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活血通痹汤治疗老年性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

浏览

【摘要】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通痹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和门诊未行支架置入术的老年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通痹汤(自拟)。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40例,显效10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6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50%。结论 补肾活血通痹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补肾活血通痹汤;中西药结合疗法

自2004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老年性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并与西药治疗组进行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患者为本院住院及门诊病人,均未行支架置入术,符合WHO推荐的冠心病命名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64岁,平均年龄64岁;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62岁,平均年龄65岁。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抗凝、调脂、扩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控制血压及血糖等治疗。治疗组加补肾活血通痹汤(自拟),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口服,7天为1个疗程,治疗观察2个疗程。

补肾活血通痹汤的组成:黄芪30g,熟地、丹参各25g,桑寄生、桃仁、全瓜蒌、山楂、何首乌各20g,山芋、山药、当归、红花各15g,水蛭、地龙各10g,甘草6g。肾阴虚明显者合六味地黄丸化裁;肾阳虚明显者合右归丸化裁;兼痰浊内阻者,加胆南星、陈皮、法夏等;瘀血甚者可加三棱、莪术、青皮等。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用药前后观察胸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日耗量及心电图的变化。显效:胸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日耗量减少80%;有效:胸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日耗量减少50%~80%;心电图评定标准:显效:主要导联T波和ST段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压低的ST段回升0.05mV以上,主要导联T波倒置变浅50%以上者;无效:治疗前后心电图无变化;加重:ST段较前降低0.05mV以上,主要导联T波倒置加深达25%以上,直立T波变平坦,平坦T波变浅或倒置。

2.2 治疗结果 见表1、表2。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注:治疗组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表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注: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老年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因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伴有不同程度的破溃表面的血栓形成及远端小血管栓塞所致的一组临床症状群,因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它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根据其临床表现,老年性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之范畴。如《金匮要略》所云:“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历代医家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阳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多见。中医理论认为,肾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之根,内藏元阴元阳。“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老年人,肾气逐渐衰退,心肾之脏同属少阴,以经络相连,相互依存。肾阳隆盛,则心阳振奋,鼓动有力,血可畅行;若年老肾衰,肾阳不能蒸腾,则心失温煦,心阳不振,鼓动无力,血行缓慢,闭塞胸阳,发为胸痹;若年老体虚,肾阴亏损,则心失濡润,营阴耗损,脉道空虚,血流滞涩,心脉不通,发为胸痹。因此笔者认为,老年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机为本虚,多以肾虚为主,标实则以血瘀多见,其病机核心为肾虚。故治疗当以补肾活血通痹为法,全方融补肾与活血于一体,扶正与祛邪兼顾。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丹参、桃仁、当归、红花不仅可以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微循环,而且还可降低血液粘度,有抗凝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作用;水蛭富含水蛭素,具有类肝素样作用,抗血小板粘附聚集与释放,溶解血栓;山楂、何首乌可降低胆固醇与甘油三酯,降低血液粘度。

该研究表明补肾活血通痹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性不稳定型心绞痛,其疗效比单纯西药效果好,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