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先朝露

身先朝露,指身体比早晨露水消失还快。比喻很快死亡。

身先朝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ēn xiān zhāo lù
成语注音
ㄕㄣ ㄒㄧㄢ ㄓㄠ ㄌㄨˋ
成语简拼
SXZL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身先朝露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身体比早晨露水消失还快。比喻很快死亡。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相关成语

成语接龙

1、身先朝露→露才扬己→己溺己饥→饥鹰饿虎→虎啸风驰→驰名天下→下学上达→达地知根→根牙盘错→错节盘根→根深蔕固→固壁清野→野没遗贤→贤良方正→正色敢言→言近旨远→远不间亲→亲仁善邻→邻女詈人→人浮于事→事款则圆→圆凿方枘→枘凿方圆→圆顶方趾→趾踵相错

2、身先朝露→露餐风宿→宿弊一清→清洌可鉴→鉴前毖后→后患无穷→穷当益坚→坚强不屈→屈节辱命→命词遣意→意在笔前→前车之鉴→鉴貌辨色→色厉胆薄→薄技在身→身名俱泰→泰山其颓→颓垣废井→井底之蛙→蛙鸣鸱叫→叫苦连天→天命攸归→归马放牛→牛鼎烹鸡→鸡飞狗走

3、身先朝露→露胆披肝→肝肠寸断→断鹤继凫→凫居雁聚→聚敛无厌→厌故喜新→新人新事→事捷功倍→倍道而行→行尸走骨→骨肉团圆→圆顶方趾→趾踵相接→接踵比肩→肩摩袂接→接踵而来→来处不易→易如反掌→掌上明珠→珠璧联辉→辉光日新→新陈代谢→谢家活计→计无付之

4、身先朝露→露胆披肝→肝胆相照→照人肝胆→胆大心雄→雄文大手→手不停毫→毫毛不犯→犯上作乱→乱坠天花→花明柳暗→暗緑稀红→红情緑意→意气自如→如手如足→足不履影→影影绰绰→绰绰有裕→裕国足民→民有菜色→色丝虀臼→臼杵之交→交口同声→声如洪钟→钟鼓馔玉

5、身先朝露→露红烟绿→绿衣黄里→里应外合→合两为一→一唱百和→和颜说色→色色俱全→全功尽弃→弃其馀鱼→鱼沉鴈杳→杳无音信→信赏必罚→罚不当罪→罪不容诛→诛求无厌→厌闻饫听→听微决疑→疑鬼疑神→神兵天将→将取固予→予取予夺→夺席谈经→经纬天下→下不为例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成语「身先朝露」好像和二十四史有关。

(2)打开笔记本,第二页上写着“身先朝露”几个大字。

(3)含含写不出成语“身先朝露”,所以单元测试只考了99分。

(4)淞谊中学的班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身先朝露”。

(5)小双不会写成语“身先朝露”的最后一个字。

(6)振琦叔叔给朱烜和颖杰讲述了“身先朝露”的成语故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史·刘因传》:『恐一旦身先朝露,必至累人,遂遣人于容城先人墓侧,修宫一舍,傥病势不退,当居处其中以待尽。』

分字解释

朝露

朝露:[zhāolù] 清晨的露水,比喻存在时间极短促的事物,也比喻明澈纯净的事物。君之命若朝露。

身:shēn 1、<名>人或动物的躯干。《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2、<名>整个身躯。《狼》:『身已半入,止露尻尾。』3、<名>自身;本身;自己。《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4、<副>亲自。《隆中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5、<名>一生;生命。《陟江》:『固将重昏而终身。』《五人墓碑记》:『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6、<名>同『娠』,身孕。《与妻书》:『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先:xiān 1、<形>次序或时间在前的。《<指南录>后序》:『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又] <形意动>以……为先;放在前面。《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动>走在前面;向前走。《国殇》:『矢交坠兮士争先。』3、<名>先导;前驱;表率。《五人墓碑记》:『吾社之行为士之先者,为之声义。』4、<动>抢先;先做。《教战守策》:『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5、<形>从前的;过去的。《孔雀东南飞》:『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6、<形>对已经死去的尊长或祖先的尊。《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7、<名>祖先。《史记·蒙恬列传》:『蒙恬者,其先齐人也。』8、<名>前辈。《送东阳马生序》:『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9、<副>指事情、行为发生之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收志。』

