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弄琴调

瑟弄琴调,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瑟弄琴调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è nòng qín tiáo
成语简拼
SNQT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瑟弄琹調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夫妻之间

相关成语

近义词

瑟调琴弄

反义词

琴瑟不调

成语接龙

1、瑟弄琴调→调和阴阳→阳奉阴违→违害就利→利市三倍→倍道兼进→进可替不→不可移易→易如反掌→掌上观文→文子同升→升山采珠→珠围翠拥→拥书南面→面是心非→非此即彼→彼此彼此→此起彼伏→伏虎降龙→龙头蛇尾→尾生抱柱→柱天踏地→地狱变相→相时度力→力学笃行

2、瑟弄琴调→调墨弄笔→笔老墨秀→秀而不实→实繁有徒→徒乱人意→意料之外→外合里差→差强人意→意气风发→发引千钧→钧天广乐→乐以忘忧→忧国奉公→公子哥儿→儿女夫妻→妻儿老小→小受大走→走马到任→任重才轻→轻诺寡信→信口开呵→呵欠连天→天冠地屦→屦及剑及

3、瑟弄琴调→调三惑四→四衢八街→街谈巷说→说长话短→短吃少穿→穿宵连夜→夜不闭户→户曹参军→军临城下→下车伊始→始末原由→由浅入深→深谋远略→略知皮毛→毛发之功→功成行满→满纸空言→言之凿凿→凿饮耕食→食少事繁→繁弦急管→管窥之说→说长论短→短小精悍

4、瑟弄琴调→调三斡四→四纷五落→落落难合→合而为一→一身五心→心向往之→之死靡二→二惠竞爽→爽心悦目→目定口呆→呆里撒奸→奸掳烧杀→杀马毁车→车笠之盟→盟山誓海→海水桑田→田夫野老→老弱残兵→兵销革偃→偃甲息兵→兵拏祸结→结驷连骑→骑马找马→马放南山

5、瑟弄琴调→调丝品竹→竹篮打水→水宿山行→行踪无定→定于一尊→尊贤使能→能文能武→武艺超群→群口铄金→金篦刮目→目瞪口僵→僵李代桃→桃弧棘矢→矢心不二→二三君子→子孝父慈→慈眉善眼→眼尖手快→快人快事→事往日迁→迁善去恶→恶衣菲食→食不果腹→腹心之患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瑟弄琴调,好合诚堪慰。▼明汪廷讷《狮吼记·谈禅》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上面写着“瑟弄琴调”几个大字。

(2)城城写不出成语“瑟弄琴调”的拼音。

(3)锦序大哥哥给讳木和纪睿讲述了“瑟弄琴调”的历史典故

(4)南庄镇回民中学的顿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瑟弄琴调”。

(5)小涵不会写成语“瑟弄琴调”的最后一个字。

(6)瑟弄琴调,好合诚堪慰。见明汪廷讷《狮吼记·谈禅》。

(7)在去民航广州子弟学校的公车上,圣霖哥哥给芸涓和昕睿讲解了『瑟弄琴调』的故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语出《诗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分字解释

瑟:sè <名>古代一种弹拨乐器,一般有二十五根弦。《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鼓瑟。[瑟瑟] (1)风声。(2)一种碧绿色的宝石。也指碧绿色。

弄:nòng 1、<动>用手把玩、戏弄。《汉书·赵尧传》:『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引] 戏耍;游戏。《左传·僖公九年》:『夷吾弱不好弄。』2、<动>作弄。《左传·襄公四年》:『愚弄其民。』3、<动>演奏乐曲。《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乃饮卓氏,弄琴。』4、<动>古代百戏乐舞中扮演肤色或表演节目为『弄』。唐代小号尉唬未小号靠堋坏取弄臣] 在帝王身边献媚狎玩的臣子。[弄翰] 谓写文章及作画。[弄口] 逞言巧辩;播弄是非。[弄瓦] 瓦,纺缍。给幼女玩弄瓦,有希望她将来能任女工之意,后因称生女为『弄瓦』。[弄璋] 璋,一种玉器。给男孩玩玉璋,有希望他将来具有像美玉一样的品德之意,后因称生男为『弄璋』。

