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砒石的处方

浏览

砒石(别名砒黄、信砒、人言、信石),辛;酸;热;有毒,蚀疮去腐;杀虫;祛痰定喘;截疟。主寒痰哮喘;疟疾;痔疮;瘰疬;走马牙疳;顽癣;溃疡腐肉不脱,本文介绍了含有砒石的处方74个。

处方1、花斑癣特灵

处方雌黄(雄黄代亦可)9g,石硫黄9g,煅明矾4g,蜜陀僧6-15g,红砒石2g,轻粉3g,蛇床子6g,海浮石4g。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花斑癣。

用法用量分5-7次外用。用时药末以煤油调匀,以鸭毛沾药液外涂,患部先热敷,次用老生姜搓皮肤呈红色,自觉有热感,使毛孔开窍后,依上法涂药,6小时后用热水洗掉。

注意忌用生水,禁入口内。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2、硫黄丸

处方硫黄1两,砒黄1两,何首乌1两(末),白矾1两。

制法上相合,研令匀,入瓷瓶中,5月5日,取不食井花,和六一泥固济,封头候干,安瓶子向火中,烧令通赤,候冷,取药细研,以面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休息痢。发歇不定,经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丸,近患者黄连汤送下;久患者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处方3、饼金散

处方砒霜1两,砒黄脚1两,巴豆半两(去皮,出油),木鳖子1两(去皮,研如泥)。

制法上为细末,入石脑油和1块,用纸24重裹药,瓷盒内盛,入地2尺埋,2个月取出,阴干;再入轻粉1钱,雄黄半钱,粉霜2两,乳香1钱,没药3钱,蟾酥1钱,同前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枯瘤子。

用法用量先于疮子顶上灸3炷,唾调涂之;上用纸封3重,每日上,次日洗去药。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四

处方4、大通丸

处方川乌头2两(炮裂,去皮脐),砒黄1分(细研),巴豆1两(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芫花1两(醋拌,炒令黄),杏仁1两半(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麝香1钱(细研),黄丹1分(炒令紫色),猪牙皂荚1两(去黑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子),自然铜1两(细研,别用)。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用黑豆面为丸,如绿豆大,以研了自然铜末滚过。

功能主治症瘕。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心煎生姜、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5、金肺散

处方锡灰1钱,汉防己2钱,郁金1钱半,砒黄2钱,半夏1钱半(汤洗7次)。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诸般喘嗽,急惊风。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小儿加减,食后煎猪肉汤调下,1日2次。

摘录《宣明论》卷十四

处方6、阿魏丸

处方阿魏1分,臭黄1分,砒黄1分,雄黄1分。

制法上为细散,以端午日粽子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牙疼。

用法用量如牙疼在右边,即纳左边鼻中,以纸捻子塞之,合口闭气,良久即定。如患蛀牙,纳1丸,有涎即吐去。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7、二黄丸

处方生砒黄1两,豆黄末1两。

制法上以酽醋2升,1处煎成膏,可丸取出;别入丹砂1钱,雄黄1钱,麝香1钱,研细和匀,众手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疟母。

用法用量每服5丸,未发前,煎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处方8、化疳丸

处方虾蟆灰半两,青黛半两(细研),谷精草灰1分,牛黄1分(细研),木香1分,丁香1分,熊胆半分(研入),芦荟1分(细研),朱砂半两(细研,以水飞过),麝香1分(细研),犀角屑1分,腻粉半分(研入),羚羊角屑1分,砒黄半分(细研)槟榔1分,胡黄连1分。

制法上为末,研入牛黄等,炼蜜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脑疳久不愈,肌体黄瘦,头面干枯,眼鼻生疮,壮热多渴。

用法用量每1岁1丸,以粥饮送下,1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处方9、砒枣散

处方红枣3枚(每个去核,入红砒黄豆大1粒,扎好,炭火上煅尽白烟为度,出火气,共为细末)人中白(煅)1.5克 冰片0.15克 芦荟1克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走马牙疳。

用法用量掺患处。

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处方10、龙麝追毒丹

别名龙麝迫毒散(《普济方》卷二七五)。

处方龙脑0.9克 麝香0.3克 轻粉 粉霜 雄黄各1.5克 乳香 砒黄各0.15克 巴豆14个(去皮、心、膜)

