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陈仓米的处方

浏览

陈仓米(别名陈禀米、陈米、火米、老米、红粟),甘;淡;平,调中和胃;渗湿止泻;除烦。主脾胃虚弱;食少;泄泻反胃;噤口痢;烦渴,本文介绍了含有陈仓米的处方64个。

处方1、黄连丸

处方陈仓米4分,黄连4分,干姜4分。

制法上为末,缓火炒令色变,纳2颗鸡子白中,熟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痢。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以好无灰酒温1盏送下。至晚间痢赤色当变白,明旦即愈。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崔氏方》

处方2、黄连丸

处方黄连3两(去须),陈仓米6钱,生姜3两(取自然汁),吴茱萸1两(去枝梗净,汤泡1遍),白术1两,白茯苓1两。

制法上将黄连锉作小块,如米粒大,以姜汁浸,令干;次同陈米炒至色变,却入茱萸再炒略黑色取出,与苓、术为末,陈仓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去暑肥肠,消酒毒,化食止泻。主泻痢。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温汤送下,不拘时候。夏月常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经验秘方》

处方3、黄米丸

处方干丝瓜1棒,巴豆肉14粒,陈仓米如丝瓜之多少。

制法丝瓜去皮剪碎,和巴豆肉同炒,以巴豆色黄为度,去巴豆,又以陈仓米同炒米黄色,去瓜取米,为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蛊。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以汤送下。数服即愈。

摘录《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六引《医学入门》

处方4、大醒脾散

处方人参、茯苓、木香(炮)、全蝎(焙)、南星(炮)、白术、陈皮、石莲肉、甘草(炙)、丁香、砂仁、白附子(炮)各等分,陈仓米1撮(炒)。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慢脾风内虚,昏闷不醒。

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5分,不拘时候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处方5、挡子丸

处方豆蔻2颗(米醋面调裹之,置灰中煨令黄焦,和面研末),欓子末(炒)1两,陈仓米(焦炒,为末)2钱。

功能主治脾泻,久泻虚痢,腹痛者。

用法用量上用陈仓米煎作饮,调前二物3钱,旦暮各1服。

摘录方出《普济方》卷二○七,名见《本草纲目》卷三十二

处方6、调脾内托散

处方人参、黄耆、甘草、陈皮、白术、藿香、大枣、煨姜、陈仓米。

功能主治益气调脾。主痘疹。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处方7、大醒脾散

处方南星1分,白茯苓1分,橘红1分,全蝎(焙)半分,甘草(炒)半分,白附子(炮)半分,石莲子半分,人参半分,木香半分,陈仓米200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驱风醒脾,酿乳。主小儿脾胃虚弱,运化不良,食少吐泻。小儿胃虚,不消乳食。小儿吐泻,脾困不食。痰作惊风。

用法用量每服3字,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直指小儿》卷二

处方8、茶积丸

处方陈仓米半升(巴豆7粒,去壳,同炒赤色,去巴豆),青皮2两,陈皮2两。

制法上为末,醋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茶积,饮食减少,面黄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淡姜汤送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三

