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壳

概况

异名:菱皮(《滇南本草》),乌菱壳(《纲目》),风菱角(《医宗汇编》)。

基源:为菱科菱属植物菱或其他同属植物的果皮。

原植物:菱Trapa bispinosa Roxb.

余项参见“菱”条。

药性

功效:止泻痢,止便血。

主治:泄泻,脱肛,痔疮,疔肿,黄水疮,天泡疮。《新华本草纲要》:“用于胃溃疡,子宫癌,食道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治胃溃疡:菱壳30g,龙葵蒲公英各15~24g,枸橘10~15g。水煎服。” ②《食物药用指南》:“治胃溃疡,食道癌,乳腺癌,宫颈癌等:菱壳30~60g,薏苡仁30g。煎汤,代茶饮,连续服用。”

单方应用:①《食物药用指南》:“治痢疾,便血:菱壳12~15g。水煎服,每日2次。” ②《张氏必验方》:“治脱肛:先将麻油润湿肠上,自去浮衣,再将风菱壳水净之。” ③《医宗汇编》:“治头面黄水疮:隔年老菱壳,烧存性,麻油调敷。” ④黄贩翁《医抄》:“治无名肿毒及天泡疮:老菱壳烧灰,香油调敷。” ⑤《医宗汇编》:“治指生天蛇:风菱角,灯火上烧灰存性,研末,香油调敷。未溃者即散,已溃者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