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

概况

异名:菖蒲(《图经本草》),九节菖蒲(《滇南本草》),水剑草(《纲目》),苦菖蒲(《生草药性备要》)

基源:为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石菖蒲的根茎。菖蒲属全世界约有4种,中国均产。

原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n Schott,又名随手香、小石菖蒲(四川)。

历史:《本草别说》云:“菖蒲根须络石,略无少泥土,根叶极紧细,八寸不啻九节。”《图经本草》云:“菖蒲,今处处有之……春生青叶,长一二尺许,其叶中心有脊,状如剑……其根盘屈有节,状如马鞭大,一根傍引三、四根,傍根节尤密.八寸九节者佳。”《纲目》在区别五种菖蒲时云:“菖蒲凡五种……生于水石之间,叶有剑脊,瘦根密节,高尺余者石菖蒲也。”依据上述的形态描述及生境等,石菖蒲的原植物应为本种。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芳香,粗2~5mm节间长3~5mm,根肉质,具多数须根,根状茎上部分枝甚密,植株因而成丛生状,分枝常被纤维状宿存叶基。叶无柄,叶片簿,基部两侧膜质叶鞘宽可达5mm。,脱落;叶片线形,长20~30(~50)cm,基部对折,中部以上平展,先端渐狭,无中肋,平行脉多数。花序柄腋生,长4~15cm,三棱形。叶状佛焰苞长13~25cm,为肉穗花序的2~5倍或更长;肉穗花序圆柱状,长(2.5~)4~65(~8.5)cm,粗4~7mm,上部渐尖,直立或稍弯。花白色。成熟果序长7~8cm,粗可达1cm。幼果绿色,成熟时黄绿色或黄白色。花果期2~6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3卷.第2分册.6页.图版145)

生境与分布:常见于海拔20~2600m的密林下,生长于湿地或溪旁石上。分布于黄河以南各地。印度东北部至泰国北部亦有分布。

生药

栽培:宜种于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和凉爽湿润的气候地区。用根茎繁殖,春、秋两季可进行。将采挖的幼嫩根茎,折成若干小段作种,按行株距15×12cm穴栽或条播,深4~5cm,栽后覆土浇水。出苗后除草松土,结合培土追施人畜粪水2次,冬季可用堆肥或厩肥撒施。

采集:秋季采挖根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或切成10cm左右的小段,晒干。药材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

鉴别

性状:根茎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匀的环节,节间长2~8mm,具有细纵纹,上方有三角形叶痕,左右交互排列,有时附毛鳞状的叶基残余,下方有圆点状根痕。质硬脆,折断面纤维性,黄白色至淡红棕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细胞。气芳香,味苦、微辛。以条粗、断面类白色、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外壁增厚,棕色,有的含红棕色物。皮层宽广,散有纤维束及叶迹维管束;叶迹维管束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成环,木化;内皮层明显。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较少。纤维束及维管束鞘纤维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薄壁组织中散有类圆形油细胞;并含淀粉粒。 粉末:灰棕色,气芳香,味苦、微辛。 ①淀粉粒较多。单粒球形、椭圆形或长卵形,直径2~9μm,有的可见脐点状、人字状或短缝状,层纹不明显;复粒由2~20(或更多)分粒组成。 ②纤维和晶纤维成束,常与导管相连或淡黄色。纤维长,直径11~20μm,末端渐尖,壁厚2~6μm,木化,有的胞腔内含淡棕色或红棕色物。纤维束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呈长方形、类方形或类多角形,直径9~22μm,壁厚,微木化。 ③草酸钙方晶呈多面形、类多角形、双锥形,直径4~16μm。 ④分泌细胞较多,单个偶或两个毗连分布于薄壁组织中。呈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22~45μm,胞腔内充满黄绿色、橙红色或红色分泌物。 ⑤薄壁细胞呈类圆形或类长方形,直径22~58μm,壁连珠状增厚,有的可见由数个椭圆形纹孔相集成纹孔域。薄壁组织碎片中可见含晶细胞。另可见表皮细胞鳞叶表皮细胞及导管。(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101)

理化:①石菖蒲的薄层色谱 取样品粉末适量,用水蒸汽蒸馏,馏液置分液漏斗中,加石油醚振摇提取,提取液加无水硫酸钠脱水,回收石油醚,进行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乙酸乙酯(9:1)洗脱,洗脱液浓缩后,点于硅胶G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8:2)为展开剂,展开后,用碘蒸气显色或置紫外光灯下检视(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41-1)。 ②石菖蒲与水菖蒲的薄层色谱 取样品粉末适量,置挥发油测定器中提取挥发油,用乙醚溶解后,点于硅胶G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85.15)为展开剂,以α-细辛醚甲基丁香酚为对照。展距10cm,置紫外光灯下检视后,喷碘蒸气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41-2A);或用水蒸汽蒸馏,蒸馏液用石油醚(60-90℃)振摇提取,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回收石油醚后,供点样,以石油醚-乙酸乙酯(82)为展开剂、以α-细辛醚、甲基丁香酚为对照。(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41-2B)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霉。

