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寒水石的处方(四)

浏览

寒水石(别名红石膏、方解石),辛、咸,寒。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发热烦渴,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痛;外用治烧烫伤。小编整理出含有寒水石的处方共475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81~240共60个。

处方1、茯苓白术散

处方滑石1两,寒水石5钱,石膏5钱,泽泻5钱,甘草5钱,白术2钱半,茯苓2钱半,人参2钱半,桂枝2钱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既多,津液暴亡,烦渴引饮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开水送下,姜汤亦可。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三

处方2、疥疮剪草散

处方蛇床子3钱,寒水石2钱,芜荑2钱,剪草1钱,吴茱萸1钱,枯矾1钱,黄柏1钱,苍术5分,厚朴5分,明雄黄5分,轻粉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癣疥。

用法用量香油调敷。

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处方3、活络膏

处方牵牛2钱5分,独活2钱5分,麻黄2钱5分,蝉蜕2钱5分,杜仲2钱5分,大戟2钱5分,白芷2钱5分,木鳖子2钱5分,桃仁2钱5分,山甲2钱5分,黄连2钱5分,巴豆2钱5分,川芎2钱5分,五倍子2钱5分,枳壳2钱5分,大麻子2钱5分,诃子2钱5分,防风2钱5分,甘遂2钱5分,全蝎2钱5分,南星2钱5分,当归2钱5分,官桂2钱5分,细辛2钱5分,青皮2钱5分,羌活2钱5分,皂角2钱5分,黄柏2钱5分,射干2钱5分,三棱3钱,莪术3钱,芫花3钱,川乌3钱,附子3钱,厚朴3钱,香附3钱,地龙3钱,生地3钱5分,大黄3钱5分,槟榔3钱5分,玄参3钱5分,川断3钱5分,申姜3钱5分,陀僧7钱,马钱子6钱,蛇退1钱5分,蜈蚣1钱。上药酌予碎断,用香油70两炸枯,去滓过滤,炼至滴水成珠,入黄丹27两,搅匀成膏,取出浸入冷水中去火毒后,加热溶化,兑入下列各药:血竭2钱5分,乳香2钱5分,没药2钱5分,赤石脂2钱5分,木香2钱5分,沉香2钱5分,硼砂2钱5分,龙骨4钱5分,轻粉1钱5分,寒水石1钱5分,丁香1钱5分,朱砂1钱5分,地龙3钱,麝香8分。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搅匀,摊贴,每大张油重6钱,小张4钱5分。

功能主治散风止痛,舒筋通络。主腰腿疼痛,筋脉拘挛,风寒麻木。

用法用量微火化开,贴患处。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4、红桃散

处方石膏1两,寒水石1两,脑半字,麝半字。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夹惊伤寒,头疼壮热,涎潮,惊悸多哭,气粗心烦;及治气壅,膈节不通。

用法用量灯心汤调下,量大小加减服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八

处方5、安神丸

处方茯苓2两,茯神2两,白术2两,甘草5钱,山药2两,寒水石2两,朱砂8钱。

制法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惊恐。

用法用量临卧灯心、淡竹叶汤送下。

摘录《何氏济生论》卷五

处方6、安神丸

处方马牙消5钱,白茯苓5钱,麦门冬5钱,干山药5钱,甘草5钱,寒水石(研)5钱,龙脑1字(研),朱砂1两(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补心,定惊,泻火。主小儿心虚肝热,面黄颊赤,身热,神志恍惚,惊风,惊啼,因惊吐奶。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以沙糖水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7、拔毒散

处方阳起石1两,寒水石1两,砚石1两,白石脂1两,石膏1两,麦饭石1两。

制法上为末,重研如面。

功能主治发背。

用法用量用新汲水调涂疮上。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8、鸡黄煎

处方煨石膏3钱,寒水石2钱,黄丹1钱,硫黄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将鸡子黄熬出油调敷。

功能主治脓窝疮。

用法用量外敷。

摘录《种福堂方》卷三

处方9、牢牙散

处方升麻1钱,细辛1钱,川芎1钱,防风1钱,槐角1钱,生地黄1钱,白芷1钱,木律1钱,青盐(研)1钱,皂角灰1钱,茯苓2钱,寒水石(烧赤,去石,研粉)。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牢牙。主牙齿一切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方中寒水石用量原缺。

