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茯苓的处方(十一)

浏览

茯苓(别名茯菟、松腴、不死面、松薯、松木薯、松苓),甘;淡;平,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小编整理出含有茯苓的处方共14142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601~660共60个。

处方1、槟榔散

别名枳实汤

处方槟榔3分,枳实半两(麸炒微黄),人参半两(去芦头),柴胡半两(去苗),赤茯苓半两,草豆蔻1两(去皮),白术3分,木香半两,桂心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心痛,或两胁胀满,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枳实汤(《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2、硫矾丸

处方硫黄4两,明矾4两(2味同入罐中,用豆腐浆煮1日夜,去腐渣,再慢火熬至干燥,连罐埋地下3尺,3日后取出,成紫金色,下层有泥渣不用),茯苓3两,山药3两(2味同煮,晒干,露1宿),当归(酒洗,炒燥)4两,白蒺藜(酒浸1宿,炒燥)4两,乌药(略炒)3两,半夏(水浸1宿,入姜汁2两,明矾5钱,角刺1两同煮,用水煎干)3两,杏仁(去皮尖,焙)1两半,陈皮(去白)2两,小茴香(炒燥)1两。

制法共为细末,用胶枣肉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痧症,发则叫喊晕死。山岚瘴气。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清晨盐汤送下,临卧白汤送下。

摘录《痧书》卷二十五

处方3、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1两半,桑根白皮1两半(锉),木通1两半(锉),赤茯苓1两半,旋复花1两半,葳蕤1两半,川升麻1两半,川芒消1两半,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眼热毒所攻,目珠子突出。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临卧再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处方4、鹿角散

处方鹿角屑1两,芎䓖3分,当归1两(锉,微炒),白茯苓3分,麋角屑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虚损,夜梦泄精不禁。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薤白3-7茎,生姜半分,粳米100粒,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5、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1两,赤芍药1两,蕤仁1两(汤浸,去赤皮),赤茯苓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地骨皮1两,麦门冬(去心,焙干)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眼目涩痛,渐渐昏暗。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6、菟丝子丸

处方菟丝子1两(净,酒浸1宿),五味子、白茯苓、肉苁蓉(酒浸1宿)、(舟百)茴香(炒),鹿茸(酥炙)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九,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渴浊。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饭汤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七引《郑氏家传渴浊方》

处方7、鳖甲饮

处方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半,诃黎勒皮(煨)1两半,郁李仁(研)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桑根白皮(锉,炒)1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两,槟榔(锉)4个。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水气。心下痞紧,喘息气急,大肠秘结。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如人行5里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处方8、黄芩散

处方黄芩3分,赤茯苓1两,川升麻半两,吴蓝半两,阿胶2分(捣碎,炒令黄燥),黄连半两(去须,微炒),鬼臼半两(去须),黄柏3分(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痢,心神烦闷,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处方9、葛花解酲丸

处方青皮(炒)30两,茯苓20两,木香5两,神曲(炒)20两,黄连20两,人参(去芦)10两,橘皮20两,白术(炒)20两,泽泻20两,猪苓20两,豆蔻仁50两,葛花164两。

制法上为细粉,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宽膈解酒,和胃止呕。主饮酒过度,呕吐痰涎,胸膈痞闷,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每服2-3钱,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10、榉皮散

处方榉树皮1两,栝蒌根3分,白茯苓3分,人参半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痢渴不止。

