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蝴蝶花的处方(二十二)

浏览

蝴蝶花(别名凫翳、铁扁担、燕子花、蓝花铰剪、紫燕、豆豉草、开喉箭、过山虎、搜山虎、六角草、知母、告剪草、剑刀草、兰花草、扁竹、金扁担、豆豉叶、扁竹叶),苦;寒;小毒,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主肝炎;肝肿大;肝区痛;胃痛;咽喉肿痛;便血。小编整理出含有蝴蝶花的处方共1767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261~1320共60个。

处方1、加味知母散

处方黄耆1钱,赤茯苓1钱,子芩5分,麦冬(去心)5分,知母(炒)5分,甘草5分,山栀仁(炒)5分。

功能主治妊娠燥渴,咽间作痛。

用法用量加竹沥为引,水煎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处方2、白虎汤

处方知母6两,石膏1斤(碎),甘草2两(炙),粳米6合。

药理作用抗乙脑作用《中华医学杂志》(1964;7:456),用本方煎剂于实验性小白鼠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的治疗中,与大青叶提取物、竹叶石膏汤、安宫牛黄散等对照组相比较,本方能提高小白鼠存活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解暑毒,解内外之热,清肺金,泻胃火实热。主阳明气分盛热。壮热面赤,烦渴引饮,大汗出,脉洪大有力或滑数;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伤寒大汗出后,表证已解,心中大烦,渴欲饮水,及吐或下后7-8日,邪毒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夏月中暑毒,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一切时气,瘟疫杂病,胃热咳嗽、发斑,小儿疮疱隐疹伏热;温病身热,自汗口干,脉来洪大,霍乱,伤暑发痧。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1升,日3次。

注意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

各家论述1.《伤寒明理论》:白虎,西方金神也,应秋而归肺;夏热秋凉,暑暍之气,得秋而止。秋之令曰处暑,是汤以白虎名之,谓能止热也。知母味苦寒,《内经》曰:热淫所胜,佐以苦甘。又曰:热淫于内,以苦发之。欲彻表寒,必以苦为主,故以知母为君。石膏味甘微寒,热则伤气,寒以胜之,甘以缓之,欲除其热,必以甘寒为助,是以石膏甘寒为臣,甘草味甘平,粳米味甘平,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热气内蕴,消灼津液,则脾气燥,必以甘平之物缓其中,故以甘草、粳米为之使,是太阳中暍,得此汤则顿除之,即热见白虎而尽矣。2.《医方考》:石膏大寒,用户以清胃;知母味厚,用之以生津;大寒之性行,恐伤胃气,故用甘草、粳米以养胃。是方也,惟伤寒内有实热者可用之。若血虚身热,证象白虎,误服白虎者死无救,又东垣之所以垂戒矣。3.《伤寒来苏集》:石膏大寒,寒能胜热,味甘归脾,质刚而主降,备中土生金之体;色白通肺,质重而含脂,具金能生水之用,故以为君,知母气寒主降,苦以泄肺火,辛以润肺燥,内肥白而外皮毛,肺金之象,生水之源也,故以为臣。甘草皮赤中黄,能土中泻火,为中宫舟楫,寒药得之缓其寒,用此为佐,沉降之性,亦得留连于脾胃之间矣。粳米稼穑作甘,气味温和,禀容平之德,为后天养命之资,得此为佐,阴寒之物,则无伤损脾胃之虑也。煮汤入胃,输脾归肺,水精四布,大烦大渴可除矣。4.《医方集解》:烦出于肺,躁出于肾,石膏清肺而泻胃火,知母清肺而泻肾火,甘草和中而泻心脾之火,或泻其于,或泻其母,不专治阳明气分热也。