摘录《鸡峰》卷二十一

处方10、虎睛丸

处方虎睛1对(微炙),秦艽半两(去苗),龙齿半两,防葵半两,黄芩半两,雄黄半两(细研,水飞过),汉防己半两,牛黄半两(细研),羌活1分,川升麻3分,寒水石3分,远志1分(去心),茯神半两,石膏1两(细研),天雄半两(炮裂,去皮脐),鬼箭羽1分,蛇蜕皮5寸(微炒),露蜂房1分,白鲜皮1分,白薇1分,贯众1分,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风邪,发癫狂及诸痫。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虎眼丸”。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11、灵砂丹

别名辰砂羌活丸

处方独活3两,羌活3两,细辛3两,石膏3两,防风3两,连翅3两,薄荷3两,川芎1两,山栀1两,荆芥1两,芍药1两,当归1两,黄芩1两,大黄(生)1两,桔梗1两,全蝎(微炒)半两,滑石4两,菊花半两,人参半两,白术半两,寒水石1两(生用),砂仁1钱,甘草3两(生),朱砂1两为衣。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风热郁结,血气蕴滞,头目昏眩,鼻塞清涕,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闷,咳嗽痰实,肠胃燥涩,小便赤;或肾水阴虚,心火炽甚,及偏正头风痛,发落齿痛,遍身麻木,疥癣疮疡,一切风热。

用法用量辰砂羌活丸(《摄生众妙方》卷三)。本方方名,《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引作“大灵砂丹”。

摘录《医学启源》卷中

处方12、灵砂黑虎丹

处方白砒3钱(将砒用绿豆水煮过,入罐内升5炷香,取出以白萝卜同煮过,入药),寒水石(煅)3钱,百草霜3钱,金头蜈蚣2条(焙),大黑豆120粒,冰片1分,麝香1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和匀,用小红枣4两,煮熟去皮核,同捣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杨梅疮后,头如破裂之疼痛,筋骨拘挛,痛不可忍,或起冷痰包,脓水淋漓;兼治阴结毒,一切湿痰,久不收口之疮。

用法用量每服2丸,冷水或茶送下,日3次。服是药,口、眼胞肿则药力到矣,缓1日再服。其黑豆生用,冷水泡软,去皮捣碎,加红枣肉,丸得起便罢,不必多,或加西黄2-3分更妙。凡结毒顽疮,先服五宝丹或八宝丹,必用此药收功,永远不发。

注意忌吃热汤水,宜吃大荤,以免嘈杂。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四

处方13、拔毒散

处方石膏3两,甘草1两,黄柏1两,寒水石7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拔毒消肿,散热定疼。主小儿丹毒,肉色变异,或着四肢,或在胸背,游走不定,焮热疼痛。

用法用量每用水调,时复以鸡翎刷扫;以芭蕉自然汁调妙。

摘录《局方》卷八(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处方14、虎睛丸

处方虎睛1具(酒浸1宿,炙),防风4分,秦艽4分,防葵4分,龙齿4分,黄芩4分,雄黄4分,防己4分,山茱萸4分,茯苓4分,铁精4分,鬼臼4分,人参4分,干地黄(一方云干姜)4分,大黄4分,银屑4分,牛黄4分,独活3两,远志3两,细辛3两,贯众3两,麝香3两,白蔹(1作白薇)3两,升麻3两,白鲜皮3两,茯神5两,石膏5两,天雄5两,鬼箭羽2分,露蜂房2分,寒水石6分,蛇蜕1尺。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癫掣疭,口眼张大,口中出白沫,或作声,或死不知人。

用法用量按:《圣济总录》有芎䓖、飞鸦头,无雄黄、茯神。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虎睛、龙齿定魄安魂,牛黄、麝香涤痰利窍,蜂房、蛇蜕攻毒祛风,铁精、银屑辟邪镇惊,雄黄、石膏破恶散结,防葵、天雄出阴入阳,升麻、大黄升清除浊,人参、地黄导气和血,其余风药、毒药总皆匡佐之流耳。如无虎睛,珍珠代用可也。

摘录《千金》卷十四

处方15、败毒散

处方石膏(煅)1两,寒水石(煅)1两,花粉5钱,白芷5钱,紫河车草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喉以上肿痛,头大如斗,面合眼缝。

