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松萝的处方(一)

浏览

松萝(别名女萝、松上寄生、松落、天棚草、雪风藤、山挂面、龙须草、金钱草、关公须、天蓬草、树挂、飞天蜈蚣、松毛、海风藤、石丝线、飞山翅、仙人头发、金丝藤、云雾草、老君须、胡须草、荼须、过山龙、石须),甘;苦;性平;祛痰止咳;清热解毒;除湿通络;止血调经;驱虫。主痰热温疟;咳喘;肺痨;头痛;目赤云翳,痈肿疮毒;瘰疠;乳痈;烫火伤;毒蛇咬伤,风温痹痛,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吐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白带;蛔虫病;血吸虫病。小编整理出含有松萝的处方共104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60共60个。

处方1、鳖甲五味散

处方鳖甲3两(生用),常山2两,甘草2两(炙),松萝2两,桂心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疟疾。头痛,骨肉酸楚,手足逆冷,口鼻喉舌干,好饮水,毛耸,腰脊强,欲反拗,小便赤,但先寒后热,发作有时,经7日以后者。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煮乌梅汤送下,每日2次。稍稍加之,以得吐为限。

注意忌人苋、生葱、生菜、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五引《许仁则方》

处方2、海藻散

处方海藻(洗去咸,炙干)半两,龙胆半两,海蛤(研)半两,木通(锉)半两,昆布(洗去咸,炙干)半两,礜石(煅,研)半两,松萝半两,小麦面1两,半夏(汤洗7遍)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气瘿初作。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温酒调下,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处方3、撩膈汤

处方常山3两,甘草3两(炙),松萝2两,乌梅14枚,黄芩2两,瓜蒂14枚,栀子仁14枚(劈)。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以酒2升渍1宿,明旦以水4升煮取3升,分3服。

注意忌海藻、生葱、生菜、菘菜。

摘录《外台》卷五引《深师方》

处方4、葛根治痢散

处方葛根1钱5分,酒炒苦参8分,陈皮1钱,赤芍1钱2分,陈松萝茶1钱2分,炒麦芽1钱2分,山楂1钱2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痢疾初起,不论赤白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有火者,加川连5分。

摘录《医医偶录》卷一

处方5、海藻散

处方海藻10分(洗),昆布1两(洗),海蛤1两(研),通草1两,松萝(洗)2两,干姜2两,桂心2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气瘿。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酒送下,日3次。

摘录《外台》卷二十三引《古今录验》

处方6、断膈汤

处方常山2两,甘草1两,松萝1两,瓜蒂3-7枚。

功能主治胸中多痰,头痛不欲食,及饮酒则瘀阻痰。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台》引作“治膈汤”。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断膈者,断除膈上痰癖也。瓜蒂吐膈中寒实;加以恒山涌膈上稠痰;松萝乃松上女萝,气清味苦,能吐肝胆风痰,与赤小豆之涌吐心包热痰似同而异。吐后服半夏汤以实中土,缘恒山、瓜蒂皆伤伐胃气也。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千金》卷十八

处方7、海藻散

处方海藻(洗去咸,焙)3两,海蛤3两,昆布(洗去咸)1两,半夏(汤洗7遍,焙)1两,细辛(去苗叶)1两,土瓜根1两,松萝1两,木通(锉)2两,白蔹2两,龙胆草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五瘿。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酒调下,日2次。

注意不得作劳用力。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处方8、钩藤丸

处方钩藤1两,铅丹(研)1两,茵芋叶1两,石膏(研)1两,杜蘅1两,防葵(炙)1两,秦艽(去土)1两,甘草(炙)1两,菖蒲(九节者,去节,焙)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松萝(炒)半两,蜣螂(去翅足,炒)半两。

制法上将10味为末,与别研2味和匀,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风痫,至大不除,发即百脉挛缩,行步不正,口面喎[音 wāi]戾,言语无度。

用法用量每于食后良久服,5岁以下5丸,10岁以下7-10丸,15岁以上及长年并15丸,金银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处方9、海藻丸

