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诃子的处方(三)

浏览

诃子(别名诃黎勒、诃黎、诃梨、随风子),味苦;酸;涩;性平,敛肺;涩肠;下气;利咽。主久泻;久痢;脱肛;喘咳痰嗽;久咳失音,小编整理出含有诃子的处方共141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21~180共60个。

处方1、定喘饮子

处方诃子3两,麻黄4两(不去节)。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喘。

用法用量每服4大钱,用水2盏,煎至1盏2分,去滓,入好腊茶1大钱,再同煎至7分,通口服,不拘时候,临卧服尤佳。加人参2两,名“诃参散”。

摘录《百一》卷五

处方2、参苓白术散

处方白术1钱,人参5分,茯苓5分,苡仁5分,莲子5分,山楂5分,神曲5分,肉蔻(去油)4分,诃子(煨,用肉)4分,陈皮4分,白芍5分,木香2分,炙草2分。

功能主治健脾去积。主痘疮虚泄。小便清利,其粪或白或黑,或饮食不化,其气腥,其泄则滑溜自下而无声者。

摘录《种痘新书》卷四

处方3、金主绿云油

处方蔓荆子、南没石子、诃子肉、踯躅花、白芷、沉香、附子、防风、覆盆子、生地黄、苓苓香、芒消、莲子草、丁皮各等分。

制法入卷柏3钱沉净晒干,各细锉,炒黑色,以宽纸袋盛,入瓷罐内。

功能主治生发。

用法用量每用药3钱,以清香油半斤浸药,厚纸封7日。每遇梳头净,手蘸油摩顶心,令热,入发窍,不10日秃者生发,赤者亦黑。妇人用不秃,发黑如漆;已秃者,旬日生发。

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三引《必用全书》

处方4、顶礼散

处方草果子1分,白术半两,白茯苓半两,诃子1分,陈皮1分,木香1分(湿纸裹煨),白扁豆(生姜自然汁煮,去皮,炒)1分,罂粟壳(蜜蘸,慢火炙7次)1钱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固肠胃。主阴阳相搏,其气失守,上盛下寒,便痢不禁。

用法用量方中白术用量原缺,据《奇效良方》补。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引《卫生宝鉴》

处方5、参苓白术散

处方人参、白术(炒)、茯苓、甘草、陈皮、厚朴、肉桂、泽泻、诃子肉、扁豆(炒)、肉豆蔻(面裹煨)。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惊风。久吐、久泻、久痢、久热之后,目陷无神,唇燥烦渴,厥,掌中热。

用法用量米汤调服。

摘录《诚书》卷八

处方6、厚朴汤

处方生姜1两,厚朴1两,枣肉1两(以上用水1碗煎干,入粟米粥半盏,同杵为饼子,贴壁上候干,取下焙干,并后药同研服),缩砂仁(炒)半两,良姜半两,草果仁(炒)半两,甘草(炙)半两,白术半两,诃子(炮)半两,肉桂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冷泻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入烧盐少许,空心沸汤点下。气实,加青皮半两;虚,加陈皮半两。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四

处方7、换肠丸

处方御米壳1两(去隔蒂,碎,微炒,净秤),木香1两,诃子皮1两,白芍药1两,甘草(炒)1两,当归(去芦头,炒)1两,人参1两,白术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泄泻不止,及诸下痢之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水1盏煎化,食前稍热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七

处方8、久嗽丸子

处方海蛤粉(研细)、胆星、杏仁、诃子、青黛、皂角荚。

制法上为末,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嗽。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作“久嗽丸”。

摘录《医学纲目》卷二十六引丹溪方

处方9、保生无忧散

处方当归、川芎、白芍、人参、白术、甘草、陈皮、神曲、麦芽、紫苏、诃子、枳壳。

功能主治安胎益气,令子紧小无病。主滑胎。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处方10、定喘饮

处方人参(去芦)5钱,麻黄(不去根节)5钱,防己(去黑皮)5钱,诃子(去核)5钱,半夏(制)5钱,甘草5钱。

功能主治小儿夹风痰喘气促,不拘冷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煎7分,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11、芦荟丸