处方9、参连开噤汤

处方人参1钱,藿香3钱(浙),陈皮1钱,冬瓜仁3钱,陈仓米半合包,川连1钱,石莲肉3钱,石菖蒲1钱,吴萸1钱,荷叶蒂1枚。

功能主治痢伤胃,肝阳上逆,饮食不进,食则呕吐。

用法用量煎服。

摘录《镐京直指》卷二

处方10、肥儿糕

处方白茯苓(去皮)4两,怀山药4两,芡实仁4两,莲肉(去心皮)4两(共为细面),陈仓米半升,糯米半升,白沙糖1斤半。

制法先将药面盛麻布袋,放入甑内蒸极熟;取出,再入白糖同搅极匀,掺作一块用小木印,印作饼子,晒干收用。

功能主治养元气,健胃肠,进饮食。主腹胀泄泻,虚劳羸怯。

用法用量随意服用。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处方11、陈米丸

处方陈仓米(生)1斤,白背木耳(生)1斤,蜂蜜(生)1斤。

制法仓米、木耳晒干研末,生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痔疮漏管。

用法用量每服4-5钱,空心开水送下。服至3-4月,痔管自然脱落,其病如遗。

摘录《医方易简》卷九

处方12、和中饮

处方陈皮1钱,白术1钱,茯苓1钱,白芍药1钱,草果仁7分,甘草3分,陈仓米2钱,砂糖3钱,粟壳(醋炙)1钱5分,乌梅1个。

制法上细切,作1服。

功能主治补中健脾,止滑脱。主痢疾不分赤白久近。

用法用量《杏苑》有苍术,无陈仓米。

注意发热,噤口不食者不可服。

摘录《医学正传》卷三

处方13、陈米消胀丸

处方陈仓米2两(同巴豆49粒炒黄色,去巴豆),莪术1两,三棱1两,青皮1两,陈皮1两,香附1两半(醋炒),干姜5钱。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鼓胀。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生姜皮汤送下。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二

处方14、谷神散

处方楮实(青者,蒸1次,晒干用)1斤,甘草1两(炙),陈仓米1升,干姜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夏月暴泻。

用法用量饭饮调下。

摘录《百一》卷六

处方15、白术和中汤

处方生晒术1钱半,新会皮1钱半(炒),焦六曲3钱,佛手花5分,浙茯苓4钱,春砂仁1钱(杵),五谷虫3钱(漂净),陈仓米3钱(荷叶包)。

功能主治温和脾胃,条畅气机。主气虚中满,湿证夹食,腹中胀满,中空无物,按之不坚,亦不痛,或时胀时减。

用法用量若寒气盛,加炒干姜8分,淡吴萸5分,紫谣桂3分;若湿热盛,加川连6分,川朴1钱;兼大便闭结者,吞服枳实导滞丸3钱;若兼络瘀,加新绛1钱半,旋覆花3钱(包煎),青葱管5寸(冲)。

各家论述此证用药最难,纯补则胀满愈甚,分消则中气愈虚。故以苓、术培中化湿为君;臣以陈皮、砂仁运中,神曲、谷虫导滞;佐以佛手花疏气宽胀;使以荷叶包陈仓米,升清气以和胃。补而不滞,疏而不削。此为温和脾胃,条畅气机之良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16、白术和中汤

处方白术、陈皮、焦六曲、佛手花、茯苓、砂仁、木瓜、陈仓米、干姜、竹沥、制半夏。

功能主治妇人妊娠,暑秽从口鼻吸入,直至中焦,致霍乱吐泻,自汗肢冷,脉伏者。

用法用量治上证,须加当归、白芍。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处方17、九味仓廪汤

处方潞党参1钱至钱半,羌活8分至1钱,薄荷1钱至钱半,茯苓2钱至3钱,防风1钱至钱半,前胡1钱至钱半,苦桔梗1钱至钱半,清炙草6分至8分,陈仓米3钱至4钱。

功能主治益气发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妙在参、苓、仓米益气和胃,协济羌、防、薄、前、桔、甘,各走其经以散寒,又能鼓舞胃中津液上输于肺以化汗,正俞氏所谓“藉胃汁以汗之”也。凡气虚者,适感非时之寒邪,混厕经中,屡行疏表不应,邪伏幽隐不出,非藉参、苓、米辅佐之力,不能载之外泄也。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18、仓廪汤

别名仓廪散

处方败毒散加陈仓米50-60粒。

功能主治噤口痢,时痢及疟痢并行。

用法用量仓廪散(《普济方》卷二一三)。

摘录方出《传信适用方》卷二,名见《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澹寮》

处方19、仓廪散

处方人参败毒散加黄连,陈仓米300粒。

功能主治痢疾赤白,发热不退,肠胃中有风邪热毒及时行瘟疫沿门阖境皆下痢噤口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痢后手足痛,加槟榔、木瓜;噤口痢,加陈仓米1撮,石莲肉7枚。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20、仓廪汤

处方人参、白茯苓、甘草、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桔梗、陈仓米、石莲肉。

功能主治下痢噤口者,胃中湿热之毒,熏蒸清道而上,以致胃口闭塞,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本方不用人参,服之无效。脉沉者,宜加藿香。

