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突症”的力学分析

浏览

【摘要】 腰突症的发生与人体力学平衡有很重要的关系,平衡失调是产生腰突症的主要原因,在治疗过程中要调整平衡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治病求本的根源所在。

【关键词】 腰突症;力学分析

腰椎间盘是人体椎骨之间不可缺少的弹性软垫,对人体的垂直重心起缓冲作用,缺少不可。由于重力的作用及人体生理弯曲,特别是腰曲,从腰曲以上的重力,主要重心压在腰曲处。也就是在L3~L4~L5~骶1间三个部位椎间盘的受力最大,且稳定度不高。在临床上以这三个部位椎间盘突出为多见,引起腰腿痛、麻等一系列腰腿症状,严重的病人不能行走,坐卧不安。笔者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总结出一点突出与复位两者之间的力学分析,报告如下。

1 生理弯曲与力学关系

人体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及骶曲。颈曲和腰曲向前凸,而胸曲和骶曲向后凸。从站立重力角度来说,重力主要承受在腰骶部,然后由两大腿承受。由于在工作、运动、坐立、行走、弯腰等过程中特别是久蹲的工作,强迫腰曲伸直,甚至向后凸,对抗生理弯曲,引起韧带、腰肌长期劳损。椎体间隙产生宽窄不等的不平衡现象,并且有腰曲变直的现象。在生理条件的改变前提下,与个体素质因素共存的条件下,以上现象是发病的基础。

2 平衡力学失调

腰部的力学平衡可分为左右平衡和前后平衡。前后平衡受生理弯曲的影响,左右平衡受双下肢相对长短,也就是骶髂关节错缝或髋关节转位影响,以及行走运动、工作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人本是动态中发展,生命是在不断运动,有剧烈的运动、体育运动、长期弯腰的工作等等,会引起腰肌劳损。骨骼是靠肌肉、韧带的牵拉平衡,维持人体正常动态功能。当某一肌群牵拉失去平衡时,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力学动态的改变,使椎间盘的稳定状态失去平衡的作用。在轻微的情况下,或者是刚刚发病的时候,治疗效果就明显的好转,如立竿见影之功效。特别是左右平衡失调,是椎间盘单侧左或右的发病基础,在力学轻微改变情况下,椎间盘有轻度的突出。在没有破裂的情况下,采用推拿疗法,使损伤的肌肉得到恢复,骨骼的错缝得以复位,患者很快康复。

3 突出与复位

腰肌以及韧带的劳损,引起生理力学平衡失调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前提。突出中有左、右、前、后的膨出,前后膨出与生理弯曲度的力学平衡关系较大,而左右的膨出与双下肢相对长短而产生的力学平衡失调关系较大。因此,在复位治疗时,要注意调整劳损的肌肉得到恢复的同时,又要调整骨骼的错缝,两者不可缺一。在下肢痛、麻的情况下,还要加强推拿局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的状况,使肌肉的劳损得到恢复,错缝得到理正,症状就得到改善,病情逐渐的好转直至痊愈。

4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休息,必要时治疗完后可卧床休息30min,绝对避免重体力劳动,特别是一手提重物的动作,不能睡弹性较大的软垫床,以免使不稳定的椎间盘突出更加恶化。尽量少走路,多卧床休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