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蝴蝶花的处方(二十)

浏览

蝴蝶花(别名凫翳、铁扁担、燕子花、蓝花铰剪、紫燕、豆豉草、开喉箭、过山虎、搜山虎、六角草、知母、告剪草、剑刀草、兰花草、扁竹、金扁担、豆豉叶、扁竹叶),苦;寒;小毒,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主肝炎;肝肿大;肝区痛;胃痛;咽喉肿痛;便血。小编整理出含有蝴蝶花的处方共1767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141~1200共60个。

处方1、加味大造丸

处方紫河车1具,生地1两,人参1两,当归1两,山药1两,杞子1两,知母1钱5分,石斛(酒蒸)8分,麦冬8分,银胡6钱,龟版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热蒸成痨瘵症。

用法用量早、晚服。

摘录《胎产秘书》卷下

处方2、加味泻肝汤

处方龙胆草(酒拌炒)1钱,当归梢1钱,车前子(炒)1钱,泽泻1钱,生地黄1钱,芍药(炒)1钱,黄连(炒)1钱,黄柏(酒拌炒)1钱,知母(酒拌炒)1钱,防风1钱,甘草梢5分。

功能主治肝经湿热不利,阴囊肿痛,或溃烂皮脱,睾丸悬挂,或便毒及下疳肿痛,或溃烂者。

用法用量上作1剂。水2钟,煎8分,食前服。外敷乌金散。

摘录《外科经验方》

处方3、加减茯神汤

处方白茯神、当归、远志、麦冬、知母、羚羊角、犀角。

功能主治活血安神。主内伤中风初起,脉细神清者。

用法用量心火旺,加黄连;肺火旺,加山栀;肝火旺,加丹皮、山栀;尺脉数,加黄柏:元气虚,加人参。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4、半角丸

处方蛤蚧2对(涂酥炙),人参6分,芸桔梗6分,知母6分,紫苏6分,猪牙皂角(酥炙)6分,甜葶苈(炒)6分,鳖甲8分(酥炙),槟榔6分,白前6分,柴胡8分,汉防己6分,杏仁(炒,去皮尖)6分,羚羊角(炒)6分,郁李仁(炒,去皮)6分,紫菀6分,猪苓6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劳嗽久患,咯吐脓血,及暴嗽,肺痿羸瘦,涎涕稠粘。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食后煎糯米、人参汤送下,日2-3次。

摘录《传家秘宝》卷下

处方5、甘草知母鳖甲丸

处方甘草(去头尾,好酒浸、蒸从已至午,取出晒干)5钱,知母(槐砧上锉碎,入干木臼内捣烂)1两,鳖甲(取九肋者,洗去皮肉,配醋煮透,炙黄色)1两,常山(临用去苗,用甘草末同水拌蒸,取出,好酒润1宿)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好酒送下,未发、临发、正发各1服。

摘录《痎疟论疏》

处方6、加味固阴煎

处方生地炭、白芍、阿胶、生龙骨、生牡蛎、茯神、淮山药、秋石、知母、黄柏。

功能主治黑带。因命火太旺,肾水受煎,下焦所郁之湿热,欲济肾水而不得,反得肾气而化黑,形如豆汁,气则腥臭,直流阴部。

摘录《女科证治约旨》卷二

处方7、二母安嗽片

处方款冬花18kg,紫菀6kg,杏仁(去皮)6kg,知母6kg,麦门冬6kg,玄参6kg,罂粟壳12kg,百合6kg,浙贝母3kg。

制法将款冬花、紫菀用60%乙醇按渗漉法制成清膏;杏仁、知母、玄参、麦门冬、罂粟壳按水煮法制成浸膏;百合、浙贝母制成细粉,作赋形剂用。将浸膏、赋形剂及药用淀粉混匀后,按水制颗粒法制成颗粒,干燥后,压片,每片重0.6g。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嗽定喘。主虚劳久咳,春秋举发,咳嗽痰喘,骨蒸潮热,音哑声重,口燥舌干,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每次服2片,温汗水送下,每日2次。