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处方21、仓连人参汤

处方黄连7钱,陈仓米3钱,人参5钱。

功能主治痢疾。

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处方22、仓米饮

处方陈仓米2合(水净洗)。

功能主治痢后大渴不止,欲饮水。

用法用量水2盏,煎至1盏,去滓,空心、食前、晚下各1服。

摘录《医统》卷三十六

处方23、仓连煎

处方陈仓米赤痢用3钱、白痢用7钱、赤白相兼用5钱,黄连赤痢用7钱、白痢用3钱、赤白相兼用5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噤口痢,不拘赤白。

用法用量水1钟半,煎至7分,露1宵,空心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五

处方24、火食丸

处方陈仓米1升(黄土炒米熟,去土),白豆蔻仁1两,丁香1两,缩砂仁2两。

制法上为末,用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虚弱,不进饮食,翻胃不食。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淡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六

处方25、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2钱,陈皮1钱,甘草1钱,厚朴1钱5分,猪苓1钱5分,黄芩1钱5分,泽泻1钱5分,干姜5分,白芍3钱,陈仓米1钱5分。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水煎服。痢下色红,去干姜,加当归3钱,黄连1钱。

摘录《医学从众录》卷五

处方26、加味犀羚白虎汤

处方白犀角1钱,羚角片1钱半,生石膏8钱,知母4钱,生甘草8分,陈仓米3钱(荷叶包),白颈蚯蚓3支,陈金汁1两(冲),甘萝根汁1瓢(冲)。

功能主治清热。

摘录《感证辑要》卷四

处方27、陈米三棱丸

处方陈仓米30克(用新巴豆5枚,去壳,同米慢火炒至巴豆焦色,去豆不用)陈皮 三棱(煨)砂仁 麦芽各6克 南木香3克

制法上药研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主米面五谷等积。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腹时用姜汤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五

处方28、调中散

处方北沙参90克 荷叶(去筋净)30克 广陈皮(浸,去白)30克 茯苓30克 川贝母(去心,粘米拌炒)30克 丹参60克 陈仓米(炒熟)90克 五谷虫(酒炒焦黄)3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通噎膈,开关和胃。主噎膈。

用法用量每次用米饮调下6克,日三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29、白虎承气汤

处方生石膏24克(细研)生大黄9克 生甘草2.4克 知母12克 元明粉6克 陈仓米9克(荷叶包)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通便。伤寒阳明病,邪火壅闭,昏不识人,谵语发狂,大热大烦,大渴大汗,大便燥结,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水煎,元明粉冲服。

备注本方为白虎汤与调胃承气汤合方,一清胃经之燥热,一泻胃腑之实火,为胃火炽盛,液燥便闭之要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30、致和汤

处方北沙参12克 枇杷叶(去毛)9克 鲜竹叶9克 生甘草1.8克 生扁豆12克 陈木瓜3克 金石斛12克 麦冬9克 陈仓米12克

功能主治治霍乱后,津液不复,喉干舌燥,小水短赤。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霍乱论》卷下

处方31、止泻丸

处方云苓60克 薄荷12克 陈仓米120克 苏梗12克 藿香12克 防风12克 烟灰30克

制法生晒研末,将灰入水研化,再加水,以陈仓米粉煮粥,入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泄泻。

用法用量朱砂为衣。每次0.3~O.6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丁甘仁家传珍方选》

处方32、槟榔散

处方甘草(炮)1分,木香(面煨)1分,槟榔2个,青皮半两(同巴豆肉20粒炒半时,去豆),陈米半合(制同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食积;疳积,肚胀。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或1字,葱汤调服。溏利愈。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刘氏方》

处方33、黑糖散

处方陈米糖(即饧也,烧成炭)。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经闭干血劳。

用法用量每服3钱,黄酒童便下。

摘录《仙拈集》卷三

处方34、调补中州散

处方人参(无者,以时下生北条参2-3两代之),腿白术(制)3两,茯苓2两,苡仁(炒)2两半,山药(炒)2两半,白扁豆(炒)2两半,芡实(炒)2两半,陈皮8钱,桔梗1两,元砂仁(去壳炒)7钱,干姜(炮)6钱,甘草(炙)8钱,神曲(炒)7钱,白莲肉(炒)1两,陈米(炒黄,少淬水再炒)1两半。

