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麦冬的处方(二十八)

浏览

麦冬(别名麦门冬、沿阶草),甘,微苦,微寒。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小编整理出含有麦冬的处方共3385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621~1680共60个。

处方1、救斑再苏汤

处方玄参3两,升麻3钱,荆芥3钱,黄连3钱,黄芩3钱,麦门冬3两,天冬1两,青蒿1两。

功能主治中暑忽倒,口吐白沫,将欲发狂,身如火烧,紫斑灿然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石室秘录》卷六

处方2、茯神丸

处方茯神(去木)1两,人参1两,远志(去心)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熟干地黄(焙)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甘草(炙,锉)1两,五味子1两,山芋1两,桔梗(去芦头,切,炒)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槟榔(生,锉)1两,白术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芍药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润肌,清神快气。主风惊邪,心中恍惚,惊悸恐怖,精神不乐。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四

处方3、菖蒲丸

处方菖蒲1两,杜仲3分(去粗皮,炙微黄,锉),干熟地黄1两,白茯苓3分,人参3分(去芦头),丹参3分,防风3分(去芦头),柏子仁3分,百部3分,远志3分(去心),五味子3分,薯蓣1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桂心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心益智,除虚烦。主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

处方4、桂心丸

处方桂心半两,白石英2两半,麦门冬2两半,枳实2两半,白鲜皮2两半,贝母2两半,茯神2两半,槟榔仁2两半,天门冬2两半,车前子1两,人参1两半,前胡1两半,橘皮1两半,白薇1两半,杏仁1两半,郁李仁3两,桃仁5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气热发,气上冲不得息,欲死不得卧。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加至30丸,1日2次,以竹叶饮送下。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本虚邪实,故用桂心、石英、人参、茯神、天麦二冬固本滋津;前、杏、橘、贝、白薇、白鲜皮疏肺泄气;槟榔、车前、郁李、桃仁分调血气而顺下之。更以竹叶饮子清润诸味,但加生姜之辛散而下前丸,上下开泄其气也。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三

处方5、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1两,麦门冬1两(去心),沙参1两(去芦头),秦艽半两(去苗),茵陈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蛇黄。腰背反张,口苦舌缩,嚼衣裳,伏地似隐,不多言语,难盖衣服,少开眼目,或似叫唤,心神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处方6、黄耆散

处方黄耆1两(锉),赤茯苓3分,麦门冬3分(去心),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桑白皮3分,射干3分,桔梗3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上焦浮热,咳唾稠粘。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处方7、黄耆汤

处方黄耆(锉)1两,干姜(炮)半两,当归(切,焙)1两,甘草(炙,锉)1两,黄芩(去黑心)1两,远志(去心)1两,五味子1两,芍药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防风(去叉)1两,泽泻1两,熟干地黄(焙)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肾脏虚损劳伤诸病;胞痹,少腹膀胱按之内痛。

用法用量每以水1盏半,先煮羊肾1只,取1盏,去肾,入药3钱匕,大枣2枚(擘破),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日午、夜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处方8、干地黄补虚益气能食资颜色长阳方

处方干地黄7分,蛇床子6分,远志10分,茯苓7分,苁蓉10分,五味子4分,麦门冬5分,杜仲10分,阿胶8分,桂心5分,天雄7分,枣肉8分,甘草10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益气,进食,资颜色,长阳。主五劳、七伤、六极,脏腑虚弱,饮食不下,颜色黛黯,八风所伤。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酒送下,1日2次。加至30丸。常服尤佳。

摘录《千金》卷十九

处方9、调脉理中茯苓散

处方赤茯苓2两,黄芩1两,栀子仁1两,人参1两(去芦头),赤石脂2两,远志1两(去心),犀角屑1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石膏4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脉极实热,血气伤心,好生嗔怒,面色变赤,语涩不快。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入淡竹叶2-7片,豉50粒,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10、黄耆汤

处方黄耆、麦门冬(去心)、白茯苓、防风、人参、地骨皮、漏芦知母、远志(去心)、熟地黄各等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阴漏症。眼脓漏不止。

用法用量白水2钟,煎至8分,去滓热服。

摘录《审视瑶函》

处方11、葛根散

处方葛根半两,黄芩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葳蕤半两,黄耆(锉)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烦躁口干,四肢热,食少。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12、黄耆汤

处方黄耆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焙),瓜蒌根(锉)1两,黄连(去须)、甘草、茯神(去木),熟干地黄(洗,切,焙)4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心虚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煎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十七

