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干姜的处方(四十三)

浏览

干姜,辛、热。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小编整理出含有干姜的处方共408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2521~2580共60个。

处方1、八味回阳饮

别名回阳饮

处方人参(无者,以蜜炒黄耆1两代之),附子2-3钱,干姜(炒)2-3钱,当归身3钱(如泄泻者,或血热动血者,去之),熟地数钱或1-2两,甘草(炙)1钱,白术3-4钱,黄耆(蜜炒)3钱。

功能主治伤寒脉虚将绝,阴阳将脱。白喉,其痛甚,其无白色处,色紫红,脉沉紧者。

用法用量回阳饮(《喉科种福》卷五)。如泄泻者,加乌梅2个;虚火上浮者,加茯苓2钱、麦冬1钱:如肝滞而胁胀痛者,加肉桂钱半。

各家论述《喉科种福》:此为阴盛格阳于上之证,宜回阳饮,热药凉用。按其用姜、附、归、地也,回阳子肾以温中;其用参、耆、术、草也,暖气于肺以达外。服后如发战下利,则加倍再服,惟归、地不可再加,以归、地为阴药故也。

摘录《会约》卷三

处方2、贝母丸

别名千金丸

处方贝母(煨微黄)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秦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1分,干姜(炮裂,锉)1分,桂心1分,粳米1分,石膏(细研)1分,黄芩1分,大豆黄卷1分,石斛(去根,锉)1分,当归半两(锉,微炒),大麻仁3分。

制法上为末,用枣肉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妇女横产,或颠倒,胞衣不出,伤毁不下,产后余病,汗出,烦满不止,少气逆满。

用法用量千金丸(《普济方》卷三五七)。

摘录《圣惠》卷七十七

处方3、补肺汤

处方五味子3两,干姜2两,款冬花2两,桂心1尺,麦门冬1升(去心),大枣100枚(擘),粳米2合,桑根白皮1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肺胃虚寒咳嗽。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先煮枣并桑白皮、粳米5沸,后纳诸药煮取3升,分3次服。

注意忌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引《深师方》

处方4、含化桂心丸

处方桂心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甘草1分(炙微赤,锉),干姜1分(炮裂,锉),百合1分,麦门冬半两(去心,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羊枣大。

功能主治咳嗽,咽喉干燥,语无声音。

用法用量每以缩裹1丸,徐徐含咽津,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5、白通加猪胆汁汤

处方熟附子2钱,干姜8分,焦术2钱,茯苓2钱,炙甘草2钱,葱2茎(去尖白)。

功能主治产后类中风痉症。

用法用量入猪胆汁3匙冲服。

摘录《胎产秘书》卷三

处方6、白术饮

处方白术(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高良姜(炮)1两,桂(去粗皮)1两,人参1两,干姜(炮)1两,藿香(去梗)1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伏阴气,胸膈妨闷,吐逆不定,手足厥冷。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白术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处方7、当归汤

处方当归5分,茯苓5分,黄耆4分,紫菀4分,高良姜6分,干姜6分,肉苁蓉3分,鹿茸3分,桂心3分,昆布3分,橘皮3分,甘草2两,桃仁100个,地骨皮1升,法曲1升,大麦糵1升,乌头1两,大枣40个。

功能主治虚冷腹痛,不下饮食,食复不消,胪胀。

用法用量以水1斗5升,煮取4升2合,分为5服。下利,加赤石脂、龙骨各3分;渴加麦门冬1升。

摘录《千金》卷十三

处方8、白石英散

处方白石英1两,五味子1两,麦门冬3分,干姜半两,白茯苓1两,附子1两,甘草半两,桂1两,阿胶1两,人参1两,陈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补肺。主肺气虚,恶寒,咳嗽,鼻有清涕,息气微,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一

处方9、加味理中丸

处方人参1两,白术(土炒)1两,干姜(汤泡,炒黑)1两,神曲(炒)1两,麦芽8钱,砂仁(炒)8钱,陈皮(去白)1两,香附(醋炒)1两,甘草(炙)6钱。

制法上为末,神曲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胎前产后,脾胃虚惫,饮食不进,呕吐泄泻,心腹疼痛,体虚有汗。

