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疹

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入或通过粘膜(如滴鼻、滴眼药、阴道内用药等)吸收进入体内引起的皮肤粘膜发疹。又称药物性皮炎。可伴药物热,严重者可有内脏器官损伤,甚至危及生命。药疹是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也是药物变态反应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但是,药疹并不是全部由变态反应引起,少数病例可由非变态反应(如用药过量或蓄积作用而产生的毒性作用、副作用、生态学失调、赫氏反应和特异素质等)所致。药疹的形态多种多样,可模拟许多疾病的皮肤表现。同一药物在不同的人和同一人不同的时期可引起不同的药疹,而不同的药物也可以引起同样的药疹,常见的有红斑、丘疹、水疱、大疱、风团、紫癜,严重者表现为红皮症、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可将药疹分为以下类型。

固定型药疹

最为常见。皮疹初起为水肿性紫红色斑,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4cm,边界清楚,重者红斑中心有大疱。可单个发生,也可有数个,分布不对称。皮疹可发于任何部位,以口唇、口周及外生殖器部较多见,这些部位皮疹易擦破而成糜烂,疼痛明显。停药后,一般经1~2周皮疹消退,但留下的灰黑色色素沉着斑,往往需数月才能消退。再用原致敏药,可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复发,多在原处出现同样皮疹,故名,但也可在其他部位出现新疹。发作次数越多,色素沉着斑越不易消退。少数重症者可发生多数红斑,散在对称分布。引发本型药疹的常见药物有巴比妥类、磺胺类、氨基比林等吡唑酮类、四环素类等。

荨麻疹型药疹

较常见。症状似荨麻疹,为迅速出现的大片状红斑及风团,自觉瘙痒,可伴有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血清病样反应。引发此型药疹的常见药物有青霉素类、破伤风抗毒素等血清制剂、器官提取物、阿司匹林、呋喃唑酮(痢特灵)等。

发疹型药疹

较常见。表现为单一的红斑、丘疹或斑丘疹性。可酷似麻疹或猩红热,起病多突然,多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麻疹样药疹的皮疹为帽针头大或小米粒大的斑疹或斑丘疹,散在或密集,色鲜红,对称均匀分布,可泛发全身,以面部及躯干为著,与麻疹相似。猩红热样药疹初为小片红斑,多先起自头面,迅速发展至躯干、四肢,2~3日内可遍及全身,为广泛弥漫性红斑,面部及四肢出现水肿,与猩红热相似。虽皮疹显著并高热,但全身症状较麻疹和猩红热为轻。病程为自限性,停药后轻者数日、重者1~2周后体温逐渐下降,皮疹渐消,继之脱屑而愈。引发此型药疹的常见药物有磺胺类、氨基比林等吡唑酮类、巴比妥类、青霉素类、链霉素等。

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少见,但很严重,可造成死亡。起病急骤,可先有皮肤瘙痒、疼痛或灼痛,之后迅速出现皮疹,伴高热、全身不适、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皮疹初为大片或弥漫性紫红色或暗红色斑,迅速扩展,1~2日内遍及全身。继之于红斑处发生松解性大疱或大片表皮坏死松解,推之可随手移动。尼科尔斯基氏征阳性。破后呈大片糜烂面,似烫伤样外观。除皮肤外,粘膜亦可累及。可发生结膜及角膜剥脱或坏死,严重者可导致角膜穿孔。支气管粘膜大量脱落时,可致成呼吸道阻塞。胃肠道粘膜可发生糜烂与溃疡,出现腹痛,大便潜血阳性。其他内脏特别是肝、肾损害亦不少见。本型来势凶猛,发展迅速,须立即抢救。常因继发感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肝、肾受损害而死亡。引发此反应的常见药物有氨基比林等吡唑酮类解热镇痛药、磺胺类、巴比妥类及青霉素类等。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少见而严重。多在长期用药后发生,初发皮疹可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也可先为斑丘疹性,迅速融合成片。皮疹多先见于面部,迅速延及全身,致全身皮肤弥漫性红斑水肿,尤以面部、手足为著。颈下、腋部等皱褶部位皮肤可有水疱、糜烂、渗液、结痂。皮肤剥脱随之发生,剥脱呈鳞片状或落叶状。手足部常呈手套状或袜套状剥脱。重者,毛发、趾(指)甲亦可脱落。口腔、支气管、胃肠道粘膜皆可脱落。眼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在皮肤糜烂渗液过程中,常可发生继发感染。有时反复剥脱,迁延日久。常伴有支气管肺炎、中毒性肝炎、肾炎、白细胞增多及减少、全身性浅淋巴结肿大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全身衰竭、心力衰竭及感染等。本型的致病常见药物有巴比妥类、磺胺类、青霉素类、对氨基水杨酸钠及重金属制剂等。

