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毛大丁草根的处方

浏览

毛大丁草根(别名白头翁、白花白头翁、兔耳风根、小一枝箭根),味苦;辛;性凉,清热解毒;理气和血。主痢疾;乳蛾;痄肋;4胞胁痞气;疝气;瘰疬;便血;尿血;肿毒,本文介绍了含有毛大丁草根的处方76个。

处方1、雌黄

处方雌黄1分(细研),雄黄1分(细研),朱砂1分(细研),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麝香半分(细研),白头翁1分,徐长卿1分,羚羊角屑1分。

制法上为末,以青羊脂和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尸疰,及诸蛊魅,精气入心腹,使儿刺痛,黄瘦。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粥饮送下,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处方2、痢疾丸

处方吴茱萸(甘草水炙)1两5钱,广木香10两,黑地榆30两,川黄连10两,白芍30两,当归30两,乌梅肉10两,白头翁20两,金银花15两,炒山楂30两,川厚朴(姜炙)20两,槟榔20两。

制法上共为细面,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腹疼痛,里急后重,红白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1包,开水送服。小儿每岁服2粒。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禹县方)

处方3、干地黄汤

处方干地黄3两,白头翁1两,黄连1两,蜜蜡1方寸,阿胶(如手掌大)1枚。

功能主治产后下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5升,煮取2升半,去滓,纳胶、蜡令烊,分3服,1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于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中去秦皮、黄柏,但用黄连以坚肠胃,白头翁以止腹痛,阿胶以治内崩,加地黄以除血热,蜜腊以清胃气,《本经》专主下利脓血,以蜡味至淡入胃,胃为五脏之本,淡为五味之先也。

摘录《千金》卷三

处方4、鳖甲汤

别名鳖甲散

处方鳖甲如手大(炙令黄)、白头翁1两,当归2两,黄连2两,干姜2两,黄柏长1尺广3寸。

功能主治产后早起中风冷,泄痢及带下。

用法用量鳖甲散(《圣惠》卷七十九)。

摘录《千金翼》卷七

处方5、痢疾茶剂

处方马齿苋3份,白头翁1份,黄柏1份。

制法将上药晒干或烘干,碾成细粉,用30~40%乙醇浸泡24~36小时,后滤出乙醇,回收之,将药晒干研如面。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消炎止痢。主细菌性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5g,1日3-4次,小儿酌减。

摘录《吉林医药资料》

处方6、藿香饮子

处方藿香、白芍药、米囊皮、黄耆、甘草、当归、白茯苓、泽兰、白头翁、附子、干姜、川芎、蒿豉饼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脓血痢及赤白痢久不愈,变成休息痢,里急后重,心腹疼痛,形困气乏,脏气虚弱。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入生姜、艾七叶,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四

处方7、黄连饮

处方黄连(去须)1两,犀角(镑)3分,白蘘荷根3分,黄芩(去黑心)3分,茜根3分,败豉皮(炙焦)半两,蓝青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白头翁(去芦头)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蛊毒痢,下血体羸。

用法用量100-200日儿每服半钱匕,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分2次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处方8、黄连饮

处方黄连(去须)1两半,白蘘荷根1两,犀角(镑屑)1两,黄芩(去黑心)1两,白头翁(去芦头)3分,茜根(锉)1两,蓝青(干者)3分,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热毒痢下血。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半钱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分温2服,空心、午后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处方9、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犀角屑1两,白蘘荷1两,黄芩1两,白头翁3分,蔓菁菜1两,吴蓝1两,甘草半两(炙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血痢,烦热口干,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

处方10、常山饮

处方常山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知母(焙)3分,白头翁3分,甘草(炙,锉)3分,柴胡(去苗)3分,青蒿1握,桃枝1握,柳枝1握,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一切疟疾,经年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酒1盏半,入葱白、薤白各3寸,切,浸1宿,煎取8分,去滓,空心温服,欲发时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处方11、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微炒),败豉皮半两(炙令黄焦),犀角屑3分,白襄荷根3分,白头翁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蓝青半两,黄芩3分,茜根3分(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蛊毒痢血,体瘦。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放温,不拘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12、黄连白头翁汤