用法用量以粟米饮调下半钱,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11、大犀角汤

别名犀角汤

处方犀角2两,旋覆花2两,白术2两,桂心2两,防己2两,黄芩2两,香豉1升,橘皮2两,茯苓2两,前胡4两,桑白皮4两,紫苏茎叶1握,大枣10枚。

功能主治脚气毒冲心变成水,身体遍肿,闷绝欲死者。脾肾经脚胫痛痹,小腹顽麻,上攻头面,遍身红肿,小便不利,上气喘满,闷绝欲死。

用法用量犀角汤(《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摘录《千金》卷七

处方12、辅正除邪汤

处方北柴胡1钱半,陈皮1钱半,半夏1钱半,茯苓1钱半,甘草1钱半,川芎8分,归身2钱,干姜1钱(炒),肉桂1钱,黄芩1钱,白豆蔻肉1钱(微炒,研),生姜1钱。

功能主治产后疟疾

用法用量头煎要轻,先3个时服;次煎加鳖甲(醋炙)2钱,先1个时服。如寒多者,重加姜、桂;如热多者,重加黄芩,并加知母;如久疟汗甚者,加蜜炒黄耆1-2钱;若1-2剂不应者,加酒炒常山1钱。

摘录《会约》卷十五

处方13、黑白附子丸

处方白附子、黑附子(炮,去皮)、白术、白茯苓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蚌粉为衣。

功能主治翻胄。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用麻油于手心内磨动,次滴水和油吞下。少时便吃粥1小碗即吐,吐止可服补胃药,随老少神效。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六引《卫生家宝方》

处方14、触痰丸

处方枳壳半两,茯苓半两,南星半两,半夏半两,风化消2钱,僵蚕2钱半,全蝎3个。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为丸。

功能主治一切痰饮。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四

处方15、解肌汤

处方柴胡、麻黄、木通、茯苓、犀角、蒲黄、黄芩、赤芍药、葛粉、生地黄、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退热。主妇人劳伤,感冒体热,鼻血。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红枣2枚煎,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得效》卷十五

处方16、黄芩散

处方黄芩1两,赤茯苓1两,石膏2两,麦门冬1两(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葛根半两(锉),甘菊花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心胸烦热,头疼目涩,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豉2-7粒,淡竹叶2-7片,煎至5分,去滓,入生地黄汁1合,更煎1-2沸,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

处方17、干姜丸

处方干姜半两(炮裂,锉),皂荚1两(去黑皮,涂酥,炙令黄焦,去子),菖蒲3分,桂心3分,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柴胡3分(去苗),人参3分(去芦头),黄连3分(去须),赤茯苓3分,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川椒3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聚,心腹胀满,食少。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18、大腹皮散

处方大腹皮1两(锉),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桑根白皮1两(锉),桔梗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桂心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焦壅滞,上气,腹胀满。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大腹散”。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19、黄连丸

别名黄连阿胶丸、阿胶丸、小黄连阿胶丸

处方黄连1两,茯苓2两,阿胶1两(炙)。

制法先捣黄连、茯苓为末,以少许水溶阿胶为丸,众手丸之,晒干。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赤白,状如鱼脑,里急后重,脐腹疼痛;及肺热咯血,诸疳热泻。

用法用量黄连阿胶丸(《局方》卷六)、阿胶丸(《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庄氏家传》)、小黄连阿胶丸(《得效》卷十二)。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近效方》

处方20、大柴胡汤

处方柴胡2两(去苗),黄芩1两,赤芍药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枳实(麸炒令黄)1两,槟榔1两,白术1两,赤茯苓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2-3日,心中悸,呕吐不止,心急郁郁微烦者,尚未解。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21、解劳散

处方白芍药1两半,柴胡(去苗)1两,鳖甲(醋浸,炙黄)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甘草半两(炙),赤茯苓(去皮)半两。

功能主治虚劳,积气坚硬,噎塞,胸胁引背彻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半,入生姜3片,枣子1枚,煎至7分,食后温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

处方22、槐榆煎

处方槐花3钱,地榆3钱,金银花4钱,茵陈蒿4钱,土茯苓5钱,甘草1钱5分,浙贝母3钱,白芷3钱,桔梗3钱。

功能主治清肠,润便,止血。主初、中期内痔出血,大便较难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外伤科学》