摘录天津市中成药规范》

处方8、加味生化汤

处方川芎1钱,当归2钱,杏仁10粒,桔梗4分,知母8分(1本作4分)。

功能主治产后外感风寒,咳嗽,鼻塞声重。

用法用量《胎产心法》有炮姜、炙草、生姜。有痰,加半夏曲;虚弱有汗,咳嗽,加人参。

摘录《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

处方9、加减白虎汤

处方生地、石膏、麦冬、知母、贝母、黄芩、柴胡、甘草、竹叶心、车前。

功能主治瘅疟,单热不寒。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处方10、加味四物汤

处方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知母、黄柏、人参、麦门冬、五味子、桑白皮、地骨皮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咳嗽吐红。

用法用量或云不宜用人参。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八

处方11、二母清顺汤

处方天门冬(去心)1钱,麦门冬(去心)1钱,知母(姜汤浸)2钱,贝母(甘草汤洗)2钱,人参5分,当归身1钱,枯芩1钱,元参1钱,山栀子(炒)1钱,天花粉1钱,桔梗1钱,薄荷7分,生甘草3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上气喘逆,咽喉不利,疾滞咳嗽,口舌干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12、加味二妙散

处方苍术1两(炒),黄柏2两(盐水炒),龟版2两(盐水炒),萆薢2两,知母2两(盐水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阴内生疮,脉细数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人中白煎汤调下。

各家论述湿热内甚,浸淫不化而下注阴中,故阴内生疮焉。苍术燥湿强脾以治疮,黄柏清热燥湿以存阴,知母清热壮水,萆薢利湿分清,龟版滋阴壮水,以清湿热下注之源也。人中白汤调下、使小便清利,则湿热自化,而经府清和,何阴内生疮之患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处方13、白凤丸

处方白毛乌骨雄鸡1只(须白丝毛、乌骨、高冠者,另养一处,以黄替炒末饲之,不可近雌鸡,闭死,去毛肠,净),香附(4制)1斤,熟地黄4两,生地黄2两,当归2两,白芍药2两,黄耆2两,牛膝2两,柴胡2两,牡丹皮2两,知母2两,川贝母(去心)2两,黄连1两,地骨皮1两,干姜1两,延胡索1两,茯苓2两5钱,秦艽1两5钱,艾叶4两,青蒿4两。

制法先将艾、蒿一半人鸡腹内,余置鸡外,同入坛内,以童便和水,浸过2寸许,煮烂,取出去骨,焙干,再将各药及鸡共研为末,用鸡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羸瘦,血虚有热,经水不调,崩漏带下,不能成胎,骨蒸;忌食煎炒苋菜。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至70-80丸,温酒或米饮送下。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处方14、白凤丹

处方白丝毛乌骨雄鸡1只(先以黄耆末1两,当归末1两,甘草未5钱,3味和米粉7合,匀作7分,调成小块,鸡食之,约有6-7日,吊死不出血,去毛肠不用),当归身(酒洗)3两,川芎2两,白芍(酒炒)3两,怀生地黄(酒洗)5两,山药3两,鹿角霜4两,天门冬(去心)1两,人参2两,丹参(水洗净)2两,山茱萸(酒蒸,去核)2两,木瓜1两半,胡黄连1两,知母(去毛,酒炒)3两,小茴(酒炒)2两,麦门冬(去心)2两,怀牛膝(去芦,酒洗)2两,秦艽(去芦)2两,银柴胡2两,鳖甲(醋炙)1两,生甘草1两。