处方黄连(去须)1两,白头翁半两,醋石榴皮半两(炙),犀角(镑屑)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热毒下痢如鱼脑,手足壮热。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半钱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分温2服,空心、午间、日晚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八

处方13、黄连丹

处方黄连2两,当归(焙)1两,白头翁3分,蔓青根(焙)3分,木香半两,川楝子(面裹,炮)半两。

制法粳米饭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热痢下血,频并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米饮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张涣方

处方14、调中化痢丸

处方黄连1两,白头翁1两,大黄4两,山楂4两,槟榔3两,厚朴(炙)5钱,木香4钱,小枳实(炒)8钱。

制法共研为细粉,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每16两用滑石3两5钱为衣闯亮。

功能主治顺气化滞,清热止痢。主气血凝结,湿热伤脾,红白痢疾,脐腹坠痛,口渴身烧。

用法用量每服2钱,日2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15、大草乌头丸

别名乌头丸

处方乌头15分(炮,去皮),人参5分,生姜2两,前胡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汗)1两,黄芩1两,白术1两,半夏(洗)1两,黄连1两,吴茱萸1两,龙骨1两,白头翁1两,干姜1两,细辛1两,桔梗1两,紫菀1两,芎䓖1两,厚朴(炙)1两,女萎1两,矾石(烧)1两,桂心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破积聚。主寒冷虚损,50年心腹积聚,百病邪气往来,厥逆抢心,痹顽羸瘦骨立,不能食。

用法用量乌头丸(《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

处方16、大圣花蛇牛黄丸

别名大圣通中花蛇丸

处方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4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4两,磁石(煅,醋淬)4两,赤箭4两,半夏(生姜汁浸1宿,切,焙)4两,威灵仙(去苗土)4两,防风(去叉)4两,自然铜(煅,醋淬7遍)4两,羌活(去芦头)3两,海桐皮(锉)3两,干蝎(去土,炒)3两,白僵蚕(炒)3两,白鲜皮3两,蔓荆实3两,当归(切,焙)3两,芎䓖3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3两,蒺藜子(炒)3两,五味子1两半,远志(去心)1两半,萆薢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木香1两半,胡芦巴1两,楝实1两,白豆蔻(去皮)1两,芍药1两,泽泻1两,牵牛子(1半生,1半炒)1两,荆芥穗1两,白头翁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沉香1两,干姜(炮)半两,麝香(别研)半两,牛黄(别研)半两,麻黄(去根节)3两,丹砂(别研)1两半,水银1两(用黑钖1两结作砂子),龙脑(研)2分。

制法上药除别研外,为细末,再与研者和匀,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摊缓,口眼喎斜,涎多语涩,筋骨无力,行履艰难,遍身疼痛。

用法用量大圣通中花蛇丸(《普济方》卷九十三)。

注意《普济方》:如要出汗,浓煎盐鼓汤一盏投之。宜避风坐卧。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处方17、理血汤

处方生山药1两,生龙骨(捣细)6钱,生牡蛎(捣细)6钱,海螵蛸(捣细)4钱,茜草2钱,生杭芍3钱,白头翁3钱,真阿胶(不用炒)3钱。

功能主治血淋及溺血、大便下血证之由于热者。

用法用量溺血者,加龙胆草3钱;大便下血者,去阿胶,加龙眼肉5钱。

各家论述血淋之症,大抵出之精道也。其人或纵欲太过而失于调摄,则肾脏因虚生热。或欲盛强制而妄言采补,则相火动无所泄,亦能生热,以致血室中血热妄动,与败精溷合化为腐浊之物,或红或白,成丝成块,溺时杜塞牵引作疼。故用山药、阿胶以补肾脏之虚,白头翁以清肾脏之热,茜草、螵蛸以化其凝滞而兼能固其滑脱,龙骨、牡蛎以固其滑脱而兼能化其凝滞,芍药以利小便而兼能滋阴清热。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处方18、酒煎饮

处方常山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令黄色)1两,知母3分,白头翁3分,桂(去粗皮)半两,青蒿1握,甘草(生)3分,桃枝头心7枚,李枝头心7枚,葱白7茎,薤白7茎,柴胡(去苗)3分。