临床应用1.温热:汪某某,男,54岁。患感冒发热,入某某医院,在治疗中身热逐步上升,曾屡进西药退热剂,旋退旋起,8天后仍持续发热达38.8℃,口渴,汗出,咽微痛,脉象浮大,舌苔薄黄。此为温热已入阳明,内外虽俱大热,但尚在气分,以白虎汤加味以治,处方:生石膏60g,知母12g,粳米12g,炙甘草9g,鲜茅根30g(后下),鲜芦根30g,连翘12g。水煎,米熟汤成,温服。下午及夜间连进2剂,热势下降,体温38℃,次日原方续进2剂,热即下降到37.4℃,后将石膏量减至45g,2剂后体温已正常。2.中暑:某儿,8岁,中暑,身灼热烦渴,四肢懈惰,一医与白虎汤,二旬余日,犹不效,先生曰:某医之治,非不当,然其所不效者,以剂轻故也,即倍前药与之(贴重10钱),须臾发汗如流,至明日善食,不日复故。3.三阳合病:某男,70余岁。秋患伤寒证,不治,久而化热,便难溲赤,头常晕,渐加剧,不能起坐,坐则房屋旋转。发热间或恶寒,继则昏蝥,发则口木舌强不能言,手足亦不能动,耳聋,呼之如无所闻,目灼灼直视,约需1小时始复常态,时谵语。曾数就医,均以老年体虚,治当滋补,服药无效,病反日进。其中有认为病有热象,当用清凉者,投之小效。迁延至春不愈,后来我处诊治。脉六部洪滑,舌苔黄厚,口渴引饮。与三阳合病相近,治当用白虎汤。处方:鲜茅根120g,生石膏60g,知母、花粉各15g,粳米9g,甘草6g。服药后病人顿觉清爽,眩晕大减,是日昏蝥仅发2次,但脉之洪滑不减,知其蕴热尚炽,原方加量,先煎茅根,取汤去滓,再入余药,煎取清汤3碗,每小时1碗,日尽1剂。2天后身即不重,耳不聋,转侧自如,昏蝥已不发。又服6-7剂,口亦不渴,舌苔渐薄,大便亦通,更进5剂,头晕始去。4.热厥证:史某某,女性,38岁,农民。急诊时病人已陷入昏迷3小时。发热已2日,急性热性病容,体质营养良好,全身多汗,皮肤湿润,体温40.5℃,手足微冷,心跳急速,口腔干燥,白色薄苔,脉滑而有力,腹诊腹壁紧张度良好,无抵抗,压痛。来院后静脉注射25%葡萄糖100毫升,为处白虎汤原方。6小时后病人诉口渴,给饮凉开水少量,次日神志清楚,诉头痛乏力,体温38.5℃,续服前方,病情续有好转,第3日恢复常温,又5日痊愈。

摘录《伤寒论》

处方3、加味泻白散

处方桑白皮1钱2分,地骨皮1钱2分,桔梗1钱2分,知母1钱2分,陈皮1钱2分,黄芩1钱,青皮1钱,甘草4分。

功能主治感热喘嗽,口干烦热,胸满有痰。

用法用量用水2钟,煎8分,食后温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八

处方4、回生丸

处方熟地4两,山药3两,知母1两5钱,丹皮1两5钱,枸杞2两,茯神2两,泽泻2两,黄柏2两,山萸2两,杜仲2两。

功能主治肺嗽,喉痹,潮热盗汗,梦遗。

摘录《方症会要》卷一

处方5、二母汤

处方知母2钱,川贝母(去心,研)2钱,苏子(炒,研)2钱,白芥子(炒,研)2钱,杏仁泥2钱。

功能主治咳嗽。

用法用量水煎,冰糖为引服。

摘录《医门八法》卷二

处方6、分理汤

处方柴胡、升麻、葛根、羌活、防风、知母、石膏、黄芩、猪苓、川山甲、甘草。

功能主治升阳达表,引阴下降,分理阴阳。主疟疾阴阳错杂。

摘录《医碥》卷六

处方7、化毒解毒汤

处方升麻4g,石膏15g,连翘子9g,牛蒡子9g,黄连6g,知母6g,元参9g,竹叶7g。

功能主治药物性皮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8、贝母汤

处方贝母1钱,知母1钱,半夏1钱,秦艽1钱,甜葶苈5分,甘草(炙)5分,杏仁8分,橘红1钱2分。

功能主治肺劳实热,面目浮肿,咳嗽喘急,烦热颊赤。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生姜5片,水煎,食远服。

摘录《杏苑》卷五

处方9、白虎合解毒汤

别名白虎解毒汤

处方石膏(研粗末)4钱,知母1钱,天花粉1钱,黄芩1钱,黄连1钱,山栀仁1钱,生地黄2钱,麦门冬2钱。

功能主治麻疹出而胃热渴甚者,温热及痘疹后余热,欲成牙疳。

用法用量白虎解毒汤(《麻科活人》卷二)。按:本方方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作“白虎合黄连解毒汤”。