制法上研极细,面糊为丸,如麦粒大。

功能主治去腐生肌。治一切恶疮,毒气未尽者。

用法用量每用先以针捻疮口,入药,量轻重上药,药后二至四小时,如肿痛止为有效。如患下疳疮,蚀茎,用浆磨l一2粒搽之。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处方11、鹤顶丹

处方白胶香1钱,木鳖子半两(净),黄丹2两半,朱砂1两,黄蜡1两,杏仁8钱,巴豆8钱,信砒3钱半,硇砂2钱半,乳香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熔蜡为剂,入油20点,令软,油单裹,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泻痢,无问冷热赤白,连绵不愈,愈而复发,腹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小儿半丸,泄泻,冷水送下;赤痢,甘草汤送下;白痢,干姜汤送下;赤白痢杂,干姜、甘草汤下。

注意忌进食一时辰,孕妇不可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施圆端效方》

处方12、趁鬼丹

处方信砒1钱,大豆7钱,雄黄半钱,轻粉半钱,荷叶半钱,甘草1寸。

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无根水送下。

注意忌热物。

摘录《宣明论》卷十三

处方13、断魔如圣丹

别名断疟如神丹

处方信砒1钱,蜘蛛(大者)3个,雄黑豆49粒。

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断疟如神丹(《穷乡便方》)。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卷六引作“断疟如圣散”。

摘录《宣明论》卷十三

处方14、辟邪丹

处方雄黑豆(一作小豆)49粒,绿豆49粒,信砒半钱(另研),黄丹1钱(为衣)。

制法上为末,于端午日同入乳钵内,滴水为丸,分作30粒。

功能主治岚瘴、鬼疟、食疟频并者。

用法用量每服1粒,用东南桃心7枝研汁,将井花水于早晨日欲出未出时吞之,醋汤亦得,3日1服。

注意忌荤腥。孕妇不可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十二

处方15、黄丸子

处方雄黄(研)1钱,雌黄(研)1钱,山栀7枚(去皮),绿豆49粒,信砒。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消痰定喘。主痰饮喘嗽。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作“黄丸”。方中信砒用量原缺。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七引《简易》

处方16、截疟丹

处方土朱2两半(净末),真绿豆粉2两(1两生入药,1两煮糊),信砒半两(有锋芒者,研细,生)。

制法上用绿豆粉糊筑和三件,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丹砂丸”,方中土朱,改作“丹砂”。

摘录《直指》卷十二

处方17、金宝膏

处方桑柴灰5碗(用沸汤10碗淋汁,用草纸一层,皮纸二层,放罗底,次置灰于上淋之),穿山甲2两(煨胖),信砒2钱(另研),杏仁7枚(去皮,同信砒、穿山甲研细),生地黄2两,辰砂1钱(另研),粉霜(另研),麝香5分。

制法上将灰汁滤澄清,下锅煎浓,下甲末,候焦干一半,下麝香,次下粉霜,干及9分,下辰砂,候成膏,下炒石灰末,以成块子,即入小罐子内,勿见风。

功能主治去腐肉朽肉,不伤良肉新肉。主瘰疬。

摘录《医学正传》卷六引程石香方

处方18、辰砂丸

处方信砒1钱,甘草1钱,朱砂2钱,大豆49粒。

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

功能主治脾胃虚疟,有邪热毒者。

用法用量匀分作49服,发日早晨日欲出,煎桃心汤送下。

注意忌热物。

摘录《宣明论》卷十三

处方19、红绵散

处方信砒1钱,坯子胭脂3钱,麝香1字。

制法上为末,以柳絮滚和匀。

功能主治小儿聤耳,内生疮,或有脓汁。

用法用量每用黄米少许,掺入耳中。如绕耳生疮,脓汁不愈者,以此敷疮上,纸片封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八

处方20、辰砂丹

处方朱砂(一半入药,一半为衣)5钱,信砒5钱,雄黄5钱。

制法上为末,加白面6钱,同研匀,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星宿全时用无根水送下。

注意忌湿面热物。

临床应用疟痢:征南副帅大忒木儿,已未奉剌立息州,其地卑湿,军多病疟痢,予合辰砂丹、白术安胃散,多痊效。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六

