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胡黄连的处方(一)

浏览

胡黄连(别名割孤露泽、胡连、 西藏胡黄连),味苦;性寒,退虚热;消疳热;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小儿疳疾;湿热泻痢;黄疸;吐血;衄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痔疮肿毒,小编整理出含有胡黄连的处方共48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60共60个。

处方1、鳖甲煎丸

处方木香半两(炒),胡黄连2两,当归1两(去芦),人参半两(去芦),茯苓1两(白者,去皮),诃子半两(炮,去核),槟榔1两,使君子49个(炮),鳖甲2两(醋浸,炙),麝香半两(别研),芦荟2钱半(别研),芜荑1两。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诸般疳疾。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

处方2、福寿保生丸

处方芦荟1两,木香1两,芜荑仁7两半,使君子7两半,砂仁7两半,胡黄连7两半,神曲7两半,广荗7两半,三棱(炒)7两半,陈皮7两半,干虾蟆7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脾疳癖积,饮食无时,诸物所伤脾胃,因食寒热,积作成气块,腹肚胀满,喜怒不常,坚硬为脾,身热虚汗,而且多睡,或黑或瘦,口鼻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5-7丸,温米汤送下,量岁数加服,1日2次。8-9日后,大便黑为验。

注意切忌荤、生冷、硬物。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引《德生堂方》

处方3、黛荟胡黄连丸

处方胡黄连半两,川黄连半两,朱砂1钱5分(别研)。

制法二连为末,和朱砂入猪胆内系定,虚悬于铫中,煮一饭久,取出;研芦荟、青黛各2钱5分去淀、虾蟆灰2钱、麝香少许,粳米饭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热疳。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饮送下。

摘录《袖珍小儿》卷五

处方4、鳖甲丸

处方黄耆1两,柴胡1两,枳壳1两,知母1两,白茯苓1两,沉香1两,人参1两,附子1两,木香1两,升麻1两,肉桂1两,胡黄连1两,杏仁1两,当归1两,常山1两,羌活1两,荆三棱1两,乌梅肉1两,安息香(明者,同胡桃肉细研)1两。

制法上为末,用活鳖1个(重10两或半斤者),河水养7日,须逐日换新水,用童便5升,无灰酒5升,于银石器内慢火熬百沸,更加桃柳枝(东南上者)各3两(锉),乌梅50个,拍破此三味,用绵裹,同鳖煎至半,去桃柳三味,鳖烂取出,将肉研入,膏骨并壳焙干为末,再入汁中,熬如漆色,或更入酒少许,此在临时斟酌盛放瓷器中,搜和药入臼中,杵千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童男、室女五劳七伤,传疰,伏连,飞尸,尸注,八极,骨蒸肺痿,黄瘦虚劳无肉,肌肉不生;妇人血蒸,五心烦热,血蒸劳气;室女月闭,黄瘦,气块肠痛,经脉不调,干嗽,咽膈不利,症瘕积块,脸赤口疮。

用法用量丈夫妇人15岁已上,每服20-30丸,温酒送下;妇人荆芥酒送下。所煮膏子须吃斟酌多少,勿令剩下,但少些不妨,却别熬酒,若膏剩,恐鳖不全故也。凡服此药恐热,3-5更须服八仙饮子1服解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九

处方5、稷香丸

处方黄连半分,青皮半分,芜荑仁半分,胡黄连半分,芦荟半分,神曲半分,麦芽1分,木香1分,当归1分,肉豆蔻1分,使君子1分,三棱1分,篷术1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五疳多虫,羸瘦黄瘁,泻痢无常。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三

处方6、解热镇静锭

处方陈京墨2两,儿茶1两,川黄连1两,胡黄连1两,冰片6分,麝香5分,熊胆2钱,西牛黄5分。

功能主治风热痰壅,口眼歪邪,牙疳喉痹,霍乱疟痢,血热便血,臁疮肿毒,及疔毒攻心。

用法用量取上药混合研细,按净粉量加米粉50%,用适量水煮成糊状,和成为锭,每钱不得少于20粒。内服每次3-5分,熟汤送下;外用以醋研敷。

注意孕妇慎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

处方7、鳖血丸

处方人参半两,川芎1两,芜荑1两,北柴胡1两,使君子21个,胡黄连2两,川黄连2两。

制法上药用鳖血1盏,吴茱萸1两,拌和二连,淹1宿,次早炒干透,出茱萸并血,只用二连,夹余药杵末,粟米粉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痨。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熟水送下。