用法用量每服7钱,老酒服至醉为妙。

摘录《仙拈集》卷二引《全生》

处方16、花蕊石丸

处方地骨皮5钱,百部5钱,百合5钱,天冬5钱,麦冬5钱,薏苡仁1两,花蕊石1两,寒水石3钱,胡黄连3钱,真熊胆3钱。

制法上为末,绿豆粉为丸。

功能主治麻后来毒未清,留滞肺经,致吐痰如黄脓者,乃成肺痈之候,以桑连汤、百部汤治之不愈者。

用法用量白汤送下。

摘录《麻科活人》卷四

处方17、金黄散

处方寒水石2两,蔚金1对,蓝实1两,大黄1两,黄柏1两,黄连1两,景天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热毒丹流,游走不定,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古方汇精》有芙蓉叶五钱。

摘录《玉机微义》卷十五

处方18、保生救苦散

处方生寒水石、大黄(火煨)、黄柏(油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火烧,或热油烙,及脱肌肉者。

用法用量用油调涂,或干用此药涂之。其痛立止。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19、茯神散

处方茯神半两,龙齿半两(细研),寒水石1两,川升麻半两,石膏1两(细研,水飞过),犀角屑半两,牛黄半分(细研)。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惊热烦躁,手足抽掣,心悸。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竹沥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处方20、茯神散

处方茯神1两半,川升麻1两,玄参1两半,秦艽1两(去苗),寒水石2两,龙胆1两(去芦头),川芒消2两,川大黄3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心腹结实,身体壮热,四肢不利,心神多惊,欲发痫者。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分2次温服,早晨、午后各1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处方21、承气汤

处方前胡1两,枳实1两,桂心1两,大黄1两,寒水石1两,知母1两,甘草1两,消石2两,石膏2两,栝楼根2两。

功能主治气结胸中,热在胃管,饮食呕逆,渴者。

用法用量《千金翼》有栀子,无枳实。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承气者,承制逆上之气也。此方虽借承气之名,实取《金匮》大黄甘草汤之制,以治胸中客热,加前胡、枳实以下气,知母、石膏、寒水、栝楼以化热,消石、桂心为伏热之开导也。

摘录《千金》卷十六

处方22、刘寄奴散

处方赤石脂1两,无名异1两(烧红),风化石灰1两,寒水石1两,磁石(烧红7遍)1两,王不留行半两,刘寄奴半两,地松半两,地榆半两,黄柏皮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刀箭所伤。

用法用量干掺患处。如刀伤肉开者,以药掺后更用软帛微缚敛,即时肉合,更不痛作,亦无脓血,甚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四

处方23、赤芍药散

处方赤芍药半两,寒水石半两,黄芩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桂心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寒热往来,啼呼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一小盏,加生地黄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24、八宝丹

处方煅龙骨6钱,槟榔2钱,水飞甘石6钱,白占6钱,煅石膏8钱,寒水石6钱,东丹2钱,铅粉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疮疡溃后久不敛者。

用法用量外掺。

摘录《外科传薪集》

处方25、金黄散

处方乳香3钱半,轻粉1钱,瓦粉2两半,白龙骨1两半,滑石2两,寒水石(烧通赤)2两,黄柏2钱。

制法上为细末,再研令匀。

功能主治诸疮疡,痒极发疼。

用法用量每用药少许,时时干掺患处,或用油调之搽亦可。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处方26、补遗人参散

处方川芎、当归、白芍、地黄、连翘、薄荷、山栀、甘草、大黄、芒消、肉桂、木香、寒水石。

功能主治实热下消。

用法用量缫丝煎汤饮之。

摘录《证治宝鉴》卷四

处方27、吹喉散

处方冰片3分,朱砂3分,珍珠3分,枯矾3分,硼砂5分,孩儿茶1钱,龙骨(煅)1钱,寒水石2钱。

制法上为细末,瓷器收贮。

功能主治咽喉诸症。

用法用量将竹筒吹少许于痛处,每日2次。

摘录《仙拈集》卷二

处方28、夹纸膏

处方煅石膏1两,炉甘石(童便浸,煅)1两,龙骨(醋煅3次)5钱,轻粉5钱,寒水石(煅)5钱,嫩松香(放铜勺内,熬至黑色起烟,倒在水内候冷,再用葱白捣液煮滚。候冷为末)5钱。

