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

概况

异名:藤梨、木子、猕猴梨(《开宝本草》),羊桃(《医心方》),阳桃(《日用本草》),毛叶猕猴桃(《经济植物手册》),大红袍(《贵州民间方药集》),大零核、猴子梨(《福建民间草药》),杨桃(《江西草药》),绳梨、金梨、野梨(《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山洋桃(《贵州草药》),狐狸桃(江西《草药手册》),毛栗树、白毛桃(《云南中草药选》)。

基源: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中华猕猴桃的果实。

原植物: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历史:首载于《开宝本草》、《本草衍义》。李时珍记载:“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生山谷中。藤着树生,叶圆有毛,其实形似鸡卵大,其皮褐色,经霜始甘,美可食。皮堪作纸。”《植物名实图考》记载:“李时珍解:羊桃叶大如掌,上绿下白,有毛,似麻而团。此正是猕猴桃。”上述形态与现中华猕猴桃均符合,确为本种。已收载《中国药典》1977年版。

形态:大型落叶藤本,长达10m,幼枝及叶柄被灰白色茸毛或褐色长硬毛,老枝无毛或留有断损残毛,具浅色皮孔、长圆形,髓白色,片状。单叶互生,纸质,叶柄长3~6cm;叶片倒阔卵形至椭圆形,长6~8cm,宽7~8cm,顶端截平形,中间凹入或具突尖,基部钝圆形、截平形至浅心形。聚伞花序腋生,具1~3花,花梗长8~20mm,连同萼片两面均密被黄褐色绵毛状绒毛,苞片小,卵形至钻形,长约1mm,被灰白色丝状绒毛或黄褐色茸毛;萼片通常5,阔卵形至卵状长圆形,两面密披黄褐色绒毛;花瓣5,初放时乳白色,后淡黄色,阔倒卵形,基部有短距;雄蕊多数,花丝长短不一,花药黄色;子房上位,球形,径6~7mm,密被金黄色绒毛。浆果卵形至近球形,被茸毛,成熟时秃净,具小而多的淡褐色斑点。花期4月中旬~5月中下旬;果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838页.图3405)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700~2200m低山区的山坡,林缘或灌丛中,喜欢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土壤;分布于陕西(秦岭和大巴山区)、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和西南等省区。

生药

栽培:中华猕猴桃适生于温暖湿润气候,不耐霜冻。幼龄植株能耐阴,开花结实后应有足够的阳光。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腐殖质土和冲积土。多用扦插繁殖,在初冬落叶后或萌芽前进行,选择健壮的一年生枝,剪成长10~15cm插穗,留3~4节,2~3个芽,切口平整。扦插时需将插穗基部浸入500ppm吲哚乙酸或萘乙酸溶液中1~5秒钟,然后按株距10cm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2/3。插后即浇透水,注意床内湿度和温度。成活后的扦插苗需尽早移栽,按株距1~1.4m挖穴栽种。亦可用种子和压条繁殖。生长期间应设支柱,以利攀援生长;每年施肥3~4次,分别于春、夏、秋、冬季追施;夏、冬季进行修剪,去掉老枯枝,并适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湿润。

化学性质

果实含糖、蛋白质、类脂、维生素C、硫胺素,猕猴桃碱(Actinidine)[1]。每100g可食用部分含糖11g,蛋白1.6g,类脂0.3g,Vc300mg,硫胺素0.007mg,S25.5mg,P42.2mg,Cl26.1mg,Na3.3mg,K320mg,Mg19.7mg,Ca56.1mg,Fe1.6mg,类胡萝卜素0.035mg[2]。果实中尚含鞣花酸[3]及β半乳糖[4]

植物部分含槲皮素、山柰酚、(-)-表儿茶酚及其二聚物三聚物、( -)-表阿夫儿茶素[(-)-Epiafzatechin]、咖啡碱(Caffeine)和对香豆酸等。种子含油22%~24%,蛋白质15%~16%。花含挥发油[1]

