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法第三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浏览

整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三条的全文内容、主旨和释义,以加深对畜牧法第三条的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三条内容如下:

国家支持畜牧业发展。发挥畜牧业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发展规模化养殖,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

国家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

主旨

本条是关于国家发展畜牧业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措施的规定。

释义和理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畜牧业已经从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特征最突出和最具活力的产业,处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数量增长的同时,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促进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保障国家食品安全、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畜牧业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重要作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国家支持和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一)畜牧业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畜牧业已由传统的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保障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畜牧业发展有效保障了市场供给平衡。在我国农村经济中,畜牧业一直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从1980年至1996年,我国肉类产量增加2.18倍,蛋产量增加6.7倍,奶产量增加4.4倍。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畜牧业率先进入总量基本平衡的发展阶段,基本扭转了畜产品短缺的局面,实现了畜牧业发展的历史性突破。此后,畜牧业继续保持持续发展势头,2005年,我国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7743万吨、2879万吨和2864万吨,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对肉、蛋、奶的需求。肉类、蛋类总产量名列世界第一。人均肉类占有量58.5千克,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畜牧业发展解决了13亿人即世界20%人口对动物源性营养的基本需求。2.畜产品消费量的增加提高了居民的营养水平。1980年,我国人均每日从动物性食品中摄取的蛋白质为7.6克,仅相当于当时世界人均水平23.3克的33%;到1990年,我国人均动物蛋白的供给量比1980年翻了一番,达到14.4克,但仍只相当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57%;到2000年,我国人均动物蛋白的供给水平比1990年又翻了一番,提高到29.8克,已超过了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28.1克。2000年我国居民的动物蛋白供给量中约有80%来自畜产品,剩余的20%来自水产品。畜牧业发展为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结构,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做出了突出贡献。3.畜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行业。近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05年畜牧业纯收入占农民全部纯收入的30%左右,在一些畜牧业发达地区,畜牧业现金收入占农业现金收入的50%左右。2005年全国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有1亿人左右。此外,与畜牧业相关联的行业包括畜产品加工业、饲料产业、市场营销产业等,吸纳了大量劳动力,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2005年我国畜牧业生产总值为1.3万亿元,而其所带动的饲料、畜产品加工、兽药等相关产业的产值超过7000亿元,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吸纳了大量的城市下岗人员。4.畜产品与粮食一起成为国家食物安全的支柱。近20年来,肉、蛋、水产等动物类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大幅度增长,对居民营养的贡献比例已经接近30%,其中城镇居民接近40%。从粮食安全和畜牧业发展的关系看,畜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畜产品对口粮的替代,大大降低口粮安全压力;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提高饲料报酬和开辟新的饲料资源,大大减少饲料粮的需求。从未来发展趋势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量始终保持刚性增长,口粮比重逐步下降,口粮问题将不再是食物安全问题的核心,畜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居民食品结构中的主要成分,并将成为国家食物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5.畜牧业成为吸引社会资本的重要行业。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第一个畜牧工商联合企业出现,标志着畜牧业产业化远远走在了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前列。到80年代中期,全国畜牧工商企业已经达到600多个。目前,全国6万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畜牧业产业化组织占50%以上,远远超过农业中的其他行业。畜牧业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呈现更快的发展趋势,领先于农村其他农业产业。近年来,许多工商资本纷纷投向畜牧业,一些外出打工农民,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以后,也返乡搞起了畜牧业。畜牧业成为吸引社会资本的重要行业。(二)发展产业化经营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是畜牧业的发展方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十一五”规划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容中提出:“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006年中央“1号文件”也阐述了如何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因此,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畜牧业,必须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以产业化经营为途径,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这就要求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畜牧业,推进畜牧业产业和产品的结构调整,发展畜牧业的产业化,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强畜牧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保护的力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现代化畜禽养殖方式的转变。要坚持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主的生产方式,加快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建设步伐。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确保养殖小区的养殖用地。要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养殖小区和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的建设,积极推动现代化畜禽养殖方式的转变。2.大力推进畜产品优势区域建设,提高畜产品竞争力。