化学性质

含挥发油0.5%~0.92%,油中含细辛醚(Asarone)86%,另还含石竹烯(Caryophyllene)、α,β-葎草烯(α,β-Humulene)、欧细辛醚(Sekishone)、反-甲基丁香酚(Trans-methylisoeugenol)、顺-甲基异丁香酚、甲基丁香酚[1],榄香素、细辛醛二聚细辛醚(Bisasaricin)[2]。以及白菖酮(Shyobunone)、表白菖酮、异白菖酮、菖蒲二醇(Calamendiol)、异菖蒲二醇、草蒲酮(Calacone)、菖蒲螺酮(Acorone)、菖蒲螺酮烯(Acoronene)、菖蒲螺次酮(Acorenone)、α-蒎烯、莰烯、樟脑、龙脑、白菖烯、姜黄素(Curcumin)、芹子烯(Selinene)、白菖新酮(Acolamone)、异白菖新酮[3]。近又分离到1,2-二甲氧基-4(E-3’-甲基环氧乙烷)苯(1,2-Dimethoxy-4(E-3’-Methyloxiranyl)benzene)、1,2,4-三甲氧基-5-(E-3’-甲基环氧乙烷)苯[4]

叶含挥发油,其成分同根茎挥发油。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通讯 1978;(6):1。
[2] 中草药 1982;13(9):3。
[3]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34。
[4] Phytochemistry 1989;28(9):2319。

药理

①解痉 本品煎剂有松弛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的作用[1]。挥发油能缓解乙酰胆碱、组胺或5-羟色胺所致离体豚鼠气管和回肠痉挛。挥发油成分中以细辛醚解痉作用较强,其完全阻断致痉剂对气管作用的浓度远低于氨茶碱,为10μg/ml[2]。β-细辛醚的解痉作用强度为细辛醚的一半。 ②镇静 用挥发油的1/6和1/3LD50可减少小白鼠的自发活动、减弱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并增强戊巴比妥的催眠作用[3,4],解除独居小鼠的攻击行为[5]。关于细辛醚是否具有与氯丙嗪类似的安定作用,各种报道尚不一致[2,6,7]。 ③抗菌抗癌 高浓度浸出液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8]。石菖蒲所提得的甲基异丁香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9]。煎剂在体外可杀死腹水癌细胞[10]。 ④其他 煎剂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1]。二聚细辛醚(Bisasancin)为石菖蒲降脂成分,有显著的降脂效果[11]

毒性:水煎剂小鼠ip的LD50为53g/kg[12];挥发油小鼠sc的LD50为0.157ml/kg,ip为0.23ml/kg[4]。挥发油中毒主要是兴奋脊髓[3]。细辛醚及β-细辛醚可能有致癌致突变作用[13,14]

参考文献

[1] 中药的药理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183。
[2] 中国药理学报 1983;4(2):95。
[3] 新医实践 1971;(3):13。
[4]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89;20(1):57。
[5] J Pharmacol Exp Ther 1964;145:42。
[6] Indian J Physiol Pharmacol 1969;11(4):191。
[7] J Pharmacol Exp Ther 1967;19(2):170。
[8]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57;(4):286。
[9] CA 1973;78:11566a。
[10] 北京医学院学报 1959;(1):104。
[11] 中草药 1982;13(9):3。
[12] 新医药学杂志 1977;(6):46。
[13] 南京医学院学报 1986;6(1):11。
[14] Toxicol Appl Pharmacol 1967;10:405。

药性

性味:辛、苦,温。 ①《本经》:“辛,温。” ②《药性论》:“苦、辛。” ③《中草药学》:“辛、苦,温。”

归经:心、胃经。 ①《纲目》:“手少阴、足厥阴。”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膀胱三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功效:开窍豁痰,化湿开胃,醒神益智。

