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韭子的处方(二)

浏览

韭子(别名韭菜子、韭菜仁),味辛;甘;性温,补益肝肾;壮 阳固精。主肾虚阳痿;腰膝酸软;遗精;尿频;尿浊;带下清稀,小编整理出含有韭子的处方共155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61~120共60个。

处方1、大沉香丸

处方沉香半两,木香半两,丁香半两,白檀香半两,胡桃仁(去皮)半两,枸杞子半两,大茴香半两,小茴香半两,破故纸(用羯羊番白肠1尺半,盛上项药在内,好酒煮熟,瓦器内阴干)半两,胡芦巴(酒浸)半两(同前药治之),全蝎(去毒,炒)半两,川山甲(酥炙)半两,川楝子半两,木通半两,肉苁蓉(酒浸)半两,远志(去心)半两,韭子半两(酒浸),莲蕊2钱,川巴戟半两(酒浸,去心),干山药半两(蛀者),山茱萸半两(去核),知母半两,仙灵脾(酥炙)3钱,青皮(去白)3钱,白茯苓半两,牛膝(酒浸)3钱,黄精(酒浸)半两,天门冬(去心)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人参半两,熟地黄半两,乳香(另研)半两,细墨(1锭,烧灰)半两,生地黄半两,巨胜子半两,菟丝子半两(酒浸带湿与群药同研),北五味子半两,陈皮2钱。

制法上为细末,好酒调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辟山岚瘴气,通饮食,厚肠胃,令人肥白,填精补髓。去浑身走注,活经脉,健身体,顺气宁心。主诸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至50丸,空心酒送下,干物压之。

注意忌诸血、豆粉等冷物。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五引《德生堂方》

处方2、保真丸

处方玫瑰花(取净末)1斤(去蒂摘瓣,以竹纸糊袋装之,薄摊晒干,不宜见火),补骨脂1斤(淘净泥土,用耆、术、苓、甘各5钱,煎汁1碗,拌晒,以汁尽晒燥,炒),炒菟丝子1斤(用芎、归、芍、生地各5钱,煎汁去滓,以汁煮菟丝子,俟吐丝为度,晒干,炒),胡桃仁6两(连皮捣如泥),杜仲4两(盐水炒去丝),韭子4两(淘净,微火炒)(一方加鱼膘4两,或加鹿角胶、枸杞子)。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通经络,和百脉,壮腰肾,健脾胃,加饮食,健步履,固真元,除一切痼疾。

用法用量每服4钱,早晨空心白汤送下。

注意忌羊肉、芸苔并诸血。

摘录《纲目拾遗》卷七

处方3、韭子丸

处方韭子1升,甘草1两半,桂心1两半,紫石英1两半,禹余粮1两半,远志1两半,山茱萸1两半,当归1两半,天雄1两半,紫菀1两半,薯蓣1两半,天门冬1两半,细辛1两半,茯苓1两半,菖蒲1两半,僵蚕1两半,人参1两半,杜仲1两半,白术1两半,干姜1两半,芎藭1两半,附子1两半,石斛1两半,苁蓉2两,黄耆2两,菟丝子2两,干地黄2两,蛇床子2两,干漆4两,牛髓4两,大枣50个。

制法上为末,牛髓合白蜜、枣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房室过度,精泄自出不禁,腰背不得屈伸,食不生肌,两脚苦弱。

用法用量《千金方衍义》:世本干胶作干漆,传写之误,万无峻药入于补益剂中,反倍诸味之理,观禁精汤第三方用干胶可以类推。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韭子丸中助阳益气,固精养荣,祛风涤垢利窍之品无不毕具。凡阳衰不能统御阴精者,于中采择数味便足成方,不必固守成法也。

摘录《千金》卷十九

处方4、固真散

处方白龙骨1两,韭子1合。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涩精固气,暖下元。主才卧着即泄精。

用法用量每服2钱许,酒调,空心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七引《圣惠》

处方5、韭子丸

处方鹿茸1两半,茴香(炒)1两半,补骨脂(微炒)1两半,远志(去心)1两,龙骨(轻紧者,淬7遍)1两,葫芦巴(微炒)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韭子(炒香熟)1两,金铃子(去核,麸炒)1两,麝香1钱(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将麝香同研匀,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火不足,气不升降,夜梦遗泄,精滑不禁。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食前煎人参、白茯苓汤送下,日3次。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九