摘录《得效》卷十二

处方8、豮猪肝方

处方豮猪肝1具(水洗,去筋膜令净,切作柳叶片),鳖甲(去裙襕,米醋慢炙)1两,柴胡(去苗)3分,甘草(炙,锉)半两,乌梅肉(炒)半两,人参半两,白术3分,胡黄连1两,干姜(炮)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诃黎勒(炮,去核)半两,芜荑(炒)半两。

制法上除肝外捣罗为末,将肝与药末拌和,令药在肝上,即旋串慢火炙令香熟。

功能主治冷劳下痢脓血,瘦怯不能食。

用法用量空腹食之。如渴,即将药末煎汤服亦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九

处方9、槟榔丸

处方三棱(细切,醋炒)5钱,莪术(细切,醋炒)5钱,槟榔1两,枳实(去瓤,麸炒黄色)半两,陈皮(去白)半两,芜荑2钱半,雷丸5钱,鹤虱3钱(略炒),干漆5钱(炒无烟),木香3钱(不见火),良姜2钱(陈壁土炒),砂仁1钱(去壳),麦糵面5钱(炒),胡黄连3钱(炒),甘草(炙)3钱,神曲5钱(炒黄色)。

制法上为细末,醋米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病,积气块痛,腹大有虫。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淡姜汤送下。今加使君子肉5钱尤妙。

摘录《医学正传》卷四

处方10、鳖甲青蒿饮

处方银柴胡、鳖甲(炙)、青蒿、生甘草、生地黄、赤芍、胡黄连、知母(炒)、地骨皮

功能主治小儿疳疾发热,初起多实者。

用法用量引用灯心,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二

处方11、蟾酥丸

别名通治蟾酥丸

处方蟾酥1个(酥油炙,去骨),胡黄连1两,宣连(去须)1两,龙胆草1两,陈皮1两,川楝子(去核)1两,木香1两,使君子(去壳)1两,芜荑1两,麝半钱(或不入),巴豆2-7粒(去油),茴香1两(炒)。

制法上为末,猪胆汁为丸或糊丸,青黛为衣。

功能主治杀虫,止腹痛,退虚热。主小儿诸疳,或因病后通泄太过成疳。

用法用量通治蟾酥丸(《普济方》卷三七九)。

摘录《得效》卷十二

处方12、槟榔丹

处方槟榔(面裹,炮,面干为度)1两,胡黄连1两,木香1两,代赭石1分(以上各为细末,次用:),香墨(烧存性,细研)1分,麝香(研细)1分。

制法上为细末,粳米饭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食疳,能食,不生肌肉。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槟榔丸”。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张涣方

处方13、干蟾丸

处方干蟾1枚(5月5日者良),蛇蜕皮1条(大者),谷精草2两(与上药同入罐子内,以盐泥固济,晒干,烧令通赤,放冷,细研),胡黄连1分,瓜蒂1分,母丁香(上3味同捣末)1分,青黛半两,牛黄1分,白龙骨1分,朱砂1分,雄黄1分,芦荟1分,麝香1分,天竹黄1分(细研)。

制法上药都入乳钵内,为极细末,用豮猪胆汁煎,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五疳,及惊风疳虫。

用法用量3岁儿以温米泔半合化下5丸。服药后,以桃、柳汤浴儿,仍宜粥饮送下2丸,1日3次。甚者半月内愈。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处方14、鳖甲煎丸

别名鳖甲柴胡煎丸、青蒿鳖甲煎丸、鳖甲煎、柴胡煎丸

处方鳖甲(去裙襕,醋炙)2两,柴胡(去苗)2两,甘草(炙,锉)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桔梗1两,当归(切,焙)1两,地骨皮1两,人参1两,赤芍药1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黄连1分,胡黄连1分,麝香(另研)2钱,酥3两,蜜3两。