主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脘痞不饥,噤口下痢。 ①《本经》:“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 ②《别录》:“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聪耳目,益心智。” ③《药性论》:“治风湿顽痹,耳鸣,头风,泪下,杀诸虫,治恶疮疥瘙。” ④《日华子本草》:“除风下气,除烦闷,止心腹痛,霍乱转筋。治客风疮疥,涩小便,杀腹藏虫。耳痛:作末、炒,承热裹窨,甚验。” ⑤王好古:“治心积伏梁。” ⑥《滇南本草》:“治九种胃气,止疼痛。” ⑦《纲目》:“治中恶卒死,客忤癫痫,下血崩中,安胎漏,散痈肿。捣汁服,解巴豆、大戟毒。” ⑧《本草备要》:“补肝益心,去湿逐风,除痰消积,开胃宽中。疗噤口毒痢,风痹惊痫。” ⑨《本草再新》:“止鼻血,散牙痈。” 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消化不良,胃炎,热病神昏,精神病。” ⑾《广西中草药》:“治癫狂,惊痫,痰厥昏迷,胸腹胀闷或疼痛。” ⑿《全国中草药汇编》:“湿痰蒙窍,神志不清,健忘,多梦,癫痫,耳聋,胸腹胀闷;外用治痈疖。” ⒀《中草药学》:“癫痫惊厥,痰厥昏迷,风湿性关节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胸腹胀闷,肠绞痛,慢性气管炎,痈疽,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鲜品9~24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凡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用。 ①《本草经集注》:“秦艽、秦皮为之使。恶地胆、麻黄。” ②《日华子本草》:“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 ③《医学入门》:“心劳、神耗者禁用。”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藿香、佩兰,治湿浊中阻。 ②配皂角,治中恶闭证,口噤不开。 ③配郁金、白矾,治痰迷心窍。 ④配礞石、铁落,治癫狂。

方选和验方: ①菖蒲丸(《普济方》)治少小热风痫,兼失心者:石菖蒲(石上一寸九节者),宣连、车前子、生地黄、苦参、地骨皮各30g。上为末,蜜和丸,如黍米大,每食后服15丸,不拘早晚,以饭下。忌羊肉、饴糖、桃、梅果物。 ②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治伏邪风温,辛凉发表后,表邪虽解,暂时热退身凉,而胸腹之热不除,继则灼热自汗,烦躁不寐,神识时昏时清,夜多谵语,脉数舌降,四肢厥而脉陷,症情较轻者:石菖蒲,炒栀子,鲜竹叶、牡丹皮各10g,郁金、连翘,灯心各6g木通4.5g,竹沥(冲)15g,玉枢丹(冲)1.5g。水煎服。 ③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5):“治毒蛇咬伤:石菖蒲、三叉剑、车前草、野菊花各适量。水煎后,先熏洗再浸泡伤口局部,每次15分钟,1日2~4次。” ④《时病论》:“治温热、湿温、冬温之邪,窜入心包,神昏澹语,或不语,舌苔焦黑,或笑或痉:连翘9g(去心),犀角3g川贝母9g(去心),鲜石菖蒲3g,加牛黄至宝丹1颗,去蜡壳化冲”。 ⑤《奇效良方》:“治诸食积、气积、血积、鼓胀之类:石菖蒲240g(锉),斑蝥120g,去翅足,二味同炒焦黑色,(拣去斑蝥不用)。上用粗布袋盛起,两人牵掣去尽斑蝥毒屑了,却将菖蒲为细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温酒或白汤送下。” ⑥《本草汇言》:“治噤口恶痢,粒米不入者:石菖蒲30g,川黄连、甘草、五谷虫各10g。为末,蜜汤调送少许。” ⑦《妇人良方》:“治赤白带下:石菖蒲、破故纸等份。炒为末,每服6g,更以菖蒲浸酒调服,日1服。” ⑧《济急仙方》:“治阴汗湿痒:石菖蒲,蛇床子等份,为末。日搽2~3次。”

单方应用:①《江西草药》:“治中暑腹痛:石菖蒲根10~15g。磨水顿服。” ②《江西草药》:“治跌打损伤:石菖蒲鲜根适量,甜酒糟少许,捣烂外敷。” ③乡村医学 1986;(2):“治癫痫:石菖蒲9g,水煎300ml,分3次服用。1个月为1疗程,连服2年。”

医药家论述

①倪朱谟《本草汇言》:“石菖蒲,利气通窍,如因痰火二邪为眚,致气不顺,窍不通者,服之宜然。若中气不足,精神内馁,气窍无阳气为之运动而不通者,屡见用十全大补汤,奏功极多,石菖蒲不必问也。” ②陈士铎《本草新编》:“石菖蒲,必须石上生者良,否则无功,然止可为佐使,不可为君药。开心窍必须佐以人参;通气必须君以苍术;遗尿欲止,非加参、芪不能取效;胎动欲安,非多加白术不能成功;除烦闷、治善忘,非以人参为君,亦不能两有奇验也。” ③王秉衡《重庆堂随笔》:“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清解药用之,赖以祛痰秽之浊而卫宫城,滋养药用之,借以宣心思之结而通神明。”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