处方6、固精丸

处方肉苁蓉(酒浸,切薄片)、阳起石(火煅,研极细)、鹿茸(燎去毛,酥炙)、赤石脂(火煅7次)、川巴戟(捶去心)、韭子(炒)、白茯苓(去皮)、鹿角霜、龙骨(生用)、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嗜欲过度,劳伤肾经,精元不固,梦遗白浊。

用法用量《古方选注》有五味子。

各家论述《古方选注》:夫房劳过度,则精竭阳虚,阳虚则无气以制其精,故寐则阳陷而精道不禁,随触随泄,不必梦而遗也,与走阳不甚相远。治之必须提阳固气,乃克有济,独用补涩无益也。鹿茸通督脉之气舍,鹿角霜通督脉之精室,阳起石提陷下之真阳,韭菜子去淫欲之邪火,肉苁蓉暖肾中真阳,五味子摄肾中真阴,巴戟入阴,附子走阳,引领真阳运行阳道,不使虚火陷入于阴,白茯苓淡渗经气,使诸药归就肾经,用石脂、龙骨拦截精窍之气而成封固之功。

摘录《济生》卷四

处方7、金精老奴丸

处方木香5钱,灯心2钱,大蜘蛛7个,荜澄茄1两,胡桃肉1两,车前子1两,马蔺花1两,萆薢1两,牡蛎1两,韭子1两,木通1两,全蝎5钱,山茱萸5钱,破故纸5钱,桑螵蛸5钱,龙骨5钱,母丁香2两,紫梢花2两,蛇床子2两,肉苁蓉2两,菟丝子2两,白茯苓2两,淫羊藿(羊脂拌炒)2两,大茴香2两,巴戟2两,远志2两,当归2两,沉香3两,干漆3两,熟地5两。

制法上药除熟地捣膏外,余则碾面,加炼蜜为丸,2钱重。

功能主治健脑添精益髓,促进生殖机能。主中年虚损,五脏衰弱,元气不足,腿酸腰痛,下部虚寒,小肠疝气。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淡盐汤送下;冬月温黄酒送下。

注意戒房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处方8、固精丸

处方远志(洗净,去心,焙干)1两,石莲肉1两,晋矾(枯过)1两,桑螵蛸1两(炒),益智(湘水浸3宿,焙干)1两,真韭子1两(微炒),菟丝子2两(酒浸3日,干用),舶上茴香1两(盐炒,去盐不用)。

制法上为细末,以青盐半两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精气不固,梦遗白浊,精气自流。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用茯苓汤、黄蜡煎汤或盐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七引《孟氏诜诜方》

处方9、固精丸

处方牡蛎(煅)4两,菟丝子(淘净,酒蒸)6两,韭子(炒)2两,龙骨(煅)4两,北五味(微炒)2两,白茯苓4两,桑螵蛸(酒炙)3两,白石脂(煅)4两,山茱萸4两,杜仲(盐炒)3两。

制法上为细末,山药研糊为丸。

功能主治下元虚损,精滑将脱者。

用法用量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会约》卷十三

处方10、韭子一物丸

处方韭子。

功能主治大人遗浊,小儿遗尿。

用法用量上为丸服。

各家论述《经》曰:淫气遗溺,痹聚在肾。痹聚者,湿气聚而为痹也。韭子润而辛热,辛热则能散湿,润则能就下,故孙真人每用之,令其就下而疗痹气尔。

摘录《医方考》卷四

处方11、柏子仁丸

处方柏子仁1两,枸杞子(炒)1两,地肤子1两半,韭子3两(须十月霜后采者,酒浸,晒干,微炒)。

制法上为细末,以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梦泄。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奇效良方》卷三十四

处方12、补真玉露丸

处方白茯苓(去皮)、白龙骨(水飞)、韭子(酒浸)、菟丝(酒浸)各等分(火日修合)。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阳虚阴盛,精脱淫乐胫酸。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盐汤送下,待少时,以饭羹压之。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五

处方13、定心丸

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枳实(面炒)1两,石莲肉(去心)1两,陈皮1两,韭子(炒)1两,半夏5钱,远志(去骨)5钱,酸枣仁5钱,牡蛎(煨)3钱,甘草(炙)1钱半。

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妄想太过,遗精。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盐汤送下。久则加干姜(炒黑)3钱、樗根白皮5钱。

摘录《古今医鉴》卷八

处方14、金锁子丸

处方补骨脂2两(微炒),韭子2两(微炒),牛膝1两(去苗),巴戟1两,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龙骨1两,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山茱萸1两,桑螵蛸1两(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小便精出。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