处方海藻(洗,晒)1两,海蛤(煅)7钱半,松萝7钱半,当归5钱,川芎5钱,官桂5钱,白芷5钱,细辛5钱,藿香5钱,白蔹5钱,明矾(煅)5钱,昆布(洗,晒)5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瘿瘤。

用法用量每次1丸,含咽下。

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处方10、海藻丸

处方海藻1两(洗),水银1两,椒目1两,芒消1两,葶苈1两(熬),大黄1两,甘遂1两(熬),杏仁30枚(去皮尖,熬),桂心1两,附子1两(炮),茯苓1两,大戟1两,松萝1两,干姜1两,巴豆30枚(去心皮,熬)。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水症。腹内胸胁牢强,通身肿,不能食。

用法用量蜜和服如小豆2丸,日3次。不知,稍稍加之。

注意忌食猪肉、大酢、生葱,芦笋。

摘录《外台》卷二十引《深师方》

处方11、海藻散坚丸

处方海藻3钱,昆布3钱,龙胆草3钱,蛤粉3钱,通草3钱,贝母3钱,枯矾3钱,真松萝3钱,麦曲4钱,半夏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瘰疬、马刀坚硬,形瘦潮热不食;兼治一切瘿气。

用法用量酒调服。或蜜丸绿豆大,每次30丸,临卧葱白煎汤送下,并含化咽之。

注意忌甘草、鱼、鸡、猪肉、五辛、生冷。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12、昆布散

处方昆布(洗去咸,炙干)3两,海藻(洗去咸,炙干)3两,松萝1两,海蛤2两,木通(锉)2两,白蔹2两,桂(去粗皮)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气瘿初结。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1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处方13、昆布散

处方昆布1两(洗去咸味),海藻1两(洗去咸味),松萝1两,细辛1两,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海蛤1两(细研),甘草1两(炙微赤,锉),白蔹1两,龙胆2两(去芦头),土瓜根1两,槟榔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瘿气结肿,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以温酒调下。

注意不得用力劳动。

摘录《圣惠》卷三十五

处方14、昆布丸

处方昆布2分,松萝2分,海藻5分。

制法上为末,白蜜为丸,如李子大。

功能主治瘿病。

用法用量含咀嚼,咽其汁,日3次,夜1次。

摘录《医心方》卷十六引《陶氏效验方》

处方15、昆布丸

处方昆布8两(炙),海藻7两(洗,炙),小麦1升(熬),海蛤5两,松萝4两,连翘2两,白头翁2两。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瘿瘤,诸瘘。

用法用量每服10丸,1日3次,稍加至30丸。

摘录《医心方》卷十六

处方16、昆布丸

处方昆布1两(洗去咸味),诃黎勒皮1两,槟榔1两,松萝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桂心半两,海藻1两(洗去咸味),木通2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瘿气初结,咽喉中壅闷,不治即渐渐肿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五

处方17、除瘟救苦丹

别名除疫救苦丹

处方天麻1两2钱,麻黄1两2钱,松萝茶1两2钱,绿豆粉1两2钱,雄黄8钱,朱砂8钱,甘草8钱,生大黄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收瓷器内,勿令泄气。

功能主治一切瘟疫时症,伤寒感冒,不论已传未传。

用法用量除疫救苦丹(《验方新编》卷十五)。《验方新编》有干姜一两二钱。

注意未汗之时切不可饮热汤,食热物,汗出之后不忌。

摘录《仙拈集》卷一

处方18、杜蘅散

处方杜蘅1两,豉1两,人参半两许,瓠子2-7枚,松萝6铢,赤小豆2-7枚。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尸注鬼注。尸注,及恶气中人,令人心胸满闷,神思昏迷。

用法用量平旦温服方寸匕。晚当吐百种物,若不尽,后更服之。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圣惠》卷五十六

处方19、防葵饮

处方防葵半两,鳖甲半两(醋炙,去裙襕),松萝半两,甘草(生)半两,常山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痰疟寒热,温疫。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未发前徐徐温服。取吐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处方20、杜蘅汤