制法上为细末,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足太阳疟,腰痛头重,寒热互作。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酒1盏半,浸1宿,平旦煎取1盏,去滓,空腹顿服,当吐痰出,再煎滓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处方19、雌黄丹

处方雌黄(细研)1两,雄黄(研细)1两,川大黄(慢火炮黑)1两,鬼臼(去毛)1两,桃仁30个(汤浸,去皮尖,研),白头翁半两(以上并为细末,次用),麝香1分(别研),巴豆10粒(去皮心膜,纸裹出油)。

制法上都研匀,以羊脂5两熔和诸药成膏,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尸疰病。

用法用量每服3-5粒,荆芥汤冷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二引张涣方

处方20、黄柏汤

处方黄柏2分,黄连2分,白头翁(一作白蔹)2分,升麻2分,当归2分,牡蛎2分,石榴皮2分,黄芩2分,寄生2分,甘草2分,犀角1分,艾叶1分。

功能主治小儿夏日伤暴寒,寒折大热,热入胃,下赤白滞如鱼脑,壮热头痛,身热手足烦。或以利药下之,便数去赤汁如烂肉,或下之不愈,后以涩药断之,下即不止,倍增壮热,或是温病热盛,复遇暴寒折之,热如腹中,下血如鱼脑。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3升,煮取1升3合,100日儿至200日每服3合,200余日至期岁每服2合半。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寒折热邪而痢下赤白,温下不瘳,热涩不止,惟有苦燥一法可以转危就安,乃于白头翁汤中用寄生代秦皮,兼取犀角、黄芩以散热,当归、艾叶以和血,牡蛎、榴皮以固脱,升麻、甘草引入脾家,以散伏匿之邪也。

摘录《千金》卷十五

处方21、黄连散

处方黄连1两(去须,微炒),犀角屑1两,白襄荷根1两,黄苓1两,白头翁3分,蔓菁根1两,吴蓝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血痢,烦热口干,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22、当归散

处方当归1两(锉,微炒),黄连3分(去须,微炒),桂心3分,赤石脂1两,人参3分(去芦头),干姜3分(炮裂,锉),龙骨1两,白头翁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冷痢腹痛。

用法用量当归黄连汤(《圣济总录》卷一七八)、黄连汤(《普济方》卷三九七)。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23、昆布丸

处方昆布8两(炙),海藻7两(洗,炙),小麦1升(熬),海蛤5两,松萝4两,连翘2两,白头翁2两。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瘿瘤,诸瘘。

用法用量每服10丸,1日3次,稍加至30丸。

摘录《医心方》卷十六

处方24、连翘丸

处方连翘半两,桑根白皮半两(锉),犀角屑半两,白头翁半两,漏芦半两,黄柏半两(锉),牛蒡子半两(微炒),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秦艽半两(去苗),川升麻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日3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

处方25、连翘丸

处方连翘5钱,桑白皮5钱,白头翁5钱,牡丹皮5钱,防风5钱,黄柏5钱,肉桂5钱,豆豉5钱,独活5钱,秦艽5钱,桑螵蛸3钱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颈上生核,肿胀发热者。

用法用量灯心汤送下。外用五倍子末,淡米醋调敷,1日2次易之。

摘录《片玉心书》卷五

处方26、地肤子

处方地肤子(炒)2两,紫葛(锉)1两半,白头翁(锉,炒)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柔风。肢体弛缓不收,里急不能仰息,兼治妇人产后中风。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加至3钱匕,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处方27、连翘散

处方连翘4两,白及4两,白头翁4两,牡丹4两,防风4两,黄柏4两,羌活4两,桂4两,秦艽4两,豉4两,海藻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结风气肿。

用法用量3岁儿每服5-10粒,5岁以意加之,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卷二十三

处方28、连翘丸

处方连翘1两,桑白皮1两,白头翁1两,牡丹1两,防风1两,黄柏1两,桂心1两,香豉1两,独活1两,秦艽1两,海藻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结风气肿。

用法用量《圣惠》无桑白皮,有榆白皮。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方中防风、白头翁、香豉以散风毒;连翘、秦艽、独活、桑白皮、海藻以散气肿;然风药气药非得血药不能透达荣分,以散结核,又须黄柏、桂心寒热交攻;用牡丹者,专和黄柏、桂心之寒热也。

