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章约

整理了三章约的基本信息,解析释义,用法示例,造句,近义词,

三章约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ān zhāng yuē
成语简拼
SZY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三章約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同]约法三章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清·吴世涵〈杂诗〉:『欲使吏无欺,科条删繁辞,有如三章约,吏知官亦知。』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上面写着“三章约”几个大字。

(2)岗美中学的闽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三章约”。

(3)闽阿姨给小贝和小朋友们讲述了“三章约”的成语故事。

(4)小成写不出成语“三章约”的拼音。

(5)小珂不会写成语“三章约”的最后一个字。

分字解释

三:sān 1、<数>三;第三。2、<数>再三;多次;多(年)。《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尺] (1)剑。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2)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三辅] 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三宫] (1)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2)三个星座。明(3)堂、辟雍、灵台。(4)皇帝、太后、皇后。[三军] (1)古代诸侯大国军队分上军、中军、下军,其三万七千五百人。(2)古代指步、车、骑三军;现代指海陆空三军。(3)全军,通称军队。

章:zhāng 1、<量>音乐的一曲。《史记·吕后本纪》:『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2、<量>文章或作品的一篇。《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3、<名>文章。《三国志·陈思王植传》:『下笔成章。』4、<名>法令规章。《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5、<名>奏章。《狱中杂记》:『是无难,别具本章。』6、<名>印章。《核舟记》:『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7、<名>花纹。《捕蛇者说》:『黑质而白章。』8、<形>明显;鲜明。《甘藷疏序》:『足以活人者多矣。或隐弗章。』9、<动>表扬。《商君书·说民》:『章善则过匿。』后来写作『彰』。[章程] 章术法式。[章服] 古代以日、月、星、龙、蟒、鸟、兽等图文作为等级标志的礼服。[章甫] 殷代礼帽

约:yuē 1、<动>捆绑。[引] 拴套。《触龙说赵太后》:『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2、<动>约束;检束。《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3、<动>约定。《鸿门宴》:『怀王与诸将约曰。』4、<名>预先商定共同遵守的条件、盟约。《伶官传序》:『契丹与吾约为兄弟。』5、<形>简约。《屈原列传》:『其文约,其辞微。』6、<副>大约;大概。《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三:《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弎《唐韵》《集韵》《韵会》苏甘切《正韵》苏监切,□飒平声。《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谓以阳之一合阴之二,次第重之,其数三也。《老子·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史记·律书》数始於一,终於十,成於三。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凡兵无过三其身。又《左传·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慎,务三而已。一择人,二因民,三从时。又《晋语》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语》人三为衆[音zhòng],女三为粲,兽三为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汉复姓。屈原之后有三闾氏,三饭尞之后有三饭氏,三州孝子之后有三州氏。又去声。《韵会》苏暂切。《论语》三思而后行。又本作参。《博雅》参,三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参分其股围。《前汉·□法志》秦造参夷之诛。□与三同。又《韵补》叶疏簪切,音森。《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三兮。下叶今。叁。

章:《午集下·立字部》《广韵》《集韵》《韵会》诸良切《正韵》止良切,□音彰。《说文》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又采也。《书·臯陶谟》五服五章哉。《周礼·冬官考工记》画缋之事,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又明也。《易·垢卦》品物咸章。《书·洪范》俊民用章。又文章也。《诗·小雅》维其有章矣。〈笺〉礼文也。又篇章。《诗疏》诗有章句,总义包体,所以明情也。又成事成文曰章。《孟子》不成章不达。《周语》将以讲事成章。又《周语》余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注〉表也,表明天子与诸侯异物也。又条也,程也。《史记·高祖纪》约法三章。《太史公自序》张苍为章程。〈注〉章。正数之章术也。又大林木曰章。《史记·货殖传》千章金材。又《尔雅·释山疏》山形上平者名章。又地名。《山海经》鲜山又东曰章山。又赤水之北有章尾山。《史记·楚世家》吴大败楚于豫章。《前汉·地理志》勃海郡属县章武,章乡,会稽郡属县句章,西河郡千章县,广平国斥章,东平国章县。《后汉·光武纪》建武六年,改春陵乡为章陵县。又官名。《周礼·春官》保章氏。《前汉·王子侯表》千章侯。《百官志》东阁主章令丞。《师古注》主章,掌大材也。《前汉·宣帝纪》元康元年置建章卫尉。又《尔雅·释天》太岁在庚曰上章。又乐名。《礼·记注》大章,尧乐名。又印章。《汉官仪》吏秩比二千石以上,银印龟钮其文曰章,刻曰某官之章。又章奏。《独断》凡羣臣书通於天子者四,曰章,曰奏,曰表,曰驳议。又《左传·僖五年》日南至。〈疏〉步历之始,以朔旦冬至为首,历之上元,其年是十一月朔旦冬,至十九年闰月尽,复得十一月。朔旦冬至,故以十九年为一章,积章成部,积部成纪。治历者以此章部为法,以知气朔。又章甫,殷冠名。《礼·郊特牲》章甫,殷道也。又总章,舜明堂名。又建章,汉宫名。在长安。城西周回二十余里。又姓,秦将章邯。又諡法。《逸书》温克令仪曰章。又国名。《左传注》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此十国皆任姓。又俗或谓舅曰章。又《六书音义》周章,怔营貌。又惧貌。亦作慞。又《字汇补》与樟同。《司马相如·子虚赋》楩楠豫章。又与獐同。《周礼·冬官考工记》山以章。〈注〉读为獐。《韵会小补》又叶之风切,音中。《书·臯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同寅协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又之亮切。同障。《礼·亲记》四面有章。考证:(《司马相如·上林赋》楩楠豫章。)谨照原文上林赋改子虚赋。

约:《未集中·糸字部》《广韵》於略切《集韵》《韵会》《正韵》乙却切,□音药。《说文》缠束也。《诗·小雅》约之阁阁。〈传〉约,束也。又《周礼·春官·大史》凡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有约剂者藏焉。〈注〉约剂,要盟之载辞。《礼·曲礼》约信曰誓。〈疏〉共相约束,以为信也。又《礼·坊记》君子约言。〈疏〉谓省约其言也。又《论语》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礼·坊记》小人贫斯约。〈注〉约犹穷也。又《论语》以约失之者,鲜矣。《何晏注》俭约无忧患。又《战国策》苏代约燕王曰。〈注〉约,止也。又《庄子·逍遥游》淖约若处子。《音义》淖约,柔弱貌。又《荀子·劝学篇》春秋约而不速。〈注〉文义隐约。又《吕氏春秋》旄象之约。〈注〉约,节也。一曰美也。又《楚辞·招魂》土伯九约。〈注〉屈也。又姓。约续,古贤者,见《韩非子》。又《广韵》於笑切《集韵》一笑切《韵会》幺笑切,□音要。《前汉·礼乐志》明德乡治本约。〈注〉师古曰:约,读曰要。又《集韵》於敎切,音靿。屈也。又《集韵》乙角切,音渥。□或作约,束也。又《集韵》吉正切,音激。缠也。又同的。《枚乗[音chéng]·七发》九寡之珥以为约。〈注〉约亦的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