制法上俱制如法,锉匀,将鸡切作小块,俱盛于瓷坛内,用水2分,好酒2分,米醋1分,坛口用柿漆纸封固,置大锅内,桑柴火煮3昼夜,取出日晒夜烘,一干,又入汁拌,又烘晒,以汁尽为度;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女五劳七伤,骨蒸,五心烦热,心虚惊怕,经水来时,或前或后,或淡白,或紫色,时常注带下;或因烦劳、性气恼怒、产后失调,致赤白带渗,及夜卧身体上下疼痛,及午后神疲,腰腿酸软,或心嘈,又时饱闷,及梦寐不清,或冲任二脉结,症瘕隐隐。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七

处方15、二母汤

处方知母半两,贝母(去心膜)半两,杏仁(去皮尖,炒)半两,甜葶苈(略炒)半两,半夏(汤洗7次)1两,秦艽(去芦)1两,橘红1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肺劳实热,面目若肿,咳嗽喘急,烦热颊赤,骨节多痛,乍寒乍热。

用法用量止(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引《济生》

处方16、加味清宫汤

处方清宫汤加知母3钱,银花2钱。

功能主治暑温漫延三焦,邪气久留,舌绛苔少,热搏血分者。

用法用量竹沥5茶匙冲入服。

各家论述此苦辛寒法也。知母泻阳明独胜之热,而保肺清金;银花败毒而清络;竹沥除胸中大热,止烦闷消渴;合清宫汤为暑延三焦血分之治也。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处方17、加味款冬散

处方杏仁7分,桑白皮7分,款冬花1钱,阿胶2钱,半夏7分,贝母1钱,知母1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泻肺火,豁痰结。主肺受火邪,咳嗽发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各家论述杏仁、桑皮泄肺火;款冬、阿胶润肺止嗽;半夏、贝母豁痰;知母清热;生草泄火和药。

摘录《杏苑》卷五

处方18、加味泻白散

处方桑白皮、地骨皮、白茯苓、知母、黄芩、人参、甘草。

功能主治小儿麻症,肺炎喘嗽。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症,以本方去人参、甘草。

摘录《麻科活人》卷三

处方19、回生汤

处方南沙参2两,麦冬(去心)3钱,云茯苓2钱,生地黄5钱,当归1钱,犀角尖2钱,黄连1钱,黄芩2钱,山栀子1钱,丹皮2钱,知母2钱,滑石(水飞)3钱,甘草8分,蝉蜕壳1枚,白僵蚕2钱,钗石斛4钱,玄明粉2钱,黄蜜3钱。

功能主治扶元气,救元阴,除邪定风,解释毒火。主羊毛温邪,7-8日后表里大热,或误服温燥药,又毒火发动,致神昏不语,胸胀气急,或哭笑无常,手舞足蹈,谵妄不宁,脉象洪数,重按不足。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下玄明粉、黄蜜,和匀,温服。

摘录《羊毛瘟证论》

处方20、龙胆泻肝汤

处方胆草、柴胡、黄芩、山栀、连翘、知母、麦冬、川连、人参、甘草。

功能主治肝火腹胀,目睛黄,两胁痛,小腹胀急,或攻刺作痛,或左边胀甚,小便赤,夜不得寐,脉左关弦数。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处方21、加味补阴丸

处方甘州枸杞(盐酒炒)2两,知母(盐酒炒)2两,黄柏(盐酒炒褐色)3两,生地黄(酒洗)1两,熟地黄(酒洗过,姜汁炒)2两,天门冬(去心)1两5钱,麦门冬(去心)7钱,干山药(微炒)1两,杜仲(姜汁炒去丝)2两,牛膝(去芦,酒洗)1两,当归(去芦,酒浸)1两,山茱萸(去核)1两,琐阳(酥炙)1两5钱(大便软者去5钱),菟丝子(酒浸1宿,炒,取末)1两,人参(去芦)7钱。

制法上为细末。用好白术与前药末相等为咀,用铜锅熬,先以水6大碗,熬至1碗取出听用;再以水5碗,熬至1碗取出听用;再以水4碗,熬至1碗,通前共水连渣以净袋滤过,文武火熬成膏,和前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养。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注意忌食白萝卜,诸血。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处方22、白虎加青萍地黄汤