用法用量每服80丸,空心米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处方10、沉香化气丸

处方香附(炙)60两,青皮(炒)30两,三棱(炒)30两,木香15两,良姜3两7钱5分,丁香7两5钱,白豆蔻15两,九菖蒲30两,山楂(炒)30两,橘皮120两,黑丑(炒)120两,枳实(炒)60两,莪术(炙)30两,沉香15两,官桂7两5钱,砂仁30两,南星(炙)30两,茯苓30两,莱菔子(炒)30两,苍术(炒)30两,山药30两,苏叶30两,法半夏15两,干姜3两7钱5分,草果仁15两,厚朴(炙)30两,槟榔30两,神曲(炒)30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顺气宽中,和胃化滞。主气逆胸满,肠胃积滞,脾胃虚寒,两胁胀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11、白头翁丸

处方白头翁1两,黄丹2两(并白头翁入铁瓶内烧令通赤),干姜1两(炮裂,锉),莨菪子半升(以水淘去浮者,煮令芽出,晒干,炒令黄黑色),白矾2两(烧令汁尽)。

制法上为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休息痢,日夜不止,腹内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12、当归汤

处方当归(切,焙)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阿胶(炙燥)1两,芍药(炒)1两,甘草(炙,锉)半两,黑豆(炒)1合,干姜(炮)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乌梅(去核,炒)2两。

制法上细锉。

功能主治赤白痢,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取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处方13、龙骨汤

处方龙骨1两,当归(切,焙)1两,干姜(炮裂)1两,甘草(微炙)1两,人参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霍乱后虚冷腹痛,下利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热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处方14、白术散

处方白术1两,白芷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令焦)半两,苍术(米泔浸1宿,锉,焙)半两,防风(去叉)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人参半两,陈橘皮(去白,焙)半两,干姜(炮)半两,高良姜(炮)半两,吴茱萸(汤洗3遍,焙干)1两,柴胡(去苗)1两,蜀椒(去合口并目,炒出汗)1两,芎藭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白芜荑1两,缩砂(去皮)1两,附子2枚(炮裂,去皮脐),沉香(锉)1分,丁香1分,当归(炙,锉)1分,木香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冷劳,大便滑泄,食饮不美,有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猪肝3两,批开,入葱白,盐各少许,掺药在内,湿纸要,慢火煨香熟为度,空心,食前米饮嚼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处方15、红丸子

处方蓬莪术5斤,荆三棱5斤(水浸软,切片),橘皮5斤(拣净),青皮5斤,胡椒3斤,干姜3斤(炮),阿魏3斤,矾红。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矾红为衣。

功能主治破症消瘕。主脾积气滞,胃膈满闷,面黄腹胀,四肢无力,酒积不食,或大病之后,谷食难化,及中脘停酸,脾寒疟疾,脾疼作楚,酒疸、谷疸,遍身皆黄,两胁引乳作痛,酒积、食积,时或干呕;妇人脾血积气,诸般血症气瘕,经血不调,或过时不来,寒热往来;产后败血上攻,迷乱心神,状如癫痫;妊娠恶阻,呕吐,全不纳食;小儿食积,骨瘦面黄、渐成脾劳。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兰台轨范》引作“红丸”。

摘录《易简方》

处方16、导源煎

处方党参1钱5分,白术1钱5分,桔梗2钱,防风7分,荆芥5分,薄荷5分,干姜(炮)5分(或加蜜附子5分)。

功能主治喉痹肿痛不能言者。

用法用量水2钟,煎7分,候凉饮之,徐徐咽下。

摘录《喉科紫珍集》卷上

处方17、二姜丸

处方良姜1两,干姜1两,青皮1两,陈皮1两,半夏1两。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胃破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八

处方18、白术理中汤

处方茯苓、白术、甘草(炙)、干姜各等分。

功能主治脏中积冷,立夏后泄泻时作,或小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4钱,水煎服。寒甚,加附子;腹痛,加芍药;肾气动,去术,加桂。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一