农业部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全国奶业、肉牛肉羊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各省区也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对推动我国畜产品优势区域建设、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对优势区域的扶持,围绕畜禽良种繁育、技术推广、疫病防治等重点环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服务支撑体系,提高优势产区畜产品竞争力,扩大出口,带动全国畜牧业生产的发展。3.加快推进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继续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力度,强化产地检疫和畜禽流通的检疫监督,推进和深化兽医体制改革,加快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我国动物疫病防治的长效机制,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4.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继续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要适应市场需要,大力优化畜禽品种结构,加速畜禽品种改良,提高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在继续稳定发展生猪和肉鸡等行业的同时,继续加快奶业、水禽和草食家畜的发展。充分发挥我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力度,培育新品种、新品系,满足市场对优质畜产品的需求。5.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进畜禽产业化经营。针对我国畜禽养殖以农户分散为主体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密切产销关系。加大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开展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落实支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资金,对龙头企业的技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围绕龙头企业,建设生产基地,为农户提供培训,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畜禽产品质量。6.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作用。要增加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对农民发展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增强畜禽良种繁育、疫病防治和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功能,出台更直接、更有效、更有力的政策,加快我国畜禽良种的繁育推广,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畜产品质量,促进粮食生产与畜牧业的同步发展,进一步发挥畜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的作用。(三)国家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草原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保护生态、繁荣民族经济、维护边疆稳定的重要力量。我国牧区的草原从青藏高原往北沿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贺兰山、阴山至大兴安岭西部,绵延4500多公里,形成了一条绿色的自然保护带。草原基本上是我国唯一保护和改善广大牧区生态的植被,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草原植被状况如何,对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黄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丰欠,以及风、旱、涝、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草原资源退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草原生态恶化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扭转。据统计,我国90%的可利用草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每年仍以3000万亩的速度在扩大,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草原超载过牧严重,草原保护建设速度赶不上退化速度,草原仍处于超负荷的“透支”状态。因此,国家应当采取措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草原保护、草原生态建设和畜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草原生态建设、草原保护和生产方式转变为重点,尽快实现生态、生产和生活的协调发展。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并对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牧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牧业人口的3/4,草原畜牧业是蒙、藏、哈萨克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世代经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我国牧区大多地处边陲,与9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达14,000多公里,边疆少数民族又多与国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因此,牧区经济的发展,可以提高我国的政治影响,是巩固边防、维护统一的重要保证。由此可见,重视草原畜牧业,使边疆少数民族尽快富裕起来,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战略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政治问题。保持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保证我国边疆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前提。畜牧业是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主业之一。千百年来,牧民始终遵循着按季轮牧、漫山放养的传统生产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畜牧业越来越显现出了自身的缺陷,往往是一场大雪袭来,便会有数十万的牲畜死亡。而且传统畜牧业生产对牲畜总量的无限追求,造成了草场严重超载,草原生态受到严重破坏。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推行了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将牲畜作价归户,草场使用权落实到户,并加强了草原建设和管护制度。目前,中国的主要牧区所在地青海、甘肃、四川、新疆、宁夏、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牧业生产已得到较快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牧区、半农半牧区年牲畜总头数已达上亿头,牲畜的成活率、商品率都有明显提高。另外,现在一些牧区还出现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家庭牧场。由于进行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家庭牧场的生产能力和效益都大大提高了。截至2005年,全国已落实草原承包面积30多亿亩,约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70%,有效调动了农牧民保护建设草原的积极性。牧区和半牧区依赖天然草原放牧的生产方式逐步转变,2000多万头牲畜从天然草原放牧转变为舍饲圈养。一些地方积极引导草业产业化经营,年加工干草产品200多万吨,促进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整体上仍然较为落后,畜牧业的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农牧民仍处于十分贫困的状态。缓解和消除贫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贫困地区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最终体现。“十一五”规划明确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特别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此,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是统筹各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方针,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的举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