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干姜的处方(五十七)

浏览

干姜,辛、热。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小编整理出含有干姜的处方共408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3361~3420共60个。

处方1、诃黎勒圆

处方诃黎勒皮、川乌头(炮.去皮.脐)、缩砂仁、白矾(煅),各四十两;肉豆蔻(去皮.炮)、木香、干姜(炮),各二十两;龙骨(洗)、赤石脂,各八十两。

炮制上为末,用粟米饭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肠胃虚弱,内受风冷,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痛肠呜,胸满短气。又治肠胃积寒,久利纯白,或有青黑,日夜无度,及脾胃伤冷,暴泻不止,手足逆冷,脉微欲绝,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至三十圆,温粟米饮下,食前服。甚者可倍加圆数。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龙骨圆

处方黄连(去须.微炒)、黄檗、白龙骨、诃黎勒皮(炮.去核)、木香,各一分;当归(微炒)、干姜(炮)、白矾(枯研),各半两;胡粉(微炒黄)三分。

炮制上件捣,罗为末,炼蜜和圆,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久患赤白痢,日夜频并,腹痛羸弱,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十圆,温粥饮下,日三服、量儿大小临时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守中金圆

处方干姜(炮)、甘草、苍术(米泔浸)、桔梗(去芦),各等分。

炮制上件为细末。炼蜜为圆,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理中焦不和,脾胃积冷,心下虚痞,腹中疼痛,或饮酒过多,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咳嗽无时,呕吐冷痰,饮食不下,噫醋吞酸,口苦失味,怠惰嗜卧,不思饮食。又治伤寒时气,里寒外热,霍乱吐利,心腹绞疼,手足不和,身热不渴,肠鸣自利,米谷不化。又治脾胃留湿,体重节痛,面色萎黄,肌肉消瘦。常服温脾暖胃,消痰逐饮,顺三焦,进美饮食,辟风、寒、湿、冷。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食前,沸汤嚼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十补圆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巴戟(去心)、破故纸(炒)、干姜(炮)、远志(去心.姜汁浸.炒)、菟丝子(酒浸.别研)、赤石脂(煅)、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各一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二两。

炮制上为末,酒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真气虚损,下焦伤竭,脐腹强急,腰脚疼痛,亡血盗汗,遗泄白浊,大便自利,小便滑数,或三消渴疾,饮食倍常,肌肉消瘦,阳事不举,颜色枯槁。久服补五脏,行荣卫,益精髓,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至五十圆,温酒、盐汤任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驻车圆

处方阿胶(捣碎.炒如珠子.为末.以醋四升熬成膏)、当归(去芦),各十五两;黄连(去毛)三十两,干姜(炮)十两。

炮制上为细末,以阿胶膏和,并手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下痢,无问新久,及冷热脓血,肠滑里急,日夜无度,脐腹绞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食前,温米饮下,日三服。凡小儿服,圆如麻子大,更量岁数如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6、地榆散

处方地榆(炒)、干葛,各半斤;茯苓(去皮)、赤芍药,各六两;干姜(炮)二两,当归(去苗)三两,甘草(炙)四两,罂粟壳(蜜炒)十二两。

炮制上捣,罗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脾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或因肠胃乘虚为热毒所渗,下痢纯血,脐、腹?h,里急后重,口燥烦渴,小便不利,纯下鲜血;或先经下痢,不应服热药而误服热药,蕴毒不散,积于肠间,渗而成血者,并宜服之。若下痢纯白,或下紫黑血,肠滑不禁者,皆可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用温热水调下,不拘时候,小儿三岁,可服半钱,更量岁数如减与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7、小青龙汤

处方干姜(炮)、细辛(去叶)、麻黄(去节.根)、肉桂(去粗皮)、芍药、甘草(炒),各三两。五味子二两,半夏(汤洗七次.切作片)二两半。

炮制上将七味为粗末,入半夏令匀。

功能主治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咳嗽微喘。又治溢饮,身体疼重,及咳逆倚息不得安卧;或因形寒饮冷,内伤肺经,咳嗽喘急,呕吐涎沫,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8、倍术圆

处方干姜(炮)、肉桂(去粗皮),各半斤;白术一斤。

炮制上三味捣筛,蜜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五饮酒癖;一曰留饮,停水在心下;二曰饮,水在两胁下;三曰痰饮,水在胃中;四曰溢饮,水溢在膈上五脏间;五曰流饮,水在肠间,动摇有声。皆因饮酒冒寒,或饮水过多所致。此药并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温米饮下,加至三十圆,食前服,日二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9、大定心汤