制法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脾胃虚寒,饮食少思,腹胀倦怠,泄泻暖气,及虫积下后。

用法用量每服5-6钱,开水调服,大小悉宜。如犹有虫者,用川椒皮、苦楝根皮煎水调服,五更时再细嚼使君子肉4枚;如腹大而胀,是有积者,加谷虫7钱,共研末服;如口无味者.姜枣煎汤调服;如大便泄者,加肉豆蔻(面包煨)1两,同研末服;如胃寒气滞作痛者,用真藿香煎水调服。

摘录《会约》卷十三

处方35、黄丹五倍子水

处方黄丹12g,枯矾12g,明矾12g,五倍子15g,百部15g,雄黄6g,白芷6g,白鲜皮6g,硫黄6g,朱砂3g,轻粉3g,蛇床子9g,白附子9g,白凤仙花9g,陈米醋1500ml。

制法分别研末,将陈米醋放入铁锅中煮沸后,加入黄丹,用筷子搅匀,再下五倍子、百部、蛇床子、白附子、白芷、白鲜皮、白凤仙花等细末,搅匀,然后徐徐入枯矾等其余6味药末,搅匀后,离火即得。

功能主治消风止痒,化腐消瘀,活血通络,和营消肿,清热解毒,收敛燥湿,攻毒杀虫,生肌敛疮。主一切癣疮、鹅掌风、灰指甲等。

用法用量使用前,先用西杉木,或杉木叶,或松木片,或松针,选其中1种置火上烧烟,以手掌烤熏之,然后取药液10-20毫升擦手或泡手(泡后药液留下再用),泡后不要用水洗,每日3次。

摘录《古今名方》引赵乐闻祖传验方

处方36、疳积丸

处方白芜荑2钱半,陈皮2钱半,缩砂2钱半,神曲(炒)2钱半,麦糱2钱半,使君子2钱半,甘草1钱半,蟾1个(炙黄),陈米1勺(同巴豆7粒浸1宿,炒黄,只用米)。

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疳积。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加至20丸,空心饮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引《修月鲁般经》

处方37、姜米散

处方陈米1升(用生姜2斤,取汁浸米,焙,捣筛为末,炒令黄),肉豆蔻3枚(去壳),草豆蔻10枚(煨,去皮),陈橘皮(去白,炒)1两,甘草(炙,锉)1两,烧盐1两(研)。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腹胀飧泄困劣,服暖药即呕逆,食饮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处方38、骨鲠千捶膏

处方寒食面4两(来年者妙),大乌梅49个,陈米醋量药用。

制法先以乌梅净肉置器中醋浸,次取仁去皮研烂,焙干为细末,和梅肉与仁同浸1宿令透,却入寒食面一处为丸,如橄榄状,待半干,横穿一窍,以线悬透风处,勿令上白花。

功能主治骨鲠咽喉。

用法用量用时仍以米醋微浸,系患处。立愈。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五引《经验秘方》

处方39、金氏七宝丹

处方蛇含石6两,代赭石6两(上以银罐盛贮,炭火内烧红,陈米醋淬,其细者自沉醋底,粗者捞起再煅再淬,以完为度,研极细末),大南星4两(姜汁煮透),白附子5钱,麝香1钱5分,朱砂5钱(为衣),金银箔不拘多少(亦同为衣)。

制法上为细末,于端午正午时用米粽入臼捣烂为丸,如芡实大。用微火烘燥,瓦瓶盛之,密封勿泄气。

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伤风,疳病,食积,风痰,气喘,夜啼。

用法用量以生姜1片,薄荷1团,竹叶7片,灯草1团为引服。

注意药性惟镇心却痰,一味坠下,凡痘疹盛行时不宜遽进。

摘录《惠直堂方》卷四

处方40、保胎神效丸

别名保胎丸、保胎神佑丸

处方白茯苓2两(要色白坚重者),真于术1两(米泔水浸1宿,去皮芦净,切片晒干,同黄土炒),条芩(酒拌炒,须拣实心细条)1两,香附子(童便浸2日,炒熟)1两,元胡索(陈米醋拌炒)1两,红花(隔纸烘燥)1两,益母草(净叶)1两,真没药3钱(新瓦上隔火焙去油)。