制法上为细末,轻粉另研细再和入,以公猪油调匀,作夹膏。

功能主治多年新起臁疮。

用法用量每用先以葱汤洗净疮口贴之,将白布紧紧缚定,1-2日后开看,见夹膏转黑色即换去,另贴新膏。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29、八宝丹

别名拔毒生肌散

处方甘石6钱,石膏8钱,东丹2钱,龙骨3钱,轻粉1钱,铅粉2钱,白蜡6钱(以刀刮极细),寒水石6钱。

制法先轻粉,次各药,研极细,后入白蜡令匀。

功能主治拔毒生肌。

用法用量加冰片1分,红升2分,名“桃花散”。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30、含化麝香丸

处方麝香1分(细研入),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川升麻3分,黄芩3分,浮萍草3分,零陵香3分,甘草3分(生用),寒水石3分,黄连3分(去须)。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口舌生疮,赤烂。

用法用量每取1丸,绵裹含化咽津。

摘录《圣惠》卷三十六

处方31、疥疮搽药

处方白薇3钱,白芷2钱,炒花椒2钱,细茶叶2钱,寒水石2钱,大黄5钱,明矾5钱,蛇床子1钱,雄黄1钱,百部2钱,潮脑1钱。

制法上为细末,用生腊猪油和匀捣烂。

功能主治疥疮。

用法用量擦之。

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处方32、归魂散

处方石膏8两,寒水石4两,阳起石3两(以上3味捣细,研为末,和入新罐内火煨1复时取出,纸铺地上出火毒,入后药),附子(炮裂,去皮脐)3两,干姜1两(炮),麻黄(去节)1两,杏仁2-7枚(去皮尖双仁,炒,研)。

制法上为细末,瓷盒盛。

功能主治阴阳二毒,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冷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处方33、赤玉散

处方冰片2分,硼砂5分,朱砂3分,儿茶1钱,赤石脂7分,寒水石2钱,珍珠3分,煅龙骨1钱,枯矾3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咽喉肿痛,双单乳蛾

用法用量入瓷器收贮,将竹管吹少许于痛处,日2次。

摘录《奇方类编》卷上

处方34、白矾丸

处方枯白矾、定粉、寒水石(煅)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烂饭研匀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滑泄,肛头脱出。

用法用量每服5丸,乳食前煎乌梅汤送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一

处方35、地黄膏

处方生地2两,黄连1两,黄柏5钱,寒水石5钱,归尾2钱,红花2钱。

制法先将地黄酒浸,捣烂如泥,和药成饼,摊油纸上。

功能主治行血凉血,去热毒。主撞损瞳人,瘀血疼痛,或风热赤目泪出等眼疾。

用法用量贴目上下。

摘录《眼科阐微》卷三

处方36、返魂丹

处方乳香1钱5分,没药1钱5分,辰砂1钱5分,雄黄1钱5分,轻粉5分,片脑5分,麝香5分,海羊(即蜗牛)不拘多少,蟾酥1钱,青黛1钱,粉草1钱,硼砂1钱(一方加铜绿1钱,寒水石1钱,轻粉1钱,枯矾1钱)。

制法上为细末,用海羊捣膏为丸,如难丸,加酒、面糊些少,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解毒化汗。主疔肿。

用法用量每服1丸,兼生葱头2-3个,细嚼咽下。疔肿及痈肿毒气入膈者,得微汗即解。

摘录《医学正传》卷六

处方37、百花丸

处方防风1两半,人参1两半,苁蓉1两半,干地黄1两半,羚羊角1两半,麦冬1两半,天门冬1两半,芍药20铢,独活20铢,干姜20铢,白术20铢,丹参20铢,山茱萸20铢,甘草20铢,茯神20铢,升麻20铢,黄耆20铢,菊花20铢,地骨皮20铢,石斛20铢,牛膝20铢,五加皮20铢,薯蓣20铢,秦艽1两,芎䓖1两,桂心1两,防己1两,生姜1两,黄芩1两,附子18铢,石膏3两,寒水石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风后虚热翕翕然。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蜜汤送下,日3次。稍加至30丸。

