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邻四舍

三邻四舍,泛指邻居。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王三老闻知此事,率了三邻四舍,提壶挚盒,都来庆贺,吃了好几日喜酒。』

三邻四舍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ān lín sì shè
成语注音
ㄙㄢ ㄌㄧㄣˊ ㄙㄧˋ ㄕㄜˇ
成语简拼
SLSS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三鄰四捨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泛指邻居。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左邻右舍

成语接龙

三邻四舍→舍己成人→人单势孤→孤雌寡鹤→鹤短凫长→长途跋涉→涉海登山→山遥水远→远垂不朽→朽棘不雕→雕章缛彩→彩衣娱亲→亲上成亲→亲疏贵贱→贱买贵卖→卖法市恩→恩威并行→行不苟合→合盘托出→出师无名→名声过实→实与有力→力排众议→议论纷纷→纷至踏来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说不见了张委,在园上抓寻,不知是真是假,合著三邻四舍,进园观看。问明了众庄客,方知此事果真。二老惊诧…——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2)…宾主,不过清茶寡饭,不设酒肴,以此为常。那些三邻四舍,闲时节也到两家看他下棋顽耍。其中有个王二老,寿…——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3)…朱氏将所聘银级布脑作供。王三老闻知此事,率了三邻四舍,提壶挚盒,都来庆贸,吃了好几曰喜酒。——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成语造句

(1)笔笔写不出成语“三邻四舍”的拼音。

(2)杰杰不会写成语“三邻四舍”的最后一个字。

(3)励大爷给叮铛和优优介绍了“三邻四舍”的典故。

(4)练习本的第三页赫然是“三邻四舍”几个大字。

(5)施庵镇二初中的盖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三邻四舍”。

(6)王三老闻知此事,率了三邻四舍,提壶挚盒,都来庆贸,吃了好几曰喜酒。

(7)去往隆昌县周兴中学的车上,昊奇叔叔给珍霞和活凤讲了『三邻四舍』的历史故事。

(8)不是别人,却是虞公、单老闻知众人见鬼之事,又闻说不见了张委,在园上抓寻,不知是真是假,合著三邻四舍,进园观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王三老闻知此事,率了三邻四舍,提壶挚盒,都来庆贺,吃了好几日喜酒。』

分字解释

三:sān 1、<数>三;第三。2、<数>再三;多次;多(年)。《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尺] (1)剑。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2)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三辅] 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三宫] (1)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2)三个星座。明(3)堂、辟雍、灵台。(4)皇帝、太后、皇后。[三军] (1)古代诸侯大国军队分上军、中军、下军,其三万七千五百人。(2)古代指步、车、骑三军;现代指海陆空三军。(3)全军,通称军队。

邻:lín 1、<名>古代居民的基层组织。《汉书·食货志》:『五家为邻,五邻为里。』2、<名>邻居。《曲突徙薪》:『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又] 指赴宴的嘉宾。《滕王阁序》:『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3、<名>邻国。《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4、<形>邻近;相邻。《寡人之于国也》:『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四:[sì] (1)[乐] 工尺谱中音名之一。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大吕、大簇用四字。――《宋史·乐志十七》。(2)古代一车四马称『驷』。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韩非子》;一言而非,四马不能追,一言不急,四马不能及。――《说苑·谈丛》。

舍:shè 1、<名>客舍;旅馆。《<指南录>后序》:『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2、<名>房舍;住房。《送元二使安西》:『客舍青青柳色新。』[又] <名使动>使……住宿;安排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舍。』3、<动>住宿;居住。《游褒禅山记》:『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4、<名>谦称自己的属,用在表示亲属关系的名词前。如『舍亲』、『舍弟』等。5、<量>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成语有『退避三舍』。shě 1、<动>舍弃;放弃。《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动>放开;释放。《齐桓晋文之事》:『舍之,吾不忍其觳觫。』3、<动>施舍;布施。《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将近一半家私舍入尼姑庵中。』[舍人] 官名,秦汉以来到明代宫中都设舍人,职权大小不一。门客。宋元以来俗称显贵人家子弟,同『公子』、『少爷』等。

三:《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弎《唐韵》《集韵》《韵会》苏甘切《正韵》苏监切,□飒平声。《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谓以阳之一合阴之二,次第重之,其数三也。《老子·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史记·律书》数始於一,终於十,成於三。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凡兵无过三其身。又《左传·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慎,务三而已。一择人,二因民,三从时。又《晋语》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语》人三为衆[音zhòng],女三为粲,兽三为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汉复姓。屈原之后有三闾氏,三饭尞之后有三饭氏,三州孝子之后有三州氏。又去声。《韵会》苏暂切。《论语》三思而后行。又本作参。《博雅》参,三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参分其股围。《前汉·□法志》秦造参夷之诛。□与三同。又《韵补》叶疏簪切,音森。《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三兮。下叶今。叁。

