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田藨

概况

异名:藨(《尔雅》),蛇泡艻(《生草药性备要》),红梅消、红锁梅(《植物名实图考》),薅秧泡(《分类草药性》)。

基源: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茅莓的全草。悬钩子属植物约有700多种。中国产近200种。约有30多种药用。

原植物:茅莓Rubus parvifolius L.,又名小叶悬钩子(《华北经济植物志要》),茅莓悬钩子(《东北木本植物图志》)。

历史:《纲目》云:“一种蔓小于蓬蘽,一枝三叶,叶面青,背淡白而微有毛,开小白花,四月实熟,其色红如樱桃者,俗名薅田藨,即尔雅所谓藨者也。”故郭璞注云:“藨即莓也。子似覆盆而大,赤色,酢甜可食。此种不入药用。”又云:“其四五月熟而色红者,乃薅田藨也,不入药用。陈氏所谓以茅莓当覆盆者,盖指此也。”《植物名实图考》云:“按藨属甚多,李时珍亦未尽考,故不云有红花者。”《辰溪县志》:“山泡有三月泡、大头泡、田鸡泡、扒船泡。泡即藨,语音轻重耳;名随地改,殆难全别。盖色、形、味与蓬蘽、覆盆相类,其功用应亦不远。李时珍分别入药、不入药、亦只以本草所有者言之,而山乡则可食即多入药,未可刻舟胶柱也。此草滇呼红锁莓,采作果食。湖南、北谓之过江龙,《简易草药》收之。其枝稍下垂,及地则生根,黔中谓之倒筑伞。”《遵义府志》:“枝叶结子,与薅秧藨绝似,枝末柱地则生根、复起再长,柱地复然,大者不知其本末所在,根可入药云。”

形态:灌木,高1~2m;枝呈拱形弯曲,被柔毛和稀疏钩状皮刺。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枚,在新枝上偶有5枚,菱状圆形或倒卵形,长2.5~6cm,宽2~6cm,顶端圆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上面伏生疏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边缘有不整齐粗锯齿或缺刻状重锯齿,常具浅裂片;叶柄长2.5~5cm,顶生小叶柄长1~2cm,均被柔毛和稀疏小皮刺。伞房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数朵至多朵,被柔毛和细刺,花直径约1cm,花萼外密被柔毛和疏密不等的针刺,萼片5,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顶端渐尖,有时条裂,在花、果时均直立开展;花瓣5,卵圆形或长圆形,粉红至紫红色,基部具爪;雄蕊多数,花丝白色,稍短于花瓣,雌蕊多数子房具柔毛。浆果状聚合果,球形,直径1~1.5cm,红色,无毛或具稀疏柔毛;核具浅皱纹。花期5~6月,果期7~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279页.图2288)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400~2600m的山坡杂木林下、向阳山谷、路旁或荒野。分布于中国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日本、朝鲜也有。

生药

采集:7~8月采收,割取全草,捆成小把,晒干。

药材产于江苏、广西、福建、江西。

鉴别:干燥花枝长约30cm,叶片多少脱落,枝的表面红棕色或桔黄色,散生有短刺;质地坚实,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白色的髓;叶片表面黄绿色,背面灰白色,具柔毛,常破碎不全,大多皱缩卷曲;花穗多数枯萎,花瓣多萎落不存。气微弱,味微苦而涩。

以干燥、叶片多、无杂质者为佳。

药性

性味:甘、酸,平。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涩、酸。” ②《本草求原》:“酸、涩,平。” ③《岭南采药录》:“味苦,微寒。” ④《南宁市药物志》:“甘,平。” ⑤《新华本草纲要》:“味甘、酸,性平。”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涩,凉。”

功效:散瘀,止痛,杀虫,解毒,利尿消肿。

主治:吐血,跌打损伤,产后瘀滞腹痛,痢疾,痔疮,疥疮,瘰疬。 ①《生草药性备要》:“除螆疥,杀虫,出汗斑,洗疳痔;浸酒治瘰疬;十蒸九晒治吐血,止牙痛。” ②《南宁市药物志》:“治跌打,咳嗽,产后瘀痛,赤痢,热眼。”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咯血,吐血,痢疾,肠炎,肝炎,肝脾肿大,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月经不调,白带,风湿骨痛,跌打肿痛;外用治湿疹,皮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8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撒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岭南采药录》:“治瘰疬:蛇泡竻叶捣烂敷。” ②《江西民间草药》:“治创伤出血:薅田藨叶晒燥,研细末,敷伤口,洁布条扎护。” ③《岭南采药录》:“治汗斑及白泡疮:蛇泡竻茎叶,烧灰,和茶油涂。” ④《中草药学》:“治疮痈肿毒,湿疹,皮炎:茎叶鲜品洗净,捣烂敷患处。”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