处方23、川椒丸

处方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白茯苓3分,柏子仁3分,芎䓖3分,人参(去芦头)3分,桂心3分,黄耆3分,干姜(炮,锉,去皮脐)3分,枸杞子3分,薯蓣3分,枳实半两(麸炒微黄),牛膝(去苗)1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1两,石斛(去根,锉)1两,熟干地黄1两,菟丝子(酒浸3日,焙干,别捣为末)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强元气,令人肥健。主虚劳羸瘦,食饮无味,百节酸疼,神思昏沉,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24、葛根饮

处方葛根(锉)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半两,槟榔1枚(锉),芎䓖半两,赤芍药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虚烦热渴。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处方25、黄耆益损汤

处方人参(去芦)、石斛(去根)、甘草、黄耆(去芦)、木香、白术、当归、正桂、茯苓、芍药、半夏、川芎、熟地黄(去土,酒炒)、山药、五味子、牡丹皮(去骨)、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诸虚不足,荣卫俱弱,五劳七伤,骨蒸潮热,腰背拘急,百节酸疼,夜多盗汗,心常惊惕,咽燥唇焦,嗜卧少力,肌肤瘦瘁,咳嗽多痰,咯唾血丝,寒热往来,颊赤神昏,全不用食,服热药则烦躁,冲满上焦,进凉药则膈满而腹痛;及大病后荣卫不调,妇人产后血气未复。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2枚,小麦50粒,乌梅1个,水煎,空心、食前服。

摘录《得效》卷八

处方26、桂枝汤

别名桂苓汤

处方桂枝1两,茯苓半两,芍药1两,甘草7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发汗。主风寒暑湿之气,入于皮肤而未深,飧泄不止,日夜无度,完谷不化,身表微热,两手脉息俱浮。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大枣同煎,温服。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处方27、羚羊角丸

处方钩藤8分,防葵8分,人参8分,羚羊角屑8分,茯苓8分,远志8分(去心),汉防己8分,麦门冬11分(去心),龙齿(研)11分,铁精6分,杏仁10分(去皮尖,别炒,研入)。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风热惊痫,每发吐沫。

用法用量白饮送下30丸,渐加至50-60丸。常服大佳。

注意忌猪肉及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八

处方28、嘉禾散

别名谷神散、谷神嘉禾散

处方枇杷叶(去毛尽,涂姜汁,炙令香熟为度)1两,薏苡仁(微炒)1两,白茯苓(去皮)1两,人参(去芦)1两,缩砂仁(去皮)1两,大腹子(微炒)3分,随风子(如无,楝实,诃子亦得)3分,杜仲(去皮,用姜汁与酒合和涂,炙令香熟微焦)3分,石斛(细锉,酒拌,微炒)3分,藿香叶3分,木香3分,沉香3分,陈皮(去白)3分,谷糵(微炒)半两,槟榔(炒)半两,丁香半两,五味子(微炒)半两,白豆蔻(微炒,去皮)半两,青皮(去瓤)半两,桑白皮(微炒)半两,白术(炒)2两,神曲(微炒)1分,半夏(汤洗7遍,生姜1分,切作片子,与半夏同捣烂,作饼炙黄)1分,甘草(炙)1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常服育神养气,和补脾胃,进美饮食。主中满下虚,五噎五膈,脾胃不和,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心腹刺痛,不思饮食,或多痰逆,口苦吞酸,胸满短气,肢体怠惰,面色萎黄;如中焦虚痞,不任攻击,脏气虚寒,不受峻补,或因病气衰,食不复常,禀受怯弱不能多食,尤宜服之。

