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砒霜的处方(三)

浏览

砒霜(别名白砒),辛;酸;热;有毒,劫痰;蚀疮去腐;截疟;蚀腐;杀虫。主寒痰哮喘;疟疾;休息痢;痔疮;瘰疬;走马牙疳;癣疮;痈疽恶疮,小编整理出含有砒霜的处方共148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21~148共28个。

处方1、柳光散

处方斑蝥(去翅足)2钱,大风子2钱,川槿皮3钱,枯矾3钱,轻粉3钱,白砒5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顽癣。

用法用量醋调擦患处。

摘录《玉案》卷六

处方2、拔毒丹

处方蜣螂1个(去翅足),硇砂5分,白砒3分。

制法上为末,以葱汁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一切疔疮。

用法用量先以三棱针刺破疮,将此丸以颓簪脚捺入,须臾大痛,变作黄水而出。

摘录《玉案》卷六

处方3、枯痔散

处方白砒1两,枯矾5钱,明雄1两,倭硫黄5钱。

制法先将前3味入砂锅内,用泥固罐口,中开一孔,以火煅之,待孔中烟尽时,加入硫黄,如前封之,再煅至烟尽,取出研末备用。

功能主治痔瘘。

用法用量用时以蜂蜜调涂痔上,1日3次。黄水出尽,其核自落。

摘录《外科十三方考》引周伯纯方

处方4、灵砂黑虎丹

处方白砒3钱(将砒用绿豆水煮过,入罐内升5炷香,取出以白萝卜同煮过,入药),寒水石(煅)3钱,百草霜3钱,金头蜈蚣2条(焙),大黑豆120粒,冰片1分,麝香1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和匀,用小红枣4两,煮熟去皮核,同捣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杨梅疮后,头如破裂之疼痛,筋骨拘挛,痛不可忍,或起冷痰包,脓水淋漓;兼治阴结毒,一切湿痰,久不收口之疮。

用法用量每服2丸,冷水或茶送下,日3次。服是药,口、眼胞肿则药力到矣,缓1日再服。其黑豆生用,冷水泡软,去皮捣碎,加红枣肉,丸得起便罢,不必多,或加西黄2-3分更妙。凡结毒顽疮,先服五宝丹或八宝丹,必用此药收功,永远不发。

注意忌吃热汤水,宜吃大荤,以免嘈杂。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四

处方5、冰螺散

处方田螺1个(去壳晒干),白砒2分(用面裹煨熟),冰片2厘,硇砂4厘。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面上黑痣。

用法用量将痣挑损点之,糊纸盖之,3日自脱。

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处方6、拔疔散

处方水银3钱,火消3钱,月石3钱,食盐2钱,皂矾2钱,白砒2钱,胆矾3钱,硇砂2钱。

功能主治面部疔疮。

用法用量上药倾入阳城罐内,微火结胎,次用粗瓷盆1只,将阳城罐覆于盆上,以盐泥封固,另用木桶1只,倾入凉水,将瓷盆砖衬安好,再用粗瓦钵1个,中底凿1圆孔,套于阳城罐底,以炭火架于钵内,煅炼3炷香为度。

摘录《疡科捷径》卷上

处方7、百枣丹

处方黑枣100枚,白砒1两,川连2钱,煅月石1钱,黄柏1钱,芦荟2钱,上片3分。

制法先将枣肉包砒煅存性,再入余末乳匀。

功能主治口疳。

摘录《外科真诠》卷上

处方8、汗斑肥皂

处方硫黄1两,雄黄1两,白砒1两,明矾1两,密陀僧1两,肥皂(去筋弦膜净)6两。

制法为大丸。

功能主治汗斑。

用法用量《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本方白砒用3g。

注意切不可擦脸,恐有气息攻目。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九

处方9、必效散

处方川槿皮4两,斑蝥1钱,半夏5钱,木鳖子(去壳)5钱,槟榔5钱,雄黄3钱,白砒1钱。

制法上切成片,另将雄、砒细研,共合1处。用井水1碗,河水1碗浸,晒3日,露3夜。

功能主治风湿癣疮,并年久顽癣。

用法用量将药水用鹅翎扫疥上,百发百中。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引黄宾江方

处方10、二号癣药水

处方米醋1kg,百部240g,蛇床子240g,硫黄240g,土槿皮300g,白砒6g,斑蝥60g,白国樟36g,轻粉36g,或加水杨酸330g,冰醋酸100ml,醋酸铝60g。