处方南木香2钱半,丁香2钱半,诃子(去核,取肉)半两,肉豆蔻半两,使君子肉4钱,芦荟4钱,枣肉1两(薄切,用屋瓦盛,慢火焙干)。

制法上除使君子肉薄切,于乳钵内,极细杵,仍将前南木香等4味,湿面裹,煨至香熟取出,地上候冷,去面锉,焙,同枣肉、芦荟为细末,再入乳钵,同使君子肉杵匀,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养胃壮气,止痢除虫,长肌健力。主五瘠八痢,脏腑虚弱,身体瘦悴,头发焦疏,腹胀青筋,小便白浊,喝水无度,洞泄不时,谷食难化,遍身疮疥,神色干燥。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温米汤空心送下;儿小米汤化下。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12、固肠散

处方肉豆蔻(生用)、木香(不见火)、诃子(炮,去核)、干姜(炮)、阿胶(炒)、陈皮(去白)、罂粟壳(醋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泻痢日久不止,羸不能食。

用法用量入生姜2片、红枣1个,煎至7分,临卧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三九引《澹寮》

处方13、金花散

处方肥皂龟子100个(钲内炭灰炒裂,取黄子),诃子皮5个,甘草2寸(清油煎黄色)。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5岁以下小儿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温水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九

处方14、厚朴荜茇丸

处方荜茇1两,陈橘皮1两,胡椒1两,白石脂1两,龙骨1两,干姜3分,诃子皮3分,缩砂仁3分,白术3分,当归半两,桂半两,厚朴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痢不止,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四

处方15、大断下丸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1两,细辛(去土叶)7钱半,干姜(炮)1两半,高良姜1两半,肉豆蔻1两(面裹煨),诃子(煨,去核)1两,酸石榴皮(去瓤子)1两半(醋浸1宿,取出炙令焦黄),龙骨1两半(研),赤石脂1两半(研),牡蛎(火煅,称)1两(研),白矾(枯)1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脏腑停寒,肠胃虚弱,腹痛泄泻,全不思食;下痢滑数,肌肉消瘦,饮食不入,脉细皮寒,气少不能言,有时发虚汗,及脏腑停寒,脐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16、大效至圣千金饮子

处方绵黄耆(蜜炙)、甘草、陈皮、罂粟壳(炙)、木香、白芍药、地榆、川当归、枳壳(制,炒)、黑豆(炒)、乌梅、淮枣、白术、诃子(炮,去核)、黄连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脾积虚痢,便下五色,先由呕吐,后作泄泻,脐腹(疒丂)痛,胁肋胀满;受湿虚鸣,脓血相杂,下如豆汁,亦如瘀血,日夜无度,食少肌羸。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小盏,煎至半,去滓,通口与服。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八

处方17、换肠丸

处方当归(切,焙)半两,青皮(去白)1分,木香1分,陈皮(去白)7钱,诃子皮7钱,甘草(炒)4钱,豆蔻4钱,御米壳(蜜浴,炒)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小儿樱桃大。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泻痢脓血,腹中(疒丂)痛,困倦减食,里急后重,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丸,姜汤化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施圆端效方》

处方18、胡黄连丸

处方胡黄连、诃子肉(炮)2钱,朱砂1钱半。

制法上为末,烂饭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7-10丸,甘草、姜汤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惠眼观证》

处方19、厚朴香连丸

处方黄连(净)3钱,木香3钱,紫厚朴(制)3钱,缩砂仁3钱,夜明砂(隔纸炒)3钱,诃子肉(炒)1钱。

制法上为末,粳米饭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痢。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前干艾叶、生姜煎汤送下。

摘录《幼科类萃》卷五

处方20、真方圣散子

处方御米壳3两(捣碎,醋炒黄色),肉豆蔻(面裹煨,去面)1两,赤石脂1两,乌鱼骨(去皮)1两,甘草(炙黄)1两,楝丁香1两,诃子皮1两,干姜(炮)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固养脾胃,温中,止心腹痛。主男子妇人脾胃受湿,中脘停寒,吃物频伤,心胸满闷,胁肋膨胀,肠鸣虚痞,小腹坚痛,脐下强急,或大便不调,米谷迟化,里急后重,下痢脓血,或下五色,或便如鱼脑,或如豆汁,或有鲜血,或如烂肉相似,日夜无度,久而不愈,嗜卧怠堕,虚羸,肢体沉困,寒热时作。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水1盏,入乳香少许煎5-7沸调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七

