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铅抱椠

握铅抱椠,铅,铅粉;椠,木简。皆书写用具。后遂以之为勤于写作、校勘的典故。

握铅抱椠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wò qiān bào qiàn
成语注音
ㄨㄛˋ ㄑㄧㄢ ㄅㄠˋ ㄑㄧㄢˋ
成语简拼
WQBQ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握鉛抱槧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铅,铅粉;椠,木简。皆书写用具。后遂以之为勤于写作、校勘的典故。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写作

相关成语

近义词

握素怀铅、握素披黄、握椠怀铅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同治初元……勘定苏州,复次第削平常、镇、湖、嘉诸郡县,千里敉安,握铅抱椠之士散之四方者,至是咸归里。▲清·冯桂芬《苏州试院记》

成语造句

(1)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握铅抱椠”几个大字。

(2)灏灏写不出成语“握铅抱椠”,导致语文测试才考了97分。

(3)绳姐姐给艳蕴和思妩讲解了“握铅抱椠”的成语故事。

(4)石鼓星河学校的弥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握铅抱椠”。

(5)小城不会写成语“握铅抱椠”的最后一个字。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语出《西京杂记》卷三:『扬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

分字解释

握:wò 1、<动>攥在手里;执持。屈原《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2、<动>屈指成拳。《老子·五十五章》:『骨弱筋柔而握固。』3、<动>掌握。《韩非子·主道》:『谨执其柄而固握之。』4、<量>一握即今所谓一把。《诗经·陈风·东门之枌》:『贻我握椒。』uò见『握手』。[握发] 洗发时握住头发(不洗)。形容勤劳国事,为招引人才而忙碌。[握要] 掌握要领。[握手] 古代死者的敛具,用布做成袋子套在手上。

铅:、qiān(1)金属元素,符号Pb(plumbum)。青灰色,质软而重,有延展性,容易氧化。主要用途是制造合金、蓄电池、电缆的外皮和屏蔽丙种射线的装备。(2)笔心。、yán铅山,县名,在江西。

抱:bào 1、<动>用手臂合围。《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2、<动>环绕。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3、<动>怀抱;怀有。《报刘一丈书》:『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祭妹文》:『然则抱此无涯之憾。』4、<名>胸怀;抱负。《宋书·范晔传》:『然区区丹抱,不负夙心。』《兰亭集序》:『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5、<动>凭靠。《阿房宫赋》:『各抱地势,钩心斗角。』6、<动>看守,守。《信陵君窃符救赵》:『嬴乃夷门抱关者也。』[抱冰] 比喻含辛茹苦自动图进。[抱璞] 此词源于卞和献和氏璧而得罪断脚的故事。后比喻怀才不遇,也比喻保持本色。《后汉书·蔡邕传》:『仆不能参迹于若人,故抱而优游。』[抱柱] 《庄子·盗跖》:青年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梁下会面,女子未准时赴约,尾生久等。大水冲来,尾生抱首梁柱守约不离开,后被淹死。所以『抱柱』指恪守信义。

椠:qiàn 1、<名>古代写字用的木片。《论衡·量知》:『断木为椠,柝之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牍。』2、<名>简札,书信。王令《赠别晏成绩懋父太祝》:『幸因西南风,时作寄我椠。』

握:《卯集中·手字部》《唐韵》乌角切《集韵》《韵会》《正韵》乙角切,□音渥。《说文》搤持也。陆佃云:持五指也,在外为持,在内为握。《诗·小雅》握粟出卜。《仪礼·乡射礼》箭筹长尺有握。〈注〉握。本所持处也。〈又〉大夫之矢,则兼束之,以茅上握焉。〈注〉握,谓中央也。《礼·王制》宗庙之牛,角握。《前汉·律正志》算法,用竹径一分,长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为一握。又《集韵》乌谷切,音屋。小貌。《易·萃卦》若号一握为笑,郑氏读。《前汉·司马相如传》委琐握□,拘文牵俗。〈注〉握□,局陿也。又《尔雅·释言》握,具也。〈疏〉握持办具也。《郑注》握即屋字。又与幄通。《周礼·春官·巾车》翟车贝面组总,有握。〈注〉有握,则无盖矣。如今輧车是也。《释文》握音屋,又乌学反。又於□切,音沤。丧用束手者。或作□。