制法先将白砒、硫黄、轻粉各研细末,再同其余药物和米醋浸在瓶中或缸中,俟1周后使用。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主鹅掌风,湿脚气,圆癣。

用法用量外搽,每日1至2次;亦可浸用,每次约浸20分钟左右。

注意皮肤糜烂者禁用。

摘录《中医外科学》

处方11、夺命丹

处方轻粉5分,麝香5分,白砒(制)5分,白矾(煅)1钱,辰砂(为衣)1钱,血竭1钱,蟾酥(干者,酒化入药)2钱,铜绿2钱,寒水石(煅)2钱,乳香2钱,没药2钱,雄黄2钱,蜗牛(连壳)21个。

制法上为末,先将蜗牛研烂如泥,匀和前药为丸,如绿豆大。如丸不就,加好酒打300-500下。

功能主治退寒热。主七情内乖,营卫不和所致的阴阳二气疽,及疔毒恶疮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2-3丸,先用葱白3寸与病者嚼烂,吐于男左女右手心,将药丸裹入葱白,用无灰酒3-4盏温热送下。被盖取汗为度,重者不过3服。

注意忌冷水。

摘录《准绳·疡医》卷一

处方12、化腐锭子

处方雄黄1钱,雌黄1钱,轻粉5分,白砒5分。

制法上为细末,至不见星为度。

功能主治一切痈疽初溃,腐肉不脱。

用法用量用薄浆捏成细条插入孔内;或干掺亦可。

摘录《疡科遗篇》卷下

处方13、白降丹

处方水银1两,火消2两,明白矾3两,绿皂矾1两,青盐1两,白砒1两或5钱(不可无此),官硼砂5钱,朱砂3钱,明雄黄3钱,黑铅1两。

制法先将铅入铁勺,火上化熔,离火,入水银,冷定取下,即可粉矣,研为细末。朱砂、雄黄、白砒、硼砂亦共研为细末。再合诸药,共研细末。将公罐放炭火上,续续下药,以竹箸搅之,药尽化溶,渐搅渐稠渐干,以白烟飞尽为度。又以着将药摊抹于罐中,务使罐底以至周围贴实粘匀。药既干不再化,起罐离火,则覆罐受火,药乃不坠,此名坐胎。若白烟未尽,或粘药不匀,则覆罐加火,药即坠矣。炼此丹,以善坐胎为工。又以空母罐在下,实公罐在上,套合,铁丝绊耳,加盐水和赤石脂为泥,封固其口,阴干,再夹红炭烤其口泥,使无潮湿及罅缝,干净地挖坑,内置净水一盂,将母罐半坐于水内,勿使水浸封口之泥,又用净砖瓦,由罐之周围盖密此坑,以平下罐之口为止,上罐四面立放薄砖4片,空间又放碎砖4块,以便架炭也,砖勿挨罐。水碗、净箸、线香、香炉、红炭炉俱备。先用红透炭2节,加于上罐之顶,俟香烬2寸,又加红炭1层于罐顶周围,俟香又烬2寸,又加红炭,须轻手不响为妙。见炭有化尽露罐之处,速即轻轻补红炭1节,炭有黑者,速换红炭。见罐口有走气之处,速即轻手以泥补固。俟3炷香烬,轻手渐渐去炭。俟冷定,轻手扫净炭灰,轻手取起双罐,正放几上,轻手刮吹口泥,开去上罐,丹在下罐,如雪如银矣。此固罐中无潮降,得干丹;若罐中有潮,则丹下皆水。故取罐时仍正放,不可平放也。此丹用之最疼勿论,丹有水,且勿取出,须加生石膏为末1两,拌入丹中,另以盏盖罐口,置炉上以小火煅1炷香时,取过冷定,刮丹收固,名回生法,用之可减其痛。

功能主治痈毒火疖。

摘录《王氏医存》卷十四

处方14、白降丹

处方水银1两4钱,净火消1两4钱(夏天加3钱),白矾1两(另研),朱砂5钱3分(另研),雄精2钱3分(另研),硼砂4钱(另研),皂矾1两7钱,白砒2钱(另研),食盐3钱。