注意忌油、面、蒜、生冷、酢滑,及猪、羊、鸡、鱼等肉。

摘录《医部全录》卷二二一

处方38、护命丹

处方黄丹3两,白矾3两,寒水石3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瓷瓶中固济,以醋满瓶浸,以文火泣令干,便加火煅令通赤,候冷开取,入硫黄一两同研,入瓶,更煅令赤,于润地上,盆合三日夜,出火毒了,研为末。以水浸蒸饼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男子冷气,妇人血气,肠风下血,及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以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五

处方39、地黄膏

处方生地黄1合,黄连1两,黄柏半两,寒水石半两。

制法地黄研自然汁,和药成饼子。

功能主治逐去热毒瘀血。主眼外障。目被撞打,疼痛无时,瞳仁被惊,昏暗蒙蒙,眼眶停留瘀血;或风热赤目,热泪出。

用法用量要用时以纸贴目上。

摘录《得效》卷十六

处方40、地骨皮散

处方地骨白皮(微炒)1两,当归(切,焙干)3分,升麻半两,桂(去粗皮)1分,甘草(炙黄赤色)半两,芎藭3分,紫矿(炙)半两,寒水石2两半,莨菪子(炒香熟)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齿动,吃食不稳。

用法用量每用1钱匕,涂齿根下;甚者绵裹如弹子大,日吞2-3丸,口中含化亦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处方41、金露膏

处方寒水石(煅通赤)4两(研),雄黄1两(研,水飞),硼砂2钱(研),甘草末4钱,脑子1字(研)。

制法上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咽喉肿痛塞闷。

用法用量食后含化1丸。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九

处方42、夺命散

别名定命散

处方朱砂,寒水石,麝香各等分。

功能主治血汗。

用法用量上为末。每服5分,新汲水调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六

处方43、八石散

处方白矾3两,阳起石3两,太阴玄精3两,禹余粮3两,钟乳粉1两,寒水石1两,金牙石1两,黄丹1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盐泥固济瓶子,纳诸药末,密封泥,候干,以火渐渐逼之,相次加火至20时断之,火尽为度,候冷取出,重研令极细。

功能主治虚劳泄痢至甚。

用法用量每服2-3钱,病重4钱,以猪肝1具,切作片,掺药末在肝内,并入盐2钱,葱白1握,劈碎,炉鏊令熟了,便以胡椒、荜茇末、生姜、醋、酱、酱吃,后饮暖酒1-2盏。渴即粥饮解之,甚者不过3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44、参膏汤

处方人参5钱,石膏1两,知母6钱,甘草3钱5分(一方加寒水石妙)。

功能主治膈消。上焦渴,不欲多饮。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脉因证治》卷下

处方45、沉香散

处方沉香半两,升麻半两,白芷半两,藁本(去苗土)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丁香半两,寒水石(研)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口臭。

用法用量每日早取柳枝,咬枝头令软,摭药揩齿,暖水漱,复以绵揩之令净。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八

处方46、红玉散

处方寒水石(炭火烧通赤,候冷细研)2两,黄丹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敛疮口,生肌肉,止疼痛,去恶水。

用法用量干掺在疮口内,后用万金膏贴,每日1上,再上尤妙。

摘录《局方》卷八(淳佑新添方)

处方47、吹喉散

处方黄柏(蜜炙)3钱,硼砂(煅过)2钱半,孩儿茶1钱,朱砂8分,寒水石7分,冰片1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喉疮生脓不收口者。

用法用量先用大黄、防风、羌活、薄荷、黄柏煎汤漱过,再吹入。有虫者,加雄黄1钱。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三

处方48、龙游串

处方银花1钱5分,寒水石5分,黄柏1钱5分,甘石1钱,青黛5分,百草霜5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疮毒瘰疬。

用法用量作2服。

摘录《串雅补》卷二

处方49、苍己散

别名湿热散

处方厚朴1两,姜黄1两,苍术2两,防己2两,黄芩1两,半夏(生)1两,黄柏1两,防风1两,白芷1两,南星1两,独活1两,陈皮1两,花粉1两,川芎1两,赤芍1两,甘遂1两,大戟1两,大黄1两,商陆1两,木通1两,黑丑(头末)1两,苦葶苈1两,枳实1两,消1两,马前子5钱,蓖麻仁5钱,白芥子5钱,花椒5钱,枯矾5钱,轻粉5钱,雄黄5钱,青黛5钱,铜绿5钱,干地龙5钱,蛇蜕5钱,皂角5钱,陀僧2两,滑石4两,寒水石4两,松香(去油)4两,铅粉(炒)4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湿热病及烂腿。