用法用量谷神散(原书同卷)、谷神嘉禾散(《得效》卷五)。

摘录《局方》卷三

处方29、黄耆汤

处方黄耆1分,人参1分,秦艽1分,甘草1分,紫菀1分,桑白皮1分,五味子1分,前胡1分,陈橘皮1分,白茯苓1分,贝母1分,桔梗1分,山药1分,白芍药1分,当归1分,天门冬1分,干地黄1分,半夏半分,木香半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禀气怯弱,将温过度,积温成热,熏蒸五脏,或外触微寒,搏于咽膈,寒热相壅,攻冲肺经,或咳嗽曲折,或胸满短气,或壅邪渐退,气血犹弱,或胃口虚烦,饥而不欲饮食,或余邪尚留经络,小劳辄剧,又不可服诸补药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1个,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一

处方30、鳖甲散

处方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羚羊角屑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赤茯苓1两,白鲜皮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茵陈1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6日,热势弥固,大便秘涩,心腹痞满,食饮不下,精神昏乱,恍惚狂言,其脉洪数。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31、干地黄汤

别名熟地黄汤

处方熟干地黄1两,泽兰叶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五味子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当归(切,炒)1两,禹余粮(火煅,醋淬)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先有所脱血,或醉中房劳伤肝,致使月事不来,血枯燥。

用法用量熟地黄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一)。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处方32、黑神散

处方白术、茯苓、甘草、茴香、桂、延胡索、生地黄、川芎、芍药、蒲黄、木香、白芷、当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散血行风。主妇人血风烂弦,或因产后月水不调,血冲瞳神,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酒调下。

注意孕妇莫服。

摘录《急救仙方》卷三

处方33、滑胎饮

处方茯苓1钱5分,归身1钱5分,焦白术2钱,煨川芎2钱,制香附2钱,广皮2钱,苏梗8分,酒芩5分,炙草5分。

功能主治素患堕胎,及难产者。

用法用量水煎,临月服,3日进1剂,娩而止。气虚,加人参1钱;胎肥,加麸炒枳壳1钱5分。

摘录《鸡鸣录》

处方34、慢肝六味饮

处方太子参15g,茯苓15g,白术12g,川萆薢10g,黄皮树叶15g,甘草5g。

功能主治健脾补气,扶土抑木。主慢性肝炎。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临床应用华某,女,40岁,干部。患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已一年余,不能坚持工作已数月。症见怠倦,胃纳差,胁痛,面色黄滞,唇淡,舌淡嫩,苔白厚,脉弦,肝大2.5cm,谷丙转氨酶500单位。给予服用慢肝六味饮,加扁豆12g。服药半个月后,胁痛减,精神见好,胃纳增,仍怠倦。去黄皮树叶,再进半月,谷丙转氨酶降至200单位。照上方加减服药3个月,检查正常,坚持又用药半年使疗效巩固。随访五年余,未见复发。

摘录《千家妙方》

处方35、解五蒸汤

处方甘草1两(炙),茯苓3两,人参2两,竹叶2把,葛根3两,干地黄3两,知母2两,黄芩2两,石膏5两(碎),粳米1合(一方无甘草、茯苓、人参、竹叶)。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劳骨蒸。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2升半,分为3服。亦可以水3升,煮小麦1升,乃煮药。

注意忌海藻、菘菜、芜荑、火醋。

摘录《外台》卷十三引《古今录验》

处方36、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3分(锉),肉桂3两(去皱皮),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1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木香3分,赤茯苓1两,诃黎勒皮2分,大腹皮3分(锉),人参1两(去芦头),草豆蔻半两(去皮),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破冷气,化宿食。主痰饮。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处方37、葶苈子

处方葶苈子7两,椒目3两,茯苓3两,吴茱萸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肿入腹,苦满急,害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1日3次。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鸡峰》卷十九

处方38、槟榔散

处方槟榔1两,人参半两(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白术半两,前胡1两(去芦头),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1两,芎䓖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心腹胀满,两胁妨闷,不下饮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39、大腹汤

处方大腹皮(锉)3分,芎䓖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人参3分,当归(切,焙)1两,苎麻根(锉)1两,紫苏茎叶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心痛胀满,胎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处方40、黄耆汤