处方21、八宝丹

处方雄黄1两,雌黄1两,朱砂1两,信砒(并生用)1两,白矾(飞过)1两,绿豆粉(生)1两,黑豆(生)1两,巴豆(去油)1两,皂角(炙,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细末,煮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痰实发喘。

用法用量每服1丸至3丸,磨刀水送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五

处方22、辰砂丹

处方朱辰砂半两,明信砒半两,粉霜半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熔蜡7钱,油7点为剂,油纸裹,旋丸如小豆大,小儿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冷热不调,赤白毒痢,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甘草水冷下。

摘录《施圆端效方》引阴阳樊元真方(见《医方类聚》卷一四一)

处方23、克效饼子

处方甘草(爁)5两,绿豆末5两,荷叶(爁)5两,淀粉(研)半两,龙脑(研)半两,麝香(研)半两,金箔25片(为衣),信砒(醋煮)2两半,朱砂(研飞)1两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搜和,每两作20丸,捏扁,以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一切疟病。发作有时,先觉伸欠,乃作寒粟,鼓振颐颔,中外皆寒,腰脊俱痛,寒战既已,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冷。或痰积胸中,烦满欲呕;或先热后寒,或先寒后热;或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或寒热相半;或但热不寒,或但寒不热。或1日1发,或隔日1发,或1发后6-7日再发者。

用法用量每服1饼子,以新汲水磨化,日发者,未发前服之;间日者,不发夜服;隔数日发者,前1日夜服;连日者,凌晨服。

摘录《局方》卷八

处方24、浑金丹

处方黄丹2钱,信砒末抄2钱,飞罗面(炒)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滴水为丸,如黍大。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丸,用糖冷水五更初吞下。如天明不吐,再进1-2丸,小儿服1丸。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六引《惠眼观证》

处方25、加味紫金丹

处方信砒5分(研细,水飞如粉),淡豆豉(晒干研末)1两5钱,麻黄(去节)4钱,当门子4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和匀,真绿豆粉捣和为丸,如芥菜子大。

功能主治速通内闭。主哮证,外内皆寒者。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少则5丸,麻黄二陈汤送下。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26、二黄丸

处方雄黄3钱,雌黄3钱,信砒1钱,马兜铃3钱,杏仁7粒(去皮尖)。

制法上为细末,将皂角5挺,不蛀者,捶碎,挼取汁1盏,熬成膏子,和药安乳钵内,烧皂角烟熏过,为丸如萝卜子大。

功能主治喘嗽,哮呷气急。

用法用量每服3丸,临卧齑水送下。小儿1丸,1夜只1服。

注意孕妇不可服,喘退不可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三引《卫生家宝》

处方27、紫金丹

处方信砒4.5克(研飞如粉)豆豉(好者)45克(用水略润,少时,以纸沮干,研成膏)

制法上药用豆豉膏子和砒同杵极匀,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逐寒劫痰,止咳定喘。治多年肺气,喘急咳嗽,晨夕不得眠者。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或10丸,小儿量大小与之,并用腊茶,澄清极冷吞下,临卧时服,以知为度。

备注方中信砒辛酸大热,逐寒劫痰;豆豉善能宣通胸中郁气,兼能解信砒之毒。二药合力,劫寒痰,平喘急。但信砒为大毒之品,不宜多服、久服。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二

处方28、克效饼子

处方甘草、绿豆末、荷叶,各五两;定粉(研)、龙脑(研)、麝香(研),各半两;金箔二十五片(为衣),信砒(醋煮)二两半,朱砂(研飞)一两一分。

炮制上为末,炼蜜搜和,每两作二十圆,捏扁,以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治一切疟病,发作有时,先觉伸欠,乃作寒栗,鼓振颐颔,中外皆寒,腰脊俱痛,寒战既已,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冷,或痰积胸中,烦满欲呕,或先热后寒,或先寒后热,或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或寒热相半,或但热不寒,或但寒不热,或一日一发,或隔日一发,或一发后六、七日再发,并能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饼子,以新汲水磨化。日发者,未发前服之。间日者,不发夜服。隔数日发者,前一日夜服。连日者,凌晨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9、雷楔