制法上除麝香、酥、蜜外为末,用青蒿1斤,童子小便5升,好酒1升,熬青蒿至2升,去蒿,入酥、蜜,再熬成膏,候冷,入药末、麝香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劳。主虚劳骨蒸,早晚烦热,寝食不安,五心热闷,百节酸疼,肌瘦盗汗。

用法用量鳖甲柴胡煎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九)、青蒿鳖甲煎丸(《永类钤方》卷十六)、鳖甲煎(《医部全录》卷三○六)、柴胡煎丸(《普济方》卷三九○)。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六引《博济》

处方15、黄连丸

处方胡黄连3分,芦荟(细研)3分,天竺黄(细研)3分,犀角屑3分,胭脂(研入)3分,天浆子(微研)3分,羚羊角屑3分,麝香(细研)3分,干蝎(微炒)3分,白僵蚕(微炒)3分,牛黄(细研)3分,朱砂(细研)3分,雄黄(细研)3分,蟾酥1钱(研入)。

制法上为末,猪胆汁浸蒸饼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风疳。身体壮热,或时吐逆,心神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二

处方16、鳖血煎丸

处方吴茱萸、胡黄连(锉碎,用鳖血浸1宿,同吴茱萸炒令干焦,去茱萸不用)、白芜荑仁、柴胡(去芦)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用豮猪胆汁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诸疳。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熟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二

处方17、擦牙散

处方铜绿、雄黄、五倍子、枯矾、白褐(煅)、乌梅(煅)、细辛、胡黄连、苋菜根(烧灰)、石膏(煅)。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痘后牙疳,1日烂1分者。

用法用量清茶洗净,然后敷之。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处方18、蟾蜍煎丸

处方干蟾(大者)5个(细锉,用醇酒5升,文火煎烂,去骨研,滤去滓,入蜜4两,银器内重汤熬成稠膏),胡黄连2两,黄连(去须)2两,白芜荑仁(炒)2两,麝香(研)半两。

制法上5味,捣研4味为末,以前蟾膏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退疳黄,长肌肉。主小儿干疳。身体寒热,皮毛枯燥,饮食虽多,肌肉消瘦,嘿嘿不慧。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过晬至10岁以前,并宜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处方19、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1两,犀角屑1两,胡黄连半两,石决明半两(捣细,研,水飞过),朱砂半两(研细,水飞过),车前子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入朱砂研令匀。

功能主治补肝安心,消翳明目。主眼内障,针开后。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及临卧时以温水调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处方20、覆蚕丸

处方覆蚕1个(以纸串其头,阴干,只取向后有粪处,细研。覆蚕,是第二次出者蚕),辰砂3分(研,水飞),麝香3字(研),荜茇3钱半,雄黄3钱半(研,水飞),胡黄连3钱半。

制法上为末,以新蒸粟米饭1块,泥裹煨之,取中心软者和药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诸疳、泻痢、惊风等疾,久不痊愈,及断乳后羸瘦,尪羸渐困,不能治者。

用法用量每服5-7丸,麝香汤送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二

处方21、黛连芦荟丸

处方胡黄连、芦荟5钱,神曲1两(炒),阿魏、麝香少许(另研),青黛1钱(另研),黄连5钱(炒),使君子5钱(去壳)。

制法上为末,稀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清汤送下。

摘录《袖珍小儿》卷五

处方22、黄连丸

别名黄连阿胶丸、胶连丸

处方阿胶3两(1两炙,1两入药,1两销清作胶),胡黄连1两,干姜2两,大黄半两,无食子1枚(久痢肠滑甚者,加至3-4枚)。

制法上为末,醋溶胶清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痢无问冷热、赤白、久新。

用法用量黄连阿胶丸(原书同卷)、胶连丸(原书卷二一一)。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

处方23、黄连散

处方黄连1分(微炒,去须),胡黄连1分,朱砂1分(细研),麝香半分(细研),蜗牛1分(微炒),牛黄1钱(细研),铅霜1钱(细研),诃藜勒1分(煨,用皮),没石子1分(微炒),使君子1分,肉豆蔻1分(去壳),淀粉1分(炒微黄),黄丹1分(微炒),龙骨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疳痢,经久不愈,肌肤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1日3-4次,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24、黄柏煎丸

