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楸树皮

概况

异名:丁桐皮、钉皮(《四川中药志》),刺楸皮(《陕西中草药》),丁皮树、丁木树、棘楸(《中药大辞典》)。

基源:为五加科刺楸属植物刺楸的树皮。

原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Thunb.)Koidz.

余项参见“鸟不宿”条。

生药

栽培:刺楸对气候适应性较强,一般山地和平原都可种植。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在3月播种,按行距33cm开沟条播,深3~5cm,播幅10~13cm,每亩用种量15~20kg。播后盖单木灰及细土,压实,浇水。幼苗须培育2年,苗高1m时出圃移栽。亦可在11月,将母株周围的根挖出,选取1~2cm粗的根,剪成15~20cm长的短节,顶端截平,尾端削斜,晾1~2天后,用干砂或细土层积贮藏于阴凉处,第2年2月扦插。插时,按沟距33cm开沟,深15~18cm,将插条斜靠沟壁,每隔10cm1根,盖土踩紧,浇水。当成活苗高1m时移栽。移栽宜在冬季落叶后或次年早春萌芽前进行。按行株距各3m挖穴,每穴栽苗1株,盖土压紧,浇水定根。生长期间,注意中耕除草和肥、水管理。冬季可用堆肥壅蔸。生长繁茂后,即可粗放管理。

采集:全年可采,剥取树皮,洗净,晒干。药材产于四川、江苏、浙江、安徽、贵州等地。

鉴别

性状:本品呈板块状或向内卷曲成卷筒,长宽不一,厚2~7mm。外表面浅灰黑色,有灰白色斑纹,或灰绿色至黑褐色地衣附着,具纵皱纹及裂纹,并有棕褐色菱形皮孔;乳头状突起的钉刺稍呈纵向扁长;钉刺长1~3cm,宽0.5~1cm,顶端有锐尖或已全部被除掉,只留有钉刺痕迹,钉刺基部直径0.5~1.5cm,较大的钉刺上有的稍有环纹。内表面黄色或紫红色,光滑,有纵纹。质坚硬,折断面裂片状。气微,味苦。以干燥、皮厚实、钉刺多者为佳。

显微 粉末:灰棕色,气微,味微涩。 ①草酸钙簇晶极多,直径50~120μm,有的棱角宽大或带方形,也有簇晶与方晶合生。 ②草酸钙方晶大小不一,直径16~85μm。 ③韧皮纤维较多,无色,甚长,平直或稍弯曲,末端钝圆,直径16~40μm,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胞腔狭细。 ④角刺中纤维淡黄色或黄棕色。呈长梭形,末端斜尖或钝圆,直径18~30μm,壁厚,木化,斜纹孔稀少,孔沟一般不明显。 ⑤石细胞呈类长圆形、类长方形或纺锤形,直径34~52μm。另可见分泌道、木栓细胞、筛管分子、淀粉粒等。(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第637页.图312)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刺,用水洗净,润透,切丝,晒干。

化学性质

树皮含多炔化合物及鞣质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220。

药性

性味:苦、辛,平。 ①《四川中药志》:“平,甘、苦。” ②《江苏药材志》:“苦,小寒。” ③《陕西中草药》:“辛、微苦,平。”

功效:祛风,除湿,杀虫,活血。

归经:入脾、胃经。

功效:祛风,除湿,杀虫,活血。

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痈疽,跌打损伤肿痛。 ①《四川中药志》:“祛风行血,除湿杀虫。治腰膝疼痛,风寒湿痹及疥癣。” ②《江苏药材志》:“杀虫,消肿,排脓生肌。治恶疮,疽瘘,痈肿,疳痔,咳逆上气,口疮。” ③《陕西中药志》:“祛风除湿,消炎止痛。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关节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24g。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调敷。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