朝:zhāo 1、<名>早晨。《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名>一日。《孟子·告子》:『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cháo 1、<动>拜见;拜访。《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2、<动>拜见君主。《送东阳马生序》:『余朝京师。』3、<动>受臣下朝见。《荀子·尧问》:『王朝而有忧色。』4、<动>归附;朝拜。《邹忌讽齐王纳谏》:『燕、赵、朝、魏闻之,皆朝于齐。』[又] 〈动使动〉使……朝拜。《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5、<名>朝廷。《柳敬亭传》:『是时朝中皆畏宁南。』6、<动>上朝。《赵威后问齐使》:『胡为至今不朝也。』7、<名>官府的大堂。《后汉书·刘宠传》:『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8、<名>朝代。《陈情表》:『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朝报] 封建王朝的公报。[朝寄] 朝廷的委托。[朝眷] 皇帝的宠恩。[朝列] 官吏在朝廷的位次。

露:lù 1、<名>露水。《教战守策》:『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2、<介>露天;在室外、野外。《<指南录>后序》:『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3、<动>显露;暴露。《核舟记》:『袒胸露乳,矫首昂视。』[露布] (1)古代不封口的奏章或诏书。(2)指檄文、捷报或其他紧急文书。

身:《酉集中·身字部》《唐韵》失人切《集韵》《韵会》《正韵》升人切,□音申。《说文》躬也,象人之身。《尔雅·释诂》我也。〈疏〉身,自谓也。《释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广韵》亲也。《九经韵览》躯也。总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又《系辞》近取诸身。《书·伊训》检身若不及。《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又《诗·大雅》大任有身。〈传〉身,重也。〈笺〉重为怀孕也。〈疏〉以身中复有一身,故言重。又告身。《唐书·选举志》拟奏受皆给以符,谓之告身。又《史记·西南夷传》身毒国。〈注〉索隐曰:身音捐。又《韵补》叶尸连切。《杨方·合欢诗》我情与子合,亦如影追身。寝共织成被,絮用同功绵。

先:《子集下·儿字部》《唐韵》《正韵》苏前切《集韵》《韵会》萧前切,□霰平声。《说文》先,前进也。从人之。《徐曰》之,往也,往在人上也。一曰始也,故也。《玉篇》前也,早也。《孝经·感应章》必有先也。《老子·道德经》象帝之先。又祖父已歾曰先。《司马迁·报任安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又姓。《韵会》晋有先轸。又《韵会》凡在前者谓之先,则平声。先而导前与当后而先之,则去声。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先见切,音霰。《增韵》先之也。《正韵》相导前后曰先后。《周礼·夏官·大司马》以先恺乐,献于社。〈注〉先犹导也。《史记·郦食其传》沛公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又先事而为曰先。《易·乾卦》先天而天弗违。《礼·月令》先立春三日。又当后而前曰先。《左传·文二年》不先父食。《孟子》疾行先长者。《老子·道德经》先天地生。又《广韵》娣姒曰先后。《前汉·郊祀志》神君者,长陵女子。以乳死,见神于先后宛若。〈注〉孟康曰:兄弟妻相谓先后。师古曰:古谓之娣姒,今关中俗呼为先后,吴楚呼之为妯娌。又《韵会》《正韵》□苏典切,音跣。《越语》句践亲为夫差先马。《韵会》前汉太子,太傅少傅属官有先马。后汉职如谒者,太子出,则当直者前驱导威仪也。或作洗。