处方19、加减调中饮

别名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白术、山楂、神曲、枳实、草果、黄连、干姜。

功能主治食积类伤寒,头疼,发热恶寒,气口脉紧盛,但身不痛。

用法用量加味平胃散(《玉案》卷二)。本方方名,《医学入门》引作“平胃散”。腹中痛,加桃仁;痛甚大便实热,加大黄下之,去山楂、草果、神曲、干姜;心中兀兀欲吐者,与干霍乱同,吐法用滚水1碗,入盐1撮,皂荚末5分探吐。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

处方20、半夏干姜汤

处方半夏、甘草、干姜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干呕,吐涎沫。

用法用量每取方寸匕,浆水煎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五

处方21、当归汤

处方当归(切,焙)3分,人参3分,干姜(炮)3分,木香3分,桃白皮(炙,锉)半两,槐白皮(炙,锉)半两,丁香半两,阿胶半两(炒燥),甘草(炙,锉)半两,龙骨1两,黄连(去须)1两,麝香(研)1分。

制法上将前十一味为粗末,与麝香和匀。

功能主治小儿久患疳痢。

用法用量1-2岁儿,每用半钱匕,水1小盏,煎至4分,去滓,分2次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处方22、半夏散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黄芩3分,人参3分(去芦头),干姜3分(炮裂,锉),黄连3分(去须,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不经发汗后成狐惑,下利,腹中愊坚,干呕肠鸣。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23、甘草散

处方甘草(锉,生用)1两,白术1两,阿胶(捣碎,炒令黄燥)1两,干姜(炮裂,锉)1两,黄芩1两,伏龙肝1合。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卒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七

处方24、白术散

处方白术1两(锉,炒),木香半两,青橘皮(去白,焙)半两,丁香1两,麦糵(炒)1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半两,槟榔半两,干姜1分(炮裂)。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呕逆,不下饮食,胸膈痞闷。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入盐少许,沸汤点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处方25、白术汤

处方白术(锉)1两,木瓜(去瓤,切,焙)1两,人参1两,甘草(炙)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中恶,霍乱吐利,手足麻痹或转筋。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擘),同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处方26、龙虎丹

处方黑牵牛(爁)2两,藿香叶(生)2两,天麻(去苗)2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微炒)2两,硫黄(结沙)2两,天竺黄(生研)2两,细辛(去苗,洗)2两,半夏(汤洗7次,生姜汁制)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何首乌(去粗皮)2两,羌活(去苗,洗焙)2两,独活(去苗)2两,柴胡(去苗)2两,川芎(洗)2两,桔梗(生)2两,寒水石(烧通赤,研飞)1斤,茴香(淘去土,焙)5两,甘松(洗去土,焙)5两,肉桂(去粗皮)5两,五灵脂(生)5两,白芷(生)5两,菊花(去土)5两,川乌(炮,去皮脐)5两,白僵蚕(去丝嘴,炒)5两,缩砂仁(生)5两,牙消(研)1两,木香(生)1两,水银(与硫黄用慢火结成沙子)1两,雄黄(研飞)1两,麝香(研)1两,地龙(去土,爁)3两,白干姜(炮)3两,朱砂(研飞)3两,白蒺藜(爁)3两,防风(去苗)3两,乌蛇(酒浸,炙,去皮骨)8两,龙脑(研)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丈夫妇人新得、久患急、缓风,半身不遂,手脚筋衰,及风毒攻注,遍身疮疥,头风多饶白屑,毒风面上生疮,刺风状如针刺,痫风急倒作声,顽风不认痛痒,疬风颈生斑驳,暗风头旋眼黑,隳风面生赤点,肝风鼻闷眼瞤,偏风口眼喎[音 wāi]斜,节风肢节断续,脾风心多呕逆,酒风行步不前,肺风鼻塞项疼,胆风令人不睡,气风肉似虫行,肾风耳内蝉鸣,阴间湿痒。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薄荷酒嚼下,日1次,重即2次。产后惊风,乱道见物,朱砂酒磨下;产后身多虚肿,血风,频增昏沉,身如针刺,发随梳落,面黄心逆,并煎当归酒嚼下,日2次;若治伤寒,炒葱、豉,酒嚼下1-2服,盖覆出汗立愈;小儿惊风,薄荷酒化下少许;大人急风,口噤失音等,薄荷酒化灌之。常服茶、酒任下,不拘时候。