处方浮萍3钱,生地3钱,石膏2钱,知母1钱,甘草1钱(生),粳米半杯。

功能主治清润肠胃,凉泄心肺,而透发甚表。主温疫热邪传府,表证未解者。

用法用量流水煎半杯,热服。

摘录《四圣悬枢》卷四

处方23、地骨皮散

处方人参1两半,地骨皮1两半,柴胡1两半,黄耆1两半,生地黄1两半,白茯苓半两,知母1两,石膏2两。

功能主治肺痈,疮疡,气虚内热者;脏中积冷,荣中有热,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阳有余阴不足者;蒸潮热,自汗,咳吐腥秽稠痰。

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2盏,加生姜7片,煎至7分,去滓,细细温服。

摘录《云岐子脉诀》

处方24、龙胆丸

处方龙胆3两,柴胡(去苗)2两,秦艽(去苗土)2两,萎蕤2两,升麻2两,百部2两,枳实(麸炒,去瓤)2两,玄参2两,旋复花2两,马兜铃2两,百合2两,紫菀2两,射干2两,木香2两,防风(去叉)2两,黄芩(去黑心)2两,栀子仁2两,大黄(锉,炒)2两,栝楼实2两,沙参2两,贝母(去心)2两,消石(研)2两,凝水石茵2两,陈蒿2两,石膏(碎)2两,知母(切,焙)2两,青蒿2两,款冬花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骨蒸热病,诸劳瘴毒,多痰气促,头痛口干,目涩少食,渐渐羸劣。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或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处方25、加料羚珀明目丸

处方黄连6钱,川芎6钱,木贼6钱,枳壳6钱,五味6钱,杏仁1两8钱,人参1两8钱,甘草1两8钱,青葙1两8钱,青盐1两8钱,黄柏1两8钱,蒙花1两8钱,寸冬1两8钱,菊花1两8钱,蒺藜1两8钱,山药1两8钱,当归1两8钱,杜仲1两8钱,生地2两7钱,天冬2两7钱,全蝎4钱5分,防风4钱5分,荆芥4钱5分,蔓荆子1两4钱,茯苓1两4钱,枸杞1两4钱,石斛1两4钱,草决明1两4钱,菟丝子1两4钱,沙苑1两4钱,蝉蜕1两4钱,知母1两8钱,羚羊2两,琥珀2两,冰片4钱,薄荷冰2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大丸,重2钱半,金衣,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目疾。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处方26、白虎解毒养阴汤

处方石膏24g,知母9g,浙贝母9g,板蓝根9g,山豆根9g,紫花地丁18g,金银花18g,生地18g,玄参18g,连翘15g,麦冬15g,白芍12g,丹皮12g,薄荷6g,甘草6g,鲜橄榄10枚。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养阴利咽。主白喉、喉痧(猩红热)、喉炎及一切喉痹、乳娥。

用法用量若心气不足,加人参、玉竹各9g;心中烦躁,加黄连6g,灯心草2g;呛咳不止,加牛蒡子、马兜铃各9g;鼻衄,加白茅根24g;目赤肿痛,加桑叶或赤芍9g;脘腹胀,加麦芽9g,枳壳6g;大便结,加大黄9g;小便热或痛,加木通9g,鲜车前草1株,或黄柏6g。

摘录《古今名方》引《喉科秘传十二方》

处方27、化斑汤

处方荆芥、防风、桔梗、甘草、牛蒡子、蝉蜕、黄连、石膏、黄芩、连翘、葛根、知母。

功能主治斑疹已现,身热不减,色赤热渴。

摘录《医级》卷七

处方28、化斑汤

处方石膏(煨令透)1两,知母1两,人参3分,甘草5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斑疹。胃热发斑,脉虚者。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熟水调下;或调涂唇上。