处方黄耆(锉)1两,栝楼根1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甘草(炙)半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暴渴。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41、黄连丸

别名羚羊角丸

处方黄连2两半,黄柏1两半,羚羊角半两,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散,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一切热痢及休息痢,日夜频并;兼治下血黑如鸡肝色,或蛊痢腹中痛.有脓血下者。

用法用量羚羊角丸(《准绳·类方》卷六)。

摘录方出《医心方》卷十一引《传信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处方42、麻黄二陈汤

处方麻黄5分,光杏仁3钱,姜半夏2钱,广橘红1钱,前胡1钱半,白前1钱半,茯苓3钱,炙草5分。

功能主治夹痰伤寒。感寒邪而生痰,毛窍外闭,肺气逆满,邪气无从发泄,咳喘痰多,证情较重者。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43、楮皮汤

处方楮树白皮(锉)1合,赤小豆1合,赤茯苓1两(锉)。

制法上药和匀。

功能主治小儿水气,肿满不消。

用法用量每取1分,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分为2服,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处方44、葛根汤

处方葛根(锉)半两,甘草(炙)半两,人参3分,赤茯苓(去黑皮)1两,天门冬(去心,焙)3分,黄耆(锉)1两,桂(去粗皮)3分,犀角屑半两,生干地黄半两,芎䓖半两,麻黄(去根节)1两,牛黄(研)1分,地骨皮(锉)半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口舌干焦。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处方45、槐角枳壳汤

处方槐角(炒)、枳壳(炒)、黄连、黄芩、当归、白芍药、赤茯苓、甘草、乌梅(烧存性)。

功能主治痔漏下血。

用法用量上入生地黄,煎服。

摘录《准绳·类方》卷六

处方46、橘皮饮子

处方陈皮(去白)2钱,人参2钱,高良姜(米泔煮)2钱,槟榔2钱,白茯苓1钱2分半,甘草1钱2分半。

功能主治宿食不化,心腹胀满,呕逆恶心,不进乳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小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医方大成》卷三十引汤氏方

处方47、鹿角散

处方鹿角屑2两,韭子1两(微炒),芎䓖3分,白茯苓1两,当归3分(锉,微炒),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不足,梦与鬼交,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粳米100粒,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注意忌生冷、油腻、大肉、酸物。

摘录《圣惠》卷三十

处方48、藿香散

处方藿香1钱,白术1钱,厚朴1钱,陈皮1钱,茯苓1钱,半夏1钱,紫苏1钱,桔梗1钱,白芷1钱,香薷1钱,黄连1钱,扁豆1钱,腹皮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藿乱。身热,渴,体重骨疼,是暑湿症者。

用法用量加姜、葱,水煎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处方49、常山丸

处方常山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黄芩(去黑心)2两,香豉(炒干)2合。

制法上为末,以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疟发热,身背皆黄,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处方50、黄耆汤

处方黄耆3两,茯苓2两,桂心2两,芍药2两,甘草1两,半夏3两(洗),生姜5两,当归1两,大枣30枚,人参2两,桑螵蛸20枚(熬,2片破)。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乏,四肢沉重,或口干吸吸少气,小便利,诸不足。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4升,分服1升。

注意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大酢。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深师方》

处方51、羚羊角饮子

处方羚羊角屑1分,竹叶3-7片,小麦半合,麦门冬半两(去心),大枣5枚,生姜1分,赤茯苓半两。

制法上锉细和匀,分为二服。

功能主治产后心胸烦渴不解。

用法用量每服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浑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52、葶苈丸

处方苦葶苈半两(微炒,研细),郁李仁(去皮,研)3分,赤茯苓(去皮心)3分,桑白皮(锉,炙)3分,黑牵牛(生,取头末)半两,汉防己2分,川羌活2分,陈橘皮(汤浸洗,去白,焙干)2分,泽泻2分,白术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受湿,流于四肢,足胫浮肿,小便涩少。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处方53、槟苏败毒散