处方21、固肠散

别名御米散

处方木香半两,黄连半两,御米壳1两半(蜜炙),象豆(藏白矾烧)半两,诃子(面裹煨,大者)半两,石榴皮(酸者,涂蜜炙黄)半两,柿蒂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血痢,下如鱼脑浆,或似豆汁,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空心米饮调下。

摘录《鸡峰》卷十四

处方22、芦荟丸

处方木香5钱,肉果5钱,丁香5钱(3味面裹烧),芦荟1两,使君子5钱,诃子5钱。

制法上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脾癖。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白汤送下,日2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一

处方23、固本暖脐膏药

处方真麻油1斤4两,甘草片2两,天冬5钱,麦冬5钱,熟地5钱,肉苁蓉5钱,牛膝5钱,枸杞5钱,当归5钱,杜仲5钱,汉防己5钱,防风5钱,羌活5钱,独活5钱,川芎5钱,续断5钱,锁阳5钱,虎胫骨5钱,桃仁5钱,远志肉5钱,杏仁5钱,菟丝子5钱,巴戟肉5钱,蛇床子5钱,红花5钱,木鳖子5钱,姜黄片5钱,延胡索5钱,南星5钱,半夏5钱,天麻5钱,威灵仙5钱,淫羊藿5钱,骨碎补5钱,鹿茸5钱,肉桂5钱,附子5钱,蓖麻仁5钱,紫梢花5钱,谷精草5钱,肉蔻5钱,益智仁5钱,人参5钱,黄耆5钱,何首乌5钱,苏木屑5钱,苍术5钱,五灵脂5钱,白僵蚕5钱,川山甲5钱,苍耳子5钱,麻黄5钱,荔枝草5钱,三角尖5钱,益母草5钱,清风藤5钱,五味子5钱,皂角刺5钱,粟壳5钱,诃子肉5钱,葱子5钱,韭子5钱,东丹(飞净,炒黑色)10两,嫩松香(绞去脚,提至色白)4两,嫩黄蜡(提净脚)4两,硫黄(制净末)3钱,雄黄(制净末)3钱,龙骨(制净末)3钱,牡蛎(制净末)3钱,玄精石(制净末)3钱,赤石脂(制净末)3钱,乳香(制净末)3钱,没药(制净末)3钱,沉香(制净末)3钱,丁香(制净末)3钱,木香(制净末)3钱,麝香(制净末)3钱,蟾酥(制净末)3钱,阳起石(制净末)3钱,阿芙蓉(制净末)3钱。

制法第一次,真麻油以桑柴火熬透,第二次,甘草片入油熬焦,去滓;第三次,天冬至韭子60味药入油熬焦,重绵绞去滓净;第四次,东丹入油搅匀;第五次,嫩松香入油搅匀,以时候之寒暖,看老嫩出火;第六次,嫩黄蜡入油搅匀;第七次,硫黄至赤石脂六味药入油搅匀,候冷;第八次,再入乳香至木香5味药搅匀;第九次,临用时加入麝香、蟾酥、阳起石、阿芙蓉。

功能主治培元益气,祛寒和血,调补精气。主男子先天不足,下元虚冷,劳伤痿痹,腰膝酸疼,精寒阳萎,白浊阳遗;妇人经水不调,沙淋白带,子宫虚冷,难嗣半产;暴泻久泄,肚腹疼痛;偏身寒湿风痛。

摘录《活人方》卷二

处方24、厚朴散

处方厚朴、诃子皮半两,使君子1个,拣丁香10个,茯苓2钱,吴白术2钱,青皮2钱,甘草1钱(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虚滑,泻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字,1岁加减,用清米汤下。