摘录《局方》卷一

处方27、八味厚朴丸

别名厚朴丸、厚朴煎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令紫)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诃黎勒(取肉,生用)1两,桂(去粗皮,取肉)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细末,拌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开胃进食。主脾胃虚,冷气上攻胸膈,三焦不调,不思饮食,及饮食不消,肌瘦少力。

用法用量厚朴丸(原书卷四十七)、厚朴煎(《鸡峰》卷十三)。本方以醋糊为丸,名“烧胃丸”(见《普济方》)。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28、防葵丸

处方防葵3分,芎䓖半两,赤茯苓3分,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木香半两,川大黄2两(锉,微炒),当归半两(锉,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桂心半两,细辛半两,桔梗半两(去芦头),京三棱3分(微煨,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癖气。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29、加减寿脾煎

处方党参4钱,白术3钱,当归2钱,山药2钱,干姜(炮)2钱,莲肉2钱,苍术2钱,白芷2钱,焦艾3钱。

功能主治健脾升阳,温化寒湿。主脾阳不运,寒湿下注,带下色黑质薄,月经后期,色淡质清,所下经带有清冷感,面色萎黄无华,或四肢浮肿,气短神疲,手足不温,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30、龙骨汤

处方龙骨3两,牡蛎3两(煅),乌梅肉1两,熟艾1两,白头翁1两,干姜1两,女萎2两,黄连2两,当归2两,甘草6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白滞下,昼夜无复数。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3升2合。分服,日3夜1,断便止。

注意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古今录验》

处方31、白术丸

处方白术1两,黄耆1两(锉),牡蛎1两(烧为粉),人参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木香1两,当归1两(锉,微炒),赤芍药3分,桂心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防葵半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紫菀半两(去苗),槟榔1两,桔梗半两(去芦头),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聚,宿食不消,腹胁下妨闷,四肢羸瘦,骨节酸疼,多有盗汗,血臌。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于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32、加味五积散

处方当归8分,川芎8分,白芍(酒炒)8分,陈皮8分,半夏(姜炒)8分,苍术(米泔浸)8分,茯苓(去皮)8分,厚朴(姜汁炒)8分,羌活8分,独活8分,枳壳(麸炒)8分,桔梗8分,白芷8分,干姜5分,肉桂5分,麻黄5分,甘草5分,穿山甲(随所痛取甲,烧灰)1钱。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四肢骨节疼痛,因于虚寒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枚,麝香少许,水煎,温服。

摘录《回春》卷五

处方33、建中散

处方青州枣1斤,厚朴(姜汁制)1斤,干姜(炮)5两,半夏(汤洗去滑)5两,甘草5两,陈皮(去白)8两(上6味,用水3斗,煮令水尽,焙干),草豆蔻(去皮)1两,人参1两,藿香1两,诃子(炮,取皮)1两,白茯苓(去皮)1两,白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中脘气滞,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刺痛,胁肋膨胀,呕吐痰逆,噫气吞酸,肠鸣泄利,水谷不化,肢体倦怠,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证治要诀类方》。引作“建中汤”。

摘录《局方》卷三

处方34、归术保产汤

处方当归(酒洗)1钱5分,川芎1钱,白芍(酒洗)1钱,熟地黄(酒蒸)1钱,白术(去芦,炒)1钱,甘草(炙)3分,白茯苓(去皮)1钱,陈皮8分,干姜(炒黑)8分,香附米(重便炒)1钱。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大补气血。主产后气血虚损,脾胃怯弱,或恶露不行,或去血过多,或饮食失节,或怒气相冲,以致发热恶寒,自汗口干,心烦喘急,心腹疼痛,头眩眼黑,耳鸣,及不语昏愦,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温服。气虚,加人参7分;去血过多,倍芎、归、干姜;胸膈胀满,加枳实(麸炒)、砂仁、厚朴(姜炒)、山楂肉;两胁肋痛,加青皮、上肉桂;小腹阵疼,加元胡索、桃仁、红花、苏木,甚者加三棱、莪术(俱煨醋炒);有汗,加黄耆(蜜水炒)、酸枣仁(炒);口干苦,加麦门冬(去心);身不发热,小腹痛不可忍,用桃仁(去皮捣烂)5钱、韭菜汁和酒送下;恶露不行、加益母、牡丹皮、桃仁,入童便同酒服;吐痰,加半夏、贝母;咳嗽不止,加北五味、桑白皮;气恼,加乌药;昏愦,口噤不语,加荆芥穗。