处方13、麻黄杏子汤

处方桔梗1两,麦门冬1两,麻黄1两半,杏仁3分,黄芩3分,甘草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时气8-9日,喘闷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盏半,煎至8分,温服,每日可服4-5次。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六

处方14、黄芩散

处方黄芩半两(新瓦焙干),麦门冬(去心)半两。

功能主治产后血渴,饮水不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处方15、藿香散

处方藿香1分,麦门冬1两(去心,焙),桑木耳1分,葛根1两(锉),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人参半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干呕烦乱,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16、调中益气丹

处方人参1两,归身1两,茯神1两,远志1两,干山药1两,生地1两,酸枣仁1两,辰砂1两,陈皮1两,白术1两半,牡蛎(煅)2两,麦门冬半两,黄连半两,生甘草1两,枳实(炒)7钱,半夏(制)8钱。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导痰清神。主怔忡。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远白汤送下。

摘录《杂病治例》

处方17、黄耆汤

处方黄耆1两,茯神1两,瓜蒌根1两,麦门冬(去心)1两,北五味子半两,甘草(炙)半两,生干地黄1两半。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诸渴疾。

用法用量每服4钱,新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十七

处方18、川连茯苓汤

别名黄连茯苓汤

处方黄连1两,茯苓1两,麦门冬(去心)半两,车前子(炒)半两,通草半两,远志(去心,姜汁制,炒)半两,半夏(汤洗去滑)1分,黄芩1分,甘草(炙)1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心虚为寒冷所中,身热,心躁,手足反寒,心腹肿病,喘咳,自汗,甚则大肠便血。

用法用量黄连茯苓汤(《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永类钤方》)。

摘录《三因》卷五

处方19、柴胡汤

处方柴胡8分,升麻6分,芍药6分,黄芩6分,甘草5分,石膏12分(碎,绵裹),生麦门冬6分(去心),葱白半分,香豉6合(绵裹),生姜6分,竹叶(切)1升(洗)。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天行后乍寒乍热,昏昏不省觉,胁下痛,百节骨痛,咳不能下食,及口舌干生疮。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2升5合,绞去滓,分温3服,服别相去如人行6-7里进1服。不吐不利愈。

注意忌海藻、菘菜、热面、油腻。

摘录《外台》卷三引《广济方》

处方20、调荣四物汤

处方熟地2钱,当归2钱,北五味1钱,蕲艾1钱,香附1钱,败龟板1钱(酥炙),麦门冬8分(去心)。

功能主治月信过期而来,其色如淡红水者。

用法用量上加大枣2个,水煎,空心服。

摘录《玉案》卷五

处方21、韭子散

处方韭子3两(微炒),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鹿茸1两(涂酥炙,去毛),龙骨1两,菟丝子1两(汤浸3日,晒干,别杵为末),车前子1两。

制法上为细散,入菟丝末和匀。

功能主治伤寒后肾脏虚损,夜梦失精,及尿后余沥。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22、羚羊角汤

处方羚羊角1两(镑),子芩1两,山栀子仁1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桔梗1两(锉,炒),知母1两,贝母1两(去心,炒),甘草1两,白槟榔(锉)1两,前胡(去芦头)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热毒眼,及丹石发动,躁渴,睛痛赤热泪。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23、调脾养荣汤

处方人参、山药、茯苓、麦门冬、当归、芍药、黄连、酸枣仁、甘草。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调脾养荣。主痘疹。

用法用量加莲肉、园眼肉,水煎服。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处方24、茯苓丸

处方远志3两,甘草3两,茯苓3两,麦门冬3两,人参3两,当归3两,白术3两,泽泻3两,独活3两,菖蒲3两,薯蓣1两,阿胶1两,干姜4两,干地黄5两,桂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安定心神。主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不知稍增至50丸,末食温酒送下。大虚,身体冷,少津液,加钟乳3两。

摘录《鸡峰》卷十一

处方25、豉汤

处方香豉2升,萎蕤2两,甘草(炙)2两,麦门冬(去心)3两,小蘖3两。

功能主治服五石散及钟乳诸石丹药等,口中伤烂,舌强而燥,不得食味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6升,煮取2升,分3次温服,能顿服益佳,再合为度。

摘录《外台》卷三十八引《小品方》

处方26、黄连汤

处方黄连(去须)1钱,黄芩1钱,赤茯苓(去皮)1钱,麦门冬(去心)1钱,升麻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胆热口苦,神昏多睡,左手关脉实大。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四引《护命》

