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忠门镇的历史沿革

浏览

忠门镇古称浮曦洲。

陈光大二年(568年),莆田置县后,境内地域一直归属莆田县管辖。

唐贞观九年(635年),县署于乡村设村坊,村坊下设邻保。凡100户以上为村里,不足100户为村坊。四家为邻,五邻为保。

唐贞元十六年(800年)。四川推官莆人林蕴,不受节度使刘辟协从叛乱的威逼,临刑不屈,于咸通十年(869年)得谥“忠烈”。其后,莆田知县鉴于林蕴后裔迁居浮曦洲,遂置中门坊于境内,以旌表门间。

唐咸通十年(869年)后,莆田县令有感于邑人林蕴功绩,谥赠忠烈,蕴之后裔,聚居浮曦洲,遂于境内设置中门村坊。于是,境内始见行政区划建置。

宋代,改坊建中门亭,以亭之东置新安里(今下忠门),亭之西置崇福里(今上忠门)。自宋代以来,境内新安里、崇福里隶属崇福乡,里下设村坊。全县行政区划为6个乡,下辖34个里,以中门村坊中门亭为界,亭东之地称新安里(含今湄洲镇),亭西之地称崇福里(含今秀屿镇)。

元代,乡、里建置沿袭宋制。元至元后,里下分设若干社,以50户为一社,不足50户者与邻里合为一社。

明代,改6个乡为7个区。境内属第七区,仍设崇福里、新安里。里下设图,以有粮额110户为一图。

弘治年间(1488~1505年),崇福里划设8图,领12村,分别是吴山、砺前、东郭、郑榄、峰前、中门、西埭、,安坝、浔头、狮前、前康、大航。新安里划分13图,领16村,分别是乌哆、前范、塔林、贤良港、山西、后山、莆禧、后仵、鹘宿、下坑、东蔡、钱楼、门夹、后郭、铁灶、吉了。‘清代,沿袭明代区划。

顺治十八年(1661年),沿海截界后,境内区划尽废。

康熙二十年(1681年),复界后,仍属第七区,境内仍划分为崇福、新安两里,崇福里划分5图,领。13村,分别是吴山、砺前、前康、大砺、东郭、郑揽、峰前、中门、西埭、安坝、浔头、狮前、大航。新安里划分6图,领12村,分别是西山、后山、莆禧、后仵、鹘宿、下坑、东蔡、钱楼、门夹、后郭、铁灶、吉了。

民国二年(1913年),废里建区,以中门谐音,新安里、崇福里合称忠门区,忠门地名因而得称。

民国问,境内行政区划屡有更废,相继设有区、联保、镇,以下划设保、甲。境区“忠门”名称正式启用,并把中门村改称忠门村。

民国七年(1918年)。忠门行政区改称第八行政区,区公所设在莆禧,行政区下划设主乡及附乡,以百户以上300户以下为主乡,不足100户为附乡。乡下划设邻闾,5户为邻,5邻为闾。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境内第八行政区辖20主乡,138个附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莆田县行政区划分为6区,87乡镇联保,824保。境内第八行政区改称第六行政区,区署驻西园乡联保,辖13乡镇联保,121保。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根据省政府关于《福建省政府分区设置实施办法》规定,莆田县设4个区署和9个县政府直辖乡镇,第六行政区并入笏石行政区。境内行政区划分为岳东乡、西郭乡、莆禧乡3个乡,即西园乡联保与东郭乡联保合并为西郭乡;东吴乡联保与岳秀乡联保合并为岳东乡;西埔乡联保与莆禧乡联保合并为莆禧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莆田县设12镇,8乡。境内划为忠门镇,辖25保,423甲。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全镇划为25保、423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行政区划时有调整变动,先后设区、人民公社,以下先后划设村、生产大队。村、生产大队下分别划设自然村、生产队。

1949年10月,全县行政区划分13个区。境内属第十一区,区下划分保、甲、时第十一区辖31保。

1950年10月,废除保甲组织,区下辖乡。境内仍为第十一区,辖31乡:西埔、乌姹、莆安、西东、塔林、前坑、岳秀、东吴、东埔、联星、东潘、岱前、山洋、港里、沙郭、沁头、河山、安柄、霞塘、双洋、砺山、东武、西园、忠柳、山亭、祖宫、东石、西莲、汕尾、北港、下山。