处方人参、白茯苓(去皮)、茯神(去木)、远志(去心)、龙骨、干姜(炮)、当归(切焙)、甘草(炙)、白术、芍药、桂心、紫苑(去苗土)、防风、赤石脂,各二两。

功能主治治心虚中风,惊悸恍惚多忘,或梦寐惊魇,志少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匕,水二盏,入枣二枚,掰破,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夜二。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0、木香白术散

处方诃黎勒(炮.去核)、龙骨、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当归(微炒),各半两;木香、干姜(炮)、白术,各一分。

炮制上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冷痢腹痛,四肢不和,饭食减少,渐至羸瘦。

用法用量三岁小儿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枣二枚,同煎至五分,去滓,温服,食前,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1、僧伽应梦人参散

处方甘草(炙)六两,人参、桔梗(微炒)、青皮(去瓤)、白芷、干葛、白术,各三两。干姜(炮)五钱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体热头痛,及风壅痰嗽咯血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二片,枣二个,煎七分,通口进。如伤寒,入豆豉同煎热进,大有神效,不计时候。

备注一方无甘草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2、大温脾圆

处方吴茱萸(汤七次.焙)、大麦蘖(炒)、肉桂(去粗皮),各五两;甘草(炙)、桔梗、人参、干姜(炮),各三两;附子(炮.去皮.脐)、细辛(去苗),各二两;神僸(碎炒)三两一钱,枳实(麸炒)一分半。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冷气攻冲,饮食不化,心腹胀痛呕吐吞酸,痞噎不通,肠鸣泄利,水谷不分,面黄肌瘦,食减嗜卧,并皆治之。常服温脾益胃,消谷进食。如久虚痼冷,食少伤多,尤宜常服。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温酒下,米饮亦得,日三服,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3、生气汤

处方盐(炒)二两半,丁香皮一两,胡椒二钱半,丁香、檀香,各一两半。干姜(炮)、甘草(炙),各二两。

炮制上七味同捣碎,用慢火令香熟,乘热入瓷器内蜜盖覆,候冷,碾,罗作细散,密盛贮,勿令泄气味。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一切冷气攻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噫醋吞酸,痰逆呕吐,胸膈痞闷,饮食不美。又治五膈、五噎,一切气疾。常服除邪冷,生胃气。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至一钱,用沸汤点服,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4、九痛圆

处方狼毒(炙香)一两,附子(炮.去皮.脐)三两,干姜(炮)、巴豆(去皮.心膜.炒干.取霜)、人参、吴茱萸(汤洗七次),各一两。

炮制上六味为细末,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九种心痛:一、虫心痛;二、疰心痛;三、风心痛;四、悸心痛;五、食心痛;六、饮心痛;七、冷心痛;八、热心痛;九、去来心痛。又治连年流注心胸痛。并疗冷冲上气,落马堕车,瘀血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空腹温酒下一圆。卒中恶心腹胀痛,口不能言者,服二圆立瘥。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5、大已寒圆

处方荜拨、肉桂,各四斤。干姜(炮)、高良姜,各六斤。

炮制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久寒积冷,脏腑虚弱,心腹广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阳气暴衰,阴气独胜,手足厥冷;伤寒阴盛,神昏脉短,四肢怠惰,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粒,米饮汤下,食前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6、侯氏黑散

处方菊花300克 白术75克 细辛23克 茯苓23克 牡蛎23克 桔梗60克 防风75克 人参23克 矾石23克 黄芩38克 当归23克 干姜23克 芎藭23克 桂枝23克

制法上十四味,杵为散。

功能主治清肝祛风,化痰通络。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用法用量每次3~9克,用酒调服,日一服。

注意服药期间,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17、水煮木香圆

处方陈皮(去白)、甘草(炒)、青皮(去白)、木香,各一两一分;白芍药、当归(去芦),各二两;干姜(炮)一两半,诃子皮(去核)二两半,罂粟壳(去蒂.盖.蜜炒黄色)八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圆,每一两作六圆。

功能主治治一切赤白,脓血相杂,里急后重,或脏腑滑泄,日夜无度,或积寒久冷,脐腹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水一盏,煮至七分,和渣空心温服,不拘时亦可。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8、大山蓣圆

处方白术、麦门冬(去心)、白芍药、杏仁(去皮.尖.麸炒黄)、防风(去芦.叉)、川芎,各一两半;大豆黄卷(炒)、熟干地黄、肉桂(去粗皮.僸.炒)、当归(酒浸),各二两半;桔梗、白茯苓(去皮)、柴胡,各一两二钱半;干姜(炮)七钱半,甘草(炙)七两,大枣一百个(蒸熟.去皮.核),阿胶(炒)、人参,各一两七钱半;白蔹半两,山蓣七两半。