摘录《准绳·幼科》卷六

处方10、九子还阳丹

处方熟地16两,白芍6两,黄连4两,甘草8两,泽泻6两,杜仲炭8两,川贝4两,苁蓉(炙)6两,牡蛎(煅)8两,玉竹6两,砂仁4两,五味子(炙)4两,山萸肉(炙)8两,茯苓6两,黄耆(炙)6两,菟丝子6两,知母6两,檀香8两,远志(炙)6两,当归(酒炙)8两,人参(去芦)4两,枣仁(炒)6两,牛膝6两,丹皮6两,龙骨(煅)6两,丹参6两,芡实(炒)6两,枸杞子4两,乳香(炙)8两,山药8两,麦冬4两,木香1两,鳖甲(炙)6两,续断6两,肉桂(去粗皮)4两。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炼蜜为丸,重2钱2分,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补肾固精,散寒止痛。主身体衰弱,梦遗滑精,偏坠疝气,腰酸腿软。

用法用量每服2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11、白散子

处方栝楼根、知母(焙)、贝母(去心)、甘草(炙,锉)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煎黄蜡、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处方12、二十四味断疟饮

处方常山(酒炒)、草果、槟榔、知母(酒炒)、陈皮、青皮、川芎、枳壳、柴胡、黄芩、荆芥、白芷、人参、紫苏、苍术、白术、半夏、良姜、茯苓、桂、葛根、甘草、杏仁、乌梅各等分。

功能主治久疟、母疟,邪气散漫,表里俱乱。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8分,发日早服。

摘录《医统》卷三十七引《辩疑》

处方13、龙齿丸

处方茯神、远志、人参、龙齿、菖蒲、知母、黄柏。

功能主治精浊。

用法用量《丸散膏丹集成》本方用法:研为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熟汤送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八

处方14、白虎加人参竹叶汤

处方石膏、知母、粳米、甘草、人参、竹叶。

功能主治中暑,平昔阴虚多火者。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五

处方15、化斑汤

处方人参、知母、石膏、牛蒡、连翘、升麻、甘草、糯米、地骨皮、淡竹叶。

功能主治疹子之出,浑身如锦纹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以米熟为度。

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处方16、加味地黄丸

处方六味地黄丸加黄柏(制)4两,当归3两,白芍3两,知母(生)3两,麦冬3两,五味子2两。

功能主治阴虚火动,手足心热,口干唇燥,夜卧不安,遗精白浊,咳嗽失血,痰涎壅盛,面黄肌瘦,骨蒸劳热;肾消,小便淋浊。

摘录《简明医彀》卷四

处方17、加味坎离丸

处方川黄柏8两(2两酒浸,2两盐水浸,2两人乳浸,2两蜜水浸,晒干,炒褐色),知母8两(盐酒浸,炒),当归4两,川芎4两,白芍药4两(酒浸1日,晒干),熟地黄8两(用白茯苓4两打碎,砂仁2两,3味同入绢袋中,好酒2瓶煮干,去茯苓、砂仁,止用地黄)。

制法上锉,匀铺筐中,日晒夜露3日为度,白蜜1斤半,重汤炼成珠,和药末捣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生精养血,升水降火。主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80丸,空心盐汤送下,冬月酒送下。

摘录《医统》卷四十八

处方18、加减三花五子丸

处方菊花7钱,蜜蒙花7钱,旋覆花7钱,荆芥7钱,夏枯草7钱,升麻7钱,木贼7钱,枸杞子1两,菟丝子(酒煮)1两,青葙子1两,归须(酒洗)1两,黄芩1两,连翘1两,白茯(去皮)1两,石斛草1两,羌活1两,藁本1两,黄柏1两,知母(盐水炒)1两,防风1两,白芷1两,草决明(炒)8钱,石决明(煅)8钱,蔓荆子8钱,地肤子8钱,甘草6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脏风热上攻,肝虚头痛,眼见飞花或生翳障。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盐汤或酒送下。