摘录《寿世保元》卷七

处方35、龙骨汤

别名龙骨散

处方龙骨4分,甘草(炙)4分,黄连4分,当归1分,干姜1分。

功能主治小儿下利不住,腹痛。

用法用量龙骨散(《圣惠》卷九十三)。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婴孺方》

处方36、二姜汤

处方干姜1两(炮),良姜1两(生)。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疟疾;脓血泻利。

用法用量每服2钱,热醋调下。如治疟疾,未发前服;又治泻痢,不拘时候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烟霞圣效方》

处方37、艾附丸

处方艾叶(同香附、醋煮)1斤,香附1斤,当归2两,白芍2两,川芎2两,熟地2两,干姜1两,吴茱萸1两,木香1两,白芷1两,琥珀5钱。

制法上为末,酒煮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疼。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酒送下。寒,加附子。

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四

处方38、白通汤

处方干姜2两,附子(生用)2两。

功能主治伤寒发热,大便自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2盏,煎6分,去滓温服。

摘录《易简》

处方39、半夏散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黄芩1两,百合3两,干姜半两(炮裂,锉),黄连1两(去须微炒),甘草1两(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百合病,下利不止,心中愊坚而呕。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个,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频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40、巴豆丸

处方巴豆1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川大黄半两(锉,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木香半两,蓬莪术半两。

制法上为末,入巴豆,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暴症,气攻心腹,胀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41、防风丸

处方防风1两半,桔梗30铢,人参1两,菖蒲18铢,半夏18铢,丹参18铢,厚朴18铢,干姜18铢,紫菀18铢,杜衡18铢,秦艽半两,白蔹半两,牛膝半两,沙参半两。

制法上为末,白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产后劳损,无子,阴中冷汁溢出。子门闭,积年不愈,身体寒冷。

用法用量每食后服15丸,日3次。不知,增至20丸,有妊止。服药后7日,方合阴阳。

摘录方出《千金》卷三,名见《普济方》卷三五二

处方42、半夏干姜汤

处方干姜、桂枝、半夏、苍术、生姜各等分。

功能主治心胃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疝气证治论》

处方43、补脾散

处方肉豆蔻1两,肉桂1两,白术1两,诃子1两,人参1两,附子1两,白茯苓1两,厚朴1两,干姜半两,丁香半两,沉香半两,甘草半两,藿香叶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虚冷,不思饮食,心胸满闷,多倦乏力,肌肤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2个,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处方44、防风散

处方防风1两(去叉),龙骨1两,远志1两,铁精(别研)1两,紫石英2两(别研),丹砂(别研)2两,熟干地黄(洗,切,焙)2两,人参2两半,干姜1两(炮),细辛1两(去苗叶),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

制法上除别研外,为末,再和匀。

功能主治定心。主中风惊悸,心虚恍惚,言语失常,或瞋或怒,志意不乐。

用法用量每服1钱许,加至2钱,煮取枣汤调下。如风热盛者,去干姜,加玄参1两。

摘录《普济方》卷一○二

处方45、加减补中和疟饮

处方人参1钱,甜于术5钱,黄耆3钱(蜜炙),当归3钱,炙甘草5分,柴胡8分(炒),青皮1钱5分,草蔻仁1钱(研),干姜1钱(蜜炙),益母草3钱。

功能主治产后疟证,寒多热少。

用法用量加大枣3枚,河、井水各半煎,露1宿,疟前2时温服,二煎接服更妙。如热多,加青蒿3钱;如恶心,加灶心土5钱;如腹痛作泻,加煨广木香1钱5分、酒炒元胡索2钱;如胸口不宽,加炒枳壳1钱5分。