处方黄柏(去粗皮,蜜炙)黄连(去须)、胡黄连、芦荟(研)、诃黎勒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熬猪胆汁和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疳,身热颊赤,满口疮,腹胀发渴。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饮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处方25、黄龙丸

处方胡黄连1两,麝香1钱,牛黄1钱,朱砂1钱。

制法上为末,猪胆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疳,多泪。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用薄荷汤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谭氏殊圣)

处方26、雷丸丹

处方雷丸(生)半两,鹤虱(生)半两,使君子(去壳,生)半两,胡黄连(微炒)半两,芦荟(研)半两,麝香半两(研入),蟾1枚(酒浸1宿,慢火炙熟,去皮足骨,焙),木香1分,肉豆蔻1分,芜荑1两(去皮,微炒,研入),朱砂2钱(研少许,为衣)。

制法上为末,用豮猪胆4个,将汁倾入瓷盏中,外以重汤煮过,和杵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肚胀腹满,手脚枯细,眼目口鼻生疮,身体壮热,痢下泔淀,日渐羸瘦,面无光泽。

用法用量每服5-7丸,空心、日午,临卧麦门冬熟水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万全方》

处方27、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半两(镑),羌活半两(去芦头),玄参半两,车前子半两,黄芩半两(去黑心),栝楼半两,山栀子(去皮)半两,胡黄连3分,菊花3分,细辛(去苗叶)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脏实热,眼目昏暗,时多热泪。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竹叶熟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28、黄连丸

处方疥虾蟆1个(去腹肚,酒浸,炙令香黄),木香1分,胡黄连半两,木鳖子半两(烧令烟尽,研),沉香1分,丁香少许,干姜1钱(烧灰存性),巴豆21枚(以水淘洗,去心膜并油,并纸裹,用重物去油,再研如面止)。

制法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丸,如萝卜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食疳气,头面虚肿,腹内泄泻,面色痿黄,头发作穗,心腹胀满,肚上青筋。

用法用量每服1丸,3岁以上2-3丸,空心、临卧以米饮送下。

注意忌粘滑物。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一

处方29、黄耆煮散

处方黄耆1分(锉),桑根白皮1分(锉),杏仁1分(去皮尖双仁,炒),紫菀1分(去苗土),黄芩1分(去黑心),麻黄1分(去根节),麦门冬1分(去心,焙),升麻1分,贝母1分(去心),羌活1分(去芦头),蛤蚧(酥炙)1分,胡黄连1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气盛实,其气上蒸,发嗽多痰,心胸烦躁,往往咯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9分,去姜,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处方30、黄连猪胆丸

别名芦荟丸

处方黄连1分(去须),芦荟1分(研),芜荑1分,青黛1分(研),槟榔(锉)1分,蝉蜕21个(去土),胡黄连半两,麝香(研)半钱。

制法上为末,以猪胆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五疳,瘦弱,不思乳食。

用法用量芦荟丸(《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家宝》)。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处方31、丹砂散

处方丹砂1两(细研,水飞过),犀角屑半两,天竹黄半两,胡黄连2两,寒水石1两(细研),麦门冬1两(去心,焙),马牙消1分(细研),铅霜半两(细研)。

制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妇人客热,心神烦躁,口干舌涩,食少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竹叶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32、鳗鲡鱼丸

处方生地黄2两,大门冬2两,五味子2两,白茯苓2两,牡丹皮2两,地骨皮2两,贝母2两,嫩黄耆2两,辽东参2两,当归身2两,银柴胡1两,胡黄连1两,鳗鱼(活大者)4斤(用陈尿壶1个,以鱼入内,将盐泥满身封固,笼糠火煨3昼夜为度)。