摘录《眼科全书》卷六

处方19、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

处方生石膏(捣细)3两,知母1两,人参6钱,生山药6钱,粉甘草3钱。

功能主治寒温实热已入阳明之府,燥渴嗜饮凉水,脉象细数者。

用法用量用水5钟,煎取清汁3钟,先温服1钟,病愈者,停后服;若未全愈者,过2小时,再服1钟

各家论述愚自临证以来,遇阳明热炽,而其人素有内伤,或元气素弱,其脉或虚数,或细微者,皆投以白虎加人参汤。实验既久,知以生山药代粳米,则其方愈稳妥、见效亦愈速。盖粳米不过调和胃气,而山药兼能固摄下焦元气,使元气素虚者,不至因服石膏、知母而作滑泻。且山药多含有蛋白之汁,最善滋阴,白虎汤得此,既祛实火又清虚热,内伤外感,须臾同愈。

临床应用伤寒:一臾,年近六旬,素羸弱劳嗽,得伤寒证3日,昏愤不知人,诊其脉甚虚数,而肌肤烙手,确有实热。知其脉虚证实,邪火横恣,元气又不能支持。故传经犹未深入,而即昏愦若斯也。踌躇再四,乃放胆投以此汤,将药煎成,乘热徐徐灌之。1次只灌下2茶匙。阅3点钟,灌药2钟,豁然顿醒。再尽其余,而病愈矣。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处方20、加味太极丸

处方黄柏(去皮,盐酒浸3日,微炒褐色,净末)3两6钱,知母(去毛,酒浸1宿,微炒,净末)2两4钱,破故纸(新瓦炒香,净末)2两8钱,胡桃仁(去皮,研烂)3两2钱,砂仁(去壳)1两(分作2分,5钱生用,5钱同花椒1两,炒香去椒不用),橘红(盐水拌炒)、半夏(沸汤泡7次,锉片晒为末,姜汁拌为饼,阴干)。

制法上7味,米糊为丸。

功能主治诸虚。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扶寿精方》

处方21、加味四物汤

处方四物汤加黄柏、知母、黄芩、黄连、蔓荆子、北5味。

功能主治血虚,阴火上冲头痛。

摘录《伤科汇纂》卷八

处方22、加味虎潜丸

处方虎潜丸去知母,加人参2两,黄耆2两,山药2两,枸杞2两,五味子1两。

功能主治痿濡而厥。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23、化斑汤

处方石膏、桔梗、力子、骨皮、知母、连翘、甘草、竹叶。

功能主治肺胃实热,火毒内壅,麻子见形发热。

用法用量便结,加大黄。

摘录《麻症集成》卷三

处方24、加味白虎汤

处方生石膏12g,连翘9g,知母6g,黄连3g,黄柏6g,元参9g,蝉蜕6g。

功能主治漆性皮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便秘者,加大黄,枳实;有表证者,加荆芥、防风、藿香。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25、化毒成浆汤

处方连翘、紫草、归尾、桔梗、石膏、牛蒡子、黄芩、生地、知母、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痘疮险症,在四朝五朝。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二

处方26、加味柴胡汤

处方人参、半夏、柴胡、黄芩、百合、知母、甘草。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百合病,百无是处,又非寒又非热,欲食不食,欲行不行,欲坐不坐,服药即吐,小便赤。

用法用量加青竹茹1团,粳米炒食盐1撮,入姜汁少许,水煎服。

摘录《回春》卷二

处方27、加味犀羚白虎汤

处方白犀角1钱,羚角片1钱半,生石膏8钱,知母4钱,生甘草8分,陈仓米3钱(荷叶包),白颈蚯蚓3支,陈金汁1两(冲),甘萝根汁1瓢(冲)。

功能主治清热。

摘录《感证辑要》卷四

处方28、地骨皮散

处方石膏2钱,黄芩1钱,知母1钱,生地1钱,羌活7分半,赤苓5分,地骨皮5分。

功能主治伤热成积,或吐或泻,头晕腹痛,心中烦躁。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

处方29、加味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3钱,黄芩3钱,知母3钱,潞参3钱,鳖甲3钱(醋炙),清半夏2钱,常山1钱半(酒炒),草果1钱,甘草1钱,酒曲3钱,生姜3钱,大枣2枚(擘开)。