重症多形性红斑型药疹

又称为史蒂芬-约翰逊二氏综合征。少见而严重。其特点为发病急骤,皮肤有广泛分布的红斑,其上有大疱,口、眼、咽部及生殖器等粘膜大片糜烂,伴寒战、高热、头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甚至伴发支气管肺炎、胸腔积液、心包炎等。引发本型药疹的常见药物有磺胺类、巴比妥类及青霉素类。

其他类型药疹

湿疹型药疹表现为湿疹样外观。致病药物有磺胺类、青霉素、新霉素、普鲁卡因等。多形性红斑型药疹外观酷似多形性红斑,但发疹较为广泛。致病药物有磺胺类、氨基比林等吡唑酮类、巴比妥类等。紫癜型药疹表现为双小腿散在或密集的瘀点或瘀斑,重者累及四肢躯干,可以是血小板减少的结果,也可是变应性毛细血管炎的结果。致病药物有巴比妥类、奎宁、口服利尿药等。光敏感性药疹的皮疹多呈湿疹样,少数可为荨麻疹型或苔藓样,好发于面部、手背等光照部位,重时也可见于遮盖部位。其机理可有光毒性及光变应性两种。致病药物有磺胺类、四环素类、氯丙嗪、异丙嗪、噻嗪类及补骨脂素等。

非变态反应性药疹较少见,例如抗疟药、甲基多巴、铋剂等引起的苔藓样发疹;由碘剂、溴剂、皮质类固醇激素、雄激素引起的痤疮样皮疹;抗肿瘤药、抗凝药、抗甲状腺药等引起的脱发;苯妥英钠、白消安及重金属制剂引起的皮肤色素沉着等。

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及临床特点。

(1)用药史。症状发生前有明确的用药史,若既往服药后有类似发疹史将有助于诊断;

(2)潜伏期。一般为7~10日。已发生过药物变态反应者,再用此药即将在数十分钟至24小时内再发;

(3)临床特点。症状发生突然,除固定性药疹外,一般多对称分布,疹色鲜红,伴有瘙痒;

(4)病程自限性。除少数重症病例外,一般在停药后多可较快痊愈;

(5)注意与传染病的急性发疹鉴别,例如猩红热样药疹和麻疹型药疹均无草莓样舌、麻疹粘膜斑等。对致敏药物的判断,多根据发病与用药的关系分析,愈是常用药愈易发生反应。确定致敏药物的体内实验方法有划痕试验、皮内试验及斑贴试验等。体外试验有嗜碱性白细胞脱颗粒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皮窗试验、酶标或放射性免疫吸附试验、特异抗体检测等,但尚不能广泛用于临床。

治疗

首先要停用一切可疑的致敏药物及与其结构近似的药物。停用致敏药物后,轻症病例的皮疹多迅速消退,必要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维生素C等。症状重者可口服泼尼松,皮疹消退后减量以至停药。外用药一般可给炉甘石洗剂,轻症也可不同。固定型药疹有糜烂及渗液时,可用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持续湿敷患处。重症药疹如表皮坏死松解型、剥脱性皮炎型及重症多形性红斑型药疹,应及时抢救,其措施要点为:

(1)尽早足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控制病情。一般可给氢化可的松静滴。

(2)预防感染,必要时给抗生素。

(3)支持疗法,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蛋白质摄入量不足时,可小量输血等。

(4)积极发现和处理心、肾、肝、肺等重要器官病变。

(5)若致病药物为重金属,应使用二巯基丙醇(BAL)或二巯丁二酸钠,以促进药物排出。

(6)加强眼及口腔护理。

(7)调整室温,不可过冷过热,室内应加强消毒。

(8)用药中注意避免新的过敏。

(9)根据病情需要,可用中医中药辅助治疗。

(10)外用药则根据皮肤病变特点对症处理。

预防

药疹为医源性疾病,可以预防。主要预防措施为:

(1)勿滥用药物,治疗用药应针对性强,力求简单。

(2)用药前应询问患者是否过敏体质、有否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既往过敏的药物或有相似结构的药物。使用青霉素或破伤风抗毒素等,必须按规定做皮肤试验,皮试阴性者方可应用。皮试时,应备有急救药物。若已知患者既往为高发过敏者,则皮试亦不宜做。

(3)用药过程中若出现皮疹,首先应除外药疹的可能性。一旦确诊,即应停用所有可疑药物。

(4)确定致敏药物后,向患者交待清楚,以后避免再用该药或含有此药的复合药物及结构相似的药物。同时应记录于患者病历或医疗手册的首页。

解热镇痛类及巴比妥类是较易引起药疹的两类药物,而且有许多为复合制剂。有些药物虽然名称不同,却含有相同的成分。如果以这些制剂代替已经致敏的某种解热镇痛药,则可导致药疹的复发。因此,应了解各种复方解热镇痛药内所含成分(见表),以避免药疹的复发。

图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