处方15、金箔

别名金锁丸

处方韭子(炒)1两,原蚕蛾1两,破故纸(炒)1两,牛膝(酒浸)1两,肉苁蓉1两,山茱萸1两,龙骨1两,菟丝子1两,桑螵蛸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焦虚,小便白淫,夜多异梦,遗泄。

用法用量金锁丸(《医统》卷七十)。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五

处方16、安肾汤

处方鹿茸3钱,葫芦巴3钱,补骨脂3钱,韭子1钱,大茴香2钱,附子2钱,茅术2钱,茯苓3钱,菟丝子3钱。

功能主治湿久脾阳消乏,肾阳亦惫者。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安肾丸”(见原书同卷)。大便溏者,加赤石脂。

各家论述凡肾阳惫者,必补督脉,故以鹿茸为君,附子、韭子等补肾中真阳;但以苓术二味,渗湿而补脾阳,釜底增薪法也。其曰安肾者,肾以阳为体,体立而用安矣。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处方17、沉香既济丸

处方枳壳(去瓤,酒浸,麸炒)3两,川楝子(干用,青盐炒)3两,巴戟(去心,酒浸)3两,韭子(酒浸,炒焦)3两,八角茴香(就于青盐少许炒小茴香)3两,白茯苓3两,木香1两,沉香1两,麝香2钱,青盐1两,白马茎1条(微炒,晒干,切作片,另研为末;如无马茎,用黄狗茎13个,切,焙干;若有狐茎,止用9个,切,焙干,另研末)。

制法上为细末,却将别研药末和匀,酒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补下元,调顺诸气,壮健阳事,加进饮食。

用法用量方中白马茎,《奇效良方》作“肉苁蓉”。

注意忌食生姜、萝卜、豆粉、猪血。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九引《德生堂方》

处方18、沉香如意丸

处方沉香3分,檀香3分,丁香3分,木香3分,全蝎3分,茴香3分,青盐3分,木通5钱,山药5钱,穿山甲(炙)5钱,韭子(酒浸)5钱,莲花蕊5钱,五味子5钱,白茯苓5钱,陈皮5钱,鹿茸(炙)5钱,山茱萸5钱,小茴香1两半,川楝子(去皮)1两半,葫芦巴1两半,破故纸(羊肠煮)1两半,巨胜子(炮)1两,菟丝子(酒浸)1两,肉苁蓉(酒浸)1两,知母1两,远志(酒浸)1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壮阳,暖水脏,益精髓。主脐腹痛,小便滑,房室不举。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干物压之。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二

处方19、安肾丸

处方青盐1两(另研),鹿茸5钱,柏子仁5钱,石斛5钱,川乌5钱,黑附子(炮)5钱,巴戟5钱,肉桂5钱,菟丝子5钱,韭子5钱,肉苁蓉5钱,胡芦巴5钱,杜仲(姜汁拌炒)5钱,远志5钱,石枣(酒蒸去核)5钱,破故纸5钱,赤石脂(煅)5钱,茯苓5钱,茯神5钱,川楝子肉(酒蒸)5钱,苍术5钱,川椒5钱,茴香(酒炒)5钱。

制法上为末,用山药末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虚气不归元,咳嗽动引百骸,自觉从脐下逆奔而上者。

用法用量每服81丸,空心以盐汤送下。

摘录《杏苑》卷六

处方20、补髓青娥丸

处方破故纸(酒浸1宿,以脂麻炒令香)4两,菟丝子(淘净,酒浸1宿,烂研成饼,候干微炙)4两,韭子(炒)1两,胡桃1两(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与胡桃肉同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盐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21、沉香丸

处方沉香3钱,木香3钱,白檀3钱,胡桃3钱(去皮,生用),丁香3钱,枸杞子3钱,八角茴香3钱,全蝎5钱(去毒,炒),小茴香5钱(盐炒),川楝子5钱(去核,炒),葫芦巴5钱,破故纸5钱(去壳,酒浸,以上葫芦巴、破故纸2味,用羊肠1尺5寸长,盛药在内,以好酒煮令熟,瓦器窨干),川山甲3钱(酥炙黄色),菟丝子5钱(酒浸),巨胜子(即胡麻子)5钱,远志5钱(去心),韭子5钱(酒浸),莲花蕊3钱,川心巴戟5钱(去心,酒浸),干山药5钱,山茱萸5钱(去核),知母5钱,仙灵脾2钱(酥炙),青皮3钱,陈皮3钱,白茯苓5钱,牛膝3钱(酒浸),黄精5钱,天门冬5钱(汤润,去皮),麦门冬5钱(汤润,去核心),人参3钱,熟地黄2钱,乳香2钱,生地黄2钱,细墨5钱(烧灰,净),五味子5钱,肉苁蓉5钱(酒浸)。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令人通灵,多强记,养五脏,壮筋骨,行轻健,止麻痛,辟寒暑,延年保命,黑发驻颜,不老,明目牢齿。主男子喘急虚弱,腰脚疼痛,不思饮食,精神困倦,面色无光,阳事衰弱,一切风气。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临卧各1次,温酒、盐汤任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经验秘方》