功能主治骨蒸劳热。

用法用量炼蜜为丸服。

摘录《何氏济生论》卷二

处方33、黄连饮

别名黄连散

处方胡黄连、乌梅肉、灶下土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血痢。

用法用量黄连散(《普济方》卷二一二)。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

处方34、鬾奶散

处方豆蔻、母丁香、宣连、胡黄连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饮母鬾奶黄瘦。

用法用量3岁半钱,空心米饮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四○○引《全婴方》

处方35、鹤虱丸

处方鹤虱(轻炒)1分,胡黄连1分,芦荟(研)1分,丹砂(研)1分,青黛(研)3分。

制法上为末,更入乳钵内,研令细,用米泔煮猪胆令熟,取汁和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病。

用法用量每服3-5丸,早晨、午间、日晚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处方36、露星膏

处方黄耆(蜜炙)、胡黄连、地骨皮、柴胡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圆眼大,隔夜酒浸,露星1宿,次日澄去酒。

功能主治小儿积热成疳,潮热肌热,疳劳瘦弱,肚拍如鼓鸣,脊骨如锯。

用法用量薄荷汤化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引《经验良方》

处方37、救生丹

处方龙脑1钱,朱砂1钱,雄黄1钱,牛黄1钱,芦荟1钱,胡黄连末1钱,麝香1钱,铅霜1钱,天竹黄1钱,曾青1钱,真珠末1钱,金箔50片,银箔50片,犀角屑1钱,干蝎末1钱,雀儿饭瓮3-7枚(内有物者)。

制法上为末,5月5日合和,用大活蟾10枚,子眉间各取酥少许,同研令匀,人饭和丸,如弹子大。着瓷碗内,用黄梢活蝎49枚,着碗内,令药弹丸触蝎毒,蜇入药,候毒尽,放蝎,然后重研药弹令匀,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急惊风,四肢搐搦,多涎沫,身热如火,心神惊悸,发歇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薄荷汤先研,滴在鼻内,男左女右,候嚏,即以薄荷酒服2丸,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处方38、黄瓜丸

别名双连丹、双连丸

处方黄连1两(去须),胡黄连半两。

制法上为末,用黄瓜1枚,去瓤,留1小盏不入药末,后以盖子盖定,用大麦面裹烧,令面匀焦,去面捣熟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浑身及面色俱黄。

用法用量双连丹(《幼幼新书》卷二十引张涣方)、双连丸(《卫生总微》卷十五)。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39、槟榔丸

处方白槟榔2枚,肉豆蔻2枚,附子2分,当归2分,青橘皮2分,吴茱萸2分,桂心2分,青木香1分,白芜荑仁1分,大黄(炮)1分,干姜1分,玄豆(生用)1分,胡黄连1分,续荽子3分(去壳)。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溲,更捣一千杵,方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疳。

用法用量每日随岁数空腹服,熟水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五四引《保童秘要》

处方40、癫狂丹

处方公丁香3钱,沉香3钱,雄黄3钱,青皮3钱,黄芩3钱,胡黄连3钱,乳香2钱5分,麝香2钱5分,熊胆2钱5分,檀香3两,轻粉4钱半,黄连1两,牵牛1两,三棱1两,甘草1两,莪术1两,陈皮1两,雷丸(甘草水浸1宿,酒拌蒸)1两,鹤虱1两,大黄1两半,赤小豆3两,巴豆(去油)7个。

制法上为极细末,荞面糊为小丸。

功能主治镇静安神。主癫狂不安,言语失次,悲哭无常,凶狂怒骂,自歌自舞,神经错乱。

用法用量每服10粒,白开水送下。

注意剧药,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处方41、丁香黄耆散

处方绵黄耆1两,丁香1两,当归(焙)1两,白术1两,鳖甲(酥炙净)1两,人参1两,胡黄连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虚弱,不食,渐损荣卫,肌体羸瘦,时下利,面青白。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2个,煎5分,食前温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张涣方

处方42、干蟾丸

处方干蟾1枚(涂酥,炙微焦),木香半分,肉豆蔻2颗(去壳),雄黄1分(细研),丁香半分,熊胆半分(细研),胡黄连1分,朱砂1分(细研),青黛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赤石脂1分,代赭1分

制法上为末,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奶疳,腹大黄瘦,或时吐乳,壮热下痢。

用法用量1岁儿以粥饮送下2丸,早晨1服,晡时再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处方43、截疳丸