制法上药各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保胎。主孕妇胎不安,腹痛腰酸,或作胀坠,或三五月常坠,或见红将坠。

用法用量保胎丸(《纲目拾遗》卷三引《良方集要》)、保胎神佑丸(《女科辑要》卷下)。

注意谨戒恼怒、房事及辛辣生冷之品;忌食煎炒、辣椒、发气、闭气、糟味、冷水、冷物。

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十七

处方41、芙蓉截流丸

处方清膏烟3钱,陈米饮3两。

制法上药共捣如泥,匀搓60丸,晒干听用。

功能主治腹中水泻,并各种气痛腹泻。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饭蒸荷叶煎汤送下;气痛,用广郁金煎汤送下。

注意勿饮浓茶。

摘录《喉科心法》卷下

处方42、苓术散

处方人参随便,白术2两,茯苓1两半,苡仁(炒)1两,芡实(炒)1两,白扁豆(炒)1两,淮药(炒)1两,陈皮5钱,砂仁(炒)7钱,桔梗6钱,神曲(炒)7钱,甘草(炙)4钱,谷虫4钱,白莲肉(去心,炒)1两,陈米(微火炒黄,用水淬,去水再炒)1两3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饮食过伤,腹胀有积,或起青筋,身体消瘦。

用法用量加白糖少许,不时用开水调服。如有虫,加使君子肉8钱,川椒皮(微炒)3-4钱。

摘录《会约》卷八

处方43、参附救生汤

处方附子2钱,人参3钱,炒陈米2钱。

功能主治忽然卒中,五绝皆见。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灌之。

摘录《杂症会心录》卷上

处方44、苍术丸

别名铅汞丸、秋石丸、经验苍术丸

处方苍术(茅山者佳,用1斤半,糯米泔浸1日半,捞起刮去粗皮,见白,晒干,又用童便浸1日半,捞起,清水洗净,晒干,又用煮酒浸1日半,捞起,晒干,仍用糯米泔澄清,煮苍术,以烂为度。然后于陈米蒸饭盖之,用一层饭、一层术,上以荷叶盖饭,不泄谷气为妙,去饭、叶晒干,为末)4两,黄柏(8两刮去粗皮,锉碎,用无灰好酒浸3日夜。翻覆浸透,晒干,用蜜拌黄柏于砂锅内,着水半锅,以柳条扎棱起,水面上铺荷叶,摊黄柏于叶蒸之,以蜜浸进为度,取出晒干,如此拌蒸3次后,用纸铺锅底,隔纸炒,茶褐色为度,为细末)6两,知母(锉碎,用好酒浸3日,晒干,隔纸炒,焙,为末)6两,枳实4两(锉碎,与麸皮同炒,茶褐色为度,去麸不用,为细末),白术(砂锅内隔纸以麸皮拌,炒,须不住手搅,以闻药味香,无面气为度,去麸不用,为细末)4两,当归(用酒洗净,再用好酒浸1日半,晒干,为细末)5两,熟地黄(用好酒洗净,再用酒浸,晒干,为细末)5两,干山药(末)4两,白茯苓(刮去粗皮,锉碎,晒干,麸皮拌于锅内,隔纸炒,以茶褐色为度,去麸,为细末)3两,防风(去芦,锉碎,隔纸炒干,为末)3两,灵砂(以水银飞2次,为末)5钱,真铅(用年少妇人乳3碗,将面量入乳中,打糊丸药),真汞(童便煎)4两。

制法将前药各另为极细末,总合拌匀,仍用重罗罗过,以前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收入瓷瓶内盛放。

