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基础讲座(十二)

浏览

书写中每一笔画,都有它运行的路线,但前一笔的收笔往往要为后一笔的起笔作好准备。后一笔和前一笔在意蕴上有一个连续、承接的内在关联。书写速度越快,这种意蕴上的关联表现得越明显,甚至在外形上形成了前后连续衔接的笔画。从行楷(偏近于楷体的行书,比行书写得规矩)——行书——行草(偏近于草体的行书,写得奔放,字势连绵或较频繁夹带草字)——草书的顺序看,这种外在的连续衔接的笔画一体比一体频繁而强烈。这种意蕴上的关联,也就是笔画运行的趋势,我们称之为笔势。笔势所体现的是前后笔画的往来呼应。楷书,笔势一般不外露,而是形断气连,即笔之出入,势之俯仰,以“意”呼应,“迹”来沟通。唐代欧、颜、柳三家皆是如此,惟元代赵体因掺杂有行书笔意,故外露的成份比较多(见图一)。

笔势连贯,全字各部分顾盼生辉、气息贯通,神态自然生动,整个字也就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笔势不贯通,相互分隔离析,整个字就会象断肢残躯的拼接,外形本没有完整性,何谈“神韵”?事实上,在很好地掌握了每一个基本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后,连贯书写,一气呵成,笔势就自然存于其中。在学习楷书的时候,就必须注意笔势,它是日后学习行草书的基础。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间的字体,其点画结构近于楷书,而使转、风神兼草书之长。行书写的时候,比较灵活,比楷书快捷,往往带有牵丝(两笔画间仍界限分明,只不过提笔时笔锋未完全离纸,形成较虚的连接形迹)或连笔(两笔画间不分彼此,形成较实的连接形迹),而辨认起来,则比草书清晰而容易。行书极则,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见图二)。它有行距而无字距,中锋立骨,侧锋取妍,含蓄中藏或锋芒毕露,向背偃仰,揖让顾盼。此书秀美润妍,思逸神超(孙过庭《书谱》语),后世书家叹为观止。

行书是“正书之小讹”,它的特点是:①简化楷书笔法(故多露锋、回锋之笔);②省变笔画;③放纵体势,但有法有度,非野马脱缰,漫无拘束;④强化笔与笔之间的联系;⑤增强节奏感,即提按顿挫有所强化;⑥最终导致整个字的形态多有变化。典型的行楷,则如李邕的《李思训碑》(见图三),其位置排布如楷书井字格,但在格中所占位置则稍随意。比起楷书来,行楷在笔与笔之间的联系上较为强化,多有牵丝,却基本上没有连笔。典型的行草书,则如王献之的《中秋帖》(见图四)。此帖中几乎无一字不与其他字牵丝萦带,似一笔到底,气脉贯通。米芾的《张季明帖》(见图五)亦复如是,流畅淋漓,美不胜收。

要想写好行书,还必须从楷书入手,学好汉字的书写和结构规律。在这方面,没有捷径可走,也不必离经叛道、“出奇制胜”,几千年的传统瑰宝不需要用所谓“创新”来否定,也是否定不了的。学习赵体楷书,比学习其他各家楷书提供了较为便捷的转换基础。所以,我们必须把赵体楷书扎扎实实学好,不要期望一蹴而就,要准备下一段不短的苦功夫。

至于书法的创作,除了以上讲的基本笔画和结构之外,还有一个章法问题。章法就是指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以及整篇结构所表现的连贯、呼应、照顾,当然还要考虑到在尺幅中的布置地位、落款、钤印等等的优化组合,使之恰到好处,体现完美的艺术布局。对此,在这儿不再一一详述了。

我国从有原始文字算起,至今已有3200多年历史。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到先秦的大篆,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晋代的行书,直至到隋代已成熟而在唐代完成法则定型的楷书,各种书体,各有其书写的规则、特点,笔者不拟在此再作分类介绍。行文将至结尾,自当一言以蔽之:汉字的书法艺术,是我国文化艺术之瑰宝,好好地学习、继承并发扬光大,是每一个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书法艺术的中国人的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