处方22、沉香保生丸

处方沉香1两,母丁香1两,巴戟(去心,酒浸)1两,莲蕊1两,木香1两,莲心1两,菟丝子(酒浸)1两,葫芦巴(酒浸)1两,八角茴香(盐炒)1两,肉苁蓉(酒浸)1两,韭子(酒浸)1两,红花1两,雄蚕蛾1两2钱,川椒1两(净),仙灵脾1两(醋炒),川山甲(炮)2两2钱半,水蛭(糯米炒)5钱,青盐5钱,细墨5钱(烧去油),益智仁7钱半,牛膝(酒浸)1两,麝香1钱半,蛤蚧1对(别研,去虫,生用),川楝子1两(炒,以上为末),川楝子4两(捶碎),知母1两2钱,破故纸1两2钱,甘草2两,五味子2钱。

制法后五味为末,用水一斗熬成浓膏,和前药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固精气,益精髓,驻颜色,安魏定魄,延年不老,长壮阳事,暖子宫下元。主男子精气不固,余涩常流,小便血浊,梦中频数泄出,口干耳鸣,腰膝痛,阴囊湿痒,阳事不举,小便如泔,及妇人血海久冷,胎气不盛,赤白带,漏下。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以酒或盐汤送下,干物压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七引《德生堂方》

处方23、红缎膏

处方川椒3两,韭子1两,蛇床子1两,附子1两,肉挂1两,独蒜1斤。

制法真香油2斤浸药熬,黄丹收膏。再用倭硫黄6钱、母丁香5钱、麝香1钱、独蒜丸如豆大,朱砂为衣;或用硫黄、丁香、胡椒、杏仁、麝,枣肉为丸;或用胡椒、硫黄,黄蜡为丸。

功能主治男子精寒,萎弱,白浊,遗精;女子子宫虚冷,赤白带下。亦治寒泻。

用法用量每用1丸纳脐眼上,外贴本膏。

摘录《理瀹》

处方24、沉香内补丸

处方沉香5钱,广木香5钱,乳香、人参5钱,母丁香3钱,石燕1对(烧红,醋浸),海马1对(酥),鹿茸5钱(酥炙),仙灵脾5钱(酥炙),穿山甲5钱(灰炒),韭子5钱,八角茴香5钱,木通1两(炒),小茴香1两(炒黄),甘菊花5钱(盐炒),川楝子(酒浸1宿,去皮核)1两,蛇床子1两,白茯苓1两,大附子1个(炮,去皮),川椒1两(去目),枸杞1两,麝香少许,葫芦巴(入羊肠内,酒煮)1两,丁香5钱。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除百病,补诸虚,健脾胃,进饮食,添精补髓,延年益寿。

用法用量方中乳香用量原缺。

注意忌生冷、腐粉、鱼腥、诸血四十九日。

摘录遵生八笺》卷十七

处方25、龙骨散

处方龙骨1两,韭子3分(微炒),赤石脂1两,黄耆1两(锉),桑螵蛸1两(微炒),远志3分(去心),茯神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失精,心多忪悸。

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水1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

处方26、沉香散

处方沉香3分,黄耆3分(锉),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滑石1两,黄芩半两,榆白皮1两(锉),瞿麦3两,韭子1两(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膏淋,脐下妨闷,不得快利。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清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27、金锁固阳膏

处方葱子2两,韭子2两,附子1两,肉桂1两,丝瓜仁1两。

制法麻油1斤熬枯,去滓,后下硫黄4两,松香2两,龙骨(煨)2钱,麝香3分,为末,入油搅匀,瓷罐封固,狗皮摊贴。

功能主治保身求嗣,却病延年。主遗精。

用法用量俟交合久,去膏即泄成孕。

摘录《经验广集》卷三

处方28、闭精丸

处方牡蛎、菟丝子、龙骨(生)、五味子、白茯苓、韭子、白石脂、桑螵蛸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虚,白浊如米泔或若凝脂。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以盐酒送下。