各家论述《医方考》:胃热者,口燥烦渴也。胃主肌肉,故胃热则肌肉斑烂;脉虚者,壮火食气,而脉无力以充实也。惟其胃热,故用石膏之寒;惟其脉虚,故用人参之补;知母养其营,甘草养其卫。

摘录《医统》卷九十一

处方29、防风解毒汤

处方防风1钱,荆芥1钱,桔梗1钱,牛蒡子1钱,连翘1钱,甘草1钱,石膏1钱,薄荷1钱,枳壳1钱,川芎1钱,苍术1钱,知母1钱。

功能主治风毒瘰疬。

用法用量水2钟,入灯心20根,煎至8分,食后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30、加味滋肾丸

处方黄柏8两(酒拌,晒,炒),知母(法同上),五味4两,青盐5钱。

制法上为细末,粥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热淋管痛,并两足热。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米饮、汤任下。

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处方31、加味四物二陈汤

处方当归、川芎、生地(酒炒)、白芍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知母、黄柏、枳壳、黄芩。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降心火,补真阴。主阴虚,自小腹下火起,冲上而喘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三十一

处方32、二冬清肺饮

处方麦冬、天冬、杏仁、连翘、甘草、川贝、知母、兜铃、力子、栝楼。

功能主治麻毒流连,肺虚气逆火郁,上气咳喘,连声不断,胸高肩耸,摇头摆手,衄血。

用法用量加糯米,水煎服。

摘录《麻症集成》卷三

处方33、白薇丸

处方白薇1两,知母1两,地骨皮1两,生干地黄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蜀漆半两,葳蕤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阴阳易,四肢或寒或热。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34、六和汤

处方人参1钱,知母1钱,草果1钱,贝母1钱,乌梅1钱,白芷1钱,槟榔1钱,柴胡1钱(用酒拌),常山2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个,水煎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

处方35、加味四制黄柏丸

处方黄柏(去皮)1斤(内4两盐酒浸,4两米泔水浸,4两童便浸,4两初生男乳浸,日晒夜露,取日精月华之气,合阴阳造化之功),知母(去毛皮,盐酒浸,晒干)1两,人参5钱,白茯苓(去皮)1两,白术1两,甘草3钱,当归(酒浸)1两,川芎1两,白芍药2两5钱,熟地黄(酒拌蒸)2两5钱,山茱萸(酒浸肉)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酒送下。

摘录《扶寿精方》

处方36、白虎加元麦汤

别名白虎加元参汤

处方石膏3钱,知母3钱,甘草2钱,粳米1杯,元参3钱,麦冬5钱。

功能主治寒疫,太阳经罢,烦躁发渴者。

用法用量白虎加元参汤(《治疫全书》卷五)。

摘录《四圣悬枢》卷二

处方37、白芷汤

别名白芷石膏三物汤、白芷石膏汤

处方白芷1两,知母1两7钱,石膏4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疟病,身热目痛,热多寒少,睡卧不安,脉长,以大柴胡汤下之后微邪未尽者。

用法用量白芷石膏三物汤(《丹溪心法》卷二)、白芷石膏汤(《症因脉治》卷四)。

各家论述《医方考》:此条阳明证也,以其有热而无寒,或热多而寒少,故《机要》名为热疟。白芷所以解阳明之经,石膏所以清阳明之府,知母所以养阳明之阴。虚者宜加人参。质实便燥者,此方不足与也,宜下之,用伤寒门大柴胡汤,后以本方调之。

摘录《保命集》卷中

处方38、加减散肿溃坚汤

处方知母4钱,黄柏3钱,皂角刺3钱,金银花4钱,天花粉5钱,马齿苋4钱,黄芩3钱,黄连2钱,升麻3钱,山甲2钱,连翘3钱,桔梗2钱。

功能主治项疮(即对口)初起,紫红板硬,结成一片,并无头可寻,脉洪数者。

用法用量元酒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用知、柏、芩、连散其诸经之火;连翘、升麻解毒升阳;花粉、桔梗排脓利膈;双花、马苋散肿消毒;山甲、皂刺引药软坚。痈疡初起服之最宜。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六

