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锁阳的处方(二)

浏览

锁阳(别名琐阳、不老药、锈铁棒、地毛球、黄骨狼、锁严子、羊锁不拉),味甘;性温,补肾壮阳;益肠通便。主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下肢痿软;虚人便秘,小编整理出含有锁阳的处方共96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61~96共36个。

处方1、益肾壮骨汤

处方鹿角霜15克,熟地20克,锁阳15克,水蛭10克,甲珠10克,片子姜黄10克,黄明胶10克,骨碎补30克,香附10克。

功能主治益肾壮骨舒筋通络。主经脉阻滞,肾气虚损,骨骼气血濡养不足。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詹经山方

处方2、温阳散风汤

处方白蒺藜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细辛3克,荜拨5克,乌梅10克,枸杞子12克,桑椹12克,白芍12克,蛇床子10克,锁阳10克,淫羊藿10克。

功能主治温补肺肾,祛风散寒。主肺肾虚寒。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谭敬书方

处方3、鸡血藤汤

处方鸡血藤30克,大熟地24克,杭芍18克,当归12克,枸杞子24克,山萸肉24克,炙黄芪30克,锁阳9克,马戟天12克,补骨脂12克。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填精补髓。主精髓不足,气血亏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刘秉麟方

处方4、锁阳固精丸

处方锁阳20g 肉苁蓉(蒸)25g 巴戟天(制)30g 补骨脂(盐炒)25g 菟丝子20g 杜仲(炭)25g 八角茴香25g 韭菜子20g 芡实(炒)20g 莲子20g 莲须25g 牡蛎(煅)20g 龙骨(煅)20g 鹿角霜20g 熟地黄56g 山茱萸(制)17g 牡丹皮11g 山药56g 茯苓11g 泽泻11g 知母4g 黄柏4g 牛膝20g 大青盐25g

性状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苦。

炮制上二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0~4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用玉米朊包衣,晾干,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温肾固精。用于肾虚滑精,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水蜜丸每100丸重10g,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三仙酒

处方桑椹60g 锁阳30g 蜂蜜60g 白酒1000ml

炮制将桑椹捣烂,锁阳捣碎,两药一起倒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7日后开封,过滤去渣;将蜂蜜炼过,倒入药酒中,拌匀,贮入瓶中,即可饮用。

功能主治补肾养肝,益精血,润燥。主治腰酸、眩晕、体倦、大便秘结等症。颇适于老人肝肾阴虚所致津液亏损,肠燥便秘者服用,无病者常服,亦有延年益寿之功。

用法用量每次10~20ml,每日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补肾益寿药酒方》

处方6、健步丸

处方黄柏(盐炒)40g 知母(盐炒)20g 熟地黄20g 当归10g 白芍(酒炒)15g 牛膝35g 豹骨(制)10g 龟甲(制)40g 陈皮(盐炒)7.5g 干姜5g 锁阳10g 羊肉320g

性状为棕褐色至深褐色的糊丸;气微腥,味微苦。

炮制上十二味,将羊肉洗净,剔去筋、膜、油,加黄酒40g,煮烂,与黄柏等十一味捣和,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糯米粉5~10g加适量的水调成的稀糊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7、安坤赞育丸

处方香附(醋制)96g 鹿茸24g 阿胶24g 紫河车20g 白芍16g 当归16g 牛膝14g 川牛膝14g 北沙参12g 没药(醋制)12g 天冬11.5g 补骨脂(盐制)11g 龙眼肉10g 茯苓8g 黄柏8g 龟甲8g 锁阳8g 杜仲(盐制)8g 秦艽8g 鳖甲(醋制)8g 艾叶(炭)8g 白薇8g 延胡索(醋制)8g 山茱萸(酒制)8g 鹿尾7.5g 枸杞子6g 鸡冠花6g 黄芪6g 乳香(醋制)6g 赤石脂(煅)6g 鹿角胶6g 菟丝子4g 肉苁蓉(酒制)6g 鸡血藤4g 桑寄生4g 琥珀4g 甘草4g 人参2g 乌药3g 丝棉(炭)2g 血余炭2g 白术(麸炒)24g 西红花0.8g 地黄16g 砂仁24g 沉香13g 酸枣仁(炒)16g 续断10g 陈皮14g 橘红8g 川芎12g 泽泻8g 黄芩10g 青蒿6g 远志(制)8g 肉豆蔻(煨)6g 藁本6g 红花4g 柴胡6g 木香2g 紫苏叶5g 熟地黄16g 丹参2g