处方杜蘅3两,松萝3两,瓜蒂30枚。

功能主治胸中多痰,头痛不欲食,及饮酒则瘀阻痰。

用法用量上药以酒1升2合,渍再宿,去滓,每次温服5合。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杜蘅下气消痰,以其气浊,故用以助瓜蒂、松萝之涌吐。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千金》卷十八

处方21、狗肠丸

处方象牙屑、建青黛、陈松萝、女贞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用黄狗肠1具,洗净,蒸烂为丸。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用量每早白汤送下3钱。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三

处方22、半夏汤

处方半夏(汤洗7遍,切,焙)2两,麻黄(去节煎,掠去沫,焙)3分,杜蘅3分,芍药3分,枳实(去瓤,麸炒)3分,细辛(去苗叶)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3分,乌梅肉(炒)3分,松萝半两,淡竹叶(切)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下气除热。主肝劳实热,闷怒,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目视不明,气逆不下,胸中满塞。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煎至8分,去滓温服,空腹、食后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处方23、治痢散

处方葛根 苦参(炒)陈皮 陈松萝茶各500克 赤芍(酒炒)麦芽(炒)山楂(炒)各36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赤痢或白痢初起。

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煎,连药末服下。小儿减半。加川连129克尤妙。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荤腥、面食、煎炒、闭气发气诸物。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24、郁李核丸

处方郁李核仁22克 松萝22克 海藻22克 桂心 大黄各45克 葶苈37.5克 黄连15克 通草7.5克 石韦7.5克(去毛)

制法上药九味,捣合下筛,和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治水肿。

用法用量先食饮服7丸,一日二次。稍增,以知为度。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十引《范汪方》

处方25、消瘿汤

处方海藻(洗)龙胆草 海蛤粉各60克 通草 昆布(烧存性)枯白矾 松萝各30克 半夏75克 麦曲45克 白芷3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化痰消瘿。治瘿瘤,痈疽,便毒,恶疮,久漏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酒煎服。兼吞加味蜡矾丸。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甘草、鱼、虾、猪肉、五辛等物。

摘录《寿世保元》卷六

处方26、胆道排石汤Ⅱ号

处方双花1两,连翘1两,金钱草1两,茵陈1两,郁金1两,木香6钱,黄芩4钱,枳实4钱,大黄1两,芒消2钱。

功能主治胆道系统感染、胆石症湿热性或脓毒型。

摘录《新急腹症学》引青岛市立医院方

处方27、胆道排石汤Ⅴ号

处方枳壳3钱,木香3钱,川楝子3钱,黄芩3钱,金钱草10钱,大黄2钱。

功能主治胆系感染、胆道蛔虫病、胆石症气郁型。

摘录《新急腹症学》引遵义医学院方

处方28、金扁水洗剂

处方金钱草45g,扁蓄30g,楮桃叶60g。

功能主治解毒,散风,止痒。主银屑病,瘙痒性皮肤病。

用法用量加水适量,浓煎取汁。外洗局部。

摘录《皮肤病中医诊疗简编》

处方29、金牛排石汤

处方金钱草2两,冬葵子5钱,飞滑石4钱,海金沙4钱,川牛膝3钱,川红花1钱半。

功能主治清热渗湿,化瘀通淋。主尿路结石。

用法用量肾结石,加核桃肉4钱,鸡内金2钱,王不留行3钱,车前仁4钱;输尿管结石,加尿珠子、腊瓜各2两;膀胱结石,加石韦4钱;尿路结石,加火消1钱;气虚,去红花,加党参、黄耆各5钱;肾阳虚,加补骨脂4钱,菟丝子4钱,或肉桂1钱半,附子3钱;肾阴虚,加熟地、枸杞、核桃肉各4钱;脾虚,加山药、茯苓各4钱;如结石久不移动,舌苔,脉象均无虚象者,重用清利之药,并加一些行气活血的药,如桃仁、红花、山甲、当归等;腰痛腿痛,加桑寄生、川续断各4钱;尿道痛,加甘草梢3钱;血尿加白茅根2两;有感染者,加黄芩4钱,紫花地丁或蒲公英1两;大便结,加生川军2钱;绞痛发作或持续甚者,加玄胡、香附、广木香各3钱。