功能主治气血不足,诸虚百损,遍身痰凝气滞,风湿麻痹,眼目昏花,腰疼头晕,手足欠顺,行履艰辛,遗泄真精,便浊不利,及妇人胎前产后,赤白淋涩。

用法用量铅汞丸、秋石丸(《医便》卷一)。经验苍术丸(《遵生八笺》卷十七)。

各家论述此药清而不寒,温而不燥。苍术性燥而辛烈,去内外之湿热,引经药也,行于表里,制为膏者,所以变其质,犹伊尹放太甲于桐,俾为善,以成济世之功也。黄柏其性虽寒,非芩、连之苦,此能通肾气而泻膀胱之火,火动则水不宁,用此者所以泻火而宁肾水也。知母其性润而不寒,虚弱之人火易动而水常涸,所以用此味专补肾水,盖为能制火之故也。虚弱之人,火最易动,津液受克而为痰,或膏粱味厚而为痰,盖半夏化痰,其性燥烈,服之反渴,渴增则贪饮,愈饮愈湿,受火邪而痰愈结也;贝母去四种痰,然能表而不能里;南星虽去痰,然能上而不能下,因于风者可用。唯枳实之功不可胜计;白术大能补脾,虚弱之人胃火必胜,而食易消,愈消而愈食,则脾岂有不损乎?脾损则食不能克化,而用消导之剂则反伤脾胃,脾胃受伤,是无本矣,岂能安乎?然必用此以补脾,犹修武备而御寇也。当归性温,治四等血病,流者能止,凝者能行,虚者能补,乱者能和,虚弱之人火旺水衰,血必受伤,或流或止,或凝或行,故必用以和之。虚弱之人,诸血最虚,皆由心之耗而肝之枯也,是以四肢懈怠,足不能履,手不能持,耳不能听,目不能视,肠不能通而多结也,故必用熟地黄以补一身之血。干山药性温平,主益中补虚,除寒热邪气,益气力,长肌肉,治头风,止腰疼,宁心肺,润皮毛,治泄精健忘。白茯苓去湿利小便,润胃气,伐肾邪。泻痰火,久服安魂养神,延年益寿而无消渴之患。虚弱之人血损少,则凑理不密而风邪易入,必用此所以驱邪之物。防风之性威而不猛也。虚弱之人心虚血少,必多惊悸而梦寐不安,故用灵砂以镇之。真汞性咸能入肾,而用童便煎煮,盖因元气之未泄而纯阳之未丧,锻炼而成亦真元气也;虚弱之人,精神必损,故必用此药以补之。

摘录《医便》卷一

处方45、安胎和气散

别名安胎和气饮、安胎利气饮、安和饮

处方诃子(煨)1两,白术1两,陈皮半两,高姜(炒)半两,木香(煨)半两,白芍药半两,陈米(炒)半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胎冷,腹胀虚痛,两胁虚鸣,脐下冷疼欲泄,小便频数,大便虚滑。

用法用量安胎和气饮(《奇效良方》卷六十三)、安胎利气饮(《宋氏女科》)、安和饮(《医钞类编》卷十七)。

注意忌生冷。

摘录《女科百问》卷下

处方46、豆蔻饮

处方陈米1两,肉豆蔻(面裹煨)半两,五味子半两,赤石脂(研)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滑泄。

用法用量每服2钱,粟米汤饮调下,日进3服。

摘录《得效》卷五

处方47、加味异功散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甘草3分,陈皮5分,砂仁(研)5分,藿香5分,神曲(炒)1钱,陈米(年久者佳)1合。

功能主治胃虚而呕,不喜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取顺流水2大盏,煎沸,泡伏龙肝,擂细搅浑,放冷澄清,取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入药煎服。

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

处方48、安胃汤

处方人参、白术、川芎、白芷、当归、茯苓,陈米1撮。

功能主治产后湿多,泄泻如豆汁。

摘录《女科万金方》

处方49、开噤散

处方人参5钱,川黄连(姜水炒)5钱,石菖蒲7钱(不见铁),丹参3钱,石莲子(去壳,即建莲中有黑壳者)1钱5分,茯苓1钱5分,陈皮1钱5分,陈米1撮,冬瓜仁(去壳)1钱5分,荷叶蒂2个。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痢疾,呕逆,食不入;虚人久痢。