处方39、二母二冬汤

别名二冬二母汤

处方知母、贝母、麦门冬、天门冬。

功能主治清养肺胃,润燥化痰。主内伤噎膈,燥热咳喘,甚则烦满身肿,脉濡涩。

用法用量方中天门冬清心润肺以益肾水;麦冬润肺清心以生津液;川贝母凉心解郁,清肺气以化热痰;肥知母滋肾涤热,除虚烦以润肺金。洵为润燥除烦之剂,乃干咳虚烦之专方。痰多,暂加青黛、海石;肠枯,暂加当归、芍药;气凝痰滞,暂加半夏、香附,以行本方之滞;肾水竭,加生地、熟地;元气虚,加人参。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处方40、加减黄芩知母汤

处方黄芩2钱,知母2钱,桑白皮3钱,天花粉3钱,杏仁2钱(去皮尖),焦山栀2钱,川贝(另包,冲服),桔梗2钱,生甘草1钱,煅牡蛎2钱,元参3钱,郁金1钱5分。

功能主治伤肺疬,因咳嗽日久所致。

用法用量如挟初感风寒,酌加荆芥、防风。

摘录《疬科全书》

处方41、龙胆汤

处方龙胆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柴胡(去苗)半两,栀子仁半两,知母(切,焙)半两,地骨皮半两,木通(锉)半两,芍药半两,甘草(炙)半两,羚羊角(镑)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升麻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发黄烦热,皮肉皆黄,小便赤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八

处方42、东实西虚泻南补北汤

别名泻阳补阴汤

处方黄连(淡姜汁炒)4两,黄柏(盐水炒)6两,枯芩(生用)2两,知母(去毛)3两,贝母(去心)4两,桔梗2两,杏仁(去皮尖)3两半,五味子(盐水炒)3两,紫苑(去土)2两半(用沉香煎水浸晒),当归(童便浸)2两,赤芍药2两半,生地黄(酒洗)3两,天门冬(汤泡去心)4两,天花粉2两,白术(麸炒)1两半,白茯苓2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酒色过度,妄泄真阴,阴虚火动、火旺痰多,发热咳嗽,咯血吐血。

用法用量泻阳补阴汤(《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四)。吐衄盛,加茜根、大小蓟、藕节、白茅根、侧柏叶、京墨;痰盛,加半夏、前胡、竹沥、荆沥;喘急,加瓜蒌仁、石膏、葶苈、桑白皮、紫苏子、沉香、枇杷叶;热甚,加柴胡、地骨皮,连翘、银柴胡;风盛,加防风、荆芥穗、酸枣仁、薄荷、甘菊花、旋覆花;寒盛,加人参、黄耆、桂枝;心下怔忡惊悸,加茯神、远志、柏子仁,酸枣仁;胁下气膨,加枳壳、青皮、白芥子;淋浊,加猪苓、泽泻、木通、车前子;小便涩,加木通、石韦、滑石、海金沙。遗精,加牡蛎、莲子肉;盗汗,加黄耆、牡蛎、麻黄根、浮小麦;热燥,加滑石、石膏、火麻仁、山栀子。

各家论述黄连泻南方火,宽心下痞满,止呕吐之要药也;黄柏补北方水,除热济阴,抑诸火之要药也;枯芩清肺滋源;知母降北方右尺相火,除骨蒸劳热要药;贝母清西方金,消痰解烦;桔梗引诸药至西方肺金之地,助子扶母之虚也;杏仁收敛耗散之金,乃降气生津之药也;五味子滋少阴不足之水,收太阴耗散之金;紫苑大降气止嗽;当归补血和血之圣药;赤芍药平东方有余之木,安中央不足之土;生地黄凉血生血,清荣中之伏火;天门冬润肺清痰中血,止吐血,清诸经混杂之血;天花粉止渴生津;白术益脾土以生肺金;白茯苓泻诸经火于小便中出。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处方43、白虎葛根汤