摘录《宣明论》卷十四

处方25、固肠汤

处方罂粟壳2两,甘草3钱,干姜(炮)3钱,诃子肉3钱,木香1钱半,陈皮4钱。

功能主治冷热不调,下痢赤白,及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上药入陈米1撮,水煎。

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二引叶氏方

处方26、固肠饮

处方木香、黄连、当归、白芍、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诃子。

功能主治久痢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七

处方27、固肠汤

处方罂粟壳3两(醋浸,炙稍黄),枳壳(麸炒,去瓤)2两,白芍药2两,橘红1两,当归1两,甘草(炙)1两,诃子(煨,去核)半两,木香(煨)半两,人参半两,白姜(炮)半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肠虚下痢,赤白频并,日久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三因》卷十二

处方28、葛根汤

处方葛根半两,桔梗(炒)1两,防风(去叉股)1两,白芍药1两,甘草(炙)1两,诃子(去核)1两,川芎(洗)1两,白术1两,枳壳1两(去瓤,麸炒黄)。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胁肋下痛,不美食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盏半,入生姜、大枣,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1日4-5次。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葛根气味辛甘平,入足阳明;桔梗气味苦辛平,入手太阴;防风气味辛甘微温,入足太阳;枳壳气味苦寒,入足太阴;白芍气味酸微寒,入足厥阴;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诃子气味温涩,入手阳明、足太阴;川芎气味辛温,入足少阳厥阴;白术气味甘温微苦,入足太阴。因胁下痛,致脾胃受困,纳食不美,故以升散之药,鼓动脾阳,兼用和中之品,佐姜、枣以和营卫,则肝邪不致乘虚犯胃也。

摘录《本事》卷七

处方29、固肠饮

处方诃子(去核取肉,炒)、甘草(炙)、厚朴(姜制,炒)、干姜(炮)、草果(用仁)、陈皮(炒)、良姜(炒)、白茯苓、神曲(炒)、麦蘖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心腹冷痛,不可忍,及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2钱,小儿半钱,以水1盏,煎至7分,入盐少许,食前服;急症则用沸汤入盐调服。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30、拨云膏

处方蜜10斤(先烧铫热,倾上蜜,用葱5-7枝,擘开,滚1-2沸,用绵子滤过,瓷器另盛),黄连1斤(用雪水3-4碗,熬成膏,滴水不散,绵子滤过,瓷器粗药另盛),黄柏1斤,薄荷5两,荆芥3两,马牙消2两,柳皮5-7片,槐皮3-5片,蛾观石1两,杏子仁1两,红赤石半两,乌鱼骨3两,金晶石2两,银晶石2两,菩萨石2两,夜明砂2两,炉甘石2斤(用桑柴火烧,童便3碗烧醮7遍),诃子3两,白丁香1两(直),细药片脑半钱,南硼砂2两,麝香少许,黄丹半斤(水飞),硇砂半斤,青盐半斤,密陀僧4两,铜绿5两,乳香3两,鸦嘴矶2两,白矾3两,井泉石半斤,绿矾1两。

制法上将粗药前17味,用雪水1桶,熬成滴水不散,用生绢滤过,瓷器内澄定,来日去滓,取清,用瓷瓶1个,先下黄连蜜膏子,次下后15味细药,再下粗药膏子,盛不了不妨,觑稀绸下;次用大锅内甜水煮黑豆7-8升,放瓶在内,休渰,自瓶口不住柳枝搅之,豆烂为度,取出,药埋在地,去火毒。

功能主治一切昏暗眼疾。

用法用量使用验,药料减除修合。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烟霞圣效》

处方31、肥儿芦荟丸

处方芦荟1钱,白附子(末)1钱,白芜荑(末)1钱,朱砂2分,胡黄连(末)2分,雄黄2分,青黛7分,黄连(末)7分,轻粉1钱7,诃子2个(末),使君子20个(烧),麝香半钱,巴豆14个(去皮心膜,用纸十重出油)。

制法上13味,先将12味和研匀,次入巴豆霜,再研如面,拌和匀,用熊胆少许,热汤半盏,浸汤瓶口上良久,熊胆溶作水,滤去滓,入面半匙煮成糊,和药为丸,如小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五疳八痢,急慢惊风,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5-7丸,用薄荷汤吞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仙人水鉴》

处方32、厚胃丸

处方诃子皮(纸裹蘸湿煨香,去核)、龙骨(煅)、肉豆蔻(面裹煨)、附子(炮,去皮脐)、赤石脂(煅)、木香(不见火)、川白姜(炮,洗)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33、固肠丸