花的挥发性成分有32种羰基化合物,24种醇,23种碳氢化合物,6种酯,一种酸及两种其他化合物[5]。果实含槲皮素3-O-鼠李糖甙1.0~2.8mg/kg,含芸香甙0.6~1.2mg/kg[6]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69。
[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590。
[3] CA 1990∶113∶96343q。
[4] CA 1990;113∶111334h。
[5] CA 1990;113∶227965u。
[6] CA 1990;113∶229819y。

药理

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华猕猴桃多糖31mg/kg ip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明显促进天然杀伤细胞对YC-1淋巴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80mg/kg可增加小鼠特异花结形成细胞数,并能有效地恢复被环磷酰胺抑制了的迟发型超敏反应[1]。中华猕猴桃多糖在体外用3H-TdlR掺入法证明能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特别是胸腺细胞的增殖,最适浓度为50μg/ml,进一步研究表明,ip60,24mg/kg,能增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其中6mg/kg组脾细胞IL-2活性比对照组提高26.5%,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im4~8mg/d,其外周血T4淋巴细胞百分比及T4/T8比例得以提高[2]。中华猕猴桃多糖复合物32mg/kgip,连续12d,停药后用侵袭型大肠杆菌作腹腔攻击,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生存率,增加抗菌抗体水平,促进巨噬细胞吞功能和减少肝脏内的活菌数,而体外无抑菌作用,表明其具有很强的抗细胞感染的免疫作用[3]。 ②防癌作用 体外Ames试验表明,中华猕猴桃鲜果汁(含Vc 35mg/100ml)3或5ml能阻断N-亚硝胺基吗啉和N-二甲基亚硝胺的体外合成,对N-二甲亚硝胺合成所致的致突变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5];能阻断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合成,抑制突变反应[6]。减压浓缩6倍的中华猕猴桃汁(含Vc87.5mg/100ml)8ml/kg ig,能明显阻断孕大鼠体内N-亚硝基乙基脲合成,预防后者所引起的胚胎毒性[7]。中华猕猴桃浓缩汁(含Vc350mg/100ml)1ml或2ml/只ig可阻断大鼠或孕大鼠体内N-亚硝基脯氨酸的合成,且效果优于同浓度Vc溶液;孕妇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口服含14.1mgVc的浓缩猕猴桃汁4.1ml也观察到同样结果[8,9,10]。 ③保肝作用 浓缩10倍的猕猴桃果汁10ml/kgig,对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及强的松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的SGPT和肝脏甘油三酯作用不显著,但对上述模型的肝脏病理损伤具有较明显的组织保护作用[11]。 ④耐缺氧作用 猕猴桃原汁稀释15倍ig3次或0.5ml/只ip1次可提高小鼠常压或减压缺氧下的存活时间,并明显对抗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存活时间缩短[12]

参考文献

[1]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6;6(3)∶171。
[2]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89;5(3)∶182。
[3] 中草药 1986;17(9)∶18。
[4] 营养学报 1984;6(2)∶109。
[5] 营养学报 1984;6(3)∶241。
[6] 营养学报 1987;9(3)∶208。
[7] 营养学报 1987;9(4)∶311。
[8] 营养学报 1988;10(1)∶50。
[9] 营养学报 1988;10(2)∶130。
[10]营养学报 1988;10(3)∶230。
[11] 中药通报 1987;12(3)∶52。
[12]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1985;(2)∶70。

药性

性味:酸、甘、寒。

功效:调理中气,生津润燥,解热除烦,通淋。

主治:①《新华本草纲要》:“烦热,消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呕吐,黄疸,石淋,痔疮,烧烫伤。” ②崔禹锡《食经》:“和中安肝。主黄疸,消渴。” ③《食疗本草》:“取瓤和蜜煎,去烦热,止消渴。” ④《开宝本草》:“止暴渴,解烦热,下石淋。热壅反胃者,取汁和生姜汁服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开宝本草》:“冷脾胃,动泄澼。”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湖南药物志》:“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猕猴桃干果60g,水煎服。” ②《闽东本草》:“治偏坠:猕猴桃30g,金柑根9g,水煎去渣,加白酒60ml,分2次服。”

食疗:《中华食物疗法大全》:“治石淋、痔疮、黄疸、消渴:猕猴桃20g,大米50g,加成同煮成猕猴桃粥食用。”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