摘录《杏苑》卷七

处方29、花苁蓉丸

处方花苁蓉8分,泽泻4分,五味子4分,紫巴戟天4分(去心),地骨皮4分,磁石6分(研,水掏去赤汁,干之研入),人参6分,赤石脂6分(研入),韭子5分(熬),龙骨5分(研入),甘草5分(炙),牡丹皮5分,干地黄10分,禹余粮3分(研入),桑螵蛸30枚(炙),栝楼4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服铅丹丸得小便咸苦如常,后恐虚惫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以牛乳送下,日2次。

注意忌房劳、酢、海藻、菘莱、胡荽、芜荑。

摘录《外台》卷十一引《古今录验》

处方30、苁蓉散

处方苁蓉7分,续断7分,天雄7分,阳起石7分,白龙骨7分,五味子2两,蛇床子2两,干地黄2两,牡蛎2两,桑寄生2两,天门冬2两,白石英2两,车前子5合,地肤子5合,韭子5合,菟丝子5合,地骨皮8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五劳六极七伤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下,日3次。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九,名见《普济方》卷二二七

处方31、固精种子丸

处方紫河车1具,枸杞、韭子、当归、菟丝子、覆盆子、蛇床子、熟地、嫩黄耆、琐阳、杜仲,巴戟3两,辽东参、于白术、白龙骨、天冬、海狗肾、陈皮,山药1两,山萸,麦门冬5两,补骨脂8两。

制法上为蜜丸。

功能主治固精种子。

用法用量方中枸杞、韭子、当归、菟丝子、覆盆子、蛇床子、熟地、嫩黄耆、琐阳、杜仲、辽东参、于白术、白龙骨、天冬、海狗肾、陈皮、山萸用量原缺。

摘录《何氏济生论》卷五

处方32、老龙丸

别名苍龙丸、老奴丸

处方母丁香2两,紫霄花2两,肉苁容(酒浸)2两,菟丝子(酒浸)2两,蛇床子2两,巴戟2两,仙灵脾2两,白茯苓(去皮)2两,远志(去心)2两,八角茴香2两,灯草2钱,毕澄茄1两,胡桃肉1两,车前子1两,萆薢1两,马蔺花(酒浸)1两,牡蛎(火烧炒6次)1两,韭子种1两,木通(酒浸)1两,干漆(炒去烟)3两,山茱萸1两半,破故纸(酒浸)1两半,全蝎1两半,桑螵蛸(酒浸)1两半,龙骨1两半,熟地黄5两,当归5钱,沉香5钱,木香5钱,大蜘蛛7个(一方无桑螵蛸、当归、乳香)。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添精补肾虚,去冷除风湿,扶经更起阳;兴元阳,种子嗣。主年高气衰虚耗,风湿脚疼痛;下元虚损,精虚无子,及五劳七伤,腰膝酸痛,小肠疝气。

用法用量苍龙丸(原书同卷)、老奴丸(《奇效良方》卷二十一)。

临床应用无子:褚氏无子,得此药修合未服,夫主有老奴七十之上,腰脚疼痛,曲背而行,格氏以此药服之,其老奴语格氏曰,自服此药,深有灵验,诸疾悉痊,房事如少壮之人。于是与褚氏通,因后有孕。一日,褚氏服药,其家母视之,切究其由,得其实,因打死此老奴,并折其腿,骨髓皆满,皆此药之效也。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九引崔磨方

处方33、固真丹

处方韭子4两,舶上茴香(炒)2两,补骨脂(炒)2两,益智子2两,鹿角霜2两,白龙骨3两(煅,别研细如粉)。

制法上为细末,以青盐1两,鹿角胶1两,同煮,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与膀胱虚冷,真气不固,小便滑数。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得。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四

处方34、长春至宝丹

处方黑驴肾1个(好酒煮熟,切薄片,新瓦焙干为末,听用),肉苁蓉2两(酒洗焙干),哺鸡蛋7个(连壳,用新瓦焙干,不可焦了),黄狗肾5对(酒煮,切片,焙干),野蔷薇子3两(焙干),枸杞子8两(焙干),人参3两(为末),大鳖头1个(上下用新瓦盛之,烈炭火炙,不可焦了),雄蚕蛾4两(焙干),鸽子蛋100个(酒煮,焙干),锁阳2两(焙干),桑螵蛸4两(即螳螂子),葱子3两(焙干),韭子4两(焙干),青盐2两,破故纸6两,牛膝2两,茯苓2两,覆盆子3两,石斛4两(焙干),当归2两(焙干),五加皮3两(焙干),楮实子3两,鱼胶8两(石脂焙),山茱萸4两(去核),生地2两(石脂炒),远志肉2两(炒),大何首乌20两(蒸),杜仲4两(羊油炒),巨胜子4两(炒),沙苑蒺藜4两(炒),羚羊角4两(焙干),巴戟肉2两(焙),淫羊藿2两(炒),益智仁3两(炒),鹿茸4两(切片,酥炙)。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合鹿角胶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