用法用量水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二

处方50、惺惺散

处方人参 茯苓 木香(焙)天麻 白扁豆(制)陈米(炒)全蝎(焙)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吐泻属脾困内虚者。

用法用量每次1.5克,加生姜、大枣,略煎服。

摘录《直指小儿方》引王氏方

处方51、二蛟散

处方芒消90克(锅内熔化,炒干为末)陈米(炒焦黄色,为末)

制法上药和匀,再碾极细。

功能主治主生冷恼怒伤脾,致胸膈不宽,小便不利,面目四肢浮肿。

用法用量大人壮实者,每服9克;小儿十岁上下者3.6克,俱用赤砂砂糖9克,和白滚汤100毫升,空腹调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52、开噤散

处方人参 黄连(姜水炒)各2克 石菖蒲3克 丹参9克 石莲子(去壳)茯苓 陈皮 冬瓜仁各5克 陈米1撮 荷蒂2个

功能主治治噤口痢疾。火盛气虚,下痢呕逆,食不得入。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53、黄丹五倍子水

处方黄丹 枯矾 明矾各12克 五倍子 百部各15克 雄黄 白芷 白鲜皮 硫黄各6克 朱砂 轻扮各3克 蛇床子 白附子 白风仙花各9克 陈米醋1.5升

制法上药分别研末。将陈米醋放铁锅中,煮沸后,加入黄丹,用筷子搅匀,再下五倍子、百部、蛇床子、白附子、白芷、白鲜皮、白风仙花等细末搅匀,然后徐徐入枯矾等六味药末,搅匀后,离火即得。

功能主治消风止痒,收敛燥湿,攻毒杀虫,生肌敛疮。治一切癣疮、鹅掌风、灰指甲等。

用法用量使用前先用西杉木或杉木叶,或松木片,或松针,选其中一种置火上烧烟,以手掌烤熏之,然后取药液10~20毫升擦手或泡手(泡后药液留下再用),泡后不要用水洗,一日三次。

摘录《古今名方》

处方54、塌气散

处方陈米(炒黄)35克 青橘皮(去白,巴豆去亮21粒同炒黄色,去巴豆不用)15克 甘草(微炙)30屯 黑牵牛(半生,半炒)7.5克 肉豆蔻(面裹,煨香)2枚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健脾行气,逐水消胀。治小儿饮食不调,腹胀紧急,上气喘粗,体肿面浮。

用法用量每服1.5克,温米饮汤调下。五岁以上3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处方55、慢脾散

处方白术1两,老米1合。

制法拌山间净色黄土浸1宿,次早去石泥不用,新瓦焙干为末。

功能主治慢惊。

用法用量每服5分,粥或滚水下。

摘录《采艾编翼》卷二

处方56、莲米散

处方黄老米(炒)3合,莲肉3两(去心),猪苓5钱,泽泻(炒)5钱,白术(土炒)5钱,木香1钱半,白沙糖1两,干姜2钱(用湿纸包煨熟)。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老人五更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白汤下。

摘录《验方新编》卷七

处方57、姜葱饮

处方凤尾草连根1大握,老米1勺,生姜3片,葱白3根(连须)。

功能主治久近红白痢。

用法用量上以水3大碗,煎至1碗,去滓,入烧酒1小杯,蜜3茶匙,乘热服1小杯,移时再服1杯,1日服尽为度。

摘录《惠直堂方》

处方58、长春丹

别名仙茅丸

处方何首乌(用水浸,去粗皮,竹刀切片,赤白各2斤,黑豆拌蒸晒9次,为末,净)2斤,仙茅(竹刀刮去芦,用粳米泔浸去皮,黑豆拌蒸晒9次,净末)2斤,白茯苓(去皮为末,水飞,去筋,取沉底晒干,用粳米铺底,放上蒸3次,研净末)1斤,茅山苍术(米泔水浸,去粗皮,切片,老米拌蒸晒9次。1云:加桑椹汁1斤,拌苍术末尤妙,中年以后服极效)1斤,牛膝(去芦,酒浸1宿,同何首乌蒸3次,净末)1斤。