炮制上为末,炼蜜与蒸枣同和圆,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肢体沉重,骨节酸疼,心中烦悸,唇口干燥,面体少色,情思不乐,咳嗽喘乏,伤血动气,夜多异梦,盗汗失精,腰背强痛,脐腹弦急,嗜卧少起,喜惊多忘,饮食减少,肌肉瘦瘁。又治风虚,头目眩运,心神不宁,及病后气不复常,渐成劳损。久服补诸不足,愈风气百疾。常服养真气,益精补髓,活血驻颜。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温酒或米饮化下,嚼服亦得,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9、温白圆

处方川乌(炮.去皮.脐)二两半,柴胡(去芦)、桔梗、吴茱萸(汤洗七次.焙干.炒)、菖蒲、紫菀(去苗.叶及土)、黄连(去须)、干姜(炮)、肉桂(去粗皮)、茯苓(去皮)、蜀椒(去目及闭口.炒出汗)、人参、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皂荚(去皮.子.炙)、巴豆(去皮.心.膜.出油.炒.研),各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入巴豆匀,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腹积聚,久症癖块,大如杯碗,黄疸宿食,朝起呕吐,支满上气,时时腹胀,心下坚结,上来抢心,傍攻两胁。十种水病,八种痞塞,翻胃吐逆,饮食噎塞,五种淋疾,九种心痛,积年食不消化,或疟疾连年不瘥。及疗一切诸风,身体顽痹,不知痛痒,或半身不遂,或眉发堕落。及疗七十二种风,三十六种遁尸疰忤,及癫。或妇人诸疾,断续不生,带下淋沥,五邪失心,愁忧思虑,意思不乐,饮食无味,月水不调。及腹中一切诸疾,有似怀孕,连年累月,羸瘦困弊,或歌或哭,如鬼所使,但服此药,无不除愈。

用法用量每服三圆,生姜汤下,食后或临卧服,渐加至五、七圆。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0、安息活血丹

处方吴茱萸(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安息香(捣碎.入好酒研.澄去渣.银器内慢火熬成膏)、柏子仁(炒)、山茱萸(去核)、延胡索桃仁(去皮.尖.麸炒微黄色)、虎杖、当归、杜仲(去粗皮.炒)、附子(炮.去皮.脐)、木香,各二十两;泽兰(叶)、干姜(炮)、肉桂(去粗皮)、艾叶(微炒)、黄蓍(去芦)、牡丹皮,各二斤半;肉苁蓉(酒浸.焙)、厚朴(去粗皮.姜汁炙令熟),各五斤。

炮制上为细末,以前安息香膏,入白面同煮作糊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冲任不足,下焦久寒,月事不匀,或来多不断,或过期不来,或崩中去血,或带下不止,面色痿黄,肌肉瘦瘁,肢体沉重,胸胁胀满,气力衰乏,饮食减少,一切血气虚寒,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食前以温酒下,醋汤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1、牡丹煎圆

处方延胡索、缩砂仁,各半两;赤芍药、牡丹皮,各一两;山茱萸、干姜(炮),各半两;龙骨(细研水飞)、熟干地黄(酒浸)、槟榔、羌活,各二两;五味子、人参、白芷、当归(去芦.酒浸)、干山药、泽泻、续断(细者)、肉桂(去粗皮)、白茯苓、白术、附子(去皮.脐)、木香、牛膝(去苗.酒浸一宿.焙.炮,为末,炒熟),各一两;石斛(去根.酒浸)三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冲任本虚,少腹挟寒,或因产劳损,子脏风寒,搏于血气,结生瘕聚,块硬发歇,脐腹刺痛,胁肋紧张,腰膝疼重,拘挛肿满,背项强急,手足麻痹,或月水不调,或瘀滞涩闭,或崩漏带下,少腹冷疼,寒热盗汗,四肢酸痛,面色萎黄,多生僢僣,羸乏少力,心多惊悸,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至三十圆,温酒或醋汤下,空心,食前,日二服。

注意妊娠不宜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2、小独圣圆

处方巴豆(连皮称半两.去皮.心.膜.炒熟.得三钱.研),肉桂(去粗皮)一斤,础砂(研飞)一两,半夏(汤洗七次)、丁皮(舶上者)、乌梅(去核)、干姜(炮)、当归(去芦)、三棱(煨.捣碎),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入巴豆水煮面糊为圆,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饮食多伤,心腹刺痛,呕哕恶心,噎痞吞酸,干噫食臭,腹胁胀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三圆至五圆,用温水下,食后服。常服化滞气,利胸膈,止逆消食。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3、小定心汤

