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基础讲座(一)

浏览

书法,是一门研究汉字书写艺术的学问,也是对汉字书写结果的一种等级评价。尽管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字也有书法,但由于汉字用不同线条和结构组成的块形字来得复杂多变,所以汉字的书法有独特的鉴赏价值和艺术魅力。书,在这儿指书写;法,指书写的法度,规律性。学习、研究“法”,便是一门学问;而合“法”的书写结果便是“艺术”。它不但与字的笔划、结构、布局这些技法直接相关,而且它的内容、神采、精神又与书写者的学养、襟抱、品德紧密相关。

学习书法,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什么是素质?那就是抛开一个人具体学到的所有知识、技能……而具有的品质。书法学习,对促成人格的完善和健全,是有一定作用的,虽然它还不像“诗书画”中的老大哥——“诗”的作用那么大——因为能流传至今的名篇佳作中,包含了许多哲理、精神和思想,给人以无穷的深思和启迪。书法学习还可以提高个人的观察、记忆、感悟、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陶冶性情,也是书法学习的客观实效。学习时,心安神聚,心平气和,犹如练习气功,摆脱尘扰,有利于健康长寿,这从许多书法家的长寿事实可以得到证明。学习书法,首先要重实用,“学以致用”,不要从“纯艺术”的角度去追求,因为中国的汉字书写是以“寓艺术于实用”为特色的。自古以来的名碑、法帖,不是为庆典事变、律法道德等作记载,便是平常的往来书函、奏章便笺,本不是单纯为了欣赏而已,但书写者当然也有他的艺术创作意图在。然后,我们可以在实用中增加艺术创作的比重,随着艺术观赏力、美学鉴别力的提高,在承传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没有承传的创新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没有创新的承传,亦如一潭死水、一本枯木。至此,我们可以说,书法学习的结果,最终将成为个人素质的一种体现,必然会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书写的线条流动变化,蕴含个人的生命律动,使得“字如其人”,是印刷文字等机械线条所无法比拟的。后者因失去个性(专一性)、变化和视赏的艺术享受而缺乏艺术保存价值。

要学好书法,我们必须首先明确目的、意义,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把它作为一门艺术、一门学问进行学习、研究、探求;发挥自觉性,提高积极性。同时,要在提高兴趣的基础上,树立信心。人们常说:“有付出总会有回报”。学一遍有一遍的感悟,学十遍有十遍的进步,学百遍有百遍的收获。持之以恒是十分必要的,半途而废则前功尽弃。学习的方法,古人用“心摹手追”四个字来表达,其实质便是要求“用心”、“多练”。一定要细心观察、体会所学字帖的点划、用笔以及每个字的结构、变化。不用心,字帖上的法式很难学到,自己原有的书写缺点很难改正,便很少会有进步。而少练,甚至不练,就缺乏实践,“功夫”终究不会到手。根据上面所说,要写好书法,还要从书法之外的各个方面,如道德修养、文学、绘画、音乐、体育上多下点功夫。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面最广的文字。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汉字,应是殷商时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3200多年,而甲骨文的萌生期还要向前推2000多年。最早出现的汉字,大多是像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然后通过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使汉字逐渐发展,从篆、草、行、楷以及到今天的简化字,向着趋于简单化、线条化发展,但它的基础仍是“象形”。汉字到现在仍然是象形性质的表意文字。书写文字,有美丑之别、快慢之分。但这个“美”不是畸形的、怪异的“美”,而是一种自然的和谐、协调(汉字本身具有一定的变化和可逆性)。我们要求写得既快又美。汉字变化发展与书写方法是相互促进的,而追溯古代书体、书写方法和现今已被淘汰的文字,都可能是今天书法艺术领域的表现形式之一,并促进了今天书法艺术的深化和创造。

书写的工具,首先是毛笔,从出土文物考证,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它的踪迹,这是几千年的传统书写工具。但近百余年,有各种新型书写工具,如铅笔、钢笔、圆珠笔的出现,用这类硬笔书写形成了硬笔书法,不过,从它成熟算起,至今也不过二三十年(如果将刻划而成的“甲骨文”也算作是一种“硬笔书法”,那么,它就具有更久远的历史,可惜它中断过数千年)。硬笔书写比起毛笔书写来,除了执笔方法不同之处,字的变化、大小都受到了一定限制,因此在艺术创作上受到了较大的制约,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却是更为广泛,符合现代生活节奏的需要。然而,硬笔书写的汉字,其结构是基本同于毛笔书写的汉字,因前者从后者生发出来。所以,我们学习毛笔的正确书写方法是有“得兼”的益处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