处方知母、石膏、葛根、白芷。

功能主治阳明里热头痛,有汗发热,脉洪而数,烦渴引水。

用法用量若带太阳表邪,加羌活、防风、川芎;症兼少阳者,加柴胡,川芎;小便黄赤,加木通、滑石;大便不通,有下症者,加酒煮大黄。

摘录《伤寒大白》卷一

处方44、化疔内消散

处方皂角针1钱,金银花1钱,知母1钱,贝母1钱,天花粉1钱,穿山甲1钱,白及1钱,乳香1钱,赤芍1钱,半夏1钱,甘草1钱,紫河车1钱。

功能主治疔疮初起。

用法用量方中半夏,《金鉴》作“当归”。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45、加味泻白散

处方桑白皮、地骨皮、桔梗、杏仁、防风、黄芩、瓜蒌仁、知母、薄荷、枳壳、橘红、甘草。

功能主治外感风邪,伤肺腋痛。

用法用量口渴加石膏、花粉、竹叶。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46、地骨皮散

处方地骨皮半两,茯苓半两,柴胡1两,黄芩1两,生地黄1两,知母1两,石膏2两。

功能主治阳毒浑身壮热,自汗。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如自汗已,多加知母。

摘录《云歧子脉诀》

处方47、白虎合六一散

处方知母4钱,石膏1两6钱,甘草1钱半,粳米1合,滑石3钱。

功能主治伤暑霍乱,身热肢寒,自汗口渴,小便短赤者。

摘录《治痢南针》

处方48、二门冬饮

处方天门冬(去心)8分,麦门冬(去心)8分,紫菀5分,远志(去心)5分,知母8分,地黄6分,泽泻6分,贝母6分,黄柏8分,桔梗8分,牡蛎1钱,桂5分,百部8分。

功能主治肾虚咳血。肺伤,咯,嗽血。

用法用量水钟半,煎7分,不拘时服。

摘录《医统》卷四十二引《集成》

处方49、白虎解毒汤

处方石膏、知母、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甘草。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麻疹已出,谵语烦躁,作渴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八

处方50、六物丸

处方栝楼根8分,麦门冬(去心)6分,知母5分,人参4分,苦参粉4分,土瓜根4分。

制法上为细末,牛胆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麦粥汁送下,1日3次。未知,稍加至30丸。咽干者,加麦门冬;舌干,加知母;胁下满,加人参;小便数,加土瓜根。随患加各1分。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六引《圣惠》

处方51、白虎加苍术汤

别名苍术白虎汤、白虎苍术汤、白虎加苍汤

处方知母6两,甘草(炙)2两,石膏1斤,苍术3两,粳米3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清温燥湿。主湿温病。身热胸痞,汗多,舌红,苔白腻者;湿温,两胫逆冷,胸腹满,多汗,头目痛,苦妄言,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伤寒发汗不解,脉浮者;湿温憎寒壮热,口渴,一身尽痛,脉沉细者;湿热证,壮热口渴,自汗身重,胸痞,脉洪大而长者;疹毒烦热渴泻者。

用法用量苍术白虎汤(《宣明论》卷六)、白虎苍术汤(《保婴撮要》卷十八)。白虎加苍汤(《医学入门》卷四)。

各家论述1.《医方考》:温毒藏于肌肤,更遇于湿,名曰湿温。湿为阴邪,故憎寒;温为阳邪,故壮热;温热入里,故口渴;湿流百节,故一身尽痛;湿为阴,故脉沉细。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白虎汤也,所以解温热;加苍术者,取其辛燥能治湿也。2.《本事方释义》:知母气味苦寒,入足阳明;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石膏气味辛寒,入手太阴、足阳明;苍术气味苦辛温,入足太阴;白粳米气味甘平,入手足太阴。此治暑湿相搏而为湿温病者。以苦寒。辛寒之药清其暑;以辛温雄烈之药燥其湿,而以甘平之药缓其中,则贼邪,正邪皆却,病自安矣。