功能主治久疟不愈,脉象弦而无力。

用法用量疟初起者,减潞参、鳖甲;热甚者,加生石膏5-6钱或至1两;寒甚者,再加草果5分或至1钱。

各家论述疟邪不专在少阳,而实以少阳为主,故其六脉恒露弦象。其先寒者,少阳之邪外与太阳并也;其后热者,少阳之邪内与阳明并也。故方中用柴胡以升少阳之邪,草果、生姜以祛太阳之寒,黄芩、知母以清阳明之热。又疟之成也,多挟痰挟食,故用半夏、常山以豁痰,酒曲以消食也。用人参,因其疟久气虚,扶其正即所以逐邪外出。用鳖甲者,因疟久则胁下结有痞积,消其痞积,然后能断疟根株。用甘草、大枣者,所以化常山之猛烈而服之不至瞑眩也。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处方30、加味安胎饮

处方安胎饮加麦冬8分,干葛8分,知母8分,炒栀8分,花粉8分,犀角8分,竹沥8分。

功能主治妊娠口干。

用法用量《胎产心法》:如嫌药味过多,临证酌而减之可耳。

摘录方出《嵩崖尊生》卷十四。名见《胎产心法》卷上

处方31、加味滋阴散

处方当归2钱,川芎1钱5分,白芍2钱,熟地黄3钱,陈皮2钱,半夏2钱,白茯苓3钱,甘草8分,升麻3分,柴胡5分,牛膝2钱,黄柏1钱5分,知母1钱5分,白术1钱5分,苍术1钱5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诸淋久不止者。

用法用量水煎,露1宿,空心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32、加味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1钱,人参1钱,黄芩(炒)1钱,川芎1钱,白术1钱,黄耆(盐水浸炒)1钱,当归(酒炒)1钱,甘草1钱,黄柏(酒拌炒)1钱,知母(酒拌炒)1钱,半夏5分。

制法上作1剂。

功能主治囊痈腐烂,或饮食少思,日晡发热。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食前服。痛甚,加黄连;小便不利,加木通。

摘录《外科经验方》

处方33、防风葛根石膏汤

处方防风、干葛、知母、石膏、甘草。

功能主治阳明风湿身重。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处方34、六味去丹皮加黄柏知母汤

处方生地8钱,泽泻3钱,茯苓3钱,淮山药2钱,山萸肉8分,川柏1钱5分,炒知母1钱5分。

功能主治妊妇因血燥火旺致大便不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方简义》卷五

处方35、化痰丸

处方知母4钱,杏仁2钱,桔梗5钱,莪术4钱,葶苈3钱,冬花4钱,旋覆花1两,姜半夏3钱,炙草1两,橘红1两,兜铃1两,五味子4钱,麻黄1两,人参5钱。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宽胸化痰止嗽。

用法用量每服2钱,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

处方36、化毒散

处方当归1两,白芍药1两,赤芍药1两,知母1两,苎麻根1两,白胶香1两,甘草1两,贝母1两,秦艽1两,生地黄1两,败龟1两,柴胡1两,前胡1两,官桂1两,熟生黄1两。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半两,水2盏,加生姜3片,枣子2个,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一

处方37、加减神仙既济丸

处方拣参(去芦)2两,嫩鹿茸(酥炙)2两,肉苁蓉(酒洗)3两,枸杞子(酒洗)2两,茱萸(酒蒸,去核取肉)2两,怀山药2两,辽五味子2两,石菖蒲(去毛)2两,嫩黄耆(蜜炒)2两,川巴戟(水泡,去心)2两,川黄柏(酒炒)2两,知母(去毛)2两,柏子仁2两,怀熟地黄(酒蒸)2两,菟丝子(酒蒸、捣饼、晒干)2两,天门冬(去心)2两,当归(酒洗)2两,麦门冬(去心)2两,远志(甘草水泡,去心)2两,小茴香(盐酒炒)2两,白茯神(去皮木)2两,怀生地黄(酒洗)2两,川杜仲(去皮,酒炒)2两,川牛膝(去芦,酒洗)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熟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肾水,降心火,补脾土,添精补髓,益气和血,壮筋骨,润肌肤,聪明耳目,开心定智,强阴壮阳,延年益寿。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盐汤送下,或酒任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引刘春冈方

处方38、二母丸

处方贝母16两,知母4两,酒军16两,黄芩8两,前胡4两,花粉8两,桔梗8两,杏仁4两,桑皮4两。

制法上为末,水为丸,每丸重2钱半。

功能主治肺热咳嗽,痰中带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幼童减半,开水送下。

注意伤风咳嗽和水饮咳嗽忌服。

摘录《全国史药成药处方集》(昆明方)