摘录《慈航集》卷下

处方46、地黄丸

处方熟干地黄1两1分,山茱萸(连核用)1两,白芜荑1两,白芍药(锉,微炒)1两,代赭石(醋淬,煅5-6次)1两,干姜(炮)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白僵蚕(去丝嘴,炒)3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月经不调,每行数日不止,兼有白带,渐渐瘦悴,饮食少味,累年无子。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心酒送下,日3次。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熟地黄气味甘苦微寒,入足少阴;山茱萸气味酸微温,入足厥阴;白芜荑气味辛平,入手足阳明、足太阴;干姜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白芍药气味酸微寒,入足厥阴;代储石气味甘平,入手少阴、足厥阴;厚朴气味辛温,入足阳明、太阴;白僵蚕气味辛咸平,入手足阳明,能引药入络。温酒送药,亦引入经络也。此妇人月经不调,兼有白带,渐渐瘦悴,饮食无味,累年无子者,急宜治之,使血气冲和,否则终身不孕育也。

摘录《本事》卷十引庞老方

处方47、补肾丸

处方肉苁蓉(酒浸,焙)3两,黄耆(炙,锉)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泽泻2两,巴戟天(去心)2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黄)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白术1两,牡蛎(煅过,研细)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菟丝子(酒浸,捣焙)1两,干姜(炮)1两,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1两,槟榔(锉)1两,桂(去粗皮)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五味子(炒)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积冷,虚损气乏羸劣。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处方48、风痹散

处方附子(炮,去皮)4两,干姜4两,白术4两,石斛半两,蜀椒(去目及闭口,炒出汗)1分,天雄(炮,去皮)3分,细辛3分,踯躅3分,白蔹3分,乌头(炮,去皮)3分,石南3分,桂心3分。

制法上为散,以韦袋贮药,勿泄。

功能主治30年恶风湿痹,发秃落,隐疹生疮,气脉不通,抓搔不觉痛痒。

用法用量酒服5分匕,以少羊脯下药,日2次。勿大饱食,饥即更服,常令有酒势。先服吐下药,后乃服之。

注意忌冷水、房室百日。

摘录《千金翼》卷十六

处方49、九制松香膏

别名九汁膏

处方上好片松香3斤(用清水煮烊,拉拔过,倾去水,再换水煮,再拉拔换水,如此以10遍为度,将松香研末,用姜汁、葱汁、白凤仙汁、烧酒、闹羊花汁、商陆根汁、韭菜汁、童便,挨次将松香拌浸透,晒干,作8次制过,其第9次,将好醋少许,不可多,再拌松香,晒干,研极细末),川乌4两,草乌4两,苍术4两,上肉桂4两,白芥子4两,干姜4两,蓖麻子4两,血余8两。

制法另用桐油3斤浸药,春5、夏3、秋7、冬10日、熬枯,滤过渣,再熬;先入广胶4两,俟溶化后,将制过松香末,筛入收之;离火,入樟冰1两,待冷,入麝香2钱,搅匀收贮。

功能主治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摊贴患处。

摘录《种福堂方》卷二

处方50、当归汤

处方当归(切,焙)2两,大黄(锉,微炒)1两,干姜(炮)1两,吴茱萸(炒)半两,雄黄(研)半两,桂(去粗皮)2两,芍药2两,甘草(炙)2两,细辛(去苗叶)2两,生干地黄(焙)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角弓反张,筋急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羊脂1枣大,同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51、半夏散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泽泻1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壮热痰壅,心膈不利,食久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二

处方52、白术丸

处方干姜、白术、厚朴、赤芍药、艾叶、当归、黄连、肉豆蔻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虚损,风冷,痢泻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粥饮送下,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七

处方53、白圣散

处方大雄(炮裂,去皮脐)2两,山茱萸(炒过,候冷)2两,山芋3两,干姜(炮)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中风口眼喎[音 wāi]斜。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用热豆淋酒半盏调下,患重者加至3钱匕。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处方54、白薇丸