性状为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六十三味,白术、砂仁、地黄、酸枣仁、沉香、陈皮、续断、川芎、橘红、黄芩、泽泻、远志、青蒿、藁本、肉豆蔻、柴胡、红花、紫苏叶、木香、丹参、熟地黄粉碎成粗粉;其余香附等四十二味,置罐中,加黄酒400g,加盖封闭,放高压罐内加热或隔水炖至酒尽,取出,与上述粗粉掺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亏,肝肾不足,形瘦虚赢,神倦体疲,面黄浮肿,心悸失眠,腰酸腿软,午后低烧,骨蒸潮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虚弱,瘀血腹痛,大便溏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遵医嘱服用。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8、虎潜丸

处方黄柏250克(酒炒)龟版120克(酒炙)知母60克(酒炒),熟地黄 陈皮 白芍各60克 锁阳45克 虎骨30克(炙)干姜15克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丸或粥丸。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强筋壮骨。治肝肾阴虚,精血不足,筋骨软弱,腿足消瘦,行走无力,舌红少苔,脉细弱,现用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慢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而属肝肾不足者。

用法用量每次1丸,日服二次。空腹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

备注方中重用黄柏,配合知母以泻火清热;熟地、龟版、白芍滋阴养血;虎骨强壮筋骨;锁阳温阳益精;干姜、陈皮温中健脾,理气和胃。诸药合用,共奏滋阴降火,强壮筋骨之功。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9、回阳固精丸

处方人参 黄耆 肉桂 巴戟 锁阳各60克 山药 故纸 小茴香各120克 菟丝240克 川芎 杜仲各30克 附子1个

制法上药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肾不交,阳痿不举。

用法用量每服9克,白汤下。

摘录《仙拈集》卷三

处方10、补阴丸

别名虎潜丸(《景岳全书》卷五十七)、补阴种子丸(《医学正印》卷上)。

处方黄柏250克(盐、酒炒)知母(酒浸,炒)熟地黄各90克 龟版120克(酒浸,炙)白芍(炒)陈皮 牛膝各60克 锁阳 当归各45克 虎骨30克(酒浸,酥炙)

制法上药为末,酒煮羊肉和丸。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强壮筋骨。主精血不足,虚火亢盛,筋骨痿弱,腿足消瘦,步履乏力,精元不固,尺脉虚浮洪数,久不生育。冬加干姜15克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盐汤送下。

备注方中黄柏、知母泻火清热,熟地、龟版、白芍补益肝肾,滋阴养血;虎骨强壮筋骨,锁阳温阳益精,干姜、陈皮温中健脾,理气和胃。诸药合用,共奏滋阴降火,强壮筋骨之功。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11、龙虎丸

处方白芍 陈皮各60克 锁阳 当归各45克 虎骨(酒浸,酥炙)30克 知母(酒炒)熟地黄各90克 黄柏240克(盐炒)龟版120克(酒浸,酥炙)

制法上为末,酒煮羊肉捣汁为丸。

功能主治补肾壮骨,滋防养血。治痿证。

用法用量每次6~9克,温开水送下,一日二次。冬日加干姜。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12、固本保元丸

处方人参 茯苓各90克 紫河车2具 枸杞 五味子 知母 锁阳 仙茅 当归各60克 生地120克 黄耆 杜仲各30克 天雄1枚 甘草24克

制法上药研末,蜜丸。

功能主治治诸虚百损,精血不固,元神不足,四肢乏力,肌肉消瘦,朝凉暮热,梦寐遗精,阳事不举。(阳痿)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丹台玉案》卷四