处方肉豆蔻(面裹煨)1两,龙骨(煅,研,水飞)1两,阿胶(蛤粉炒)1两,赤石脂(煅7次,醋淬,研)1两,附子(炮)1两,干姜(炮裂)1两,木香(湿纸裹,煨)1两,人参(去芦)1两,沉香半两(镑,不见火),白术2两(炒),诃子(去核)2两。

制法上为细末,粳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痢,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心米饮汤送下。服药后觉热,去附子,加茱萸1面,黄连1两。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瑞竹堂方》

处方34、抵痰汤

处方天南星3钱(生),礞石4钱(煅),海浮石5钱,山甲3钱(炙),诃子4钱,橘红5钱,龙骨3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癫病呆呆痴痴,喜怒哀乐,发之皆不中节,或忘前失后,或言语不伦,或无故喜怒,或忽泣忽止,体较弱者。

用法用量元酒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用南星为君能燥湿痰,佐以礞石能坠顽痰,诃子能化郁痰,橘红能导滞痰,以甘草调中,以龙骨收敛,以山甲引药达病所,使其积聚之痰,皆从海浮石由胸部之汗而出,其胸部愈见粘液愈妙。抵者触也,谓触动其痰,从汗而去也。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五

处方35、丁沉丸

处方肉豆蔻(面裹,煨)、丁香(不见火)、白豆蔻仁、木香(不见火)、缩砂仁、槟榔、麦糵(炒)、诃子皮、面姜、青皮(去瓤)、人参(去芦)、胡椒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气逆,脾胃不和,疰闷胸胁,噎塞不利;或气时上攻冲,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本方名丁沉丸,但方中无沉香,疑脱。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处方36、桂花饼

处方桂花1两,儿茶5钱,诃子7个,甘草5分。

制法上为末,桂花水调为丸饼。

功能主治清痰降火,止嗽生津。

用法用量每嚼1丸,滚水送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三

处方37、拘肠丸

处方白矾5钱,绿矾5钱,诃子1枚,枳壳5钱,白附子10个,天南星5钱,半夏3钱,栝楼3钱,猬皮10个,胡桃仁10个,鸡冠花3钱。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诸般痔疾,肛边肿痒,或生痛脓血,或下血肠出不入。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用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一

处方38、蚵蚾散

处方白术(炒)1两2钱,橘皮5钱,使君子肉5钱,厚朴(炙)5钱,法半夏5钱,神曲〔炒〕5钱,山楂5钱,香附(炙)5钱,青蒿5钱,枳实(炒)5钱,木香5钱,胡连5钱,三棱(炒)5钱,莪术(炙)5钱,砂仁5钱,莱菔子(炒)5钱,槟榔5钱,诃子肉5钱,草果仁5钱,黄连5钱,沉香3钱,蚵蚾虫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消疳磨积,健脾化滞。主小儿疳积痞块,肚大青筋,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每服5分,温开水冲服,1日2次;或炼蜜为锭,重1钱,每服1锭。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39、茯苓生化汤

处方川芎1钱,当归2钱(土炒),姜炭5分,炙甘草5分,茯苓1钱,陈皮1钱,白术1钱半,人参2钱,肉果(煨)1钱,诃子1钱,莲子8分,糯米1撮。

功能主治产后泄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寒痛泻,加砂仁5分;热泄,加炒连3分;泻久,加升麻3分;泻水,加苍术1钱;泻出食肉如败卵及噫气,加神曲、砂仁各8分,山楂、麦芽各5分,或加豆蔻、丁香各1钱;渴,加麦冬1钱、五味6分。

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四

处方40、厚脾丸

处方厚朴(去粗皮,姜制)半两,肉豆蔻1个(面裹煨,去面),龙骨半两(煅),诃子肉(煨,去核)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劳虚冷,白痢泄泻,手足逆冷。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二