邻:《酉集下·邑字部》(古文)厸《唐韵》力珍切《集韵》《韵会》《正韵》离珍切,□音粼。《广韵》近也,亲也。《正韵》比也。《释名》邻,连也。相接连也。《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又连界之国,亦称邻。《书·蔡仲之命》睦乃四邻。又左右辅弼亦曰邻。《书·益稷》臣哉邻哉。〈注〉臣以人言,邻以职言。又车声。与辚通。《诗·秦风》有车邻邻。〈注〉衆[音zhòng]车声。又《集韵》《韵会》《正韵》□良刃切,音吝。与甐通。《集韵》敝也。《正韵》动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轮虽敝,不甐于凿。〈注〉以轮之厚,石虽啮之,不能敝其凿,旁使之动也。甐,本又作邻。又叶陵延切,音连。《陆机·挽歌》人往有反岁,我行无归年。昔居四民宅,今托万鬼邻。《正字通》本作邻,隶作隣。今通作邻。

四:《丑集上·囗字部》《唐韵》《集韵》□息利切,音泗。《说文》囗,四方也。八,别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又《玉篇》阴数次三也。《正韵》倍二为四。《易·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姓。《正字通》宋有四象,庆元间知汀州府。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变四作肆,防诈伪□易,非四之本义也。又《集韵》息七切,音悉。关中谓四数为悉。○按《正字通》云平声音司,引《乐谱》四五读司乌,不知此特口变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误。

舍:《未集下·舌字部》《广韵》始夜切《集韵》《韵会》《正韵》式夜切,□音赦。《说文》市居曰舍。《释名》舍,於中舍息也。《礼·曲礼》将适舍,求毋固。〈注〉谓行而就人馆。〈疏〉适,犹往也。舍,主人家也。《周礼·天官·宫正》以时此宫中之官府,次舍之衆[音zhòng]寡。〈注〉次谓吏直宿,若今部署诸庐者。舍,其所居寺。《前汉·高祖纪》高祖适从旁舍来。又《王莽传》里区谒舍。〈注〉不宿客之舍为里区,宿客者曰谒舍。又息也。《诗·小雅》尔之安行,亦不遑舍。〈笺〉女可安行乎,则何不暇舍息乎。《前汉·高祖纪》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注〉师古曰:舍,息也,於殿中休息也。又日行有次舍。《淮南子·天文训》日入於虞渊之汜,曙於蒙谷之浦。行九州七舍。《郭璞·游仙诗》回日向三舍。〈注〉二十八宿,一宿为一舍。又师行一宿为舍。《增韵》又三十五里为一舍。《左传·僖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注〉一舍三十里。又《释典》一俱庐舍。〈注〉四里为一俱庐舍。一里三百六十步,一俱庐舍计一千四百四十步。又止也。《礼·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耕者少舍。〈注〉舍,犹止也。《管子·四称篇》良臣不使,谗贼是舍。〈注〉舍,止也,谓止谗贼於其旁,与之近也。又废也,罢也。《易·乾卦》见龙在田,时舍也。《左传·昭五年》舍中军,□公室也。〈注〉罢中军。又厝也。《战国策》王不如舍需於侧,以稽二人者之所为。〈注〉舍,犹厝也。又施也。《左传·宣十二年》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又《昭十三年》施舍不倦。〈注〉施舍,犹言布恩德。又官名。《周礼·天官·掌舍》掌王之会同之舍。又《地官》舍人。〈注〉舍,犹宫也。主平宫中用谷者也。师古曰:舍人,亲近左右之通称,后遂为私属官号。又处也。《诗·郑风》彼其之子,舍命不渝。〈笺〉舍,犹处也。《释文》舍,音赭。王云:受也。又除也。《诗·小雅》舍彼有罪。〈传〉舍,除也。又释也。《诗·小雅》不失其驰,舍矢如破。又《大雅》舍矢既均。〈笺〉舍之言释也。又中也。《礼·射义》射之为言者,绎也,或曰舍也。〈疏〉舍,中也。又舍匿。《前汉·淮南王传》舍匿者,论皆有法。〈注〉谓容止藏隐也。又与赦通。《前汉·朱博传》奸以事君,常□不舍。又《集韵》《韵会》《正韵》□始野切,音舍。止息也,废也,置也。《论语》不舍书夜。《书·汤誓》舍我穑事,而割正夏。《释文》舍,音舍,废也。《左传·昭四年》使杜泄舍路。〈注〉舍,置也。《释文》舍,音舍。又《五音集韵》悉姐切,音写。《扬子·方言》发挩舍车。又《集韵》始只切《正韵》施只切。□与释同。《周礼·春官·大胥》春入学,舍采合舞。〈注〉舍即释也。采读为菜。始入学,必释菜,礼先师也。《释文》舍音释。《管子·五辅篇》是故上必宽裕,而有解舍。〈注〉解,放也。舍,免也。《释文》舍,同释。又《韵补》叶舂遇切,音戍。《屈原·离骚》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又叶始贺切。《白居易·效渊明体诗》所以阴雨中,经旬不出舍。始悟独住人,心安时亦过。考证:(《书·汤誓》舍我穑事,而割夏正。)谨照原文夏正改正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