处方27、黄芩汤

处方黄芩(去黑心)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栝楼根1两,栀子仁1两,石膏(碎)1两,淡竹叶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胃热极而致消中,消谷引食,化为小便。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28、葱白汤

别名葱白雌鸡汤

处方葱白(长3-4寸)14茎,半夏1升,生姜8两,甘草3两,当归3两,黄耆3两,麦门冬1升,阿胶4两,人参1两半,黄芩1两,旋覆花1合。

功能主治妊娠七月,忽惊恐摇动,腹痛,卒有所下,手足厥冷,脉若伤寒,烦热腹满短气,常苦颈项及腰背强。

用法用量葱白雌鸡汤(《圣惠》卷七十六)。本方改为丸剂,名“葱白丸”(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汗不出者,加麻黄2两。

注意忌羊肉饧、海藻、菘菜等。

摘录《千金》卷二

处方29、救苦散

处方牛膝3钱,木瓜半两,防已3钱,防风3钱,川芎3钱,羌活半两,苍术半两,车前子2钱,木通2钱,鹭鸶藤半两,大黄2钱,甘草3钱,陈皮3钱,赤芍药3钱,地骨皮3钱,麦门冬2钱,香附子2钱,甘菊花1钱,夏枯草3钱,莲子半两,金银花。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脚气。

用法用量方中金银花用量原缺。

摘录《医方类聚》卷九十八引《经验秘方》

处方30、黄耆丸

处方黄耆半两(锉),赤芍药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人参半两(去芦头),柴胡3分(去苗),胡黄连半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羸瘦体热,面色萎黄,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5丸,不拘时候,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处方31、大料神秘左经汤

别名神秘左经汤

处方麻黄(去节)、干葛、细辛、厚朴(姜制,炒)、茯苓、防己、枳壳(麸炒,去瓤)、桂心、羌活、防风(去叉)、柴胡、黄芩、小草(即远志苗)、白姜(炮)、半夏(汤洗去滑)、甘草、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下气,消痰,散风湿,退肿,进饮食,令人不虚。主风寒暑湿流注足三阳经,手足拘挛疼痛,行步艰难,憎寒发热,自汗恶风,头眩腰重,关节掣痛;或卒中昏塞,大小便秘涩;或腹痛,呕吐下利,恶闻食臭,髀腿顽痹,缓纵不随,热闷惊悸,心烦气上,脐下冷痹,喘满肩息。

用法用量神秘左经汤(《得效》卷九)。自汗,加牡蛎、白术,去麻黄;肿满,加泽泻、木通;热甚无汗,减桂,加橘皮、前胡、升麻;腹痛吐利,去黄芩,加芍药、附子(炮);大便秘,加大黄、竹沥;喘满,加杏仁、桑白皮、紫苏,所加并等分。

摘录《三因》卷三

处方32、鹿肉汤

处方鹿肉4斤,干地黄3两,甘草3两,芎䓖3两,人参2两,当归2两,黄耆2两,芍药2两,麦门冬2两,茯苓2两,半夏1升,大枣20枚,生姜2两。

功能主治补乏。主产后虚羸劳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2斗5升,煮肉取1斗3升,去肉纳药,煎取5升,去滓,分4服,日3夜1。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鹿肉汤即羊肉黄耆汤以鹿易羊,加人参、半夏健运中气,鹿肉填补督肾,洵为产后虚羸劳损之神丹,专于妇人科者急须着眼。

摘录《千金》卷三

处方33、豉饮

别名豉饮汤

处方豉(炒干)半两,羊肉1斤(去脂,水8盏,煮取肉汁5盏,澄清),当归(切,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黄芩(去黑心)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莎草根(炒)半两,生干地黄(焙)1两半。

制法上除肉外,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恶露未尽,气血攻心腹(疒丂)痛,心胸有热。

用法用量豉饮汤(《普济方》卷三四六)。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34、黄耆丸

处方黄耆1两半(炙,锉),熟干地黄1两半(焙),龙骨(去土,碎)1两半,枳壳1两1分(去瓤,麸炒),肉苁蓉1两1分(酒浸,切焙),泽泻1两1分,菟丝子2两(酒浸1宿,别捣),鹿茸2两(去毛,酥炙),麦门冬(去心,焙)2两,牡丹皮1两,石斛1两(去根),五味子(炒)1两,桑螵蛸21枚(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风虚冷,小便多,腿细脚弱,渐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煎黄耆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处方35、柴胡散