摘录《新医学》(1976;4:205)

处方30、赤参汤

处方当归15g,蝉蜕15g,赤芍9g,苍术9g,乌蛇6g,防风9g,红花9g,黄柏9g,丹参31g,公英15g,地丁15g,金钱草31g,甘草6g。

功能主治银屑病。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31、胆道排石汤Ⅵ号

处方枳壳5钱,木香5钱,延胡5钱,栀子4钱,虎杖10钱,金钱草10钱,大黄5钱。

功能主治胆系感染、胆石症湿热型。

摘录《新急腹症学》引遵义医学院方

处方32、金海排石汤

处方金钱草50g,海金沙15g,苡仁12g,甘草梢10g,冬葵子12g,乳香9g,牛膝15g,鸡内金10g,萆薢9g,木通5g,琥珀末1.5g(另包,吞服)。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排石。主输尿管结石,湿热蕴结下焦证。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各家论述方中苡仁、木通、萆薢、甘草梢清热利湿;金钱草、海金沙、冬葵子排石通淋;牛膝、乳香、琥珀化瘀止痛,引石下行。诸药配合,相得益彰。

临床应用输尿管结石:胡某某,女,30岁,农民,一九七八年十月二日初诊。曾经南昌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输尿管结石,建议手术治疗。因患者恐惧,由南昌返回,试服中药。症见尿急尿频,尿道刺痛,尿中带血,小腹作胀,排尿时尿道如有砂石感,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以金海排石汤治之。连服五剂。二诊,尿频明显减轻,尿色较前清亮,少腹微胀痛,排尿仍然刺痛,腰酸膝软,神疲乏力,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应以运化结石,导其外泄。上方加生地10g,服后从尿道排出一块结石,形如小蚕豆大。诸症顿消,病愈康复,免去了手术之苦。

摘录《千家妙方》引江西万孟仪

处方33、胆道排石汤Ⅰ号

处方柴胡4钱,郁金4钱,香附4钱,金钱草1两,木香6钱,枳壳4钱,大黄1两。

功能主治胆道系统感染及胆石症气郁型。

摘录《新急腹症学》引青岛市立医院方

处方34、利胆汤

处方柴胡5钱,茵陈5钱,郁金5钱,黄芩5钱,白芍5钱,大黄(后下)5钱,金银花1两,大青叶1两,金钱草1两,芒消(冲服)3钱,木香4钱。

功能主治清热利胆。主胆道蛔虫病恢复期。

摘录《新急腹症学》引青岛台西医院方

处方35、疏肝利胆汤

处方柴胡10克,黄芩8克,海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鸡内金10克,川郁金8克,炒金铃子10克,白芍10克,炒枳实10克,赤茯苓15克,车前子10克。

功能主治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理气和营,止痛散结。主肝胆湿热蕴结。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培生方

处方36、舒肝解毒汤

处方柴胡2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金银花25克,蒲公英25克,金钱草25克。

功能主治舒肝解毒化石。主肝胆气郁,湿热蕴结。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谭景祺方

处方37、益肾排石汤

处方金钱草60克,车前子12克,瞿麦9克,杜仲9克,海金砂9克,川牛膝9克,王不留行9克,泽泻9克,当归尾9克,肉苁蓉9克,冬葵子9克,滑石9克,石苇9克,甘草梢6克。

功能主治清热益肾,利湿排石。主湿热蕴蓄下焦,兼有肾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岳美中方

处方38、排石汤

处方金钱草60克,木通9克,瞿麦9克,冬葵子9克,海金砂9克,甘草梢9克,石苇9克,车前子12克,茯苓12克,滑石15克。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利水通淋。主湿热蕴蓄膀胱。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岳美中方

处方39、消石利水汤

处方瞿麦9克,匾蓄9克,当归9克,车前子9克,泽泻9克,土茯苓30克,金钱草30克,生地30克,白茅根30克,小茴香3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育阴化石。主湿热蕴结,阴虚肾亏。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魏长春方

处方40、柴金汤

处方柴胡12克,滑石12克,鸡内金12克,白芍9克,黄芩9克,半复9克,枳实6克,川军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金钱草24克。