处方13、龟龄集

处方鹿茸(去毛)770克 人参(去芦)620克 熟地180克 制山甲240克(用苏合油60克制)生地240克 石燕300克(用鲜姜30克制)苁蓉(酒蒸)270克 家雀脑100个 地骨皮120克(用蜜30克制)杜仲炭(盐炒)60克 甘草30克(用蜜6克制)天冬120克(用黄酒30克制)枸杞子90克(用蜜30克制)川牛膝120克(用黄酒90克制)大蜻蜓(去足、翔)60克 海马300克(用苏合油90克制)大青盐(清炒)240克 淫羊藿60克(用牛乳30克制)蚕蛾(去足、翅)27克 故纸90克(用黄酒60克制)砂仁120克 锁阳90克(用黄酒60克制)硫黄9克 菟丝子90克(用黄酒助克制)急性子75克(水煮)细辛45克(用醋45克制)公丁香75克(用川椒6克炒,去川椒)生黑附子560克(用清水煮一次,用醋560克煮一次,用蜜90克制)

制法用方内家雀脑、硫黄二味装入猪大肠内,用清水煮之,至硫黄和家雀脑溶合一起时倒出,去猪大肠,晒干;再合以上药轧成粗面,装入银桶内蒸之,蒸至三十二小时,将粗面倒出,再将朱砂面75克,和药面和匀,再装入银桶内继续蒸三十二小时,倒出晾干装瓶,每瓶装3克。

功能主治益肾助阳,大补真元。治阳气虚弱,盗汗遗精,筋骨无力,行步艰难,头昏眼花,神经衰弱,妇女气虚血寒,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瓶分十次服,白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14、健步虎潜丸

处方龟胶(蛤粉炒成珠)鹿角胶(制同止)虎胫骨(酥油炙)何首乌(黑豆拌,蒸、晒各九次)川牛膝(酒洗,晒干)杜仲(姜汁炒断丝)锁阳 威灵仙(酒洗)当归(洒洗,晒干)各60克 黄柏(酒洗,晒干,盐水拌,酒少许炒)人参 羌活 白芍(微炒)白术(土炒)各30克 熟地60克 大川附子45克(童便、盐水各250毫升,生姜30克切片,同煮一日,令极熟,水干再添盐水,煮毕取出,剥皮切片,又换净水,入川黄连15克、甘草15克,同煮约二小时,取出晒干,如琥珀色,明亮可用)

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血虚气弱,下部腰胯膝腿疼痛,筋骨酸软无力,步履艰难。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淡盐汤送下,冬日淡黄酒送下。

摘录《伤科补要》卷三

处方15、济阴丸

处方黄柏81克(盐酒拌炒)龟版(炙)40克 陈皮21克 当归30克(酒浸)知母30克(酒炒)虎骨21克(酥炙)锁阳30克 牛膝40克 山药 白芍 砂仁 杜仲(炒)黄耆各21克(盐水拌炒)熟地黄21克 枸杞15克 破故纸10克(炒)菟丝子(酒浸)4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以地黄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阴补虚。治虚损属于真阴不足者。

用法用量每服70丸,一日二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16、全鹿丸

处方中鹿1只(用鹿肉加酒煮熟,将肉横切,焙干为末;取皮、肚杂洗净人原汤熬膏,和药末为丸;其骨须酥炙,为末,和肉末、药末一处;捣不成丸,加炼蜜)人参 白术(炒)茯苓 炙甘草 当归 川芎 生地黄 熟地黄 黄耆(蜜炙)天门冬 麦门冬 枸杞 杜仲(盐水炒)牛膝(酒拌蒸)山药(炒)芡实(炒)菟丝(制)五味子 锁阳(酒拌蒸)肉苁蓉 破故纸(酒炒)巴戟肉 葫芦巴(酒拌蒸)川续断 覆盆子(酒拌蒸)楮实子(酒拌蒸)秋石 陈皮各500克川椒(去目,炒)小茴香(炒)沉香 青盐各250克