朝:《辰集上·月字部》(古文)晁《唐韵》《广韵》《集韵》《类篇》《韵会》□陟遥切,音昭。《说文》旦也。从倝舟声。《尔雅·释诂》朝,早也。《诗·鄘风》崇朝其雨。〈传〉崇,终也。从旦至食时为终朝。又朝鲜,国名。又姓。《姓氏急就篇》朝氏,蔡大夫朝吴声子之后。唐日本人朝衡。汉鼂错,亦作朝。又《广韵》直遥切《集韵》《韵会》《正韵》驰遥切,□音潮。《尔雅·释言》陪朝也。〈注〉臣见君曰朝。《书·舜典》羣后四朝。《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注〉朝,犹早也。欲其来之早。《礼·曲礼》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疏〉凡天子三朝:其一在路门内,谓之燕朝。其二是路门外之朝,谓之治朝。其三是臯门之内,库门之外,谓之外朝。又《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又同类往见亦曰朝。《史记·司马相如传》临邛令谬为恭敬,日往朝相如。又郡守听事亦曰朝。《后汉·刘宠传》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又《集韵》追输切,音株。朝那,县名。又《韵补》叶陈如切。《急就章》向夷吾竺谏朝。《易林》赤帝悬车,废职不朝。叔带之灾,居於泛庐。又叶蚩於切。《王逸·九思》望旧邦兮路逶随,忧心悄兮心勤渠。魂茕茕兮不遑寐,目眇眇兮寤终朝。又叶张流切。《韩愈·祭□员外文》罔有疑忌,惟其嬉游。草木之春,鸟鸣之朝。又叶株遇切。《前汉·叙传》贾生矫矫,弱冠登朝。遭文叡圣,屡抗其疏。又叶直照切。《陆云·夏府君诔》既□其绩,英风弥邵。天子有命,曾是在朝。频繁帷幄,只承皇耀。又叶直佑切。《韦孟·在邹诗》微微小子,既耇且陋。岂不牵位,秽我王朝。

露:《戌集中·雨字部》《唐韵》洛故切《集韵》《韵会》《正韵》鲁故切,□音路。《说文》润泽也。从雨路声。《玉篇》天之津液,下所润万物也。《释名》露,虑也。覆虑物也。《大戴礼》阳气胜,则散为雨露。《五经通义》和气津凝为露。《蔡邕·月令》露者,阴之液也。《白虎通》露者,霜之始。《礼·月令》孟秋,白露降。《诗·召南》厌浥行露。〈笺〉厌浥然湿,道中始有露,谓二月中嫁娶时也。又《小雅》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前汉·鼂错传》覆露万民。〈注〉如淳曰:覆,□也。露,膏泽也。《春秋纬》武露布,文露沉。〈注〉甘露降其国,布散者,人尙武,沉重者,人尙文。又《玉篇》露,见也。《集韵》彰也。《礼·孔子间居》风霆流形,庶物露生。〈疏〉露见而生。《左传·襄三十一年》其暴露之。《战国策》诸侯见齐之罢露。〈注〉在野曰露。又《左传·昭元年》勿使有所壅阏湫底,以露其体。〈注〉露,羸也。〈疏〉肌肤瘦,则骸骨露也。又《正字通》军中捷书曰露布。《后汉·礼仪志》请驿马露布。《文心雕龙》露布者,露版不封,布诸视听。又台名。《史记·孝文纪》常欲作露台。又《史记·楚世家》荜露蓝缕。〈注〉服虔曰:荜露,柴车素大辂也。《后汉·灵帝纪》得民家露车共乗[音chéng]之。又《扬子·方言》覆结或谓之承露。又《正字通》库露,器名。《皮日休诗》襄阳作髹器,中有库露真。〈注〉玲珑空虚,故曰库露。今谚呼书格曰库露格。又《前汉·董仲舒传》玉杯蕃露。〈注〉皆其所着书名也。《字汇补》繁露,冕之缫旒也。董仲舒春秋繁露,程大昌演繁露,皆取此义。又□露,书法也。《王愔·文字志》其阿那若浓露之□。又《尔雅·释草》蔠葵,繁露。〈注〉承露也,大茎小叶,华紫黄色。又《汲冢周书》渠叟以□犬。□犬者,露犬也。能飞,食虎豹。又白露、寒露,□节□名。见《后汉·律历志》。又《诗·邶风》胡为乎中露。〈传〉中露,卫邑也。又姓。《广韵》史记三皇纪,其后有州甫甘、许戏露、齐纪怡、向申吕,皆姜姓之后,□为诸侯。《鲁语》以露堵父为客。《风俗通》汉有上党都尉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