制法上药研至不见水银星为度,盛于阳城罐内,用烰炭微火熔化,火急则水银上升走炉,熬至罐内无白烟起,以竹枝拨之,无药屑拨起,用木杵捶实,则药吸于罐底而结胎,胎成,将空罐合上,用绵纸条润以墨水,置于缝间,盐泥封固烤干,如有裂缝,添盐泥密固之,再用宜兴罐头盛水,上放大黄砂盆,中开一孔,将有药之罐在上,空罐在下,入砂盆孔中,水平罐底,然后盆内铺以净灰,轻轻按平,不可摇动,恐伤封口。铺毕,取烧红栗炭,用扇微扇,文火炼1炷香,再略重扇,武火炼1炷香,炭随少随添,勿令间断而见炉底,再炼1柱香,即退火,俟盆灰冷定,去灰及封口土,开看下罐内所有白霜,即谓之丹,瓷瓶收贮听用。

功能主治肿疡脓成不穿,溃疡毒根坚硬如石。

用法用量治肿疡脓成不穿,用津唾调少许点毒顶,以膏盖之即穿,或用面糊以竹片拌和为条,切作芝麻大,放膏中对肿头贴之,不可用手指拌,因新降甚烈,恐沾指疼痛起泡;如治溃疡毒根坚硬如石,用以消化;如用作点药,病者怕疼,可用生半夏对掺,再加冰片少许,能令肉麻不痛,名夏冰对配丹;或用蟾酥少许掺入,亦可不痛。用新丹性烈,寻常之症,只用九一丹为妥,如腐肉厚韧,不化不脱,或对掺,或三七,或一九斟酌用之。年久烈性已退,方可专用,然四围好肉,亦须用生肌之药护之。

注意对于肌薄骨露无肉之处,及经脉交会之所,神气之所注,气血之所聚,溃后元气有伤,不能收敛,须藉温补涩敛收功者,此丹不可施。

摘录《许订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15、八仙丹

处方雄黄(水飞)1两(1半为衣),鹅管石(煅)1两,礞石1两,消石1两(二物合煅如金色),款冬蕊1两,胆星2两,半夏(白矾水煮透)1两5钱,天竺黄5钱,白砒1两(入白矾2两,用银罐2个,1盛1盖,上面钻1大孔出气,煅出青烟尽为度。止重1两,加麝香1分)。

制法上为未,以甘草3钱煎汁,和绿豆粉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冷喘哮嗽。

用法用量每服8丸,临睡津咽,或桑白皮汤冷透送下。小儿量减。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惠直堂方》卷二

处方16、开关丹

处方胆星1个,瓦楞子钱半,生矾5分,枯矾5分,雄黄5分,牛黄5分,琥珀5分,乳香5分,没药5分,珍珠5分,白降丹5分,白砒(用人粪、黄泥固,煅取)5分,麝香1分。

制法以青鱼胆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膈症,食不能入,食入反出。

用法用量掺膏贴。

摘录《理瀹》

处方17、诸疮一扫光

处方苦参 黄柏各500克 烟胶500克 木鳖肉 蛇床木 点红椒 明矾 枯矾 硫黄 枫子肉 樟冰 水银 轻粉各90克。白砒15克

制法共为细末,熟猪油1.12千克,化开,入药搅匀,丸作龙眼大,瓷瓶收贮。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治痒疮或干或湿,多痒少痛者。

用法用量用时搽擦,二次即愈。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18、冰蛳散

处方大田螺5枚(去壳,线穿晒干)白砒3.6克(面裹煨熟)冰片0.3克 硇砂0.6克

制法螺肉切片,同白砒共碾为细末,加硇砂、冰片再碾,小罐密收。

功能主治主瘰疬日久,坚核不消,或服消药不效者,用本方点落疬核。又治瘿瘤患大而蒂小,及诸般高突、异形,难以描述者。

用法用量用时先用艾炷灸瘰疠核上七壮,灸疮起泡,以小针挑破,取药末0.03~0.06克,津唾调成饼状,贴灸顶上,绵纸封贴瘰疬核,勿使移动泄气。七日后,四边裂缝;再七日,其核自落;再搽玉红膏,内服补药,助其收口。

注意马刀根大面小及失荣忌用。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19、勒马听徽丝

处方白砒(末)0.3克 麝香(末)1克 青绵(撕碎)青黛(飞,末)各30克

制法用香油将上药拌匀。

功能主治治走马牙疳,牙缝黑腐不尽,及有腐烂深坑者。

用法用量同时先以清米泔水漱口,次用镊尖将丝挑少许,塞于牙根缝内,每日换药三次。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五