处方青皮4两,陈皮4两,蓬荗4两,三棱4两,茯苓4两,使君子4两,白术4两,香附4两,黄连2两,芦荟2两,胡黄连1两,芜荑1两,木香1两,麝香1钱(另研)。

制法上(口父)咀,入雄猪肚子内,1个入不尽,则用两个,以线缝定,同酒醋于沙锅煮令麋烂取出,切碎肚子,和药入臼杵细,晒干,研为细末,入麝香和匀,以煮药汁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五疳。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五五引《新效方》

处方44、黄连丸

处方胡黄连5钱,川黄连5钱,朱砂2钱半(另研)。

制法上为细末,填入猪胆内,用淡浆煮,以杖子如铫子,上用线约之,勿着底,候1时取出研,入芦荟、麝香各1分,饭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肥热疳。

用法用量每服5-7丸至10-20丸,米饮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三

处方45、逢原饮

处方天冬1钱5分,麦冬1钱5分,南沙参4钱,北沙参3钱,胡黄连5分,石斛3钱,玉竹3钱,蛤粉4钱,贝母2钱,茯苓3钱,广皮1钱,半夏1钱5分。

功能主治清润,渗湿化痰。主上消。肺气焦满,水源已竭,咽燥烦渴,引饮不休,肺火炽盛,阴液消亡,火盛则痰燥,其消烁之力,皆痰为之助虐。

用法用量加梨汁半杯冲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处方46、黄灵丹

处方大黄4两,川黄柏1两,胡黄连2两,生石膏2两。

制法晒脆,为细末。

功能主治腿胫红肿臭烂,流脓淌水,延开他处。

摘录《内外验方秘传》

处方47、鳖甲汤

处方鳖甲(九肋者,童便浸半日,醋炙,去裙襕)2两,柴胡(去苗)1两,胡黄连1两,木香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桔梗(炒)1两,槟榔(锉)1两,犀角(镑)1两,大黄(锉,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白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气劳。或冷或热,不思饮食,多睡少起,四肢沉重。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甘草各少许,同煎至7分,去滓分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处方48、柴胡煎丸

处方柴胡1两半(去苗),犀角屑1两,知母1两,胡黄连1两,桔梗(去芦头)1两,川升麻1两,地骨皮1两,黄芩1两,诃黎勒皮1两,栝楼1枚,鳖甲2两(涂醋炙令微黄,去裙襕),甘草3分(炙微赤,锉),赤茯苓3分,人参3分(去芦头)。

制法上为末。用猪胆5枚取汁,及蜜半斤,搅和令匀,慢火煎成膏,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骨热,肢节烦疼,心膈躁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煎乌梅、小便送下。

注意忌苋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49、鳖甲汤

处方鳖甲(醋炙黄)1两,桑根白皮(锉)1两,甘草(炙,锉)1两,贝母(去心,炒)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白术1两,人参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胡黄连半两,知母(焙)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百部半两,紫菀(去苗土)半两,山栀子仁半两,栝楼根半两,柴胡(去苗)半两,款冬花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烦躁,羸瘦发热,面红颊赤,咳吐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加杏仁7个(去皮尖),再同煎至6分,去滓,临卧温服,如嗽止,不用杏仁,只用生姜少许同煎。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处方50、黄连丸

处方生干地黄、胡黄连。

制法上为末,猪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睡时茅花煎汤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五引《王氏集验方》

处方51、黄芩汤

处方黄芩(去黑心)、贝母(去心)、升麻、玄参、麦门冬(去心,焙)、紫菀(去苗土)、柴胡(去苗)、桔梗(去芦头,炒)、牡丹(去心)、木香、胡黄连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热恍惚,烦躁面赤,小便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取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处方52、梨汁煎

处方鹅梨汁(捣,绞取汁)1大盏,古字钱2-7枚,胡黄连1两(末),青盐半两,龙脑半钱。

制法上药先将重重着盐隔,每1重钱,着1重盐,叠之填满钱孔中,入火烧令诵赤.去灰尘,投入前梨汁中,浸1复时,去钱.将汁煎3-5沸,以新绵滤,入瓷瓶子内,以绵裹胡黄连末,浸7日,去黄连,纳入龙脑末.搅令匀。