制法先精制诸药为末,和匀一处,候鹿膏制成,和捣为丸,梧桐子大。用黄绢作小袋五十条,每袋约盛500克药丸,透置透风处,阴雨天须用火烘之。

功能主治补血气,益精髓,壮筋骨。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精神虚惫,头眩耳鸣,面色萎黄,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阳痿精冷;妇人宫寒不孕,崩漏带下;老年阳衰,精髓空虚,步履不便,手足麻木,遗尿失禁。

用法用量每服80~90丸,空腹及临卧时用姜汤、盐汤或白汤送下,冬月温酒亦可。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八

处方17、补益丸

处方龟版(酒炙)30克 锁阳(酒浸)30克 生地(酒浸)45克 归身(酒浸)30克 陈皮30克 杜牛膝(酒浸)30克 白术60克 干姜23克 黄柏(炒)15克 虎胫骨(酒炙)15克 五味子6克 茯苓15克 白芍药(酒浸)30克 甘草(炙)3克 菟丝子(酒蒸熟,研如糊,晒干)

制法诸药为末,紫河车为丸。如无紫河车,猪脑骨髓亦得。

功能主治主肝肾不足,下肢痿弱不用。

用法用量每服10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七

处方18、神龟滋阴丸

处方龟版(炙)120克 知母(酒炒)60克 锁阳(酒洗)30克 黄柏(炒赤)60克 枸杞子 五味子各30克 干姜(炮)1.5克

制法上药研末,清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足痿。膏粱之人,湿热伤肾,脚膝痿弱。

用法用量每次70丸,空腹时用盐汤下。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七

处方19、补天育麟丹

处方鹿茸1具 人参300克 山茱萸 熟地 肉苁蓉 巴戟天各180克 炒白术 炙黄耆 淫羊藿 山药 芡实各240克 当归 蛇床子 菟丝子各120克 柏子仁 肉桂各90克 麦冬150克 北五味 锁阳各60克 人胞1个(火焙) 海狗肾1根 蛤蚧2条 黄连30克 砂仁15克

制法上各为末,蜜和为丸。

功能主治主男子心肾两虚,阳痿早泄,精液甚薄,不能生育。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服1.5克。连服二月。

摘录《辨证录》卷十

处方20、健骨解毒汤

处方知母20克,黄柏15克,肉桂3克,锁阳20克,枸杞20克,巴戟15克,苏木9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龟板20克,全蝎3克,黄芪20克,桔梗9克,碎补20克,甘草9克。

功能主治育阴潜阳,活血驱邪。主病后余邪,客于筋骨。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摘录罗禹田方

处方21、锁阳固精丸

处方鹿角霜600克 龙骨(煅)600克 牡蛎(煅)600克 芡实(炒)600克 韭菜子600克 锁阳600克 菟丝子600克 莲子肉600克 牛膝600克 补骨脂(盐水炒)750克 青盐750克 杜仲(炒)750克 苁蓉(炙)750克 大茴香750克 莲须750克 巴戟天(炙)900克 熟地1.68千克 山药1.68千克 山茱萸(炙)510克 茯苓330克 丹皮330克 泽泻330克 知母120克 黄柏120克

制法以上二十四味,重15.9千克。先将鹿角霜等二十二味,共研为粗末。与熟地、山萸同串晒干,再研为细粉过罗,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温肾固精。治梦遗滑精,目眩耳鸣,腰膝酸痛,四肢无力者。(遗精)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用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22、广嗣延龄至宝丹

处方鹿茸1两(酥油炙脆),大石燕1对(重6-7钱者,真米醋浸1日夜,再以姜汁浸透),熟地6钱,苁蓉6钱,川山甲5钱(烧酒浸1日夜,晒干,酥炙黄色),枸杞5钱,朱砂5钱(荞面包蒸1日,去面),附子5钱(去皮脐,用川椒5钱,甘草5钱,河水煮3炷香),天冬4钱,琐阳4钱(烧酒浸、焙7次),破故纸1钱半(酒浸,焙),当归1钱半(酒浸),紫稍花1钱半(捶碎,河水漂,取出,酒焙干),凤仙花子1钱半(酒浸,焙干),海马1对(酥炙黄),淫羊藿1钱半(剪去边,人乳浸1日夜,炙黄),砂仁2钱半(姜汁煮,炒),丁香2钱半(用川椒微火焙香,去椒),地骨2钱半(水洗,蜜浸),杜仲2钱半(童便化青盐拌,炒断丝),牛膝2钱半(酒洗),细辛2钱半(醋浸),甘菊2钱半(童便浸,晒),甘草2钱半(蜜炙)。