制法上药各为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聪耳明目,却病延寿。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滚白汤送下。

注意忌牛肉、萝卜、葱、蒜。

摘录《医便》卷一

处方59、长松酒

处方长松(酒中之圣药,产太行西北诸山,似独活而香)1两5钱,黄耆(制)7钱,熟地黄(酒浸)8钱,生地黄(酒浸)7钱,苍术(米泔浸去粗皮)3钱,陈皮(去白)7钱,枳壳(去瓤)4钱,当归身5钱,白芍(煨)4钱,天门冬3钱,半夏(姜制)3钱,厚朴(姜制)半两,甘菊花5钱,麦门冬3钱,砂仁3钱,木香2钱,人参4钱,点椒2钱,酥7钱,黄柏5钱,黄连2钱,小红枣(去核)8个,胡桃仁(去衣)2钱,老米1撮,灯心5寸长120根。

功能主治滋补。主一切风虚。

用法用量1料分10剂,绢袋盛之,凡米5升,造酒1樽,煮1袋,窨久用。

摘录《韩氏医通》卷下引庐山休休子方

处方60、中和理阴汤

处方人参3克 燕窝15克 山药 扁豆各3克 莲肉6克 老米9克

功能主治补气健脾,滋阴养肺。治中气虚弱,脾胃大亏,饮食短少,痰嗽失血,泄泻腹胀,不任耆、术、归、地者。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一剂;二次分服。肺有火者,以沙参易人参;阴虚火泛者,加海参9~15克;痰多,加橘红、半夏曲;嗽不止,加杷叶、冬花;热盛者,加丹皮、地骨皮。

备注方中人参大补五脏之阳面不燥,燕窝大补脾胃之阴而不腻;佐以山药、扁豆健脾;加以莲肉、老米养胃。配合成方,共奏补气健脾,滋阴养肺之功。

摘录《不居集》上集卷十

处方61、高良姜丸

处方高良姜4两(切片,分作4分:1两用陈廪米半合炒黄,去米;1两用陈壁土半两炒黄,去土;1两用巴豆34个炒黄,去豆;1两用斑蝥34个炒黄,去蝥),吴茱萸1两(酒浸1宿,同姜再炒)。

制法上为末,以浸茱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脾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以姜汤送下。

摘录《本草纲目》卷十四

处方62、胶蜡汤

处方阿胶1两,蜡(如博棋)3枚,当归1两半,黄连2两,黄柏1两,陈廪米1升。

功能主治产后下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米蟹目沸,去米纳药,煮取2升,去滓纳胶、蜡令烊,分4服。1日令尽。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峻投连、柏以坚肠胃之崩迫,归、胶以滋营气之虚躁,蜂蜡以安脓血之绝伤,陈米以资胃气之敷化。此驻车丸之支派,于中除去干姜而加黄柏、米、蜡也。按驻车丸亦《千金》所立专调肾脾肺三车之气,以鹿车之力过疾,则以黄连驻之;牛车之力过缓,则以干姜御之;羊车之力过劳,则以阿胶滋之。而驾驭三车者,血与气耳,用当归者,藉以统摄伤残之余,不使更失常度而瀹胥不止也。夫产后虚能受热,正宜温理中气,何反除去辛温而进苦寒?是必西北风气刚劲,资禀偏阳,难胜辛热,所以去彼取此。设当东南水土卑弱,躯体柔脆,又当悠赖干姜而远黄柏矣,孰谓异法方宜之可忽乎!

摘录《千金》卷三

处方63、阿胶汤

处方阿胶1两,当归1两,黄柏1两,黄连1两,陈廪米1升,蜡如棋子3枚。

功能主治产后下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米蟹目沸,去米纳药,煮取2升,去滓,纳胶、蜡令烊,分4次服,1日令尽。

摘录《千金翼》卷七

处方64、陈米汤

处方陈廪米(水掏净)2合。

功能主治吐痢后,大渴饮水不止。

用法用量用水2盏,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服,晚食前再煎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八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