用法用量每日早、中、晚各服3钱,俱用酒送下,服至3月不可再服。

摘录年氏《集验良方》卷二

处方35、沉香羊肉丹

处方羊肉1斤(去筋膜),葱白1握,陈皮1两,青盐5钱,破故纸(炒)、远志、生地黄、花椒5钱(去目合口者,用好酒煮糊,加葱白等再煮羊肉),牛膝1两,干地黄1两,木香1两,韭子1两,菖蒲1两,沉香1两,覆盆子1两,木瓜1两,北五味子1两,麝香1钱,胡桃肉2两,鹿茸(酥炙)4两,苁蓉1两,枸杞子1两,山药1两,茴香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升降阴阳,调理三焦,通经络,生气血,壮元阳,补脏腑。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盐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九引《兰室秘藏》

处方36、苁蓉丸

处方肉苁蓉(净刷,去皴皮,酒浸2宿,薄切,烙干)2两半,黄耆(细锉)3两,桂(去粗皮)2两,杜仲(去粗皮)2两半(炙紫色,横锉),牛膝(去苗,酒浸,切,焙)2两,山茱萸2两,韭子(水淘去泽者,焙干,炒)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剂,更臼内涂酥,杵令匀熟,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冷,腰膝无力,小便不禁,或溺白色。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黄耆汤送下,至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处方37、白石英散

处方白石英(研)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泽泻1两,韭子(炒)1两,白粳米(淘)5合。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便白淫。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前米饮调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处方38、长春至宝丹

处方鹿茄茸(炙)4两,蚕蛾(炒)4两,鹿角胶(牡蛎粉炒成珠)4两,巨胜子(炒)4两,人参4两,哺退鸡蛋7个(炙黄),枸杞子(酒蒸)4两,当归(酒洗)4两,肉苁蓉(酒洗)4两,楮实子(去毛)4两,杜仲(姜汁炒)4两,牛膝(酒洗)4两,金樱子(炒)4两,巴戟(酒浸)4两,锁阳(酥炙)4两,葱子4两,韭子(炒)4两,故纸(炒)4两,熟地8两,鸽子蛋5个(蒸熟入药),何首乌1斤(9次煎蒸,去筋)。

制法上为粗末,将鸽蛋捣烂,入药拌匀,晒干为末,蜜和后臼中杵千余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进食止泻,强筋壮骨,增精补髓,乌须黑发,明目聪耳,活血养筋,助阳种子。主命门火衰,阳痿精冷。

用法用量每服3钱。

摘录年氏《集验良方》卷二

处方39、龙骨韭子汤

处方白龙骨4分,韭子5合。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失精,暂睡即泄。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心酒调下。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六引《梅师方》,名见《医学实在易》卷七

处方40、固真丹

处方木香2钱,母丁香2钱,沉香2钱,麝香半钱,头红花3钱,川楝子3钱,细墨2钱,韭子3钱(酒浸1宿),菟丝子3钱(酒浸1宿,擂细成饼,晒干,为末),牛膝3钱(酒浸1宿),破故纸3钱(同前制),巴戟3钱(同前),肉苁蓉3钱(同前),莲肉3钱,青盐3钱,莲心3钱,茴香3钱,川山甲3钱(酥炙黄),益智3钱,地龙(去土)3钱,川木通3钱,朱砂3钱,胡芦巴3钱。

制法上青盐、莲心以墨别研,共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服讫干物压之。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六

处方41、白龙骨丸

处方白龙骨1两,韭子(炒)半两,补骨脂(炒)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菟丝子(酒浸,别捣)半两。

制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元气虚弱,精滑不禁,腰脊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处方42、九仙丹

处方菟丝子(水淘净,酒浸一宿,研烂成饼,焙,为末)、益智仁(炒,不去壳)、石莲子(去壳心)、北五味子(酒浸)、香附子(炒,去毛)、韭子(洗净,晒干,酒浸)、金铃子(酒浸,蒸,去皮核,炒赤)、车前子(水淘净,焙干)、覆盆子(洗净,酒浸,去蒂,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安心志,固精气。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43、补精丸