功能主治胎眼赤。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以铜箸点两目眦头。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53、槐芽散

别名空心散

处方槐芽1两,胡黄连1两,杨梅青1两,龙脑(研)1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青盲。雀目,及内外障眼。

用法用量空心散(《普济方》卷八十三)。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处方54、大麻风丸

处方大胡麻1斤,苦参1斤,白蒺藜1斤,生地1斤(另捣),苡仁4两,防风4两,荆芥4两,当归6两,灵仙8两,苍术6两,羌活3两,独活3两,海风藤6两,全蝎4两,乌梢蛇8两,丹皮4两,蕲蛇8两,秦艽6两,干浮萍8两,角针8两,知母8两,苍耳草8两,僵蚕4两,地肤子6两,白鲜皮8两,白附子4两,蝉衣4两,豨莶草8两,胡黄连2两,夏枯草8两,川芎4两,蛇床子4两,黑芝麻2升(另捣),甘菊4两,首乌6两,杏仁4两,枫子仁2斤(煮7天,捣溶,铺纸上压去油)。

制法上药各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大麻风。

用法用量每早、晚各下3钱,开水送服。

摘录《内外验方秘传》

处方55、调中丸

处方鳖甲(醋炙)1两,当归1两,黄耆1两,人参1两,附子(炮)1两,桂心1两,胡黄连1两,雄黄少许。

制法上为末,枣肉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肉疳。眼目常痛,饮食不下,食物不消,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丸,米汤送下。

注意忌鱼,油物。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洪州张道人方

处方56、柴胡丸

处方柴胡(去苗)1两半,胡黄连1两半,龙胆1两半,桃胶(干者)1两半,升麻1两半,茯神(去木)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地骨皮1两半,生干地黄(焙)1两半,芍药1两半,大黄(锉,焙)1两半,知母(锉,焙)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甘草(炙,锉)1两半,龙齿1两半,犀角(镑)1两半,玄参1两半,山栀子(去皮)1两半,桔梗(炒)1两半,丹砂2两(别研入药)。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骨蒸热劳,心烦闷,手足背膊酸疼,四肢沉重,食不作肌肤,日渐黄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熟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处方57、莲子黄连丸

处方黄连5钱(猪胆汁浸1宿,晒干),胡黄连3钱,瓜蒌根2钱,乌梅(去核)2钱,杏仁(浸去皮,焙)2钱,石莲子2钱。

制法上为末,用猪胆汁浸糕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敛阴和脾。主小儿潮热往来,五心烦热,盗汗骨蒸,喘咳,疳而成痨者。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煎乌梅、姜蜜汤送下。

各家论述方中黄连、胡黄连拔骨蒸,瓜蒌根清胸膈之热,乌梅敛真阴,伏虫(匿虫),杏仁润心肺,以破坚结,石莲子理脾胃,以交心肾。

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处方58、蛤蚧散

处方蛤蚧1对(用醋少许涂,炙令赤色),白羊肺1两(分为3分),麦门冬半两(去心,焙),款冬花1分,胡黄连1分。

制法上药除羊肺外,为细散。

功能主治肺劳咳嗽。

用法用量先将羊肺1分。于砂盆内细研如膏,以无灰酒1中盏,暖令鱼眼沸,下羊肺,后入药末3钱,搅令匀,令患者卧,去枕用衣簟腰仰面,徐徐而咽,勿太急。久患不过3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59、蛤馔

处方活蛙3个(每个口内安铜钱1个,上着胡黄连末少许)。

功能主治水肿。

用法用量以雄猪肚1个,茶油洗净,包蛙扎定,煮1宿取出,去皮肠。食肉并猪肚,以酒送下。

注意忌酸、咸、鱼、面、鸡、鹅、羊肉。宜食猪、鸭。

摘录《本草纲目》卷四十二引《寿域神方》

处方60、大芦荟丸

处方芦荟1分,芜荑1分,木香1分,青黛(干)1分,槟榔1分,川黄连(净)1分,蝉蜕21枚,胡黄连半两,麝少许。

制法上为末,猪胆2个,取汁浸糕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杀虫。主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

摘录《直指小儿》卷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