摘录《千金》卷五

处方29、连翘丸

处方净连翘2钱,桑白皮2钱,白头翁2钱,粉丹皮2钱,北防风2钱,川黄柏2钱,青化桂2钱,淡豆豉2钱,海螵蛸2钱,软秦艽2钱,川独活2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核大。

功能主治小儿疮疥,毒陷入里。

用法用量每服1丸,灯心汤送下。

摘录《幼幼集成》卷四

处方30、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别名白头翁汤、甘草汤

处方白头翁2两,甘草2两,阿胶2两,秦皮3两,黄连3两,柏皮3两。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下利虚极;热利下重,大便血,心烦不得眠者。

用法用量白头翁汤(《千金》卷三)、甘草汤(《千金翼》卷七)。

各家论述1.《金匮要略论注》:虚极不可无补,但非他味参、术所宜,恶其壅而燥也。亦非芩,泽淡渗可治,恐伤液也。唯甘草之甘凉,清中即所以补中;阿胶之滞润,去风即所以和血。以此治病即以此为大补,方知凡痢者湿热非苦寒不除,故类聚4味之苦寒不为过。若和血安中,只1味甘草及阿胶而有余。治痢好用参、术者,政由未悉此理耳。2.《金匮玉函经二注》:伤寒厥阴证下利重者,白头翁汤,4味尽苦寒以治热,苦以坚肠胃。此产后气血两虚,因加阿胶补气血而止利,甘草缓中通血脉。然下利,血沸也,夫人之血行则利自止,甘草尤为要药。此方岂独治产后哉。

临床应用痢疾:患者女,60余岁。痢下赤白,日数十遍,里急后重。曾服呋喃西林2日,效果不显,发热不高,口干,尚不作渴,舌质淡红,舌边呈细小赤点。干而无津,脉象细数。认为老年津血不足,又患热痢,津血更易耗损。拟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白头翁12g,黄连6g,川黄柏6g,秦皮9g,阿胶9g(烊),甘草6g,煎至200毫升,分2次服。上午服第1剂,至晚大便已变粪,续进1剂病愈。

摘录《金匮》卷下

处方31、白头翁加甘草阿胶苓桂汤

处方白头翁3钱,茯苓3钱,黄连1钱,黄柏1钱,秦皮1钱,甘草1钱,桂枝1钱,阿胶2钱。

功能主治疹后频频泄利脓血。

用法用量流水煎,温服。

摘录《医学金针》卷八

处方32、建脾丸

处方钟乳粉1两半,赤石脂(煅)1两半,枯矾1两,干姜(炮)1两,苁蓉(酒浸)1两,石斛(酒浸)1两,五味子1两,桂心1两,泽泻1两,桑寄生1两,远志(去心,炒)1两,人参1两,柏子仁1两,当归1两,酸石榴皮1两,龙骨(煅)1两,天雄(炮,去皮脐)1两,牡蛎粉1两,白头翁(去苗)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羸瘦,身重,胃冷,饮食不消,泄泻不止,或作滞下,久变五色秽臭。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米汤送下。

摘录《三因》卷十一

处方33、白头翁汤

处方黄连(去须)1两,白头翁半两,酸石榴皮(炙)半两,犀角(镑屑)半两(一方无犀角)。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小儿热毒下痢如鱼脑,手足壮热。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半钱,水7分,煎至4分,去滓,分温2服,空心、午间、晚各1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

处方34、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2两,厚朴2两,阿胶2两,黄连2两,秦皮2两,附子2两,黄柏2两,茯苓2两,芍药2两,干姜3两,当归3两,赤石脂3两,甘草3两,龙骨3两,大枣30个,粳米1升。

功能主治赤滞下血,连月不愈。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2升,先煮米令熟,出米,纳药煮取3升,分4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伤寒》厥阴例中白头翁汤治热痢下重,《金匮》加甘草、阿胶治下痢虚极,更合驻车丸治洞痢无度,并取附子、龙骨、石脂佐干姜以固内崩。因白头翁、秦皮、黄柏苦寒萃聚,故黄连为之量减,详白头翁汤本治热痢后重,此方条下虽不言后重,然不用白术而用厚朴,其意可知。茯苓、芍药、大枣、粳米稼穑之类,则与白术功用不殊。