处方白薇1两,细辛1两,防风1两,人参1两,秦椒1两,白蔹(一云白芷)1两,桂心1两,牛膝1两,秦艽1两,芜荑1两,沙参1两,芍药1两,五味子1两,白僵蚕1两,牡丹1两,蛴螬1两,干漆20铢,柏子仁20铢,干姜20铢,卷柏20铢,附子20铢,芎藭20铢,紫石英1两半,桃仁1两半,钟乳2两,干地黄2两,白石英2两,鼠妇半两,水蛭15枚,虻虫15枚,吴茱萸18铢,麻布叩复头1尺(烧)。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令妇人有子。主妇人子脏风虚积冷,经候不调,面无血色,肌肉消瘦,不能饮食;带下,久无子。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酒送下,1日2次,稍加至30丸。当有所去,小觉有异即停服。

摘录《千金》卷二

处方55、陈橘皮丸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干)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白术2两,甘草(炙)2两,干姜(炮)2两,半夏(温水洗去滑7遍)2两,枳实(去瓤,麸炒)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涂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阻病,心中烦闷,头眩,恶闻食气,闻便呕吐,闷乱颠倒,四肢怠堕,不自胜举。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食前服。先服半夏汤2剂后,再服此方。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处方56、贝母汤

处方贝母1两(去心,姜制半日,焙),黄芩(生,去皮)1两,干姜(生,)1两,陈皮(去白)1两,五味子(拣)1两,桑白皮(洗净,蜜炙黄)半两,半夏(汤浸7次)半两,柴胡(去苗,净洗)半两,桂心(不见火)半两,木香1分,甘草1分(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诸嗽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加杏仁7个(去皮尖,碎之)生姜7片,同煎至7分,去滓热服。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贝母气味苦甘微寒,入手太阴少阴;黄芩气味苦寒,入手太阴;干姜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陈皮气味苦辛微温,入手足太阴;五味子气味俱全,兼入五脏;桑白皮气味苦辛温,入手太阴;半夏气味辛温,入足阳明;柴胡气味辛甘平,入足少阳;桂心气味辛甘大热,入足厥阴;木香气味辛温,入足太阴;甘草气味甘平入脾,能和诸药之性,兼入十二经络,再佐以生姜之达表,不专为肺经咳嗽而设也。经云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嗽,故方中之品兼行五脏,积久成痼,能一旦肃清矣。

临床应用久嗽:黄师文云;戊申冬,有姓蒋者,其妻积年嗽,制此方授之,一服愈。以此治嗽,悉皆愈。

摘录《本事》卷三

处方57、半夏干姜散

处方半夏、干姜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干呕吐逆,吐涎沫。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浆水1升半,煎取7合,顿服之。

各家论述1.《金匮玉函经二注》:赵以德:干呕吐涎沫者,由客邪逆放肺,肺主收引,津液不布,遂聚为涎沫也。用半夏、干姜之辛热,温中燥湿;浆水之寒,收而行之,以下其逆,则其病自愈矣。2.《金匮要略心典》:干呕吐逆,胃中气逆也;吐涎沫者,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也。此是阳明寒气逆气不下而已。故以半夏止逆消涎;干姜温中和胃;浆水甘酸,调中引气止呕哕也。

摘录《金匮》卷中

处方58、半夏散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芎藭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汉防己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防风3分(去芦头),桂心半两,川椒50枚(去子及闭口者,微炒去汗),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痰呕逆,汤饮不下,起则眩倒。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

处方59、百合丸

处方百合1两,紫菀1两(洗去苗土),桂心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皂荚子仁半两(微炒),贝母1两(煨微黄),五味子1两,干姜1两(炮裂,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诃黎勒皮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入杏仁同研令匀,以枣肉为丸,如半枣大。

功能主治咳嗽上气,心膈烦闷,胸中不利。

用法用量《普济方》无皂荚子仁,有白芥子。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60、龙骨汤

处方龙骨1两,黄连(去须)3分,黄柏(去粗皮,炙)3分,地榆(炙)3分,白头翁半两,干姜(炮)半两,当归(切,焙)半两,酸石榴皮,白术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3岁以上,疳痢,口疮,身体脚手心热。

用法用量1-2岁儿每半钱匕,水半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3分,去滓,分2次温服,早、晚食前服。口疮,取芦荟、赤地利末敷之;下部生疮,取蚺蛇胆、黄连、麝香等分为末,涂敷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