制法各药精制如法,各为极细末,以童便、蜜、酥油拌匀,入瓷瓶,盐泥封固,重汤煮3炷香,取出露1宿,捏作1块,入银盒内按实,外以盐泥封固,晒干,再入铁铸钟铃内,其铃口向上,将铁线从鼻内十字栓定,用黑铅10-20熔化,倾铃内,以不见泥球为度,入灰缸,火行3方,每方1两6钱,先离四指。渐次挨铃,寅戌更换,上置滴水壶1把,时时滴水于内,温养35日,用烙铁化去铅,开盒,其药紫色,瓷罐收贮,黄蜡封口,埋净土内1宿。

功能主治久服浑身温暖,百窍通畅,口鼻生香,齿落重生,发白转黑,行走如飞,视暗若明。种子。

用法用量每服1分,放手心内,以舌舐之,黄酒送下。渐加至3分为止。久服奇效。

摘录《仙拈集》卷三引赤霞方

处方23、广嗣良方

处方山茱萸(水浸,去核)5两,天门冬(水浸,去心皮)5两,麦门冬(水浸,去心)5两,黄耆(去皮,蜜炙)2两,补骨脂(酒浸,水洗,炒黄)8两,菟丝子(拣净,酒浸1宿,晒干)3两,枸杞子(去枝蒂)3两,当归(酒洗,去芦,全用)2两,覆盆子(微炒)3两,蛇床子(水洗净,微炒)3两,川巴戟(酒浸,去心)3两,山药(洗净)1两,熟地黄(酒浸,捣如泥)3两,黄犬肾(酥炙,焙干)2副,白龙骨(火煅7次,重便、盐酒淬,布包悬井底3日)2两,人参1两5钱,韭子(酒洗净,炒)3两,琐阳(酒洗,酥炙)2两,白术(水洗,土拌炒)1两,杜仲(去皮,酥炙)1两5钱,陈皮(水洗,去白,微炒)1两,紫河车1具(初生男胎者佳,将米泔水洗,用银针挑破,挤出紫血,待净入水坛内,好酒2斤,封固重汤煮烂如泥)。

制法上为极细末,入炼蜜,木臼内捣极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不育。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渐加至100丸止,空心盐汤送下;出外减半服之。

摘录《墨宝斋集验方》卷上

处方24、黑豆神方

处方何首乌(用黑豆9制)8钱,当归(酒洗)、五加皮、骨碎补(刮去毛,蜜水拌蒸)、生地、青皮(去瓤)、杜仲(姜汁炒断丝)、远志(去骨)、甘草(水浸1宿,炒)、附子(童便制,姜制,甘草制)、巴戟(酒洗,去骨)、枣仁(炒)、琐阳(酥油涂,炙)、紫梢花(去骨)5钱,枸杞子1两,槐角1两,蒺藜(酒拌蒸,去刺)、肉苁蓉(酒洗,去膜)、蛇床子(酒拌蒸)、牛膝(酒蒸)、青盐2两,金樱子(去毛)6钱,破故纸(微炒)6钱。

