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米

概况

异名:陈廪米(《别录》),陈米(《百一选方》),火米、老米、红粟(《纲目》)。

基源:为禾本科稻属植物稻米及狗尾草属植物粱米经储存年久者。

原植物:稻Oryza sativa L.及粱Setaria italicum(L.)Beauv.(Panicum italicum L.),又名小米(黄河以北各地),谷子(《中国植物学》),粟(别录)。

历史:李时珍《纲目》引陶弘景曰:“陈廪米即粳米久入仓陈赤者,以禀军人故曰廪尔。方中多用之。人以作醋。胜於新粳米也。”又引陈藏器《本草拾遗》曰:“廪米吴人以粟为良,汉地以粳为善。”李时珍又曰:“廪米北人用粟,南人多用粳及秈,并水浸蒸晒为之,亦有火烧过治成者,入仓陈久,皆气过色变。故古人谓之红粟红腐。陈陈相因也。”以上所述与稻及粱相符。

余项参见“再生稻”条及“粱米”条。

药性

性味:甘、淡,平。 ①《别录》:“咸、酸,温。” ②《千金·食治》:“咸、酸,微寒。” ③《千金翼·本草》:“咸、酸,温。” ④《日用本草》:“酸,平、凉。” ⑤《本草从新》:“甘、淡,平。” ⑥《本草述钩元》:“淡、成、酸,其性多凉,炒食则温。”

归经:①《本草求真》:“入胃,兼入心、脾。” ②《本草撮要》:“入手阳明经。”

功效:养胃,渗湿,除烦。

主治:病后脾胃虚弱,烦渴,泄泻,反胃,噤口痢。 ①《别录》:“主下气,除烦渴,调骨,止泄。” ②《食疗本草》:“炊作干饭食之,止痢,补中益气,坚筋骨,通血脉,起阳道。又毒肿恶疮,久陈者蒸作饭,和酢封肿上。卒心痛,研取汁服之。北人炊之于瓮中,水浸令酸,食之,暖五脏六腑之气。” ③《日华子本草》:“补五脏,涩肠胃。” ④《纲目》:“调肠胃,利小便,止渴除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入丸、散。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陈米汤(《圣济总录》)治吐痢后大渴,饮水不止:陈廪米(水淘净)30g,用水500ml,去滓,空心温服,晚食前再煎服。 ②仓连煎(《古今医鉴》)治噤口痢,不拘赤白:陈仓米,赤痢用9g,白痢用21g,赤白相兼用15g。黄连,赤痢用21g,白痢用9g,赤白相兼用15g。上锉,水500ml,煎至7分,露一宵,空心温服。 ③仓廪散(《普济方》)治痢疾夹有表证,恶寒发热,周身疼痛,恶心呕吐,下痢赤白,里急后重,神倦气怯,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或弱:陈仓米、人参、茯苓、甘草、柴胡、前胡、羌活、独活、川芎、桔梗、枳壳各等份,研细末,每服6~9g,加生姜2片,薄荷2g,煎汤送下,1日2次。 ④仓米汤(《备急千金要方》)治小腹冷气积聚,冷痢日夜数十行:仓粳米15g,薤白30g,羊脂30g,香豉90g(煮汁),先以羊脂煎薤白黄色,并米入豉汁中煎服之。 ⑤《纲目》:“治暑月吐泻:陈仓米60g,麦芽120g,黄连(切)120g,同蒸熟,焙,研为末,水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白汤送下。”

单方应用:《普济方》:“治反胃及膈气不下食:陈仓米(焙干,为末)150g,沉香末15g,令匀,米饮调下。”

医药家论述

①李时珍《纲目》:“陈仓米煮汁不浑,初时气味俱尽,故冲淡可以养胃,古人多以煮汁煎药,亦取其调肠胃,利小便,去湿热之功也。《千金方》治洞注下利,炒此米研末饮服者,亦取此义。《日华子》谓其涩肠胃,寇氏谓其冷利,皆非中论。” ②刘若金《本草述》:“五谷为养,而更取其陈者,谓其气味俱尽,还归于淡。淡乃五味之主,可以养胃气,且淡能渗湿,即化滞热,是又可以裕脾阴。故方书中疗滞下噤口有仓廪汤,因胃气虚而热乘之,故用参、苓,乃以羌、独、柴升达其胃气,并散其毒气,必入陈米养脾阴,使不为热毒所并。又吐利后大渴不止,独以陈仓米汤疗之,是二者足征其于脾胃之阴气大有裨也。止言其养胃者,殊未亲切,试思下多则亡阴,而兹味之主治,在泻利居多,就得泛然以养胃为其功乎哉?” ③黄宫绣《本草求真》:“陈仓米,即米多年陈积于仓而未用者也。凡米存积未久,则性仍旧未革,煮汁则胶粘不爽,食亦壅滞不消。至于热病将愈,胃气未复,犹忌食物恋膈,热与食郁,而烦以生,必得冲淡甘平,以为调剂,则胃乃适。陈米津液既枯,气味亦变,服此正能养胃,除热去烦,是以古人载此,既有煮汁养胃之功,复有祛湿除烦之力。一切恶疮百药不效者,用此作饭成团,火煅成性,麻油、腻粉调敷,可知冲淡和平,力虽稍逊,而功则大,未可忽也。”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