处方补骨脂、韭子、山药、磁石、肉苁蓉、人参、鹿茸。

功能主治强中病后热去,调理补精。

摘录《金鉴》卷四十一

处方44、巴戟天丸

处方巴戟朝天(去心,微炒)1两,山茱萸1两,龙骨(研如粉)1两,肉苁蓉(酒浸,研如膏)1两,韭子(微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补骨脂(炒)2两,茴香子(炒)2两。

制法上8味,除膏外,捣罗为末,渐次入苁蓉含内研匀,炊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暖下元,益精髓,壮阳益气。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盐汤或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处方45、六子丸

处方生菟丝子粉、蛇床子、覆盆子、沙苑子、家韭子、五味子。

功能主治知识太早,精血未满而泄,关键不摄,始而精腐变浊,久则元精滑溢,口咸气胀。

用法用量鳇鱼胶为丸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

处方46、加味八味汤

处方熟地3钱,山药3钱(炒),山萸肉1钱半,丹皮1钱,云苓2钱,泽泻1钱,巴戟3钱(去心,盐水炒),菟丝子1钱半,远志1钱半(去心,盐水炒),韭子1钱(炒),茵陈5分,附子5分,上元桂5分(去皮,研),芡实5钱(炒)。

功能主治肾虚受寒,而带虚火,一切遗精,白浊。

用法用量竹叶、灯心为引,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处方47、约精丸

处方新韭子500克(霜后采者,酒浸一宿,焙)白龙骨60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调糯米粉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滑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盐汤下。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

处方48、正阳丸

处方鹿茸(去毛,酥炙)60克 肉苁蓉(酒浸,切,焙)石南各30克、五味子 葫芦巴(炒)各22克 木香45克 石斛(去根)韭子(炒)牛膝(酒浸,切,焙)15克 巴戟天(去心)附子(炮裂,去皮、脐)各30克 白马茎(涂酥,炙干)60克

制法上药十二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阳气虚损,下元冷极,精泄不禁,小便频数,腰脚无力,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处方49、五子丸

处方菟丝子(酒蒸)家韭子(炒)益智子仁 茴香(炒)蛇床子(去皮,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便频数,时有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糯米饮或盐汤送下。

摘录《永类钤方》卷十三引《澹寮方》

处方50、赞育丹

处方熟地250克(蒸,捣)白术(用冬术)250克 当归 枸杞各180克 杜仲(酒炒)仙茅(酒蒸一日)巴戟肉(甘草汤炒)山茱萸 淫羊藿(羊脂拌炒)肉苁蓉(酒洗,去甲)韭子(炒黄)各120克 蛇床子(微炒)附子(制)肉桂各60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治男子阳痿精衰,虚寒不育。

用法用量每服9克,温开水送下。

备注或加人参、鹿茸亦妙。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51、肉苁蓉丸

处方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60克 泽泻 熟地(焙)五味子 巴戟天(去心)地骨皮 人参 栝楼根 韭子 甘草(炙)牡丹皮各30克 桑螵蛸(炙)30枚 赤石脂(研)龙骨 磁石(煅,醋淬二至七次,研)禹余粮(煅,酣淬七次,研)各45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肝益肾,固涩止遗。治消渴,小便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牛乳汁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52、芡实丸

处方芡实(蒸,去壳)莲花须各60克 茯神(去木)山茱萸(取肉)龙骨 五味子 枸杞子 熟地黄(酒蒸,焙)韭子(炒)肉苁蓉(酒浸)川牛膝(去芦,酒浸,焙)紫石英(煅七次)各30克

制法上药研细末,酒煮山药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心安神,补肾固精,治思虑伤心,疲劳伤肾,心肾不交,精关不固,面色无华,惊悸健忘,梦寐不安,小便赤涩,遗精白浊,足胫酸疼,耳聋目昏,口干脚弱。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盐牺或盐汤送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53、老龙丸

别名苍龙丸(《普济方》卷二一九)、老奴丸(《奇效良方》卷二十一)。

处方母丁香 紫霄花 肉苁蓉(酒浸)菟丝子(酒浸)蛇床子 巴戟 仙灵脾 白茯苓(去皮)远志(去心)八角茴香各60克 灯草6克 荜澄茄 胡桃肉 车前子 萆薢 马蔺花(酒浸)牡蛎(火烧,炒六次)韭子种 木通(酒浸)各30克 干漆(炒去烟)90克 山茱萸 破故纸(酒浸)全蝎 桑螵蛸(酒浸)龙骨各45克 熟地黄150克 当归15克 沉香15克 木香15克 大蜘蛛7个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阳痿,不育、不孕,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每服刃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九

