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瀹骈文》内服名方的外用妙法

浏览

清代吴师机所著的《理瀹骈文》一书,在精心研究前贤外治经验,结合自己有效的临床实践,对外治法的特色、机理、适应证、组方制剂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论述,可谓是中医外治法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尤其是吴氏将众多内服经典名方运用于炒熨煎抹的外治法中,集药物、穴位、手法综合疗法于一体,成为中医治疗史上一大奇观。

1 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

吴氏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又说“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强调辨证也是外治疗法的前提和依据,只有明确病变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属性,抓住疾病的本质,把握病证的标本、轻重、缓急,才能正确施治,达到预期效果。如桂枝汤用于治疗伤寒中风;柴胡方用治少阳寒热往来;凉血地黄汤治热毒发斑;牛黄清心丸治中风热证,热阻关窍证;胆星丸治小儿痰迷不醒之证;白虎汤治中热;桃仁承气汤治妇人热血结胸证;桂附八味加减治肾虚水肿;柴胡破瘀汤治妇人热入血室;苏合香丸治中脏腑闭证等。辨证细致,丝丝入扣。仅是一个喘证,就有痰喘方、风寒喘方、火喘方、水喘方等不同方剂,强调“虽治在外,无殊治内也”。

2 炒熨煎抹,手法丰富

吴氏对《内经》的“摩之浴之”法情有独钟,认为“岐伯摩之浴之推出,炒熨即摩也,煎抹即浴也”“疾徐轻重,运手法于炒熨煎抹之中,以药力到为候,无不效者”,故内服方外用,或擦、或抹、或熨、或摩等,手法极为丰富。如桂枝汤治“伤寒项强,中风口歪”,煎药“拓项背及面部”;枳实青皮汤治“阳明便秘”将药物“用布浸汤,铺腹上,手盘旋摩之”;牛黄清心丸治“中风热证,热阻关窍”用药丸直接“擦胸口”;《东医宝鉴》载方治“脱营失精证”将药物研粉末盐炒“擦牙”;温胆汤治“胆虚不眠证”将药物水煎“浸青布炙干再熨目”;四物加味方治“阴虚脊痛”药物“研作饼,饼贴热物熨之”;摩腰丸治“老人腰痛,妇人白带”将丸“姜汁化开,热摩腰,并贴”;通经方治“经水不调,闭经”将药物“捣作饼,帖后熨斗熨之”等。

3 胸腹背为用药主要部位

笔者共整理出吴氏的熨摩外用方164个,广泛用于内妇儿科,外用部位及穴位主要有:颈项、胸、腹、背、全身、脐、四肢、手足心、足背、气海、齿、心、目、头顶、腰、乳、面、胃脘、命门、期门、足三里等。但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以胸腹背为常用部位。这不仅因为背部集中有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胸部集中有募穴,是脏腑经气结聚于胸腹部的穴位。还因为总督人一身阳气的督脉行于背,总任人一身阴气的任脉行于胸腹。故通过一定的手法作用于相应的经络腧穴,可调节脏腑气血功能。另外,头面、胸骨、肩胛骨附近的皮脂腺、汗腺较丰富,而皮脂腺、汗腺又是皮肤吸收的途径之一。且躯干部温度往往高于四肢,温度高则皮脂粘度低,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更因为胸腹背表面离脏腑最近,局部给药吸收,直接使局部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作用迅速。

4 凡汤丸有效者,皆可熬膏

吴氏认为:“膏与药分为二,临床活变在此,有但用膏而不必药者,有竟用药而不必膏者,有膏与药兼用者。”或“相反相济为用”或“相佐相益为用”“膏方取法于汤丸,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膏可以统治百病”。在膏药组方优势上,他强调:“膏中用药味必得气味俱厚者,方能得力,虽苍术半夏之燥,入油则润,甘草、牵牛、巴豆、草乌、南星、木鳖之毒,入油则化,并无碍。”

中药膏摩疗法具有悠久历史,所用软膏剂是用中药细粉或经溶媒提取后浓缩成的流浸膏,加入适宜的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一种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其均匀、细腻、软滑、易涂布、有吸水性,药物的释放、穿透性较好,性质稳定,配制方便,易于携带,使用方便。在使用时,利于按摩手法作用的充分发挥,不仅保护皮肤且通过皮肤吸收起全身治疗作用。所以说,内服名方改为外用,将剂型改革为先进的软膏剂,集药物和按摩手法治疗于一体,必将会提高疗效。吴氏对膏剂疗效的总结是:“膏药热者易效,凉者次之。热性急而凉性缓也;攻者易效,补者次之,攻力猛而补力宽也。然大热之证,受之以凉气即爽,极虚之证,受之以补其神即安。”

纵观上述可见,深入研究吴师机在中医治疗史上所创的这一大奇观,无疑对于丰富中医基础理论,开拓中医药市场具有积极的广阔的前景。(基金主持:牛淑平)

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6KJ339B)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