处方人参1钱,羌活1钱,独活1钱,前胡1钱,柴胡1钱,桔梗1钱,枳壳(麸炒)1钱,茯苓1钱,川芎1钱,甘草1钱,槟榔、紫苏。

功能主治疮疡焮痛,寒热,或拘急头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处方54、蓝实丸

处方蓝实半两,决明子半两,青葙子半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半两,黄连(去须)半两,地肤子半两,川大黄(锉碎,微炒)半两,甘菊花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茺蔚子半两,车前子半两,蕤仁(汤浸,去赤皮)半两,羚羊角屑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生干地黄半两,细辛半两,赤茯苓半两,兔肝1具(晒干),鲤鱼胆(晒干)7枚。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脏风热,两目(目荒)(目荒),视物不明。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以清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处方55、葶苈丸

处方葶苈子(慢火炒,别捣为膏)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3分,桂(去粗皮)3分,羚羊角(镑)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柴胡(去苗)3分,鳖甲(去裙襕,醋浸炙)3分,防风(去叉)3分,菟丝子(酒浸两宿,焙干,炒,别捣)3分,牛膝(去苗)3分,安息香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下冷,小便浓白如泔,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处方56、聚宝膏

处方朱砂2两,犀角屑1分,西琥珀1分,玳瑁1分,南硼砂1钱,龙脑1钱,牛黄半钱,麝香半钱,人参3分,茯苓3分,紫河车2两,甘草(生)1两,银箔5片(研),茯神1分,珍珠1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鸡头子大,每两作30丸。

功能主治安魂定魄,治惊宁神,响音声,利咽嗌,解诸毒,凉上焦,疗惊搐。主小儿一切惊风,壮热涎多,精神昏愦,目睛上视,手足搐搦,饶睡多惊。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煎薄荷叶汤化下,乳后常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一

处方57、大腹汤

处方大腹子4枚(锉),槟榔2枚(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钱,前胡(去芦头)1钱,桔梗(锉,炒)1钱,半夏(汤洗7遍,切,焙)1钱,枳壳(去瓤,麸炒)1钱,赤茯苓(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胸满闷,气滞腹虚胀。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处方58、寸金丹

处方藿香5钱,苍术(土微炒去油)5钱,川厚朴(去粗皮,锉片,姜水炒)5钱,陈广皮5钱,吴神曲(炒黄色,勿令焦)5钱,紫苏叶5钱,生白芍5钱,赤茯苓5钱,桔梗5钱,白芷5钱,法半夏5钱,砂仁(微炒)3钱,广木香(不见火,研为末)3钱。

制法上为细末,外用钩藤钩1两、薄荷1两,浓煎去滓,酒水为丸,每丸重5分。

功能主治小儿食滞感冒。

用法用量姜汤送下。

摘录《一盘珠》卷八

处方59、干地黄丸

处方干地黄7分,蛇床子6分,远志10分,茯苓7分,苁蓉10分,五味子4分,麦门冬5分,杜仲10分,阿胶8分,桂心5分,天雄7分,枣肉8分,甘草10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益气,能食,资颜色,长元阳。主五劳七伤六极,脏腑虚弱,食饮不下,颜色黛黯,八风所伤。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酒送下,1日2次。加至30丸。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地黄得天雄则滋而不壅,桂心得五味则辛而不散,阴阳兼济,寒热交通;麦冬、阿胶、茯苓助地黄之滋阴;苁蓉、远志、蛇床、杜仲助天雄之补火;枣肉、甘草通脾津而和寒热诸性也。

摘录《千金》卷十九

处方60、丁香散

处方木香1分,干姜(生)1分,茯苓1分,甘草(焙)1分,酸木瓜半分,丁香半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初生儿,恶秽入腹,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用1捻,水煎,以绵与之

摘录方出《直指小儿》卷一,名见《普济方》卷三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