处方20、必效散

处方川槿皮120克 斑蝥3克 半夏15克 木鳖子15克(去壳)槟榔15克 雄黄9克 白砒3克

制法上药将雄、砒,斑蝥研细,其余俱切成片,共合一处,用井水、河水各200毫升浸,晒三日,露三夜。

功能主治主风湿疥疮,年久顽癣。

用法用量将药水用鹅翎扫患处。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

处方21、代刀丸

处方白丁香3克 蓖麻仁3克 生白砒0.9克

制法共研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主一切肿毒,内脓已成。

用法用量惧开刀者,用1粒放患顶,外以膏封之,次日即能破头。

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二

处方22、消毒丹

别名大白散(《解围元薮》卷四)。

处方明矾500克 白砒15克 蛇床子700克(炒)硫黄150克 海螵蛸150克

制法各研末,先将砒、矾渐掺入锅内,俟矾化枯收起,又将少些掺下,如此待枯尽,方同下三味和研细。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燥湿消毒。治牛皮血癣疮。

用法用量菜油调涂。四五日脱光。如血风臭秽成片,湿肿黄水淋漓,或脓血粘渍太重,加核桃壳灰30克。

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处方23、去腐灵药

处方水银30克 火消60克 食盐9克 枯矾9克(三味炒燥)朱砂24克 雄黄9克 白砒9克 硼砂9克

功能主治去腐生肌。治发背,疗疮,肿毒,烂疮,囊痈,鱼口,结毒,臁疮。

用法用量共为末,入罐内泥固,盖盏封口,架三钉上,砌百眼炉,先底火二寸,点香一枝,中火一枝,顶火一枝,随以水擦盏勿住。香毕去火,次日取升上者用。发背未破,加花粉;已破加乳香、没药;疔疮初起,加蟾酥;肿毒,加鹅管石,醋调敷;烂疮,加黑附子;囊痈烂,加贝母;瘰疬破,加发灰、皂角、白及,水调敷;疳疮,加滑石;鱼口,加皂角;结毒,加光粉、滑石;臁疮,加轻粉、黄丹;跌扑,加文蛤、百草霜;乳蛾、走马疳、耳腮等,俱用茶调;蛇咬,加南星、川椒;虫咬,加雄黄。

摘录《外科大成》卷一

处方24、枯瘤方

处方白砒 硇砂 黄丹 轻粉 雄黄 乳香 没药 硼砂各3克 斑蝥20个 田螺(大者,去壳,切片,晒干)3个

制法共研极细,糯米粥调,捏作小棋子样,曝干。

功能主治治瘤初起成形未破,及根蒂小而不散者。

用法用量先灸瘤顶三炷,以药饼贴之,上用黄柏末水调盖敷药饼。候十日外,其瘤自然枯落,次用敛口药。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25、三品一条枪

处方明矾60克 白砒45克 雄黄7.2克 乳香3.6克

制法先将砒、矾入小罐内,炭火煅红,青烟已尽,旋起白烟,片时,待上下红彻住火,将罐放地上一夜,取出约有砒、矾净末3O克,再加人雄黄、乳香,共研细末,厚糊调稠搓成如线条状,阴干。

功能主治祛腐化管。治痔疮、瘘疮翻花、瘿瘤、瘰疬、疗疮、发背等腐肉不祛或有瘘管者。

用法用量用时插人疮孔内。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26、青莲膏

处方白砒0.3克 轻粉3克 青黛6克 乳香3克 麝香1.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用香油调薄,摊纸上,用槌捶实,阴干收之。

功能主治治走马牙疳。

用法用量每于卧时,漱净口,拭干,随疮大小剪药封之,至晓去药,漱净吐之。三次,有效。

摘录《外科大成》卷三

处方27、三品锭子

处方上品:白明矾60克 白砒31克 乳香10克 没药10克 牛黄9克中品:白明矾60克 白砒45克 乳香 没药各9克 牛黄6克下品:白明矾60克 白砒45克 乳香7.5克没药7.5克 牛黄1克

制法先将砒末人紫泥罐内,次用矾东盖之,以炭火烟令烟尽,取出研极细末,次用糯米糊和为梃子,状如线香,阴干。

功能主治上品:去十八种痔。中品:去五漏,及翻花瘤,气核。下品:治瘰疬、气核、疔疮、发背、脑疽诸恶证。

用法用量纴疮内三四次,年深者,五六次,其根自腐溃。如疮露在外,更用蜜水调搽,干上亦可。

摘录《外科发挥》卷五

处方28、柳光散

处方斑蝥(去翅、足)大枫子各6克 川槿皮枯矾 轻粉各9克 白砒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顽癣。

用法用量醋调,搽患处。

摘录《丹台玉案》卷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