处方41、金蟾散

处方蟾、夜明砂、桃白皮、樗根皮、地榆、诃子、槐米、粉草、大枣。

功能主治消疳。主脊疳。脊热生虫,以手击其背,空若鼓鸣。

摘录《顾氏医径》卷五

处方42、附子木香丸

处方附子半两,木香半两,石斛半两,桂半两,黄耆半两,磁石半两,椒目半两,荗半两,当归半两,鹿茸半两,人参半两,茯苓半两,枳壳半两,诃子半两,黄橘皮半两,桃仁半两,白术半两,桑白皮半两,桔梗半两,牛膝半两,干姜半两,厚朴半两,吴茱萸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猪肾三对生研,入酒三合,蒸饼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气下后,补药消积进食,凡水气已经利下,疾证往来不定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九

处方43、丁沉丸

处方丁香5钱,人参5钱,沉香3钱,白蔻3钱,诃子3钱,白术3钱。

制法上以甘草膏子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酒病。

摘录《袖珍》卷三

处方44、复明膏

处方黄连(去须土)1两,防风(去芦头)1两,黄丹(水飞)1两,诃子1对(去核用皮),白丁香2两(水飞),柳桃枝4两(锉碎),蜜1斤(用旧葱同煎,去滓)。

制法上先将黄连等5味,用水4升,砂锅内熬至水欲药平,绵滤过,同蜜再熬数沸,后下黄丹滴水不散,土内埋1-2日,去其火毒。

功能主治远年近日云翳瘀肉攀睛,一切眼病。

用法用量点眼。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一四一三引《烟霞圣效》

处方45、牢牙乌髭方

处方旱莲草2两半(此草有2种,1种是紫菊花,炉火客用之;此1种,再就北人始识之,《本草》中名鲤肠草,《孙其人千金方》名金陵草,浙人谓之莲子草,其子若小莲蓬故也),芝麻莘3两(此是压油了麻枯饼是也),诃子20个(并核锉),不蛀皂角3梃,月蚕沙2两,青盐3两半,川升麻3两半。

制法上为末,醋打薄糊为丸,如弹子大,捻作饼子,或焙或晒,以干为度;先用小口瓷瓶罐子,将纸筋泥固济,晒干,入药饼在瓶内,以黄泥塞瓶口,候冷,次日出药。

功能主治牢牙乌髭。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本草纲目》引作“旱莲散”。

摘录《寿亲养老》卷四

处方46、茯苓黄连丸

处方黄连末8分,茯苓6分,木香2分,诃子皮1分。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渴人引饮既久,夏秋之交,湿气过多,脾胃又弱,时或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服。泻止勿服。

摘录《鸡峰》卷十九

处方47、保生散

处方神曲(炒)、大麦糵(炒)、陈皮(去瓤)、人参、诃子(煨,去核)、白术各等分。

功能主治临产令子母气顺。主临产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水1盏,煎至7分,空心热服。临产每日1服,才觉痛,速进3服,减十分辛苦。

摘录《产宝诸方》

处方48、炉甘石膏

处方炉甘石1两,代赭石1两,黄丹1两,冬蜜8两,诃子2枚(取末),槐枝49条,柳枝49条。

制法上为细末,入黄连水再(石禹)至千万余下,却以蜜炼去白沫,入末同熬成膏;柳条搅不住手,滤净入后膏子和剂;再以黄连研末1两,入水于铜锅煎熬成膏,滤去滓,取净入前蜜药,瓷碗盛放汤瓶口上蒸炖成膏,槐、柳枝一顺搅不住手,互换枝条搅尽,滤净出火毒。

功能主治眼目昏花,视物不明。

用法用量点眼,又以热汤泡化洗眼。

摘录《准绳·类方》卷七

处方49、肠炎汤2号

处方禹余粮9g,赤石脂9g,制附片9g,肉桂2g(后下),干姜9g,煨诃子12g,煨肉豆蔻9g,米壳6g,补骨脂9g,党参15g,焦白术9g,甘草3g。

功能主治温肾健脾,固肠止泻。主脾肾阳虚型慢性肠炎,早晨腹泻,腰腿酸软,消瘦无力,四肢不温,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各家论述禹余粮、赤石脂、诃子、肉豆蔻、米壳涩肠止泻;制附片,肉桂、干姜温中补阳;补骨脂温阳固肾;党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止泻。