摘录《千金》卷十五

处方35、白头翁丸

处方白头翁(去芦头)半两,艾叶2两(微炒)。

制法上为末,用米醋1升,入药一半,先熬成煎,入余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劳泄痢,及妇人产后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处方36、防风丸

处方防风(去芦头)1两,连翘1两,桑根白皮(炙,锉)1两,牡丹皮1两,白头翁1两,黄柏(去粗皮,微炙)1两,豉(炒令黄)1两,独活(去芦头)1两,秦艽(去苗土)1两,海藻(洗去咸,焙)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瘰疬结核,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3丸,米饮送下,早晨、日晚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处方37、白头翁丸

处方白头翁1两,黄丹2两(并白头翁入铁瓶内烧令通赤),干姜1两(炮裂,锉),莨菪子半升(以水淘去浮者,煮令芽出,晒干,炒令黄黑色),白矾2两(烧令汁尽)。

制法上为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休息痢,日夜不止,腹内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38、白头翁丸

处方白头翁半两(去芦头,蒸5遍,焙干),当归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羌活半两,苦参半两(锉),独活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牛膝半两(去苗),仙灵脾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桂心半两,晚蚕蛾半两(微炒),乌蛇肉2两(酒浸,炙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顽麻风及腰脚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渐加至30丸。

摘录《圣惠》卷二十一

处方39、龙骨汤

处方龙骨3两,牡蛎3两(煅),乌梅肉1两,熟艾1两,白头翁1两,干姜1两,女萎2两,黄连2两,当归2两,甘草6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白滞下,昼夜无复数。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3升2合。分服,日3夜1,断便止。

注意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古今录验》

处方40、加味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3钱,生白芍4钱,川黄连1钱,川黄柏1钱5分,北秦皮3钱,黄芩1钱5分。

功能主治湿热陷入下焦血分,赤痢兼血,右尺脉大者。

摘录《镐京直指》

处方41、龙骨汤

处方龙骨1两,黄连(去须)3分,黄柏(去粗皮,炙)3分,地榆(炙)3分,白头翁半两,干姜(炮)半两,当归(切,焙)半两,酸石榴皮,白术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3岁以上,疳痢,口疮,身体脚手心热。

用法用量1-2岁儿每半钱匕,水半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3分,去滓,分2次温服,早、晚食前服。口疮,取芦荟、赤地利末敷之;下部生疮,取蚺蛇胆、黄连、麝香等分为末,涂敷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处方42、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刘寄奴花亦可)2两,甘草2两,阿胶2两,黄连3两,柏皮3两,陈皮3两。

功能主治清风火,平肝。主产后下痢虚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碗半,煎至7分,去滓,空心服,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五

处方43、白头翁丸

处方白头翁1两,干姜1两(炮裂,锉),黄连1两(去须,微炒),地榆1两,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

制法上为末,以黄蜡消成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下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44、白石脂汤

处方白石脂4两,龙骨3两,当归2两,桔梗2两,女萎4两,白头翁4两,黄连2两,干姜3两。

功能主治发背已溃,而下不住。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2合,去滓,服8合,日3次,夜1次。

摘录《鬼遗》卷三

处方45、白头翁酒

处方白头翁草1握(烂研)。

功能主治诸风痛攻四肢百节。

用法用量以醇酒投之,顿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处方46、龙骨散

处方龙骨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肉豆蔻3分(去壳),白术3分,艾叶3分(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人参半两(去芦头),诃黎勒1两(煨,用皮),当归1两(锉,微炒)地榆半两,木香半两,白头翁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久痢,腹内疼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47、白头翁酒

