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雄

概况

异名:白幕(《本经》)。

基源: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附子形长的块根。

原植物:附子,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余项参见“附子”条。

药性

性味:辛,热。有毒。 ①《本经》:“辛,温。” ②《别录》:“甘,大温。有大毒。” ③《药性论》:“大热。有大毒。”

功效:祛风,散寒,燥湿,益火助阳。

主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心腹冷痛,痃癖癥瘕,喉痹。 ①《本经》:“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疮,强筋骨。” ②《别录》:“疗头面风来去疼痛,心腹结积,关节重,不能行步,除骨间痛,长阴气,强志,令人武勇,力作不倦。又堕胎。” ③《药性论》:“治风痰,冷痹,软脚毒风,能止气喘促急。杀禽、虫毒。” ④《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气,助阳道,暖水藏,补腰膝,益精明目,通九窍,利皮肤,调血脉,四肢不遂,破痃癖癥结,排脓止痛,续骨,消瘀血,补冷气虚损,霍乱转筋,背脊偻伛,消风痰,下胸膈水,发汗,止阴汗,泡含治喉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6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阴虚阳盛及孕妇禁服。 ①《纲目》:“若是上焦阳虚,即属心、脾之分,当用参、芪,不当用天雄也。” ②《本草经集注》:“远志为之使。恶腐婢。”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川芎、防风,治眩晕。 ②配草乌、附子,治下元积冷伤惫。 ③配山茱萸、防风,治头旋口㖞。 ④配牛膝,治筋骨挛急疼痛。 ⑤配菟丝子、续断,治肾脏亏虚。 ⑤配鹿角,治腰脚风冷。

方选和验方: ①天雄丸(《太平圣惠方》)治肾气不足,体重无力,腰背强痛,脚膝酸痛,耳目不聪,忽忽喜忘,悲恐不乐,阳气虚弱,小便失精:天雄、巴戟、熟地黄、蛇床子、龙骨、菟丝子各30g,石斛、五味子、远志、茯苓、山药、补骨脂、泽泻、石南、草薢、附子、沉香、石龙芮、桂心、棘刺、黄芪、苁蓉、杜仲各1g,人参15g。研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早晚空心温酒下。 ②天雄丸(《太平圣惠方》)治肾水亏,腰脚风冷:天雄、鹿角屑、硫黄各30g。研末,以酒蒸饼和丸如小豆大。每服15丸,空心,盐汤或温酒下。 ③天雄丸(《圣济总录》)(治风湿痹皮肉不仁,骨髓疼痛不可忍:天雄(炮裂,去皮脐)、附子(炮裂、去皮脐)各30g,桂心(去粗皮)45g,干姜(炮)90g,防风(去叉)90g。上5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温酒下,日3夜1。 ④三建汤(《肘后方》)治元阳素虚,寒邪外攻,手足厥冷,大、小便滑数,小便白浑,六脉沉微,除痼冷,扶元气及伤寒阴毒:乌头、附子、天雄(并炮裂、去皮脐)等份,为粗末。每服12g,水400ml,姜15片,煎8分,温服。 ⑤天雄沉香煎丸(《博济方》)治下元积冷伤惫,阳事不能,筋骨无力;下坠小肠气痛;肾脏风毒攻疰,脾胃不和,腰脚沉重:生天雄、生草乌、川椒、生附子各120g,防风、牛膝、沉香、天麻、小黑豆各60g(以上9味以陈酒1200ml慢火煨至酒尽),丁香、木香、羌活、干姜各30g,肉桂、苁蓉各90g,巴戟60g。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温酒下。 ⑥天雄散(《备急千金要方》)治头目眩晕、屋转旋倒:天雄、川芎、防风、独活、桂心、葛根、人参各1g,白术、山药、茯神、远志、山茱萸各1.8g,研为散。每服2g,温酒下。1日2次。 ⑦天雄散(《太平圣惠方》)治肾脏虚损,阳气萎弱,腰无力:天雄、蛇床子、菟丝子、远志、苁蓉、五味子、鹿茸、巴戟、杜仲各30g,研为散。每服6g,温酒调下。 ⑧天雄散(《太平圣惠方》)治风,头旋口㖞,目痛耳聋:天雄0.9g,山茱萸、干姜各90g,山药、防风各21g,细辛60g。研为散,每服6g,温酒调下。 ⑨天雄煎丸(《太平圣惠方》)治风,脚膝软弱,筋骨挛急疼痛:天雄(半生半炮去皮脐)、牛膝各60g,踯躅花(酒浸3蒸3晒)45g。研末,以安息香30g,生蜜150g,熬稠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温酒下。 ⑩大三五七散(《备急千金要方》)治头风,眩晕,耳聋,口眼歪斜:天雄、细辛各210g。为细末,每服1g,不知稍加,清酒送下,日2次。

医药家论述

①李时珍《纲目》:“乌、附、天雄,皆是补下焦命门阳虚之药,补下所以益上也。若是上焦阳虚,即属心、脾之分,当用参、芪,不当用天雄也。朱震亨以为下部之佐者,得之而未发出此义。《雷炮炙论》序云:“咳逆数数,酒服熟雄,谓之天雄炮研,酒服一钱也。” ②张璐《本经逢原》:“天雄,禀纯阳之性,补命门、三焦,壮阳精,强肾气,过于附子。故《本经》用以治大风寒,开湿痹,历节、拘挛诸病,阳气衰者,佐人参用之。” ③刘金若《本草述》:“天雄,亦能补阳,但力大减于附子耳。且难与乌头同论,以其不兼散风也。” ④黄宫绣《本草求真》:“天雄,能补下焦命门阳虚,然辛热走窜,止属主治风寒湿痹之品。”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