处方39、加味补阴益阳汤

处方大生地30克,生龟板12克,生牡蛎12克,知母12克,黄柏10克,远志10克,石菖蒲10克,菟丝子10克,石决明8克,菊花10克,萆解10克,云苓10克,甘草3克,代赭石15克,枣仁10克,楮实子10克,紫石英4.5克。

功能主治调补阴阳。主心血不足,肺气有余。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路际平方

处方40、二母汤

处方茯苓半两,麻黄2钱(去节),知母半两(哈粉炒),贝母半两(焙),马兜铃半两,桑白皮半两(蜜炙),汉防己1两(生),阿胶1两(炒),甘草半两(蜜炙),五味子1两,人参半两,紫苏2钱,罂粟壳半两(蜜炙),紫菀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远年近日寒热嗽喘上满,有痰吐红。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白糖1块,煎至7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九

处方41、白虎加葛根方

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知母1两半,葛根(锉)1两半,石膏3两半,甘草(炙微赤,锉)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骨节烦疼,或已吐下,余热不尽,口干烦渴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

处方42、正气汤

处方炒黄柏 炒知母各4.5克 炙甘草1.5克

制法上为粗末,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盗汗。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八

处方43、治消止渴汤

处方生地30克,山药30克,天花粉20克,石斛20克,知母20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泽泻12克,五味子6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生津止渴。主脾阴不足。(糖尿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冠泽方

处方44、加味前胡汤

处方前胡12克,杏仁9克,桑叶12克,知母12克,麦冬9克,黄芩9克,银花15克,款冬花15克,枇杷叶12克,桔梗9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宣肺利气。主痰火犯肺,瘀塞肺窍,肺失肃降。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郑侨方

处方45、化瘀解毒汤

处方牛蒡子9g,连翘9g,元参9g,知母9g,黄连6g,生石膏31g,鲜生地31g,制首乌31g,银花9g,紫草9g,白薇9g,竹叶6g。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主藜日光皮炎,颜面、手、足背发痒刺痛,随即高度浮肿,颜面肿大,眼合成线,唇口外翻,指不能屈;且皮肤暗红发亮,起瘀斑浆疮,低热倦怠。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46、加减六合汤

别名加味六合汤

处方当归(酒洗)1钱,白芍(酒炒)8分,川芎(盐水浸)8分,熟地黄(酒洗,焙)1钱,橘红(盐水洗,去白)8分,白茯苓(去皮)7分,甘草(炙)4分。半夏(姜制)7分,贝母(去心,糯米拌炒)7分,白术(去芦)2钱,黄柏(酒浸)7分,知母(酒浸)7分,椿根皮(酒炒)1钱。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妇人上有痰火,下有白带,腹痛。

用法用量加味六合汤(《宋氏女科》)。若痰火盛,加枯芩7分,临卧服。

摘录《回春》卷六

处方47、加味青娥丸

处方破故纸(酒洗净,炒香)4两,川萆薢(童便浸1宿)4两,杜仲(姜汁炒断丝)4两,牛膝(去芦)4两,黄柏(盐水炒)4两,知母(酒炒)4两,胡桃肉(汤泡,去皮)8两(另研膏)。

制法上为细末,春、夏用糯米粥,秋、冬用炼蜜和匀,石臼内杵千余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肾水,壮阳,益筋骨。主腰膝足痛。

用法用量每服50-80丸,空心盐汤、盐酒任下,以干物压之。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五

处方48、滋肾百补丸

处方当归120克(酒浸)知母60克(酒浸)沉香15克 黄柏(酒炒褐色)山药 菊花 楮实各60克 青盐30克(炒)菟丝子120克(酒浸)杜仲60克(炒)熟地240克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或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益肾养血。治虚劳。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49、逍遥五黄汤

处方当归(酒洗)1.5克 白芍(酒洗)3克 白术(土炒)3克 白茯苓(去皮)3克 柴胡(酒炒)2.4克 薄荷0.6克 生地(姜炒)3克 黄芩(酒炒)3克 黄连(姜炒)3克 黄柏(酒炒)3克 知母(生)4.5克 煮耆(盐水炒)3克 神曲(炒)2.4克 甘草(炙)1.2克 香附(童便制)3克 地骨皮(酒炒)3克

