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窝两块

三窝两块,①指有多房妻妾。②指众多的子女。

三窝两块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ān wō liǎng kuài
成语注音
ㄙㄢ ㄨㄛ ㄌㄧㄤˇ ㄎㄨㄞˋ
成语简拼
SWLK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三窩兩塊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①指有多房妻妾。②指众多的子女。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膝下又没有三窝两块,只有一男一女。▲《醒世姻缘传》第四四回

成语造句

(1)洪梅镇中学的繁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三窝两块”。

(2)练习本的第三页写着“三窝两块”几个大字。

(3)太叔阿姨给雯雯和他的同学讲述了“三窝两块”的典故。

(4)小滨写不出成语“三窝两块”的拼音。

(5)小美不会写成语“三窝两块”的最后一个字。

(6)膝下又没有三窝两块,只有一男一女。见《醒世姻缘传》第四四回。

(7)狄亲家房中又没有七大八小,膝下又没有三窝两块。见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四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常言道说得好,三窝两块,大妇小妻,一个碗内两张匙,不是汤着就抹着,如何没些气儿。』

分字解释

三:sān 1、<数>三;第三。2、<数>再三;多次;多(年)。《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尺] (1)剑。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2)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三辅] 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三宫] (1)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2)三个星座。明(3)堂、辟雍、灵台。(4)皇帝、太后、皇后。[三军] (1)古代诸侯大国军队分上军、中军、下军,其三万七千五百人。(2)古代指步、车、骑三军;现代指海陆空三军。(3)全军,通称军队。

窝:wō(1)鸟兽、昆虫住的地方:鸟窝;狗窝;蚂蚁窝;喜鹊搭窝。(2)比喻坏人聚居的地方:土匪窝。(3)<方>(窝儿)比喻人体或物体所占的位置:他不动窝儿;这炉子真碍事,给它挪个窝儿。(4)(窝儿)凹进去的地方:夹肢窝;酒窝儿。(5)窝藏:窝主。(6)郁积不得发作或发挥:窝工;窝火。(7)使弯或曲折:把铁丝窝个圆圈。(8)量词,用于一胎所生的或一次孵出的动物(猪、羊、狗、鸡等)。如:一窝下了五只小猫;孵了几窝小鸡。

两:liǎng 1、<形>成双的;成对的。《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2、<数>二。《陈涉世家》:『陈胜佐之,并杀两尉。』3、<副>双方共同施行或承受同一行为。《赤壁之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4、<量>重量单位。古代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为一斤。《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5、<量>双,用于鞋袜等。《诗经·南山》:『葛屦五两。』liàng<量>通『辆』用于车辆,车一乘为一辆。《汉书·赵充国传》:『卤马牛羊十余万头,车四千余两。』[两端] (1)事物的两头;两方面。(2)模棱两可;观望不定。[两舌] 言语反覆;搬弄是非。[两曜] 日和月。[两造] 指诉讼双方,即原、被告。

块:kuài 1、<名>土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2、<形>孤独。宋玉《九辨》:『块独守此无泽兮。』3、<量>块(后起意义)。刘弇《蒲四杂诗》:『赖足尊中物,时将块磊浇。』

三:《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弎《唐韵》《集韵》《韵会》苏甘切《正韵》苏监切,□飒平声。《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谓以阳之一合阴之二,次第重之,其数三也。《老子·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史记·律书》数始於一,终於十,成於三。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凡兵无过三其身。又《左传·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慎,务三而已。一择人,二因民,三从时。又《晋语》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语》人三为衆[音zhòng],女三为粲,兽三为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汉复姓。屈原之后有三闾氏,三饭尞之后有三饭氏,三州孝子之后有三州氏。又去声。《韵会》苏暂切。《论语》三思而后行。又本作参。《博雅》参,三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参分其股围。《前汉·□法志》秦造参夷之诛。□与三同。又《韵补》叶疏簪切,音森。《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三兮。下叶今。叁。

窝:《午集下·穴字部》《集韵》《韵会》《正韵》□乌禾切,音倭。穴居也。本作□,或作窝。藏也,窟也。《字汇》凡别墅独处皆名窝。宋邵雍有安乐窝。

两:《子集下·入字部》《唐韵》《正韵》良奖切《集韵》《韵会》里养切,□良上声。《说文》再也。《易·系辞》兼三才而两之。又《玉篇》匹耦也。《周礼·天官·大宰之职》以九两系邦国之民。〈注〉两犹耦也,所以协耦万民,联系不散,有九事也。又《韵会》匹也。《左传·闵二年》重锦三十两。〈注〉三十匹也。又车数曰两。《后汉·吴佑传》载之兼两。〈注〉车有两轮,故称两。又《玉篇》二十四铢为两。又《鸡林类事》四十曰麻两。又《史记·平准书》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又《南史·齐和帝纪》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填胸,名曰假两。又《唐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良去声《诗·召南》百两御之。

块:《备考·丑集》《土字部》《篇海类编》音月。(块)《唐韵》苦对切《集韵》苦怪切《韵会》苦溃切《正韵》苦夬切,□音蒯。《说文》墣也。《博物志》徐州人谓尘土为蓬块。《左传·僖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出亡,过卫,卫不为礼,出于五鹿。乞食於野人,野人与之块。又《仪礼·丧服》凡丧居倚庐,寝苦枕块。又造物之名曰大块。《庄子·大宗师》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郭璞·江赋》焕大块之流形。又垒块,胷中不平也。《世说》晋阮籍胷中垒块,故须酒浇之。又衔块,请罪也。《唐书·□宗纪》天宝末,安禄山反,帝欲禅位太子。杨贵妃衔块请死,帝意沮,乃止。又孑也。一曰楚人谓我曰块。《楚辞·九辩》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陆机·文赋》块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纬。又《类篇》苦会切,音桧。义同。又与蒉通。互见凷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