功能主治疏肝泻热,行气利胆。主肝经热甚,胆热犯胃。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岳美中方

处方41、解毒清热汤

处方金钱草30克,柴胡10克,黄芩15克,葛根15克,白头翁20克,金银花25克,秦皮10克,黄柏15克,黄连6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解毒,清热、祛湿。主热毒挟湿。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或频服(或饭后半小时服)。可用30-50毫升保留灌肠。

摘录王旭方

处方42、利胆排石汤

处方制大黄9克,枳实9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金钱草30克。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利胆排石。主湿热内蕴,积久成石。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姜春华方

处方43、胆道排石汤

处方黄连6-12克,黄柏6-12克,黄芩6-12克,茵陈12-24克,郁金12克,金钱草30克,猫爪草9-24克,大黄5-20克,法夏12克,西党12克,木香6-12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清热,疏肝,理气,通里。主肝郁气滞,湿热蕴结。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肖银昌方

处方44、银蒲消毒饮

处方双花15-30克,蒲公英30-45克,金钱草30-45,丹参15-25克,香附6-1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行气活血。主湿热下注,邪毒内蕴,气血瘀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刘寿平方

处方45、四金化瘀排石汤

处方半枝莲30克,金钱草30克,鸡内金12克,石苇30克,郁金20克,三棱18克,滑石30克,瞿麦15克,怀牛膝15克,海金砂30克,木通10克,茅根30克,甘草10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排石。主湿热蕴结下焦,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张志发方

处方46、四金瞿麦汤

处方金钱草20克,海金砂20克,川萆解10克,蚕砂10克(包煎),郁金10克,枳实10克,车前子10克(包煎),生地10克,瞿麦10克,滑石10克,鸡内金5克,酒军3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主湿热下注。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董建华方

处方47、利胆排石片

处方金钱草250g 茵陈250g 黄芩75g 木香75g 郁金75g 大黄125g 槟榔125g 枳实(麸炒)50g 芒硝(精制)25g 厚朴(姜制)50g

性状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褐色;味苦、咸。

炮制上十味,木香、大黄、芒硝粉碎成细粉;其余金钱草等七味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胆道结石,胆道感染,胆囊炎。

用法用量口服。排石:一次6~10片,一日2次;炎症:一次4~6片,一日2次。

注意体弱、肝功能不良者慎用;孕妇禁用。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8、疏肝利胆汤

处方柴胡12克,白芍20克,枳壳10克,木香10克,元胡12克,川楝子15克,茵陈30克,大黄6克(后下),金钱草30克,麦芽30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疏肝利胆,理气除湿。主肝胆气滞,湿热蕴结。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2剂,日服2次。

摘录《卜用方》

处方49、尿路结石汤

处方海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车前子10克,木通6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滑石12克,琥珀末3克。

功能主治利湿化瘀,散结通阻,补肾益气。主湿热,瘀阻,虚弱。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吴华强方

处方50、胆道排石汤II号

处方双花 连翘 金钱草 茵陈 郁金各30克 木香18克 黄芩 枳实各12克 大黄30克 芒消6克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通里攻下。主湿热型或脓毒型胆道系统感染、胆石症。胁痛如掣如绞,拒按,或可触及包块,发热,口苦咽干,恶心呕吐,或有黄疸,大便秘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甚则高热,神昏,皮肤瘀斑。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新急腹症学》引青岛市立医院方

处方51、胆道排石汤

处方金钱草3克 茵陈 郁金各15克 枳壳木香各9克 生大黄6~9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主胆道结石属于湿热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处方52、胆道排石汤I号

处方柴胡12克 郁金12克 香附12克 金钱草30克 木香18克 枳壳12克 大黄30克

功能主治理气解郁,利胆排石。主气郁型胆道系统感染、胆石症,胁脘隐痛,闷胀痛或窜痛,牵引肩背,口苦咽千,食少腹胀,大便失调,脉弦。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新急腹症学》引青岛市立医院方