临床应用湿温:癸丑年,故人王彦龙作毘陵仓官,季夏得疾,胸项多汗,两足逆冷,谵语,医者不晓,杂进药已经旬日。予诊之,其脉关前濡,关后数。予曰:当作湿温治。盖先受暑后受湿,暑湿相搏,是名湿温。先以白虎加人参汤,次以白虎加苍术汤,头痛渐退,足渐温,汗渐止,3日愈。

摘录《活人书》卷十八

处方52、加减三黄石膏汤

处方黄芩、黄连、黄柏、山栀、石膏、知母、升麻、白芍、玄参、甘草、粳米2撮。

功能主治热症发斑紫赤,烦渴,脉洪数者。

用法用量甚者,加犀角;斑毒盛,加大青。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处方53、加味苍柏散

处方苍术1钱,白术8分,知母5分,黄柏5分,黄芩5分,当归4分,芍药4分,生地4分,木瓜3分,槟榔3分,羌活3分,独活3分,木通3分,防己3分,牛膝3分,甘草1分。

功能主治湿热脚气。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温服。有痰,加竹沥、姜汁;大便实,加桃仁,小便涩,倍牛膝。

各家论述苍术、白术去湿;知母、黄柏、黄芩去热;当归、芍药、生地调血;木瓜、槟榔行气;羌活、独活利关节,散风湿;木通、防己、牛膝引药下行及消肿湿;甘草和药。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54、加减地骨皮散

处方知母、柴胡、甘草(炙)、半夏、地骨皮、赤茯苓、白芍药、黄耆、石膏、黄芩、桔梗。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上消。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钞类编》引作“加减地骨皮饮”。

摘录《医学纲目》卷二十一引钱氏方

处方55、加减七宝饮

处方恒山(醋制,炒)、槟榔、草果仁、甘草、厚朴(姜制)、乌梅、青蒿、知母各等分。

功能主治一切疟疾,热多寒少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半两,水1碗,酒1盏,同煎至1大盏,露1宿,来日早晨烫温,去滓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七

处方56、化斑汤

处方人参、知母、石膏、玄参、大青叶、甘草。

功能主治妊妇伤寒热极发斑,状如锦纹者。

用法用量本方治上证,宜合四物汤去川芎,加黄芩。

摘录《广嗣纪要》卷十

处方57、二母散

别名知母散、二母汤、知母饮

处方知母5分,贝母5分,白茯苓5分,人参5分,桃仁1分,杏仁(并生用,去皮尖)1分。

功能主治产后恶露上攻,留入于肺经,咳嗽,如伤风痰嗽,用寻常伤风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知母散(《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二)、二母汤(《万氏女科》卷三)、知母饮(《准绳·女科》卷五)。

摘录《袖珍》卷四引《圣惠》

处方58、白虎加苍术汤

处方石膏2钱,知母(去粗)1钱,苍术(米泔水浸,晒)1钱,羌活1钱,甘草5分。

制法上作1剂。

功能主治中暑无汗,脉虚弱,腹满身重,口燥面垢,谵语发狂。

用法用量水2钟,加糯米1撮,煎8分,不拘时候服。

摘录《伤暑全书》卷下

处方59、加减大黄当归散

处方大黄、当归、甘草、人参、白茯、黄耆、麦冬、知母、桔梗、黄芩、连翘。

功能主治小眦赤脉附睛外障。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录《眼科全书》卷四

处方60、安胎桑寄生散

处方桑寄生1两,熟干地黄2两,木通1两(锉),赤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1两(锉,微炒),白芷半两,知母1两,远志半两(去心),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5个月,胎不安,腹内(??)刺痛,日夜不止,不欲言语,四肢昏沉。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