处方白茯苓(去皮.四两)官桂(去粗皮.三两)甘草(炙.一两)干姜(炮.一两)芍药(一两)远志(去心.一两)人参(一两)

功能主治治心气不足,风邪所乘,惊悸恍惚,梦多魇。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匕,水二盏,枣二枚,煎至一盏二分,去滓温服,日三夜一。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4、渗湿汤

处方白术(三钱)干姜(炮 一钱)白芍药(一钱)附子(炮.去皮脐.一钱)白茯苓(去皮.一钱)人参(一钱)桂枝(不见火.半钱)甘草(炙.半钱)

功能主治治坐卧湿地,或为雨露所袭,身重脚弱,关节疼痛,发热恶寒,或多汗恶风,或小便不利,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5、消饮圆

处方枳实(麸炒)半两,茯苓(去皮)、干姜(炮),各三两;白术八两。

炮制上同为细末,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疗酒癖停饮,痰水不消,满逆呕吐,目暗耳聋,胁下急痛,腹中水声。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圆,温米饮下,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6、吴茱萸汤

处方桔梗(去苗)、防风(去苗.叉)、干姜(炮)、甘草(炙)、当归(去苗.微炒)、细辛(去苗),各半两;熟干地黄三分,吴茱萸(汤洗七遍.微炒)二两。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妇人脏气本虚,宿挟风泠,胸膈满痛,呕吐恶心,饮食减少,身面虚浮,恶寒战栗,或泄痢不止,少气羸困,及因而生产,脏气暴虚,邪冷内胜,宿疾转甚,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八分,细滤去渣,热服,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7、沉附汤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二钱半)干姜(炮.二钱半)沉香(一钱二分)白术(一钱二分)炙甘草(八分)

功能主治治虚寒无阳,胃弱干呕。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食前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8、姜桂散

处方干姜、良姜,各一钱半。辣桂、木香、半夏曲、炙甘草,各一钱。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个,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9、十华散

处方五加皮、陈皮(去白)、干姜(炮)、甘草,各六两。桔梗、羌活、[黄芪]、肉桂(去粗皮)、苍术(去皮.炒),各八两八钱。附子六两,大川乌三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丈夫五劳七伤,浑身疼痛,四肢拘急,腰膝无力,脾元气虚,不思饮食,霍乱吐泻,四肢冷麻。兼解二毒伤寒,疗脚气流注肿痛,行步不得,及虚劳等患,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枣一枚,煎至六分,不拘时候,热盐酒调服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0、健步丸

处方黄柏(盐炒)40g 知母(盐炒)20g 熟地黄20g 当归10g 白芍(酒炒)15g 牛膝35g 豹骨(制)10g 龟甲(制)40g 陈皮(盐炒)7.5g 干姜5g 锁阳10g 羊肉320g

性状为棕褐色至深褐色的糊丸;气微腥,味微苦。

炮制上十二味,将羊肉洗净,剔去筋、膜、油,加黄酒40g,煮烂,与黄柏等十一味捣和,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糯米粉5~10g加适量的水调成的稀糊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1、南岳魏夫人济阴丹

处方秦艽、石斛(去根.酒浸.焙)、甘草(炙)、蚕布(烧灰)、桔梗(炒),各二两;京墨(煅.醋淬.研)、茯苓(去皮)、人参(去芦)、木香(炮)、桃仁(去皮.尖.炒),各一两;熟干地黄(洗过.酒蒸.焙)、香附(炒.去毛)、泽兰(去梗),各四两;当归(去芦)、肉桂(去粗皮)、干姜(炮)、细辛(去苗)、川芎、牡丹皮,各一两半;山药、川椒(去目.炒),各三分;苍术(米泔浸.去皮)八两,大豆黄卷(炒)半升,糯米(炒)一升。(一本.山药.川椒.,各云三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搜,每两作六圆。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气久冷无子,及数经堕胎,皆因冲任之脉虚损,胞内宿挟疾病,经水不时,暴下不止,月内再行,或前或后,或崩中漏下,三十六疾,积聚癖瘕,脐下冷痛,小便白浊,以上疾证,皆令孕育不成,以至绝嗣。治产后百病,百日内常服,除宿血,生新血,令人有孕,及生子充实。亦治男子亡血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细嚼,空心,食前,温酒、醋汤任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2、附子理中汤

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各二钱。炙甘草,一钱。

功能主治治中寒中湿,呕逆虚弱。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食前服。如血少加当归(一钱),同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3、加减人参泻心汤