功能主治治妇人午后发热,汗出后热退。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煨姜3片,乌梅半个,水煎,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

处方50、消渴汤

处方山药30克,生石膏30克,黄芪15克,天花粉15克,生地10克,知母10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怀牛膝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菟丝子12克。

功能主治益气、滋阴、清热。主肺胃蕴热,气阴两伤。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董建华方

处方51、白鲜皮汤

处方白鲜皮1分,人参1分,芍药3分,芎藭3分,知母1两,款冬花2两,百合1两,前胡(去芦头)1两,茯神(去木)1两半,防风(去叉)3两,黄芩(去黑心)3分。

功能主治肝虚中风,目眩,视物不明,筋肉抽掣。

用法用量上为粗末。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入竹沥半合,重煎1两沸,放温服,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处方52、化坚膏

处方昆布、海藻、桃仁、红花、半夏、乳香、黄连、大黄、没药、黄柏、知母、寸香、瓦茎(煅)各等分,活脚鱼(不拘大小)1个,苋菜1把。

制法用清油(即芝麻油)1斤半,浸1日,熬枯去滓,以金丹6两收油用,贴时仍用寸香1分,掷入膏上。

功能主治肚腹坚,或浮起有形,或满腹行走,不时作痛,心胸胀闷,气胀吼喘。

用法用量用膏贴硬处。然后用攻破之剂,以硬变软为度。如坚又移别处,原贴之膏不动,另取1片贴之。

注意忌发物。

摘录《点点经》卷三

处方53、滋肾丸

处方川芎30克 当归身(酒浸,烘干)60克 白芍药(酒炒)60克 人参(去芦)60克 怀熟地黄60克 甘草(炙)30克 白术(陈土炒)60克 白茯苓(去皮)60克 黄柏(去粗皮,童便浸,炒)60克 知母(去皮,蜜水拌炒)60克 甘州枸杞(去梗)60克 牛膝(去芦,酒洗)60克 赤白何首乌(黑豆蒸七次)各120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平补气血,滋阴降火。治少年气血素弱。

用法用量每服90丸,空腹时用淡盐汤送下。

摘录《医便》卷一

处方54、化斑汤

处方人参半两,石膏半两,萎蕤1分,知母1分,甘草1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斑毒。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糯米1合,煎至8分,取米熟为度,去滓温服。

摘录《活人书》卷十八

处方55、养血汤

处方当归6克 生地黄3克 玄参6克 阿胶6克 知母6克 红花1.5克(酒洗)桃仁1.5克(研泥)

功能主治治血气枯弱而成噎塞者。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加生白蜜20毫升调服。

摘录《明医指掌》卷五

处方56、滋肾通耳汤

处方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黄 知母(酒炒)黄柏(酒炒)黄芩(酒炒)柴胡 白芷 香附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左耳聋,属忿怒动胆火者。

用法用量上药锉一剂。水煎,温服。胸膈不快,加青皮、枳壳少许。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57、化斑散

别名膏母化斑散、石膏知母化毒散

处方石膏(煅)、知母(焙)等分。

功能主治疮疹倒靥,头疼、头昏。小儿疮斑。

用法用量膏母化斑散(原书同卷)、石膏知母化毒散(《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八引《张氏家传》

处方58、化斑汤

处方黄柏、黄芩、生地、川连、元参、青黛、知母、生甘草、连翘、花粉、牛蒡子、蝉退。

功能主治麻子浑身发斑。

用法用量红斑可治,紫斑即亡,蓝斑胃烂。

摘录《痘疹会通》卷五

处方59、升阳调经汤加减

处方升麻3克,连翘15克,龙胆草10克,桔梗16克,黄连6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黄芩10克,粉葛20克,昆布15克,法夏15克,南星片16克,知母10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升阳化痰软坚。主痰湿风热结聚。(腮腺结石并感染)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伟成方

处方60、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

处方桂枝9克,麻黄9克,防风9克,附片9克,白术15克,苍术15克,甘草15克,生姜15克,白芍30克,知母30克,石膏30克,黄柏30克,薏米60克。

功能主治祛风行湿,清化郁热。主寒湿之邪侵袭,流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唐祖宣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