处方白头翁156g,白酒1升。

制法将白头翁根洗净,剪成寸段,放入盛白酒坛内,用厚布密封坛口,隔水放入锅内煮数沸,捞出白头翁根渣,将药酒装瓶收贮。

功能主治解毒散结,排脓敛疮。主淋巴腺结核。

用法用量每服1-2钟,1日2次,历1-2月。

临床应用淋巴结结核:郭某某,男,22岁,未婚,美术工作者。患者自幼体弱,16岁时左侧颈部发现瘰核,经外科手术切除已愈。19岁时,右侧颈部又发现瘰核,自溃后逐渐愈合。隔两年,整个颈部又发,时好时犯,残遗疤痕五处。今年初,右耳下颈部锁骨中央偏上见核桃大肿胀一处,市某医院诊断为淋巴结结核,注射链霉素,内服雷米封,仍未消散,破溃后时流清稀脓液,同时右腋窝里亦有瘰核溃破,并沿连上臂内侧面2寸许,形成皮下瘘管,脓液时流时蓄,经外科开刀引流又转皮肤科会诊,诊断“皮肤腺病”,配合理疗,经治2月余,未能收口。全身倦怠无力,午后有微热,食纳尚可,二便正常,困倦喜睡。缺盆疮面为长方径寸,边缘整齐,无红肿,腐肉灰白色,有稀薄豆渣样脓汁,邻近有豆粒大之疙瘩3个,酸胀不痛。腋窝及上臂处疮面宽约1寸,长3寸,粉紫色肉芽组织凹凸不平,脓液浸润,有特腥气,舌苔薄白,脉沉而无力。属瘰疬重症,服白头翁酒百日,全部疮面结疤痊愈。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48、艾叶煎丸

处方艾叶4两(微炒),白头翁1两。

制法上为末,用米醋3升,先熬药末一半成膏,后入余药末相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劳,脐腹疼痛,或时泄痢;兼治妇人劳后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49、六灰煎膏

处方石灰5升,蒺藜灰半升,白头翁灰半升,桑薪灰半升,白柞木灰(如无,以腐蒿灰代之)半升,藜芦灰半升。

制法上药相和,于瓦甑内蒸一复时,取釜中汤淋下灰汁2升,于铜器中煎熬成膏,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诸冷疮紫肉,久不愈。

用法用量先以盐汤洗疮后,取涂敷患上,1日3-5度。即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处方50、白头翁散

处方白头翁1两,黄连(去须,微炒)1两,茜根(锉,焙干)1两,苏妨木1两,故旧鼓皮(炙令黄焦)1两,甘草(炙)1分,地榆(炙,锉)半两,犀角屑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去毒止痢。主蛊毒痢,肛门脱出。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小盏,煎至6分,去滓,乳食前温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张涣方

处方51、白头翁煎

处方白头翁2两,牛膝3分(去苗),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桂心3分,羌活3分,赤芍药3分,赤茯苓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防风3分(去芦头),虎胫骨1两(涂酥,炙微黄),牡丹半两,当归2分,酥、生姜汁。

制法上为细散,用好酒5升,都煎如饧。

功能主治四肢疼痛,至夜转甚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1茶匙,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服药后仍须炒蚕砂熨之为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处方52、白头翁散

处方白头翁半两,黄连2两半(去须,微炒),酸石榴皮1两(微炙,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热毒下痢如鱼脑。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服。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53、白头翁酒

处方白头翁2两,甘草1两,牛膝2两,海藻2两,石斛1两,干地黄1两,土瓜根1两,附子3两,葛根1两,麻黄2两。

功能主治足肿。

用法用量以酒2斗,渍5日。服1合,稍至3-4合。

摘录《医心方》卷八引陶氏方

处方54、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2两,黄连3两,柏皮3两,椿皮3两。

制法上锉为散。

功能主治热痢滞下,下血连月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4大钱,水1盏,煎7分,去滓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二

处方55、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秦皮、黄连各等分。

功能主治协热自利,小便赤涩,热痢下重。

摘录《明医指掌》卷四

处方56、白头翁根敷方

处方生白头翁根不问多少。

功能主治小儿阴(疒颓)。

用法用量捣之。随病处以敷之。1宿当作疮,20日愈。

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处方57、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2两,黄连3两,黄柏2两,陈皮2两。