别名紫金锭子

处方续随子5两,川乌头2两,甘草2两,蟾酥1两,雄黄1两,白矾1两,麝香7钱半,辰砂1两5钱,片脑2钱,人言5钱,轻粉5钱,桔梗1两5钱,黄连1两3钱,白丁香3钱,巴豆49粒(去壳油心膜)。

制法上各为细末,再入乳钵内投蟾酥、巴豆同研匀,面糊为丸,成锭子,如指弹大,阴干。

功能主治疔疮诸恶疮肿毒。

用法用量如遇诸疮,以井花水磨涂疮上,如干再涂。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

处方30、膏药

处方人言4钱(研末),巴豆霜4钱(研末),红枣100个(煮,去皮核)。

制法将前二味同枣肉捣匀,做大者如芡实大,小者如黄豆大。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如泻,葱搽肚脐,入药,量大小1丸,纳脐上,无论何膏药盖之。

摘录《良朋汇集》卷一

处方31、飞龙夺命丹

处方朱砂2钱,南星2钱,半夏2钱,黄丹2钱,血竭2钱,乳香2钱,没药2钱,硼砂2钱,硇砂2钱,人言3钱,麝香少许,巴豆12粒,斑蝥11个。

制法上为细末,蟾酥化开为丸,如红豆大。

功能主治一切恶疔疮。痈疽疔毒,及一切毒禽恶兽肉毒所致成疮,蕴毒在里,脉沉紧细数;湿毒,中寒,中风,肚痛,喉闭。

用法用量5份中1份,加斑蝥2个,人言少许,捻成锭子,如半粒小麦大。每1疮针破见血,下锭子1粒,饭粘白纸封护,用药1丸,噙在舌上,觉麻,冷水吞下。重者随时服药,不必尽剂,1服时黄水流出为妙。

注意服药后忌热物片时,忌房事并诸毒物鱼腥。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三

处方32、截疟饼

处方明雄3分,朱砂3分,轻粉3分,巴霜3分,人言3分,斑蝥(去头足翅)7个,冰片5厘。

制法上为细末,于5月5日午时修合,用粽尖为丸,如绿豆大,捏成饼子。

功能主治大小疟疾,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用黑膏药贴胁下软肉处,男左女右;或眉心正中。1周时起泡,即去之。

摘录《千金珍秘方选》

处方33、痎疟除根丸

处方炼人言8毫,真绿豆细粉1钱,巴霜9厘2毫,辰砂3分。

制法上为极细,用白蜜作20丸,生甘草为衣。

功能主治温中补气,吐下顽痰。主伤寒兼疟。

用法用量每服1粒。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34、不二散

处方人言1两(为末),飞面4两(与人言用水和软饼,锅内焙干为末),白扁豆末2两,细茶末2两。

制法上同和匀。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小半钱,已前半日,用温茶调下,再用水荡下。

注意忌酒、面、鱼等。

摘录《袖珍》卷一

处方35、截疟仙丹

处方雄黑豆49粒(黑豆圆者是),人言5分。

制法5月5日午时用黑豆先1日以水泡去皮,研烂,入人言,同研为丸,如黄豆大,雄黄1钱为衣,阴干收贮。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临发热早晨无根水送下1丸。

注意忌热酒热物一时,仍忌鱼腥、生冷之物3日。

摘录《寿世保元》卷八

处方36、离骨散

处方夜游将军、人言、窑老、丹各少许。

功能主治取牙。

用法用量上同研粉红色。搽之。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

处方37、荔奴丹

处方人言3分,水银3钱,火消6钱,皂矾6钱,明矾6钱,雄黄1钱,铜绿5分,食盐1两2钱。

制法上为细末,不见星,用银罐7-8个,将药分贮罐内,约有3-4分深,放风炉上,文火熔化结胎。先要将各罐口磨平俱覆于银盆上,外用水1大盆座铜盆于上,加炭火勿露罐;先文后武,1炷香即退火取药,当时饭研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杨梅结毒,大麻风。