处方人参6克 黄连4.5克 枳实3克 干姜4.5克 生姜6克 牡蛎6克

功能主治治疟伤胃阳,气逆不降,热劫胃液,不饥不饱,不食不便,渴不欲饮,味变酸浊。

用法用量用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处方34、金粟汤

处方陈皮(去白)一两一分,车前子(炒)四两,干姜(炮)二两,甘草(炒)、罂粟壳(去瓤.蒂.蜜炒),各半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室女、小儿一切下痢,无问新久,冷热不调,日夜无度,脐腹绞痛即痢,肢体困倦,小便闭涩,不思饮食,渐加羸瘦。又治伤生冷,脾胃怯弱,饮食不消,腹胀雷鸣,泄泻不止,连月不瘥,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水一盏,枣一个,生姜二片,煎至七分,空心食前稍热服,或饭饮调下亦得。

注意忌生冷、油腻、鱼腥、酱等。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5、酒浸药仙方

处方甘菊花、防风(去芦)、羌活、杜仲、牡蛎、瓜娄根、牡丹皮、紫苑、菖蒲、人参、白蒺藜、牛旁子、枸杞子,各半两。白花蛇、桔梗、白术、山茱萸(去核)、白茯苓、晚蚕沙(炒)、官桂、远志(去心)、牛膝,各二钱。虎胫骨、牛旁根、干姜、熟地黄、栢子仁、狗脊(去毛.焙)、天雄(炮去皮)、萆薢、蛇床子、附子、肉苁蓉、菟丝子、续断、芍药(去皮)、石斛,各三钱。

炮制上并要川广好者,依方拣择为粗末,用新绢袋盛药,用新小瓮儿一个,方药在内,以灰酒二斗,将将药浸之,密封其口。春夏浸二七日,秋冬浸三七日开瓮。

功能主治凡患风疾,四肢不举,不问男子妇人小儿,骨节疼痛,四肢浮肿,眼目昏暗,半身不遂,言语蹇涩,口眼歪斜,中风失音,并治之。

用法用量早晨临午晚三时,令病人自取冷酒三盏,依时服之。每服不过一盏,不多服,亦不可添减,乱开酒瓮。久病服者不过一月,近者十日,轻者五日见效。

备注服之三日,举手梳头,七日渐舒,十日行步,半月遍身依旧,觉得轻健,眼目更明,大有神效治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6、备急五嗽圆

处方肉桂(去粗皮)、干姜(炮)、皂荚(去皮.子.炙黄),各等分。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五种咳嗽,一曰上气嗽;二曰饮嗽;三曰躁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皆由肺受风寒,气不宣通所致。无问久新轻重,以至食饮不下,语声不出,坐卧不安,昼夜不止,面目浮肿,胸胁引痛,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圆,温酒下,米饮亦得,食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7、参苓壮脾圆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去皮)、肉桂(去粗皮.不见火)、缩砂(去皮)、干姜、胡椒、麦蘖(微炒)、神僸、山药、白扁豆(炒),各等分。

炮制为末,炼蜜为圆,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心腹刺痛,反胃吐食,口苦吞酸,胸满短气,肢体怠惰,面色萎黄,及中焦痞,不任攻击,脏腑虚寒,不受峻补,或因病气衰,食不复常,禀受怯弱,不能饮食,及久病泄痢,肠胃虚滑,并宜服之。常服育神养气,和补脾胃,进美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细嚼,白汤送下,温酒亦得,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8、温中化痰圆

处方青皮(去白)、良姜(去芦.炒)、干姜(炒)、陈皮(去白),各五两。

炮制上为细末,醋打面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停痰留饮,胸膈满闷,头眩目运,好卧减食,咳嗽呕吐,气短恶心。或饮酒过多,或引饮无度,或过伤生冷,痰涎并多,呕哕恶心,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五十粒,汤饮任下,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9、四逆汤

处方附子(制)300g 干姜200g 炙甘草300g

性状为棕黄色的液体;气香,味甜、辛。

炮制以上三味,附子、甘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干姜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另器保存,姜渣再加水煎煮1小时,煎液与蒸馏分离挥发油的溶液合并,滤过,再与附子、甘草的煎液合并,浓缩至约400ml,放冷,加乙醇1200ml,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减压浓缩成稠膏状,加水适量稀释,冷藏24小时,滤过,加单糖浆300ml、防腐剂适量与上述挥发油,加水至1000ml,搅匀,灌封,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用于阳虚欲脱,冷汗自出,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或遵医嘱。