摘录《临证医案医方》

处方50、纯阳真人养脏汤

别名真人养肠汤、养脏汤

处方人参6钱,当归(去芦)6钱,白术(焙)6钱,肉豆蔻(面裹,煨)半两,肉桂(去粗皮)8钱,甘草(炙)8钱,白芍药1两6钱,木香(不见火)1两4钱,诃子(去核)1两2钱,罂粟壳(去蒂盖,蜜炙)3两6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肠胃虚弱。冷热不调,脏腑受寒,暴泻,下痢赤白,或便脓血,有如鱼脑,里急后重,脐腹(疒丂)痛,日夜无度,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全不思食,及脱肛坠下,酒毒便血,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真人养肠汤(《直指》卷十三)、养脏汤(《直指小儿》卷四)。本方改为散剂。每服三钱。名“养脏散”、“真人养脏散”(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如脏腑滑泄夜起,久不愈者,可加炮附子3-4片,煎服。

注意忌酒、面、生冷、鱼腥、油腻。

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此手足阳明药也。脱肛由于虚寒,故用参、术、甘草以补其虚;肉桂、肉蔻以祛其寒,木香温以调气,当归润以和血,芍药酸以收敛,诃子、罂壳涩以止脱也。2.《方剂学》:方中参、术、甘草益气健脾,合肉桂、肉豆蔻温中止泻,为方中主要部分;粟壳、诃子固肠止泻,当归、芍药和血止痛,木香调畅气机,为方中辅佐部分。合用以奏补虚温中,涩肠固脱之效。

摘录《局方》卷六(绍兴续添方)

处方51、洁白丸

处方诃子(煨)370g,寒水石(平制)210g,翼首草85g,五灵脂膏178g,土木香26g,石榴子26g,木瓜26g,沉香19g,丁香20g,石灰华13g,红花6g,肉豆蔻13g,草豆蔻13g,草果仁13g。

制法上14味,除五灵脂膏外,余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五灵脂膏,炼蜜370g及适量水,泛丸,干燥,打光,即得,每丸重0.8g。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止痛止吐,分清泌浊。主胸腹胀满,胃脘疼痛,消化不良,呕吐泄泻,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丸,1日2-3次,嚼碎,吞服。

摘录《中国药典》一部

处方52、枇杷叶散

处方枇杷叶半两,半夏半两,麦门冬半两,人参半两,甘草半两,诃子目1两,藿香1两,枳壳3分,陈皮3分(一方无大枣、诃子)。

功能主治妊娠心膈气滞,呕吐,不下饮食,神虚烦,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一

处方53、灵宝如意丹

别名灵宝丹

处方法夏5钱,细辛4两,贯众6两,枯矾1两,牙皂5钱,薄荷叶4钱,广陈皮3钱,川羌活3钱,胆南星5钱,苍术4钱,檀香5钱,川芎4钱,白芷4钱,朱砂(水飞)4钱,降香5钱,荆芥3钱,乳香(去油)5钱,明雄(水飞)3钱,防风3钱,独活3钱,蟾酥4钱,桔梗4钱,诃子肉5钱,薄荷油5钱,当门子5分。

制法上为细末,以小瓶盛置,每瓶3分,黄蜡封固,勿令泄气。

功能主治感冒时邪,头昏鼻塞,中暑、中寒、中风、中痰、霍乱吐泻转筋,红痧、乌痧、绞肠痧、瘪螺痧,赤白痢疾,不服水土,及七十二种痧症。

用法用量轻病者每服1分5厘,重病者5分,温开水送下。并且可以少许吹鼻取嚏。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昌方)

处方54、定嗽劫药

处方诃子、百药煎、荆芥穗。

制法上为末,加生姜,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痰嗽久远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统》引作“百药煎”。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

处方55、金科猪肚丸

处方使君子1升,青皮(炒)、三棱(煨)、莪术(煨)、黄连、胡黄连、川楝子、芜荑(炒,研)、枳壳(炒)、黄梗皮、青木香、麦芽(炒)、槟榔(炒)、香附子、陈皮、杏仁(研)、茴香(炒)、吴茱萸(炒)、轻粉、巴豆(去心,去油)、神曲(炒)、龙胆草、石榴皮、诃子、肉豆蔻、南木香、芦荟、虾蟆(炙)、谷芽(炒)、青黛、白曲、干姜、玄胡索(炙)、朱砂、姜(炒)、郁金、皂角(烧)、山茱萸、没石子、良姜、干漆(炒令烟尽)、丁香各等分(一方加黄丹、鸡子黄、米粉)。