用法用量每服1丸或2丸,龙眼肉包住,外加豆腐皮裹之,盐汤送下。饿1日,药行遍身,方可饮食。

注意服药后,大便要在空地深坑之处,以厚土掩之,勿令毒气传人。

摘录《灵药秘方》卷下

处方38、绝疟丹

处方人言1钱5分,绿豆粉5钱,雄黄3钱,朱砂3钱。

制法上为末,端午日用粽子角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疟。

用法用量每用1丸,五更冷水送下。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七

处方39、鬼哭丹

处方人言1钱(研末),新绿豆1两(为末)。

制法上搅匀,以无根水搜为1丸,如皂荚子大,却将黄丹为衣,阴干;小儿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疟疾不问1日1发、间日1发或3日者,多寒少寒,多热少热,头疼,渴欲饮冷者。

用法用量临发日5更,用桃、柳枝露水送下。

注意忌热物半日。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七引《本事》

处方40、拔疔膏

处方去油乳香2钱,去油没药2钱,血竭2钱,人言2钱,儿茶2钱,飞净青黛2钱,蟾酥2钱,象皮(焙燥)2钱,麝香6分,冰片4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用枣肉以石锤打极匀为丸,如芡实大,飞净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一切红丝、蛇头疔,及诸疽毒。

用法用量用1丸,加蜜少许调匀,涂于疔顶,以膏盖之,1宿即消;如毒甚,明日再涂1次。

摘录《梅氏验方新编》七集

处方41、茶清散

处方人言1两,黑豆1升,河水4升。

制法上药同煮至水尽,炒干为末。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1字或半字,热多者,腊茶清调下;寒多者,草茶清调下;间日者,于发夜临卧服;频日者,但临卧服。

注意忌热物一时辰。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六

处方42、除湿汤

处方人言2两。

制法水煮滚热,再用毡片剪如底样5-6片,入内同煮,令汁干为度,取出毡片,晒干或焙干。

功能主治风湿凝住,脚气疼痛。

用法用量裹脚板上,出汗,如毡湿透,再换1片,出令汗尽即已。

摘录《回春》卷五

处方43、大风膏

处方槟榔、苍术、柴胡、人言、硫黄、花椒、飞矾、大风子。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疥疮

用法用量香油熬搽。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八

处方44、辰砂锭子

别名辰砂膏

处方人言1钱,白矾2钱,蜜佗僧5分,辰砂5分。

制法先研人言细铺锅底,次用矾铺人言上,枯烟尽为度,次将陀僧、辰砂研细,白糕和作尖锭,如小麦大。

功能主治痔漏等疮。

用法用量辰砂膏(《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

摘录《袖珍》卷三

处方45、芦荟散

处方黄柏5钱,人言5分(用红枣破去核,每枣纳人言1分,烧存性),芦荟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走马牙疳。

用法用量先将米泔漱净疳毒,却掺上此药。即愈。

摘录《回春》卷五

处方46、拔毒散

处方巴豆肉2钱3分,人言1钱3分,生白矾9分,绿矾9分,雄黄3分,蜗牛10个。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痰核。

用法用量将口涎调搽核上,以万应膏贴之,2日1换;再将玉灵膏贴,1日1换。

摘录《外科百效》卷二

处方47、冷水丹

处方乌豆49粒,绿豆49粒,川椒49粒,明雄1钱,人言1钱(须制过方可用),朱砂5钱(为衣)。

制法上药先将乌豆、绿豆、川椒为细末,再入雄黄、人言和匀,以水为丸,如乌豆大。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人言制法:用黄泥包好,用木炭火尽烧,勿令出烟;倘出烟,即用泥闭住。不闭住烟,则人言化为乌有。再用水豆腐、勾藤、甘草同人言尽煮,煮至豆腐带黑色。如此三烧三煮方可用之。

注意切不可多服,不可热水服;素体过虚、久疟及孕妇忌服。服后须俟痰涎去,方可进饮食、烟、茶。

摘录《寿世新编》

处方48、疥疮膏

别名疥药膏

处方木鳖肉1两,风子肉1两,雄黄1两,核桃仁1两,洋硇3钱,硫黄3钱,水银(炙)3钱,人言2钱,川椒5钱,床子5钱,猪脂油7两。

制法共捣成膏,每付3钱重。

功能主治杀菌消毒。主干疮脓疥,梅毒疥,湿疥,皮肤破烂,脓泡痛痒,流水浸润。

用法用量用布裹药烤,搽患处。

注意忌辛辣酒类。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

处方49、代赭膏

处方代赭石5钱(煅,醋淬),朱砂5钱,人言豆大1粒。

制法纸包6层,打湿煨干,入麝香少许研末,香油调。

功能主治小儿疟,不能进药。

用法用量用少许涂鼻尖、眉心、手脚心。

摘录《惠直堂方》卷一

处方50、陀僧散

处方鹁鸽粪1两(炒,研末用5钱),密陀僧5钱,硫黄1钱,花椒5钱,人言半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头生白秃疮。