1952年8月,境内土地改革完成后,行政区划调整。境内行政区划为第二十区和二十一区。第二十区,辖22个乡:月塘、砺山、西园、安柄、岱前、双洋、山洋、沁头、联星、东潘、东武、石码、马埭、莆前、塘边、栖梧、东庄、苏田、江边、石厝、石象、沙林。第二十一区,辖20乡:朱宫、东石、汕尾、北港、下山、西莲、沙郭、港里、莆安、梯吴、塔林、岳秀、东埔、西埔、乌坨、西东、河山、ljJ亭、前坑、忠柳。

1954年7月,全县部分乡域合并更改。第二十区(霞塘区)改辖17个乡,第二十一区(忠门区)改辖17个乡。

1956年6月,为适应农业生产合作化需要,第二十区与第二十一区合并,划设忠门行政区,辖16乡。

1957年12月,全县撤区并乡。境内划为山亭、东埔、下塘3个乡。

1958年10月,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管理体制。境内划属忠门人民公社,山亭、东埔、下塘3乡分划为41个生产大队。

1961年6月,调整行政区划,县下设管理区,区下由邻近生产大队合并划为人民公社(称小公社)。境内仍属忠门区,驻下塘。辖山亭、西埔、东吴、东埔、乌哆、忠门、下塘、坂尾、东庄、前运、莆林、湄洲、石码、莆禧等14个公社、83个大队。其中,属境内的公社有山亭、西埔、东吴、东埔、乌哆、忠门、下塘、坂尾、莆禧等9个公社,辖有50个大队,即:联星、坂尾、前康、后庄、岱前、下塘、月埔、西园、双髻山、砺山、忠门、王厝、沁头、安柄、柳卓、后坑、东潘、洋埭、前范、东坑、乌哆、何坑、琼山、秀华、秀前、秀山、山乐屿、塔林、东埔、度口、下坑、东吴、中点、西亭、度下、西山、冯山、西埔、田厝、乌坨、黄厝、山柄、港里、山亭、利山、东山、文甲、东沙、莆禧、西沙等大队。

1965年8月,撤区并社,莆田县行政区划分为2个镇、24个人民公社。境内仍为忠门人民公社,下辖27个生产大队:联星、岱前、砺山、月塘、双园、洋埭、东潘、柳坑、安柄、忠门、岳秀、河山、前坑、东埔、塔林、山乐屿、度下、东吴、琼山、西埔、乌坨、山亭、利山、港里、莆沙、东沙、文甲。

1972年。河山改称何山,莆沙改称莆禧,东吴改称梯吴。同年,境内行政区划调整,增设坂尾、王厝、沁头、前康、西山、田厝、山柄、东山8个生产大队。

1976年,析双园生产大队分划为西园生产大队和双髻山生产大队。

1980年,田厝大队改称东店大队,东山大队改称蒋山大队,东沙大队改称东仙大队。

1981年,前坑大队分划为东坑大队、前范大队。

1984年,全县行政区划名称更改,公社改称乡。忠门人民公社改称忠门乡,生产大队改称行政村(亦称村),行政村下设村民小组。若干村民小组集居的村落俗称自然村。

1987年,增设西前行政村。是年,境内设有38个行政村。

1988年,忠门乡改称忠门镇。同年,忠门行政村、王厝行政村分别改称忠门居委会与王厝居委会。

1989年,月塘行政村析为月埔行政村与霞塘行政村。

1991年,柳坑行政村析为柳厝行政村与后坑行政村,增设前湄头行政村。是年。境内设有41个行政村(含居委会)。

1992年,前湄头村改称西埔口村。

1994年,岳秀行政村析为秀前行政村、秀田行政村与秀华行政村。是年,全镇设有行政村43个(含居委会),村民小组526个。

1997年,省民政厅同意莆田县忠门行政区划的调整,将忠门一分为四,增设山亭、东埔、月塘3个乡。忠门镇辖后坑、安柄、柳厝、沁头、秀华、秀田、秀前、琼山8个村委会和忠门、王厝2个居委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