功能主治湿热痢疾。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1斗,煮5升,去滓,每服1升。

各家论述治一切湿热痢疾,法当清理湿热也。经云,苦可以胜热。是以用白头翁、黄连、黄柏、陈皮等诸苦寒之剂,以胜湿清热。

摘录《杏苑》卷四

处方58、白头翁丸

处方白头翁3分,黄连6分(研),石榴皮3分。

功能主治小儿毒下及赤滞下如鱼脑。

用法用量以水2升,煮取8合。儿生40日,以5合为3服。大者则加药。有毒,去榴皮,加犀角屑3分。

摘录《准绳·幼科》卷七引《肘后方》

处方59、白头翁丸

处方白头翁半两,昆布10分,海藻7分,通草7分,玄参8分,连翘(微炒)8分,白蔹6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瘤。

用法用量每服5丸,若冷,用酒送下。

注意忌蒜、面、生葱、猪、鱼。

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三引《必效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处方60、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2两,干姜2两,甘草(炙)1两,当归1两,黄连1两半,秦皮1两半,石榴皮1两(生者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寒痢急下及滞下。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3升,分为4服。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古今录验》

处方61、犀角汤

处方黄柏4.5克 黄芩4.5克 白头翁3克 黄连6克 当归3克 牡蛎4.5克(熬)犀角(屑)1.5克 艾叶1.5克 石榴皮4.5克 桑寄生3克 甘草3克(炙)

制法上十一味,切。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清肠止痢。治热毒深入血分,下痢脓血,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身有壮热者。

用法用量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冷水,海藻、菘菜。

备注方中犀角凉血解毒为君;白头翁、黄连、黄柏、黄芩即《金匮要略》白头翁汤去秦皮加黄芩,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臣;艾叶、当归、寄生理气和血,石榴皮涩肠止痢,甘草调和诸药,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凉血解毒,清肠止痢之功。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引《小品方》

处方62、加味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3钱,秦皮2钱,黄连2钱,黄柏2钱,白芍2钱,黄芩3钱。

功能主治内虚下陷,热利下重腹痛,脉左小右大者。

用法用量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处方63、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30克,黄连9克,黄柏9克,秦皮9克。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解毒止痢。主肠胃湿热,兼血分热毒,湿热毒邪结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文亮方

处方64、独味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120克。

功能主治散结消瘰。主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炼液成痰,痰火上升,结于颈部。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杨铎方

处方65、解毒清热汤

处方金钱草30克,柴胡10克,黄芩15克,葛根15克,白头翁20克,金银花25克,秦皮10克,黄柏15克,黄连6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解毒,清热、祛湿。主热毒挟湿。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或频服(或饭后半小时服)。可用30-50毫升保留灌肠。

摘录王旭方

处方66、加味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9克 生川柏1.5克 青子芩6克 鲜贯众15克 小川连2.4克 北秦皮2.4克(醋炒)生白芍9克 鲜茉莉花10朵(冲)

功能主治凉血清肝,泻火坚肠。治伤寒邪传厥阴,厥而兼呕,胸胁烦满,热利下重,继即便血,甚或便脓血,舌紫苔黄,脉寸浮数,尺弦数者。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67、解毒清肠汤

处方白头翁30克,秦皮20克,黄柏12克,黄连16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苍术12克,茯苓30克,猪苓16克,匾蓄16克,山药30克,木香10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健脾和胃。主湿热邪毒壅滞胃肠。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涂家云方

处方68、天水涤肠汤

处方生山药30克 滑石30克 生杭芍18克 潞党参9克 白头翁9克 粉甘草6克

功能主治治久痢不愈,肠中浸至腐烂,时时切疼,身体羸弱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69、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15g 黄柏12g 黄连6g 秦皮12g

来源本方证是因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所致。热毒熏灼肠胃气血,化为脓血,而见下痢脓血、赤多白少;热毒阻滞气机则腹痛里急后重;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皆为热邪内盛之象。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退毒解,则痢止而后重自除。故方用苦寒而入血分的白头翁为君,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苦寒,泻火解毒,燥湿厚肠,为治痢要药;黄柏清下焦湿热,两药共助君药清热解毒,尤能燥湿治痢,共为臣药。秦皮苦涩而寒,清热解毒而兼以收涩止痢,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本方与芍药汤同为治痢之方。但本方主治热毒血痢,乃热毒深陷血分,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使热毒解,痢止而后重自除;芍药汤治下痢赤白,属湿热痢,而兼气血失调证,故治以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进,且取“通因通用”之法,使“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两方主要区别在于:白头翁汤是清热解毒兼凉血燥湿止痢,芍药汤是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用。江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此足阳明、少阴、厥阴药也。白头翁苦寒能入阳明血分,而凉血止痢;秦皮苦寒性涩,能凉肝益肾而固下焦;黄连凉心清肝,黄柏泻火补水,并能燥湿止痢而厚肠,取寒能胜热,苦能坚肾,涩能断下也。”《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本方常用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属热毒偏盛者。)