用法用量香油渣调搽患处,晚间洗去。

摘录《回春》卷八

处方51、八珍锭

处方朱砂5钱,雄黄5钱,没药5钱,乳香5钱,真番卤8分(煅令烟尽),人言1钱(煅过),枯矾2钱,巴豆30枚(去油)。

制法上为细末,粳米饭为丸,如荞麦大小,成锭,作线条亦可。

功能主治发背,痈疽,恶疮,粉瘤,鼠漏,无名疔毒等疮,疮头孔多,脓血不通,瘀肉不腐,腐肉不脱,漏管不落。

用法用量放入孔内,上用膏贴之。

摘录《良朋汇集》卷五

处方52、合手香

处方大风子2-3个,水银1钱,杏仁7个(去皮尖),桐油1两,油核桃仁5钱,木鳖10个(去皮),潮脑5钱,人言豆大1块(为末)。

制法上捣为泥,为丸如核桃大。

功能主治疥疮。

用法用量用1丸两手撮揉,令鼻搐其药气,再以两手上油搽痒处。

摘录《良朋汇集》卷五

处方53、滴滴金

处方硇砂 轻粉 人言 雄黄 朱砂各3克 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疔疮。

用法用量用时将疮头刺破,取少许药末贴上。黄水出即效。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三

处方54、枯瘤散

处方灰苋菜(即藜藿)(晒干,烧灰)120克 荞麦(烧灰)120克 风化石灰250克(三味和一处,淋汁750毫升,慢火熬成霜,取下配后药)番木鳖3个(捣去油)巴豆60粒(捣去油)胡椒19粒(擦去粗皮)明雄3克 人言3克

制法上共为末,入前药和匀,以瓷瓶收贮。

功能主治治血瘤、粉瘤。

用法用量以滴醋调匀,用新羊毛笔蘸药点瘤当头,瘤有碗大,则点药如龙眼核大,若茶杯大,则点药如黄豆,干则频频点之,其瘤干枯自落。如血瘤破,以发灰掺之;粉瘤破,以白麻皮烧灰掺之。外以膏护好,自然敛口收功。

摘录《种福堂公选良方》卷四

处方55、芦荟散

处方黄柏15克 人言1.5克(用红枣破去棱,纳人言0.3克,烧存性)芦荟3克

功能主治治走马牙疳。

用法用量上药为末,先将米泔漱净疳毒,却掺上此药即愈。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56、碧玉锭子

处方铜青3钱,胆矾(生)1钱,白矾(煅)1钱,白丁香1钱,信石(煅)1钱,硇砂(生)1钱,雄黄1钱,朱砂1钱,乳香1钱,没药1钱,轻粉1钱,麝香少许,片脑少许。

制法上为末,稠糊为锭子,如豆大,带扁些及作药线阴干。

功能主治瘰疬恶疮。

用法用量先用拔毒膏点破疮口,上贴膏药,直至腐肉去尽,只贴膏药,以肉生满为度。

摘录《准绳·疡医》卷三

处方57、擦掌丹

处方枯矾2钱,樟脑2钱,水银1钱,信石3分,大风子肉3个,核桃肉5钱。

制法上共研末作丸。

功能主治疥疮。

用法用量于掌心擦,鼻内闻香。

摘录《医部全录》卷三七三

处方58、黑痔丹

别名引痔丹

处方白矾2两,蟾酥4钱,轻粉4钱,信石1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锅内,上用大瓷碗盖住,醋调,炭灰封固四周,火炼二时,候冷取出为末。

功能主治枯痔,引痔。主痔瘘。

用法用量唾津调涂痔上,每日温水洗3日,涂3次。

摘录《增补内经拾遗》卷四

处方59、救生丹

处方虢丹1钱,马牙消1钱,信石1钱(细刷1处,夜露7宿),半夏半两,甜葶苈半两(隔纸炒香),桑白皮半两,杏仁(去皮尖,另研)半两,鸡内金10个。

制法上为细末,同前3味拌匀,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齁(鼻合)喘嗽,及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7丸,临睡茶清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九引《王氏集验方》