功能主治延年种子。

用法用量上药入水20碗,煎至10碗,滓再煎10碗,共药汁20碗,用黑豆15碗拌浸蒸晒,以药汁完为干。年少者去巴戟、附子、琐阳、紫梢花。

摘录《医部全录》卷三三三引《身经通考》

处方25、调荣丸

处方川芎1两,苏木1两,丹皮1两,蒲黄1两,乳香1两,没药1两,草乌1两,血竭1两,乌药1两,菖蒲1两,黄芩1两,益母草4两,生地4两,败龟板4两,熟地4两,夏枯草4两,枸杞4两,当归4两,阿胶2两,苦参2两,苁蓉2两,知母1两5钱,地骨皮1两5钱,人参1两5钱,琐阳5钱,牛膝3两,银柴胡3两,藁本3两,升麻3两,桃仁1两5钱,芍药1两5钱,柴胡1两5钱,红花1两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麻疠麻,亸曳哑风,颠风诸癞。

用法用量卯午酉时各服100丸,奶酪汤下。

摘录《解围元薮》卷三

处方26、浸黄酒

处方人参(拣肥大者,去芦)5钱,白术(去梗,泔浸,土炒)1两2钱,茯苓(坚白者,去皮,为本,水澄去浮,晒干)8钱,大甘草(炙)5钱,当归(全用,酒浸,姜制)6钱,生地黄5钱,熟地黄(拣,酒浸)5钱,白芍(酒炒)5钱,牛膝(去苗,酒浸,焙)8钱,杜仲(姜汁炒,净)6钱,生姜(洗,切)5钱,黄柏(厚者,酒洗,炒)1两,知母(南者,去皮毛,酒炒)8钱,破故纸(盐、酒炒)3钱,甘州枸杞(去萼)1两,茅山苍术(浸,炒)6钱,山药(大者,焙)5钱,琐阳(酥炙)7钱(如无,以苁蓉代),山茱萸(去核)7钱,石菖蒲(去毛,焙)5钱,远志(甘草水煮,去心)5钱,陈皮(去白,盐水浸,焙)7钱,莲肉(去心,焙)8钱,鹿角霜5钱(如无,加菟丝子),天门冬(去心)5钱,麦门冬(去心)5钱。

制法上各制净,各称足,冬用黄酒,夏用烧酒50壶,坛内用生绢袋装药系口,入坛中,春浸14日,夏浸7日,秋浸14日,冬浸21日出。日饮数杯;药滓焙干,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血,理脾胃,滋肾水,强腰脚,益精神,开心明目。主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酒送下。可以常服。

摘录《便览》卷三

处方27、金锁固精丸

处方琐阳8两,苁蓉8两,莲须8两,芡实8两,鹿角霜8两,龙骨4两,巴戟8两,茯苓8两,牡蛎4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心肾不交,气血两损,以致精关不固,无梦频遗,腰痛耳鸣,四肢困倦,虚烦盗汗,睡卧不安,遗泄等症。

用法用量每服4钱,空心淡盐汤送下。

注意忌烧酒、萝卜,并房室劳役等事。巴戟、鹿角霜,相火易动者不宜,是有梦者弗服为是。

摘录《鳞爪集》卷二

处方28、补益丸

处方龟版(酒炙)1两,琐阳(酒浸)1两,生地(酒浸)1两半,归身(酒浸)1两,陈皮1两,杜牛膝(酒浸)1两,白术2两,干姜7钱半,黄柏(炒)半两,虎胫骨(酒炙)半两,五味子2钱,茯苓半两,白芍药(酒浸)1两,甘草(炙)1钱,菟丝子(酒蒸熟,研如糊,入余药末,晒干)1两。

制法上为末,紫河车为丸;如无紫河车,猪脑骨髓亦得。

功能主治痿证;肝肾下虚。

用法用量方中菟丝子用量原缺,据《准绳·类方》补。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七引丹溪方

处方29、虎潜丸

处方熟地4两,琐阳4两,白芍2两,人参2两,黄耆2两,茯苓2两,黄柏2两,牛膝2两,杜仲2两,菟丝2两,龟版2两,虎胫骨2两,破故纸2两,知母1两半。

制法上为末,以猪脊髓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水不足,筋骨痿弱,不能步履。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白汤送下。

摘录《仙拈集》卷三

处方30、苁蓉琐阳粥

处方肉苁蓉、琐阳。

功能主治老人阴血不足,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煮粥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五