制法上为末。先用雄猪肚1个,以使君子肉1升,糯米2-3合,粳米2合,人猪肚内,蒸熟捣烂糊,再入猪胆汁3-4个研匀,却入众药,搜作饼子,臼中杵捣百遍,视色和匀为细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疳积,面黄肌瘦,腹内痞癖气块,五疳多虫,骨蒸,疳寒热,瘦悴,面浮,无辜,丁奚。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饭饮吞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引《傅氏活婴方》

处方56、固肠断下丸

处方肉豆蔻1两,白术(炒)1两,诃子(煨)1两,白龙骨(煨)1两,当归身1两,干姜(煨)5钱,粟壳5钱,木香(煨)3钱。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寒久泻滑泄。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清米饮送下。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二

处方57、复明膏

处方黄连1斤(洗净,去须,锉),当归半斤(洗净,擘开腹儿),诃子3两(洗净,捶碎),黄柏3两(去粗皮)。

制法上4味,以腊水1大桶,瓷器内浸15日,入铜锅内熬至数10沸,滤去滓;炉甘石半斤,桑柴火煅7次,用前药4味汁蘸7次,如鸡子黄色,为极细末,水飞过;鹅梨25个,捣烂,用生绢袋,滤去滓;黄丹半斤,水飞过,蜜2斤半,水2升半,葱一把,熬水尽。去滓;猪胰子15个,择净脂油,用扞草裤一大把,同捣烂泥,生绢袋滤去滓,再过一次,同煎药汁下铜锅内煎熬,欲成稀膏,下后6味:青盐、盆消各1两,铜绿(研极细末)、硇砂、硼砂、熊胆各5钱,共为细末,入锅再熬一时,欲成稠膏子,下后4味:麝香3钱(水研细),龙脑、轻粉、粉霜各1线(研细)。上药再熬,从紧至慢,渐渐微火熬成膏,出锅入瓷器内盛,放土中埋1个月,去火毒可用,以后若干时,却用乳汁化开。

功能主治远年近日眼目昏花。

用法用量每日可点30-50次,若肿时歇1-2日再点。以效为度。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二

处方58、建脾理中汤

处方人参8分,白术(土炒)8分,白苓8分,白芍(酒炒)8分,陈皮、苍术、炮姜、升麻、甘草、肉豆蔻(煨,去油)、诃子(煨,去核)。

功能主治脏寒泄泻,饮食入胃,完谷不化,服香砂六君子汤不应者。

用法用量红枣为引。

摘录《一盘珠》卷三

处方59、固荣丹

处方代赭石(火煅通红,醋淬21次,焙净,捣,罗过,再就乳钵内研极细)2两,五倍子(麸炒)1两,诃子(去核,锉,炒燥)1两,鹿角胶(锉,麸炒脆为度)1两,木贼(去节,锉,炒)1两,当归(锉,洗净,去芦)半两,川芎(用刷牙子洗,锉,炒)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代赭石末和水煮,糯米粉厚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阴干。

功能主治痔大作,下血不止,或吐血,鼻衄,尿血,横流不摄。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米汤送下,以止为度,未效再进。

各家论述代赭石大治肠风下血痔疾,建脾缩小便,亦治鼻衄、吐血、尿血;诃子治肠风下血;五倍子治五痔下血不止;当归、川芎治肠风下血,血既多,以此滋血不致枯竭也;鹿角胶固血道、补血虚。或下血未已,急进此药,不辍则自然收敛,不渗失也。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60、金粟丹

别名金粟丸

处方母丁香1两,草龙胆1两,厚朴(生姜汁制)1两,好朱砂(细研,水飞)1两,青黛(研)1两,干蟾5枚(涂酥炙焦黄),夜明砂(微炒)半两,诃子皮(微炮)半两,蝉壳半两,川黄连(冬用)2两,(夏用)1两,(上为细末),麝香(研)半两。

制法上药一处拌匀,用炼蜜一半,白面糊一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腹大疳瘦,如吃泥土,泄利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10粒,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张涣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