处方60、飞龙夺命丹

处方大南星1钱,雄黄1钱,巴豆1钱,黄丹5分,信石5分,乳香5分,麝香少许,斑蝥16个(去翅、足),硇砂5分。

制法上为末,取蟾酥和为丸,如黄黍米大。

功能主治一切疔疮恶肿,痈疽初发,或发而黑陷,毒气内陷者。

用法用量每服11-12丸,或14-15丸,看疮上下,食前、后好酒送下。量人虚实与之。

注意忌油腻、鱼、荤物7日。

摘录《玉机微义》卷十五

处方61、救命神朱丸

处方朱砂1两,粉霜半两,铅白霜半两,信石半两,杏仁1两(去皮尖),伏龙肝2两,巴豆半两(去皮,用醋浆水浸1宿后,别用醋浆水煮3-5沸,滤出,却于露中1宿),天南星半两(醋浆水煮1沸为度),雄黄1分,硫黄1分,白僵蚕4钱,黑附子4钱(炮,去皮)。

制法上为末,炼白蜜为丸,如指面大,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中风,潮涎气喘,面紫赤色。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温酒化服下。

摘录《传家秘宝》卷中

处方62、蚕茧散

处方蚕茧3个,白术1钱,信石1钱。

制法俱火煅,为末。

功能主治瘰疬已破。

用法用量掺烂肉上,3日。其核即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63、疥疮膏

处方麻黄1两,川椒1两,白芷1两,蛇床子1两,大风子3两,胡桃肉3两,斑蝥5钱,升华硫黄1两,轻粉3钱,信石2钱,煅枯矾1两,明雄1两,樟脑1两,黄蜡1两。

制法先取麻黄、白芷、大风子、斑蝥、川椒、蛇床子、核桃仁等药用麻油1斤炸枯,去滓,加猪油1斤,黄蜡1两;再将轻粉、信石、枯矾、雄黄、硫黄、樟脑等细末兑入搅匀,成膏34两6钱,每盒重2钱。

功能主治疥疮。

用法用量涂擦患处,视疮之大小酌用。

注意切勿入口,头面部及阴部禁用。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

处方64、鬼哭丹

别名豉破丸

处方白信石1钱(白砒霜者良,不用黑者),寒水石4钱。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取端午日3-5家粽角,极薄切,用建盏盛粽一过,用寒水石铺一过,却信石铺之,此后再用粽角,以前法铺之。如铺尽,仍将粽子盖却;用淡豉、冷水微浸取浓汁,滴于盏内,炼成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大人只服5丸,5岁后只3丸,周岁以上只1丸,疟疾未发前,五更东流水送下;水(鼻合),盐蒻烧灰,调沸汤,候冷吞下;食(鼻合),茶蒻烧灰,调沸汤,冷吞下,或冷腊茶清吞下;老(鼻合),用半夏5粒,生姜1大块,同擂自然汁吞下,永远不发。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三引《经验良方》

处方65、鸡肉丸

处方雌鸡1具(去羽皮骨肠),信石(为末)1钱5分。

制法上和调,分而为七,纳土器七枚,固封,以盐泥遍涂器面,乃悉烧之,初以文火,后以武火,须臾下火,细末糊丸。

功能主治梅毒,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日服一器之药,以搜风解毒汤煎汁送下,7日宜尽剂。初服2-3日,病人四肢稍当觉麻痹,至6-7日全身痿痹,纵虽不痿痹者,必瞑眩,则止后服。

注意禁冷物、鱼、乌、醋、酒、房事等。

摘录《名家方选》

处方66、代针散

处方巴豆1钱,信石1钱,明雄1钱。

制法上为细末,收瓶备用。

功能主治痈毒脓成。

用法用量若遇皮薄疮疖,不得穿头而畏刀针者,以陈醋调敷患处。约1日间,疮头即自行穿溃。或用黄蜡捻作麦粒大,令其两头有光,每服3粒,黄酒冲服,见汗之后,疮头即穿。如遇皮厚之疮,须用铍针刺开少许,再敷此药。