铅:《戌集上·金字部》《唐韵》与专切《集韵》《韵会》余专切,□音沿。《说文》青金也。《玉篇》黑锡也。《正字通》锡类。生蜀郡平泽,今银坑处皆有之。一名黑锡。锡白,故铅为黑锡。李时珍曰:铅,易沿流,故谓之铅。《书·禹贡》铅松怪石。《宝藏论》铅有数种,波斯铅坚白,为第一。草节铅出犍为,银之精也。衔银铅,银坑中之铅,内含五色。上饶、乐平铅次之,负版铅铁苗也。独孤滔曰:雅州钓脚铅,形如皁荚,大如蝌蚪子,黑色,生沙中,亦可乾汞。又铅粉,亦名胡粉。即铅华也。《曹植·洛神赋》铅华勿御。《正字通》铅粉,即今化铅所成。一曰粉锡,非以锡为之,其法县铅块于酒缸中,封闭四十九日,铅化为粉,不白者,炒为黄丹。苏恭谓炒锡造之,朱震亨谓胡粉乃锡粉,以陶弘景化铅之说为误,□非也。又县名。《唐书·地理志》信州铅山县。又与延同。人名。《前汉·古今人表》铅陵卓子。又《正韵》循也。《荀子·荣辱篇》铅之重之。〈注〉谓抚循之申重之也。

抱:《卯集中·手字部》《唐韵》薄浩切《集韵》《韵会》簿晧切《正韵》蒲晧切,□袍上声。怀也。《说文》袌,俗作抱。《司马相如·上林赋》长千仞,大连抱。夸条直畅,实叶葰楙。〈注〉楙音茆。又《广韵》持也。《增韵》挟也。又《集韵》《韵会》薄报切《正韵》蒲报切,□音暴。与袌菢同。◎按《说文》捊,步侯切,或从包作抱,徐铉曰:今作薄报切,以为怀袌字,非是。广韵,集韵去声止有袌菢,而无抱。《正字通》云:怀袌之袌亦作抱,转为去声,即怀抱之义。今考经史抱字多无音切,读从去声亦可,义与上声同。《书·召诰》保抱携持厥妇子。《诗·大雅》亦既抱子。《礼·儒行》抱义而处。《仪礼士·相见礼》凡与大人言,始视面,中视抱。又气向日也。《前汉·天文志》晕适背穴,抱珥□蜺。〈注〉凡气向日为抱,向外为背。又《扬子·方言》北燕朝鲜洌水之间谓伏鸡曰抱。又《唐韵》薄交切《集韵》蒲交切,□音庖。《集韵》房尤切,音浮。蒲侯切,音裒。□与掊捊同。引取也。又《集韵》《韵会》《正韵》□披交切,与抛通。弃也,掷也。《史记·三代世表》姜嫄生后稷,抱之山中。《皮日休诗》季春人病抱芳杜。

椠:《辰集中·木字部》《唐韵》慈染切《集韵》疾染切,□□上声。《说文》牍朴也。《徐曰》始削麤朴也。《王充·论衡》断木为椠。《释名》椠,渐也。椠板长三尺,言渐渐然长也。《扬子·法言》叔孙通,椠人也。《西京亲记》扬雄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绝俗之语,作方言。又《癸辛亲识》□椠古无有也,始於王安石,其后盛行,淳熙间□板几废。又《唐韵》才敢切《集韵》在敢切,□音嵌。《玉篇》削板牍。又《唐韵》《集韵》《类篇》□七艳切,堑去声。又《韵会》七廉切,音佥。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