用法用量用此散1两加黄丹、黄蜡各1两,生石膏8两,生桐油调涂。湿热病掺行水膏贴,治烂腿不必贴膏。

摘录《理瀹》

处方50、金黄散

处方天花粉、黄柏、寒水石、黄芩、何首乌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诸肿毒。

用法用量用凉水调敷。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八

处方51、吹喉朴消散

别名朴消散

处方朴消、消石、胆矾、白矾、芒消(五味皆枯干)、寒水石(烧)、白僵蚕(直者,炒)、甘草(炙,锉)、青黛(研)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散,和匀。

功能主治口疮及喉闭。

用法用量朴消散(《普济方》卷二九九)。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处方52、白鹤散

别名提毒散

处方寒水石2两(软者。烧不爆散者,乃是寒水石;烧爆裂散,即是石膏,不可用)。

制法上用炭火烧寒水石通赤,为细末。

功能主治疮肿,热毒肿硬难消。

用法用量提毒散(《普济方》卷二七八引《卫生家宝》)。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三

处方53、龙脑散

处方石膏4铢,寒水石6铢,滑石4铢,白矾2铢,真珠1分,焰消2铢,麝香1铢,龙脑1铢。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诸眼痛。

用法用量点入眼中。

摘录《续名家方选》

处方54、佛宝丹

别名赛珍散

处方佛头石青5分,人中白1钱(煨),龙骨3分(煅),珍珠3分(包豆腐内煮),牛黄3分,黄鱼牙3钱(煅),珊瑚2分,朱砂3分,人中黄3分,芦荟3分(煅),儿茶3分(煅),硼砂3分(煅),寒水石3分(煅)。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咽喉结毒,喉疳破烂等。

用法用量吹之。毒重,加雄黄2分;烂甚,加白蜡2分,象皮2分,冰片2分。

摘录《喉科指掌》卷一

处方55、甘露饮

处方寒水石、石膏、郁金、甘草、薄荷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潮热乍来乍去,心烦面赤,口干如疟状。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后薄荷汤调下。

摘录《得效》卷十一

处方56、芭蕉散

处方寒水石(煅锻过)、蚌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丹毒热疮。

用法用量用芭蕉汁调涂,鹅翎扫之。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七引《惠眼观证》

处方57、白龙散

处方西硼砂1钱,铅霜1字,脑子1字,寒水石1两(水飞)。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咽喉肿痛,满口生疮。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干掺舌上,咽津,不拘时候。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处方58、龙虎散

处方明雄黄5钱,土贝母4钱,蓖麻仁(去油)4钱,木鳖仁4钱,大蜈蚣10条,蟾酥3钱,大全蝎7个,大山甲7片,僵蚕7条,露蜂房(有子者佳)3钱,大蜘蛛(腿脚要全)3个,凤仙子24粒,朱砂2钱,轻粉2钱,制乳香2钱,制没药2钱,炒铅粉2钱,炒黄丹2钱,寒水石2钱,磁石2钱,硼砂2钱,漂铜绿2钱,牙皂2钱,母丁香2钱,樟脑2钱,黄蜡2钱,白蜡2钱,延胡2钱,白芷2钱,决明2钱,枯矾5分(研),草乌2钱,南星2钱,蝉蜕1钱,蛇蜕1钱。

制法共为末。

功能主治能消、能溃、能提、能敛。主肿毒。

用法用量掺贴。症重,多加犀黄、麝、冰和糁;已长新肉,加桃花散,黄丹、石膏,共研末和掺,免痛。

摘录《理瀹》

处方59、抗毒丸

处方金银花6两,青连翘6两,地丁草6两,天花粉6两,干生地5两,苦桔梗5两,大青叶3两,龙胆草2两,板蓝根3两,公英2两,没药1两,黄连5钱,梅片1钱5分,牛黄1钱5分,朱砂1两,寒水石1两5钱,青黛1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或制片)。

功能主治痈、疔、疖等体表化脓性感染。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处方60、白虎抱龙丸

处方寒水石(生、熟)各4两,石膏(生、熟)各4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甘草熬膏为丸,如芡实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小儿惊风发热,泄泻夜啼,不乳不食,牙疳口糜。

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汤化下。

摘录《串雅补》卷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