规格每支装10ml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0、人参丁香散

处方白芍药半斤,当归(去芦)、丁香、丁皮、肉桂(去粗皮)、蓬莪、人参,各二两;干姜(炮)、茯苓(去皮)、香附(炒)、白术、甘草(炒)、山药,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呕吐不已,粥饮汤药不下。凡呕吐之病,皆因三焦不调,脾胃虚弱,冷热失和,邪正相干,清浊不分,阴阳错乱,停痰留饮,不能运化,胸膈痞满,呕逆恶心,腹胁胀痛,短气噎闷,咳呕痰水,噫醋吞酸,不思饮食,渐至羸瘦。及疗女人妊娠阻病,心中烦愦,头目眩重,憎闻食气,呕吐烦闷,颠倒不安,四肢困弱,不自胜持,多卧少起。又治久病羸弱,脾胃虚极,中满呕逆,全不入食,并宜服之。常服和脾胃,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空心,食前温服。小儿二岁可服半钱,水五分盏,生姜一片,同煎四分已下温服,更宜量岁数加减与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1、和中散

处方厚朴(去皮.姜炙)六两,白术三两,干姜(炮)、甘草(炙),各二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不和,呕逆恶心,冷热不调,减食泄泻,腹痛肠鸣,少力嗜卧。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水八分盏,生姜二片,煎六分,去滓,稍热服,乳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2、小白薇圆

处方覆盆子(去梗)、菖蒲(微炒),各三分;白龙骨、熟干地黄、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白薇(去苗),各一两;蛇床子(炒)、干姜(炮)、细辛(去苗)、当归(去芦.微炒)、车前子、川芎,各半两;远志(去心)、桃仁(去皮.尖.麸炒黄)、白茯苓(去皮)、人参、卷柏(去根)、白芷、肉桂(去粗皮),各三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冲任虚损,子脏受寒,久无子息,及断续不产,此因上热下冷,百病滋生;或月水崩下,带漏五色,腰腹疼重,面黄肌瘦,或因产乳不能将护,登厕太早,或久坐湿地,并冷风从下入,血脏既虚,风邪内乘;或月水当行,失于调摄,伤动胞络,阴阳不和,上焦虚阳壅燥,下脏邪冷结伏。致使胎孕不成,冷极伤败,月水不匀,饮食减少,夜多盗汗,面生僢僣,齿摇发落,脚膝疼重,举动少力,并宜服之。常服壮筋骨,益血气,暖下脏,除风冷,令人有子。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温酒或米饮下,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3、大桃花汤

处方赤石脂 干姜 当归 龙骨 牡蛎各9克 附子6克 白术10克 甘草 芍药各3克 人参4.5克

制法上十味,哎咀。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涩肠止泻。主久痢不愈,气血虚弱,腹痛隐隐,面色苍白,舌淡,脉沉细者。

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术,取900毫升,纳诸药,煮取200毫升,分三次服。有脓者,加厚朴9克,呕者,加橘皮9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处方44、广顺散

处方甘草(三两半.炙)肉桂(去麄皮.一两)干姜(炮.一两)紫苏叶(半两)乌梅肉(焙干.一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中暑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冷水调下。沸汤调服,亦得。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45、反魂丹

处方当归(酒浸.切.焙.微炒)、乌犀(镑),各二两;干姜(炮)、枳壳(去瓤.麸炒)、白术(泔浸一宿.微炒)、人参(去芦)、木香(不见火)、茯苓(去皮)、丁香(不见火)、厚朴(去皮.姜汁炙熟)、天竺黄(细研)、败龟(酒.醋涂.炙黄)、蔓荆子(去白)、桑螵(微炒)、何首乌(泔浸一宿.煮过.切.焙)、白芷、虎骨(酒.醋炙令黄)、晚蚕蛾(微炒),各三分;缩砂仁、麻黄(去根.节)、麝香(别研)、羌活(去芦)、羚羊角(镑)、半夏(汤洗七次.姜汁浸三宿.焙干.炒黄)、川乌头(烧令通红.留烟少许.入坑以盏盖.新土围.食倾)、防风(去芦)、白花蛇(酒浸一宿.炙令熟.去皮.骨.用肉)、白僵蚕(去丝.嘴.微炒)、槟榔、白附子(微炮)、天南星(汤洗.生姜自然汁煮软.切.焙.炒黄)、藿香(叶.去土)、阿胶(碎炒.微炙)、肉桂(去粗皮)、细辛(去苗)、陈皮(去瓤.微炒)、槐胶、乌蛇(酒浸一宿.炙熟.取肉用)、沉香(不见火)、乾蝎(微炙)、独活(去苗)、天麻(酒洗.切.焙),各一两;朱砂(细研水飞)、石斛(去根)、雄黄(细研水飞)、肉豆蔻(去壳.微炒)、牛黄(别研)、龙脑(别研)、水银、附子(水浸後.炮.去皮.脐)、蝉壳(去土.微炒)、川芎,各半两;乌鸦一个(去嘴.翅.足),腻粉(别研)一分,狐肝三具(腊月采取同乌鸦一个.入新瓮内.以瓦盆盖头.用泥固济.炭火一斤.烧令通赤烟尽出.候冷.研细用),硫黄(研细.用瓷盏盛.慢火养成汁.入水银.急炒如青泥.成砂再研)半两,金箔二十片(为衣)。