处方53、清胆化石汤

处方柴胡6克,鹅不食草15克,延胡6克,金钱草15克,金铃子10克,黄芩9克,郁金6克,通草3克,蒲公英12克,北茵陈15克。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清热化滞,利胆排石。主肝气郁结,木郁化火。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翁恭方

处方54、降石汤

处方降香3克,石苇10克,滑石10克,鱼脑石10克,金钱草30克,海金砂10克(包),鸡内金10克,冬葵子10克,川牛膝10克,甘草梢3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主下焦湿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贝叔英方

处方55、排石汤

处方柴胡 黄芩 郁金 枳壳 姜黄 青皮 大黄(后下)白芍各15克 山楂10克 川楝子12克 金钱草30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治肝胆管结石,总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道术后残余结石,胆道泥沙样结石等。

用法用量水煎服。腹痛重,加延胡索;呕吐,加竹茹、半夏;高热感染,加金银花、蒲公英、连翘;湿热黄疸重,加茵陈、栀子、龙胆草。

备注原书云:用本方时可配合总攻,以提高疗效。即上午八时口服排石汤,九时电针右侧日月、期门两穴二小时,十时服50%硫酸镁30~50毫升。

摘录《古今名方》

处方56、舒肝利胆汤

处方柴胡10克,枳实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虎杖根30克,银花30克,生大黄12克,金钱草30克,茵陈3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2克,元胡10克,白芍12克。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主肝郁气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谢新建方

处方57、胆道排石汤

处方柴胡9克,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利胆排石,益脾止痛。主肝胆湿热郁结,横逆中土。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邓铁涛方

处方58、清胆汤

处方柴胡 黄芩 栀子 郁金 枳壳各15克 大黄15克(后下)双花 茵陈 金钱草各25克 黄连10克 芒消10克(冲服)

药理作用利胆与松弛括约肌作用 《急腹症方药新解》:清胆汤可使麻醉下的健康狗胆汁分泌量增加,并使奥狄氏括约肌松弛。亦能增强狗肠蠕动(次数增加,波幅加宽),在呈节律性分节运动的同时伴有大的蠕动波。还观察到清胆汤对低血压状态的狗具有一定的升压和稳压作用。

功能主治理气开郁,利胆通腑。治急性胆道感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石症属郁结型者。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一至二剂,分二至四次服。

备注方中柴胡、枳壳、郁金疏肝理气开郁;黄芩、栀子、黄连清泄肝胆湿热;茵陈、金钱草利胆排石,双花清热解毒,大黄、芒消通里攻下。故适用于肝胆气郁,湿热内蕴之胆道疾患。

摘录《急腹症方药新解》

处方59、丁香龙胆草

处方丁香6~10克,龙胆草、金钱草、射干各15~20克,枯矾6~10克。

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手、足癣62例,其中:治愈46例,好转10例,无效6例。

用法用量煎取药液1500毫升左右,倒入盆中,将病损处放入药液内浸洗,每次15~20分钟,早晚各洗1次,每剂煎洗2次。

摘录《外治方》

处方60、重剂排石汤

处方三棱 莪术 赤芍 牛膝 白芷 枳壳 厚朴 车前子各15克 穿山甲 皂角刺 乳香 没药各9克 桃仁 青皮各12克 金钱草 薏苡仁各30克

药理作用1.290,本方对大白鼠实验性草酸钙结石有防石作用,实验结果,对照组95%以上的实验鼠生长结石,中药组结石生长率在50%以下,两组有显着性差异。2.消除肾积水 《急腹症方药新解》1981:290,本方对消除大白鼠肾积水也有一定作用,对厢组70%形成肾积水,中药组21.4%形成肾积水。

功能主治破气破血,活血祛瘀。治尿路结石,石体较大,嵌顿时间较久,结石部位有粘连者。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煎至150~200毫升,每剂二三煎,每日二三次。脾气虚,加党参、黄耆,去攻下药大黄;肾虚,加熟地黄、何首乌、补骨脂;肾结石,加补肾药;输尿管膀胱段结石,加乌药,重用大黄、莱菔子。

注意孕妇忌用,体质虚,弱者慎用,阴虚者不宜久服。

摘录《急腹症方药新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