捣),雄黄2两,白附子2两,樟冰2两,白芷5钱,杏仁5钱,草乌5钱,南星5钱,半夏5钱,牙皂5钱,蛇床子5钱,白及1两,白蔹1两,川椒1两,川乌7钱,车米7钱,山慈姑7钱,五倍子7钱,蝎尾1两2钱,僵蚕1两2钱,蟾酥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麻风,手指、足趾皮肉麻木,斑剥及肿块。

用法用量以姜蘸擦斑剥肿块上,须于密室内擦,如见风触之则病反凶。如手指、足趾皮肉麻木,用药末1两、白及1两和匀,先以秦椒,透骨草煎汤,拿洗麻处。再用柏叶熏蒸,方用火酒调药,炖为膏子搽上,渐平复。

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处方50、防风汤

处方防风、人参、黄耆、当归、生地、白芍、黄芩、黄连、黄柏、知母、麦冬、白及、百合、甘草。

功能主治脑漏。

用法用量加丝瓜近根3-5尺,煅存性,和酒冲药服。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处方51、白及枇杷丸

处方白及1两,枇杷叶5钱(去毛,蜜炙),藕节5钱。

制法上为细末,另以阿胶5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黄自然汁调之,火上炖化,入前药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咯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噙化。

摘录《准绳·类方》卷三引戴氏方

处方52、防风浴汤

处方防风3两,羊桃根3两,石南1两,秦艽1两,菵草1两,蒺藜子1两,蛇床子1两,白及1两,枳壳1两,苦参3两,升麻1两。

功能主治诸风顽痹,皮肤不仁,瘙痒麻木。

用法用量上件合煎,浴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御医撮要》

处方53、固精保元膏

处方党参5钱,黄耆5钱,当归5钱,甘草3钱,五味子3钱,远志3钱,苍术3钱,白芷3钱,白及3钱,红花3钱,紫梢花3钱,肉桂2钱,附子1钱。

制法上以麻油2斤,熬黄丹收,鹿角胶1两,乳香2钱,丁香2钱,麝香1钱,加芙蓉膏2钱搅匀。

功能主治固精保元,暖肾补腰膝,去寒湿,久贴暖子宫。主一切腹痛,痞疾,梦遗,五淋,滑淋,白浊,妇人赤白带下,经水不调;又治色欲过度之阳痿。

用法用量贴脐上及丹田。阳痿,加阳起石2钱。

摘录《理瀹》

处方54、白及膏

处方白及1两,白蔹1两,白蜡各1两,黄耆(锉)1分,乳香(研)1分,牡丹皮1分,芍药1分,丁香1分,麻油2两。

制法上9味,除油。蜡外,并锉细;先煎麻油令沸,次入前项药,以柳木枝不住手搅,绵滤过去滓,再煎,入蜡,膏成,入银石器中盛,候冷。

功能主治小儿唇疮。

用法用量不拘多少,取敷疮上。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处方55、白及膏

处方白及面1两,煅石膏面1两,凡士林8两。

制法以上药物,调匀成膏。

功能主治收敛生肌。主烧、烫伤,下肢溃疡,臁疮。

用法用量外敷患处的清洁疮面。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处方56、白龙膏

处方白及1两,五倍子(炒)5钱,白蔹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各样疮肿症,或腿或臂。

用法用量醋调敷。

摘录遵生八笺》卷十八

处方57、立止咳血膏

处方剪草1斤,地锦2斤,野百合1两,黑木耳1两,白及1两,没石子1两,鲜藕节2两,鲜枇杷叶(去毛筋,净)8两,鲜刮淡竹茹8两,鲜茭白根8两。

制法先煎,去滓滤净,加净白蜜1斤、奎冰糖8两,煎浓成膏。

功能主治降气泻火,补络填窍。主咳血妄行,或久病损肺咳血。

用法用量寻常咳血妄行,每服1小匙,日2夜1,空心服。如久病损肺咳血,五更服此,上下午服琼玉膏。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58、阿胶散

处方人参1分,茯苓1分,生干地黄1分,天门冬(水浸,去心)1分,北五味子1分,阿胶(炒酥)2钱,白及2钱。

制法上白及别为末,余药锉散。

功能主治肺破嗽血、唾血;肺燥咳嗽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大盏,加蜜两大匙,秫米100粒,生姜5片同煎,临熟入白及少许,食后服。

摘录《直指》卷二十六

处方59、龙虎膏

处方陈小粉1斤,土木鳖(连壳整炒)2两,川乌5钱,草乌5钱,干姜5钱,白及5钱,花椒5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无名痈疽大毒。

用法用量凡疮未成者,漫头敷;已成者,中留1孔;已溃烂者,敷于四围,俱以醋调炖温敷上,外用绵纸贴,干则温醋鸡毛扫上。

摘录《疡医大全》卷八

处方60、回阳丹

处方白及2钱,胡椒2钱。

制法上为细末,黄酒为丸,如麦粒大。

功能主治阴症,手足厥冷,心腹病痛。

用法用量每服9丸,用热黄酒送下。

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