炮制上如法修事,捣研令细,炼白蜜合和,入酥,再捣三、五千下,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诸风癫,潮发,口眼相引,项背强直,牙关紧急,目睛上视,及诸病久虚,变生虚风,多睡昏困,荏苒不解,速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一岁儿一圆,温薄荷自然汁化下,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6、法制清气化痰丸

处方半夏 南星(去皮、尖)白矾 皂角 干姜各120克上药先将白矾等三味用水1.25升,煎取750毫升,却入半夏二味,浸二日,再煮至半夏、南星无白点为度,晒干。陈皮 青皮 紫苏子 萝卜子(炒,另研)杏仁(去皮、尖,炒,研)葛根 神曲(炒)麦蘖(炒)山楂 子香附子

制法上药为末,蒸饼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顺气快脾,化痰消食。主咳嗽,胸满痰盛。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临卧茶、汤任下。

注意脾胃虚者忌用。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五

处方47、胡椒理中圆

处方款冬花(去梗)、胡椒、甘草(炙)、荜拨、良姜、细辛(去苗)、陈皮(去白)、干姜,各四两;白术五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胃虚寒,气不宣通,咳嗽喘急,逆气虚痞,胸膈噎闷,腹胁满痛,迫塞短气,不能饮食,呕吐痰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至五十圆,温汤下,温酒、米饮亦得,不拘时候,日二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8、龟柏姜栀丸

处方龟版90克 黄柏30克 干姜(炒)3克 栀子7.5克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治赤白带下,或时腹痛。

用法用量用白汤送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49、回生神膏

处方牡蛎(煅粉)、干姜(炮)各一钱。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女阴毒伤寒外接法。

用法用量男病用女唾调手内,擦热紧掩二卵上,得汗出愈;女病用男唾调手内,擦热紧掩二乳上,得汗出愈。

备注卵与乳,男女之根蒂,坎离之分也,阴证大小便不通,及诸杂证阴候大小便不通者,并宜此外治法。数日不通为急,非急者勿用。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0、人参顺气散

处方干姜、人参,各一两。川芎、甘草(炙)、苦梗(去芦)、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白术、陈皮(洗.去白)、白芷、麻黄(去节),各四两。干葛(去粗皮)三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风虚气弱,荣卫不和,肢节疼痛,身体沉重,头目旋晕,肩背拘急,手足冷麻,半身不遂,口眼斜,痰涎不利,言语蹇涩;或脾胃不和,心腹刺痛,胸膈痞满,倦怠少力,霍乱转筋,吐泻不止,胎前产后,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薄荷五、七叶,同煎八分,不拘时。如伤风感冷,头疼腰重,咳嗽鼻塞,加葱白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1、人参煮散

处方人参四两,青皮(去白)十二两,甘草(炙)十两,干姜(炮)六两、三棱(煨.捣碎)十二两,芍药一斤,丁皮六两,茯苓(去皮)、苍术(去皮),各半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气滞,心腹胀痛,不思饮食,宿寒留饮,停积不消;或因饮冷过度,内伤脾气,呕吐痰逆,寒热往来,或时汗出。又治肠胃冷湿,泄泻注下,水谷不分,腹中雷鸣,胁肋虚满。兼疗伤寒阴盛,四肢逆冷。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五片,枣三个,同煎至七分,食前,空心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2、新法半夏汤

处方陈皮(去白)、神僸(炒),各四两。草果(煨.去皮)、半夏僸(炒),各二两三钱。干姜(炮)四两,丁皮、木香、白茯苓,各七钱半。甘草四钱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气滞,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刺痛,胁肋膨胀,呕吐痰水,噫气吞酸,中酒吐酒,逆恶心,头痛烦渴,倦怠嗜卧,不思饮食。常服温中破痰,开胃健脾,消酒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盐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3、益智汤

处方益智仁四斤半,京三棱(煨)一斤半,干姜(炮)三两,青皮、蓬莪、陈皮,各十二两;甘草(炒)十五斤,盐(炒)十六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冷气,呕逆恶心,脐腹胁肋,胀满刺痛,胸膈痞闷,饮食减少。常服顺气宽中,消宿冷,调脾胃。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4、半夏泻心汤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二钱),人参(去芦)、甘草(炙)、干姜(炮)、黄芩,各一钱半。黄连(一钱)。