琴:qín(1)古琴。(2)某些乐器的统称,如风琴、钢琴、提琴、口琴、胡琴等。(3)姓。

调:tiáo 1、<动>协调;调和。于谦《喜雨行》:『但愿风调雨顺民安业。』2、<动>烹调;调味。也指烹调的滋味。《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3、<动>调节;节制。《治平篇》:『水旱疾役,即天地调剂之法也。』4、<动>调弄;弹奏。《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5、<动>调理休养。《杨修之死》:『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两个,急令医士调治。』6、<动>调笑;嘲弄。《世说新语·排调》:『康僧渊目深而鼻高,王丞相每调之。』diào 1、<动>调动;调迁。《记王忠肃翱事》:『婿竟不调。』2、<名>音调;乐调。《琵琶行》:『未成曲调先有情。』

瑟:《午集上·玉字部》《唐韵》所栉切《集韵》《韵会》《正韵》色栉切,□音璱。《说文》庖牺氏所作弦乐也。《徐曰》黄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珡,黄帝悲,乃分之为二十五弦。今文作瑟。《乐书》朱襄氏使士达制五弦之瑟,后瞽瞍判五弦瑟为十五弦,复增以八为二十三。又《礼图》雅瑟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二十三弦,其常用者十九弦,颂瑟七尺二寸,广同,二十五弦尽用。《尔雅·释乐》大瑟谓之洒。〈注〉长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二十七弦。《书·益稷》搏拊琴瑟。《诗·周南》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集韵》衆[音zhòng]多貌。《诗·大雅》瑟彼作棫。〈传〉瑟,衆[音zhòng]貌。又《集韵》矜庄貌。《诗·卫风》瑟兮僩兮。〈传〉瑟,矜庄貌。《朱注》瑟,严密之貌。又《诗·大雅》瑟彼玉瓒。〈笺〉瑟,洁鲜貌。《朱注》瑟,缜密之貌。又《正字通》瑟瑟,珠类。元仁宗时,启金州献瑟瑟洞,请采之,不从。通雅曰:或以为宝石,纬略以为珠。程泰之则曰:世所传瑟,瑟皆烧石为之。然瑟瑟有三种,宝石如珠,真者透碧。番烧者员而明,中国之水料烧珠,亦借名瑟瑟。又瑟瑟,风声。《古乐府·陌上桑》风瑟瑟,木□□,思念公子徒以忧。又萧瑟,阴令促急风疾暴也。《楚辞·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又人名。《战国策》公叔之攻楚也,以几瑟之存焉。〈注〉几瑟,韩爱子。《释文》几瑟,史记作虮虱。又与索通。《梁武帝诗》瑟居超七净。又《集韵》疏吏切,音驶。乐器。又《韵补》叶式吏切,音试。《祢衡鹦鹉赋》少昊司晨,蓐收整辔。严霜初降,凉风萧瑟。

弄:《寅集下·廾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卢贡切,笼去声。《尔雅·释言》玩也。〈疏〉谓玩好也。《诗·小雅》载弄之璋。《前汉·赵尧传》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又戏也。《左传·僖九年》夷吾弱不好弄。〈注〉弄,戏也。《前汉·昭帝纪》上耕於钩盾弄田。〈注〉师古曰:弄田,谓宴游之田。又《韵会》侮也。《前汉·东方朔传》自公卿在位,朔皆敖弄,无所为屈。又乐曲曰弄。《晋书·桓伊传》王徽之泊舟青溪侧,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便下车,踞胡牀,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南史·隐逸传》宗少文善琴,古有金石弄,惟少文传焉。《嵆康·琴赋》改韵易调,奇弄乃发。又《字汇》巷也。