处方31、补虚丸

处方人参、白术、山药、枸杞、琐阳。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补损。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32、固精种子丸

处方紫河车1具,枸杞、韭子、当归、菟丝子、覆盆子、蛇床子、熟地、嫩黄耆、琐阳、杜仲,巴戟3两,辽东参、于白术、白龙骨、天冬、海狗肾、陈皮,山药1两,山萸,麦门冬5两,补骨脂8两。

制法上为蜜丸。

功能主治固精种子。

用法用量方中枸杞、韭子、当归、菟丝子、覆盆子、蛇床子、熟地、嫩黄耆、琐阳、杜仲、辽东参、于白术、白龙骨、天冬、海狗肾、陈皮、山萸用量原缺。

摘录《何氏济生论》卷五

处方33、加味补阴丸

处方黄柏(盐酒炒)3两,北五味子1两,知母(去毛,盐水炒)3两,人参(去芦)1两半,龟版(酥炙)3两,枸杞(去萼)3两,天冬(去心)2两,琐阳(酥炙)2两,白芍(酒炒)1两半,当归(酒洗)1两半,牛膝(饭上蒸)2两,杜仲(姜炒丝尽)2两,故纸(酒炒)1两,沉香5钱,熟地5两(热酒浸透,另捣),干姜(炒紫)2钱,山茱萸肉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猪脊髓3条,小枣30枚(去皮核),共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淡盐汤送下;冬月酒送亦可。

注意忌白萝卜、牛肉、鱼腥。

摘录《便览》卷三

处方34、生津健脾二至丸

处方当归身(去芦,酒浸洗)1两5钱,川芎1两,白芍药(酒浸洗,晒干)2两,熟地黄(肥壮沉实者,酒浸,晒干)2两,人参(去芦,坚实者)5钱,白茯苓(洁白坚实者,去皮)1两,白术(坚白者,去梗,洗净)1两5钱,陈皮(红薄者,晒干,洗净)1两,枸杞子(鲜红润小者)2两,山茱萸(鲜红肉厚者,酒浸,去核,晒干)2两,菟丝子(酒淘洗去土,酒浸,捣成饼,晒干)1两,琐阳(酥炙)5钱,杜仲(去粗皮,细切,生姜汁拌,炒去丝净)1两,肉苁蓉(竹刀刮去鳞,酒浸,细切,晒干)1两,巴戟天(连珠者,酒浸,去心,晒干)1两,远志(甘草水浸,去心,晒干)1两,干山药1两,莲芯(白莲者佳)1两,牛膝(去芦,酒浸,晒干)1两,辽5味5钱。

制法上各为细末,炼蜜入人乳半碗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生精健脾,补血气,壮筋骨,却百疾,养寿生子。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处方35、加味补阴丸

处方甘州枸杞(盐酒炒)2两,知母(盐酒炒)2两,黄柏(盐酒炒褐色)3两,生地黄(酒洗)1两,熟地黄(酒洗过,姜汁炒)2两,天门冬(去心)1两5钱,麦门冬(去心)7钱,干山药(微炒)1两,杜仲(姜汁炒去丝)2两,牛膝(去芦,酒洗)1两,当归(去芦,酒浸)1两,山茱萸(去核)1两,琐阳(酥炙)1两5钱(大便软者去5钱),菟丝子(酒浸1宿,炒,取末)1两,人参(去芦)7钱。

制法上为细末。用好白术与前药末相等为咀,用铜锅熬,先以水6大碗,熬至1碗取出听用;再以水5碗,熬至1碗取出听用;再以水4碗,熬至1碗,通前共水连渣以净袋滤过,文武火熬成膏,和前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养。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注意忌食白萝卜,诸血。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处方36、琐阳丸

处方龟版(炙)知母(酒炒)黄柏(酒炒)各30克 虎骨(炙)牛膝(酒浸)杜仲(姜炒)琐阳(酒浸)各15克 破故纸 续断(酒浸)各7.5克 当归 地黄各9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激肾补肝,强筋壮骨。治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腰膝酸软,筋骨痿弱。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温开水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