功能主治治心下痞满而不痛干呕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5、大定心丸

处方人参 桂心各90克 白术 防己 茯苓 干姜 防风 大黄 茯神 桔梗 白蔹各30克 牛膝1.2克 远志60克(去心)银屑7.5克

制法上十四味,捣细过筛,用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恍惚惊悸,心神不安,语言喜忘,胸胁满闷,不得饮食。

用法用量先食服5丸,一日三次。不知则稍稍增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葱、酢物、猪肉、桃、李、雀肉。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五引《深师方》

处方56、红圆子

处方京三棱(浸软.切片)、蓬莪术、青橘皮、陈皮(去白),各五斤。干姜(炮)、胡椒,各三斤。

炮制上为细末,用醋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矾红为衣。

功能主治治丈夫脾积气滞,胸膈满闷,面黄腹胀,四肢无力,酒积不食,干呕不止,背胛连心胸及两乳痛,妇人脾血积气,诸般血症气块,及小儿食积,骨瘦面黄,肚胀气急,不嗜饮食,渐成脾劳,不拘老少,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粒,食后,姜汤下。小儿临时加减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7、金露圆

处方生干地黄(焙)、贝母(去心)、紫菀(洗.去苗.焙)、柴胡(去芦.焙)、干姜(炮)、桂心(不见火)、人参(洗.去芦.切.焙)、防风(去芦.焙)、枳壳(汤浸.去瓤.麸炒)、蜀椒(去目.炒出汗)、桔梗(洗.去芦.焙)、吴茱萸(汤浸七遍)、甘草(炙)、川芎(洗.去芦.焙)、菖蒲(米泔浸一宿)、白茯苓(去黑皮.焙)、厚朴(去粗皮.姜汁制)、鳖甲(米醋炙黄)、甘松(净洗),各一两。草乌头(炮)、黄连(洗.焙),各二两。巴豆(去心、膜,用醋煮三十沸,焙干,取一两,不去油,煮时须亲自数三十沸,便倾出焙干,若沸过则药无力。一方用甘遂)

来源依林巢先生方,天宝七年内王元览进。

炮制上为细末,以面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腹内积聚症块,久患大如杯及黄瘦宿水,朝暮咳嗽,积年冷气,时复腹下盘痛绞结,冲心及两胁,彻背连心,痛气不息,气绕脐下,状如虫咬不可忍。又治十种水气,反胃吐食呕逆,饮食多噎,五般痔俈,气走注风,有似虫行,手足烦热,夜卧不安,睡语无度。又治小儿惊疳,妇人五邪,梦与鬼交,沉重不思饮食,昏昏如梦,不晓人事,欲死俱多,或歌或哭不定,月候不调,心中如狂,身体羸瘦,莫辨其状。但服此药,万无失一,是病皆疗,更不细述。

用法用量每服五圆,小儿两圆。心中痰患,姜汤下。心痛酸,石榴皮汤下。口疮,蜜汤下。头痛,石膏汤葱茶下。一切脾气,橘皮汤下,水泻、气泻,煮陈皮饮下。赤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赤白痢,甘草干姜汤下。胸膈噎闷,通草汤下。妇人血气,当归酒下,如不饮酒,当归煎汤下亦得。疝气、岚气、小肠气及下坠,附子汤下。常服及应急诸般疾患,只米饮、茶、酒、熟水任下。伤冷腹痛,酒食所伤,酒疸、黄疸,结气痞塞,鹤膝,并用盐汤、盐酒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8、补经固真汤

处方白葵花(去萼,研烂)1。2克 甘草(炙)郁李仁(去皮、尖,研泥)柴胡各3克 干姜(细末)人参各6克 生黄芩(细研)3克 陈皮(留皮)1.5克

功能主治主妇人始病血崩,日久血少,复亡其阳,白带下流不止,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上药除黄芩外,以水450毫升,煎至260毫升,再入黄芩,同煎至150毫升,去滓,早晨空腹时热服,少时以早饭压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59、厚朴散

处方苍术(米泔浸一宿.去黑皮.焙)、厚朴(去皮.姜汁炙)、陈皮(去白),各一两;干姜(炮)三分,甘草(炙)半两。

炮制上件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外感风冷,壮热憎寒,头痛体重,中寒气逆,呕吐恶心,或手足厥冷,及脾胃不和,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三岁小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钱二片,枣子一枚,同煎至五分,滤去滓,热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60、烧脾散

处方赤芍药、干姜(炮),各六两半。良姜(油炒)十两,甘草(炙)四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久寒积冷,心气脾痛,冷痰翻胃,脐腹刺痛,呕吐恶心,不思饮食,及疗妇人血气攻刺,腹胁撮痛,服之立效。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白汤点下,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