处方54、九子丸

处方菟丝子(酒煮)1两,枸杞子1两,韭子(炒)1两,车前子1两,酸枣仁1两,覆盆子1两,益智子(去壳,盐炒)1两,鸡头子1两,柏子(去壳)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阳补肾。主男子诸虚,心气不足,遗精梦泄。

用法用量每服70丸,莲子汤送下。

摘录《活人心统》卷下

处方55、家韭子丸

处方家韭子180克(炒)鹿茸l20克(酥炙)苁蓉(酒浸)牛膝(酒浸)熟地黄 当归各60克 巴戟(去心)菟丝子(酒浸)各45克 杜仲(去皮,锉,制炒丝断)石斛(去苗)桂心 干姜(炮)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助阳,摄精止遗。治肾阳不足,精关不固,遗尿,遗精,小便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50~10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温酒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

处方56、磁石丸

处方磁石(煅,醋淬)龙齿(煅)苁蓉(酒浸)茯苓各60克 人参 麦门冬(去心)远志(去心)续断 赤石脂(煅,醋淬)鹿茸(酥炙)各45克 地黄(干者)90克 韭子(炒)柏子仁 丹参各37.5克

制法上药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精虚极,尫羸,惊悸,梦中遗泄,尿后余沥,小便白浊,甚则茎弱核微,小腹里急。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处方57、玉霜圆

处方天雄十两(长大者,以酒浸七日了,掘一地坑,以半称炭火烧坑通赤,速去炭火令净,以醋二升泼于地坑内候干,乘热便投天雄在内,以盆合土拥之,经宿取出,去皮、脐)。磁石(醋淬七次.更多为妙)、朱砂(飞研)、泽泻(洗.酒浸一宿.炙)、牛膝(去苗.酒浸.焙干)、石斛(去根.炙)、苁蓉(去皮.酒浸一宿.炙干)、巴戟(穿心者),各二两;茴香(炒)、肉桂(去粗皮),各一两;家韭子(微炒)、菟丝子(酒浸一伏时.蒸过.日干.杵.罗为末.去轻浮者),各五两;牡蛎(大煅.捣为粉)、紫梢花(如无.以木贼代之),各三两;鹿茸(用麻茸连顶骨者.先燎去毛令净.约三寸以来断.酒浸一伏时.投火炙令脆)半两,白龙骨一斤(黏舌者,细研如粉,以水飞过三度,日中晒乾,用黑豆一斗,蒸一伏时,以夹绢袋盛,日晒乾)。

炮制上件一十六味,捣罗为细末,炼酒、蜜各半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真气虚惫,下焦伤竭,脐腹弦急,腰脚软痛,精神困倦,面色枯槁,或亡血盗汗,遗沥失精,大便自利,小便滑数,肌肉消瘦,阳事不举。久服续骨联筋,秘精坚髓,延年保命,却老还童,安魂定魄,换肌秘气,轻身壮阳,益寿住世。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空心,晚食前温酒下。常服补真气,壮阳道。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8、樗根白皮丸

处方樗根白皮21克 白术 枳实(面炒)茯苓 柴胡 升麻各6克 黄柏(盐水炒)知母(盐水炒)牡蛎(煅)各9克 韭子(炒)30克 芍药(炒)15克

制法上药研末,神曲糊为丸。

功能主治主湿热伤脾之遗精。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八

处方59、韭子丸

处方韭子500克 甘草 桂心 紫石英 禹余粮 远志 山茱萸 当归 天雄 紫菀 薯蓣 天门冬 细辛 茯苓 菖蒲 僵蚕 人参 杜仲 白术干姜 芎藭 附子 石斛各45克 苁蓉 黄耆 菟丝子 干地黄 蛇床子各60克 干漆120克 牛髓120克 大枣50枚

制法上三十一味,为细末,牛髓合白蜜枣膏共捣三千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房室过度,精泄自出不禁,腰背不得屈伸,食不生肌,两脚软弱。

用法用量空腹时服15丸,一日二次。可加至20丸。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处方60、沉香散

处方沉香23克 黄耆23克(锉)陈橘皮23克(汤浸,去白、瓤,焙)滑石30克 黄芩15克 榆白皮30克(锉)瞿麦90克 韭子30克(微炒)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主膏淋,脐下妨闷,不得快利。

用法用量每于空腹时以清粥饮调下6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