琴:《午集上·玉字部》珡《唐韵》巨今切《集韵》《韵会》《正韵》渠金切,□音靲。《说文》本作珡,禁也。象形。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徐曰》君子所以自禁制也。《白虎通》琴以禁制淫邪,正人心也。《琴论》伏羲氏削桐为琴,面圆法天,底方象地,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合四气。琴长三尺六寸,象三百六十日。广六寸,象六合。前广后狭,象尊□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也。五弦象五行,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武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三礼图》琴第一弦为宫,次商角羽徵,次少宫,次少商。琴有弦有徽,有首有尾,有唇有足,有腹有背,有腰有肩有越。唇名龙唇,足名凤足,背名仙人,腰名美女。越长者龙池,短者凤沼。临岳琴首,絚弦者也。岳山琴尾高起,絚弦者也。城路,岳山下路也。鴈足支肩下,系弦者也。轸支足下,转扭调弦者也。《正字通》琴名奇雅者,如伏羲,婴□贡梓。帝命下相柏皇为琴,曰丹维,曰祖牀。帝俊琴曰电母。俊之子晏龙琴曰菌首,曰白民。伊陟琴曰国阿。周宣王琴曰向风,铭曰情有耳,伏寇在。是祝琴曰太古。楚玉子无亏抚琴为洞庭木秋之歌琴曰青翻。崔駰琴曰卧冰。戴逵琴曰黑鹄。逵之子仲若琴曰跃鲂。兄勃琴曰应谷。柳文畅琴曰春风。此数名可与号钟,露越,绿绮,焦尾同备藻绘也。又地名。《公羊传·定八年》甲起於琴如。〈注〉琴如,地名。又《山海经》西南黑水之间有广都之野,冬夏播琴。〈注〉郭曰:播琴犹播殖,方俗言耳。又姓。琴张,孔子弟子,字子开。见《左传·昭二十年》。又人名。《山海经》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国,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又虫名。《山海经》肃慎氏之国有虫,兽首蛇身,名曰琴虫。〈注〉郭曰:亦蛇类也。又琴城,冢名。《水经注》楚人谓冢为琴,六安县都陂中有大冢。民曰公琴,世传即臯陶之冢。又檐前铁马曰风琴。《王半山诗》风铁相敲固可鸣,朔兵行夜响行营。如何清世容高枕,翻作幽窻枕上声。考证:(《山海经》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国,有芒山,有桂山,有瑶山。)谨照原文瑶山改榣山。

调:《酉集上·言字部》《唐韵》徒辽切《集韵》《韵会》《正韵》田聊切,□音迢。《说文》和也。《玉篇》和合也。《诗·小雅》弓矢既调。《礼·月令》仲夏调竽笙竾簧。又《韵会》揉伏也。《史记·秦本纪》大费佐舜调驯鸟兽。又《正字通》嘲笑也。《世说》王丞相每调之。又《广雅》欺也,啁也,譀也,出买也。又《庄子·齐物论》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注〉树上枝叶摇动之形。又官名。《周礼·地官》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又姓。《广韵》周礼有调人,其后氏焉。又《广韵》《集韵》《韵会》□张流切,音輈。朝也。《诗·周南》未见君子,惄如调饥。《毛传》调,朝也。又作輈。又《广韵》《集韵》《韵会》□徒吊切,迢去声。《玉篇》选调也。《史记·秦始皇纪》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藁。〈注〉下令调敛也。《前汉·食货志》马数万匹,卒掌者不足,乃调旁近县。《师古注》谓选发之也。又《张释之传》十年不得调。《师古注》选也。又《袁盎传》盎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师古注》迁也。又《玉篇》度也。《增韵》算也。《前汉·鼂错传》调立城邑毋下千家。《师古注》谓算度之也。又《玉篇》求也。又《类篇》赋也。《正字通》民赋曰调,晋平吴制户调。见《晋书》。又唐赋,人之制有四,二曰调。见《旧唐书》。又《广韵》韵调也。《增韵》音调,乐律也。才调,韵致也。又《韵会》诗也。又叶从红切,音同。《屈原·离骚》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汤禹俨而求合兮,摰咎繇而能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