注意如未成脓,则此药不可用。

摘录《外科十三方考》

处方67、劫痰方

处方青黛3钱,辰砂1分,雌黄1钱,雄黄1钱,明矾1钱,信石1钱(并生用)。

制法上为末,淡豆豉100粒,汤浸去壳,研入膏,入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劳嗽。哮喘痰涌。

用法用量临卧冷茶吞1丸。

摘录方出《续本事》卷五,名见《赤水玄珠》卷七

处方68、代刀散

处方斑蝥1钱,巴豆1钱,白信石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流注,痈毒,有脓水。

用法用量取大米少许,放疡头上,膏药盖之。以代开刀。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69、加味七粒紫金丹

处方信石末1钱,枯矾末1钱,淡豆豉1两,射干5两,麝香4分。

制法先将豆豉蒸软,然后同药末捣和成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冷痰哮喘,天雨便发,坐卧不得,饮食不进;兼治寒痰疯狂。

用法用量每服7丸,冷茶送下。小儿酌服1-2丸,以服至不喘为度。

注意服药后1小时内,当忌热食,以免引起恶心呕吐。

摘录《外科十三方考》

处方70、二黄丸

处方青黛3钱,辰砂1钱,雌黄1钱,雄黄1钱,白矾1钱,信石1钱(并生用)。

制法上为末,淡豉100粒,汤浸去皮,研成膏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劳嗽。

用法用量每服3-5丸,临卧茶清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一

处方71、夺命丹

处方信石1钱,白矾2钱,白附子3钱,南星4钱,半夏5钱(洗)。

制法上先用信石与白矾一处,于石器内煅红出火,黄色为度,却和半夏、南星、白附子为细末,生姜、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祛痰。主上气喘急,经岁咳嗽,(鼻勾)(鼻合)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7丸,小儿3丸,井花水送下。

注意忌食诸恶毒热物,切不可犯铁器。

各家论述此方治咳嗽痰喘(去刄)剂也,盖肺受火邪,气从火化,有升无降,加以脾湿生痰,则上壅而为喘嗽,满闷不得安卧矣。病作之时,固宜用此药以(去刄)痰。然病安之后,即当用知母茯苓汤或人参五味子散、宁肺汤以补虚可也。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五

处方72、化坚膏

处方夏枯草6两,昆布6两,海藻6两,干姜3两,鹿角3两,五灵脂3两,甘遂3两,大戟3两,牡蛎3两,白芥子3两,雄黄3两,肉桂3两,麝香3钱,信石3两。

制法雄黄、肉桂、信石、麝香单包;将夏枯草等10味,碎断,另取麻油240两,置于锅内,微热,将夏枯草等药料倒入,炸枯,捞除残滓,取油过滤,即得药油;炼油,下丹,去火毒。将上列雄黄、肉桂、信石3味分别轧为细粉;将麝香3钱研细,与雄黄、肉桂、信石细粉陆续配研,取膏油加热熔化,待爆音停止,水气去尽,晾温,兑入细料搅匀,将膏油分摊于纸褙上,微晾,向内对折。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坚止痛。主痰核瘰疬,乳核疮疖,红肿坚硬,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用时温热化开,贴于患处。

摘录《中药制剂手册》引《天津市固有成方统一配本》

处方73、雄黄消毒膏

处方矾30克(生)雄黄 信石各15克 巴豆9克 黄蜡15克

制法上药共研为末,将蜡熔化,入药末在内,搅匀,制成锭子,如枣子大。

功能主治治蝎螫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次用时,将锭子于热焰上炙开,滴于患处,其痛立止。

摘录《卫生宝鉴》卷二十

处方74、紫霞锭子

处方信石(煅)白矾(煅)硇砂各3克 胆矾雄黄 朱砂各1,5克 乳香 没药各0.75克 麝香 片脑各0.15克

功能主治散结祛腐,消肿止痛。治热毒壅盛,气血郁滞所致的瘰疬、痔漏,恶疮。

用法用量上药研末,稠糊为锭子,如豆大带扁些,另作药线,随疮大小、深浅、长短,临时裁度。先以拔毒膏点破,次以药锭放在疮口,膏药贴上,三日一换药。待肉腐之时,将药线插入疮口,膏药贴上,直候腐肉去尽为度。

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