用法用量上药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服)。若外有表邪,恶寒发热者,加葛根、连翘、银花以透表解热;里急后重较甚,加木香、槟榔、枳壳以调气;脓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以凉血和血;夹有食滞者,加焦山楂、枳实以消食导滞;用于阿米巴痢疾,配合吞服鸦胆子(桂圆肉包裹),疗效更佳。

备注(1)本方为治疗热毒血痢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下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治要点。

摘录《伤寒论》

处方70、白英菊花饮

处方白英30克,野菊花30克,臭牡丹30克,三颗针15克,苦参15克,白头翁15克,七叶一枝花15克,白花蛇舌草2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毒热型鼻咽癌。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肿瘤的诊断与防治》

处方71、黄柏汤

处方黄柏 黄连 白头翁(一作白蔹)升麻 当归 牡蛎 石榴皮 黄芩 寄生 甘草各6克 犀角 艾叶各3克

制法上十二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小儿夏月外感寒邪,迫使热气内入肠胃,下痢赤白,状如鱼脑,壮热头痛,手足烦。

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百日至二百日小儿,一服40毫升,二百余日至一岁小儿,一服50毫升。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处方72、理血汤

处方生山药30克 生龙骨(捣细)18克 生牡蛎(捣细)18克 海螵蛸(捣细)12克 茜草6克 生杭芍9克 白头翁9克 真阿胶(不用炒)9克

功能主治清热止血。治肾阴不足,血热妄行。血淋,溺血,大便下血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溺血者,加龙胆草9克,大便下血者,去阿胶,加龙眼肉15克。

备注血淋之症,多由纵欲太过,肾脏因虚生热,以致血热妄行。方中山药、阿胶以补肾脏之虚,白头翁以清肾脏之热,茜草、螵蛸以化其凝滞而兼能固其滑脱,龙骨、牡蛎以固其滑脱而兼能化其凝滞,芍药以利小便而兼能滋阴清热,所以适用于血淋、溺血等属子肾阴不足而血分有热者。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73、建脾丸

处方钟乳粉 赤石脂(煅)各45克 枯矾 干姜(炮)苁蓉(酒浸)石斛(酒浸)五味子 桂心 泽泻 桑寄生 远志(去心,炒)人参 柏子仁 当归 酸石榴皮 龙骨(煅)天雄(炮,去皮、脐)牡蛎粉 白头翁(去苗)甘草(炙)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虚劳羸瘦,身重,胃冷,饮食不消,泄泻不止,或作滞下,久变五色秽臭。

用法用量每次30丸,空腹时用米汤送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处方74、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处方白头翁 甘草 阿胶各6克 秦皮 黄连黄柏各9克

功能主治清热治痢,益气养血。治产后痢疾,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气血不足者。

用法用量上六味,以水1.4升,煮取500毫升,纳胶令消尽,分三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下

处方75、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 厚朴 阿胶 黄连 秦皮 附子 黄柏 茯苓 芍药各6克 干姜 当归 赤石脂 甘草 龙骨各9克 大枣30枚 粳米12克

制法上十六味,叹咀。

功能主治清热止痢。治赤痢下血,里急后重,连月不愈。

用法用量以水1.2升,先煮米令熟,出米纳药,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下

处方76、菌痢汤

处方银花50克,黄连20克,白头翁50克,秦皮50克,大黄30克,炒地榆50克,乌梅50克,仙鹤草50克,山楂5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湿热之邪壅滞肠中,气血阻滞,传导失司。

用法用量上药加水浸透后,浓煎2次,收集药液500毫升置灌肠器中备用。每次灌入150-250毫升(液温以患者体温为宜),保留30分钟,每日2次,3天为1疗程。

摘录曾冲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