处方柴胡1两,人参1两,茯苓1两,桔梗1两,芍药1两,当归(酒浸)1两,麦门冬1两,青皮1两,桑白皮1两,川芎1两,白术1两,升麻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虚劳。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7分,通口连滓服。

摘录《医统》卷四十六

处方36、茯神散

处方茯神3分,龙齿半两,寒水石1两,川升麻3分,石膏1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心热,惊悸烦乱。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更煎1-2沸。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处方37、黄耆汤

处方黄耆2两(锉),熟干地黄(焙)2两,桂1两(去粗皮),白芍药1两,当归(焙,切)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白龙骨半,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肺痿。小便数,无力,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八

处方38、桂心汤

别名甘草汤

处方桂心3两,麦门冬3两,人参2两,甘草2两,葱白半斤,豉2升。

功能主治解五石毒。主乳石毒发,大势已解,肺家犹有客热余气。

用法用量甘草汤(《圣惠》卷三十八)。

摘录《千金》卷二十四

处方39、黄耆丸

处方黄耆1两,肉苁蓉1两,鹿茸1两,人参3分,枸杞子2分,熟干地黄2两,白茯苓3分,甘草半两,地骨皮半两,泽泻3分,附子3分,巴戟3分,禹余粮3分,桂3分,牡丹皮3分,五味子3分,龙骨3分,磁石1两,赤石脂3分,麦门冬半两,牡蛎3分。

制法上为细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渴后,上焦烦热不退,下元虚乏,羸瘦无力,小便白浊,饮食微少。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九

处方40、黄芩散

处方黄芩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芒消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焙),石膏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脏腑壅实,心神烦热,睡卧不安。少小腹大短气,热有进退,食不安,谷为之不化。

用法用量《普济方》有桂心八铢。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处方41、大鳖甲汤

处方鳖甲(炙)1两,防风1两,麻黄(去节)1两,半夏(洗)1两,白术1两,茯苓1两,芍药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1两,麦门冬(去心)1两,生姜(切)1两,人参1两,石膏(碎)1两,羚羊角(屑)1两,甘草(炙)1两,犀角1分(屑),雄黄半两(研),青木香2两,吴茱萸半升,大黄1分半,麝香3分,薤白14枚(切),乌梅7枚,贝齿7枚,大枣20枚(擘),赤小豆24枚。

功能主治脚弱风毒,挛痹气上。江东岭南,瘴毒脚气,或其中即脚膝肿满,心神闷乱,寒热痰逆,头痛口干,肩背拘急,肢节烦疼,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2斗,煮取4升。分4服,日2夜1服。

摘录《千金翼》卷十七

处方42、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3分,川升麻3分,秦艽3分(去苗),木通3分(锉),白鲜皮3分,槟榔1两,黄芩3分,麦门冬1两(去心,焙),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时气六日,烦躁头痛,小便赤涩,壅热不退。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43、柴胡散

别名柴胡汤

处方柴胡2两(去苗),乌梅肉2两(微炒),甘草1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半(去心)。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暴渴,心神烦闷,口舌干焦。

用法用量柴胡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44、家秘甘露饮

处方人参、薄荷、葛根、滑石、泽泻、鲜藿香、甘草、白茯苓、麦门冬。

功能主治热气霍乱,心腹绞痛,上吐下泻,烦闷扰乱,昏不知人。

用法用量水煎,冷饮。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45、大造丸

处方紫河车1具(用米泔水浸,轻轻摆开换洗,令净白为度,勿动筋膜;用竹器盛于长流水中浸1刻,取生气,提回以瓦瓶隔汤煮极烂如糊,取出;先倾汁入药内,用石臼、木椎捣极匀细为度,入后药),干地黄1两5钱,熟地黄2两,麦门冬(去心)1两半,天门冬(去心)1两半,当归1两,枸杞子7钱,五味子7钱,牛膝7钱,杜仲1两半,小茴香2两,黄柏2两,白术2两,陈皮2钱,干姜2钱,侧柏叶(采向东嫩枝,隔纸焙)2两。

制法上为末,用河车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虚百损,精血两亏,筋骨痿弱;或七情伤感,以致成劳;或外感失调,久成虚乏。

用法用量每服3钱,清晨白汤送下。气虚,加人参1两,黄耆1两;血虚,倍当归、地黄;肾虚,加覆盆子(炒)1两,巴戟(去心)1两,山茱萸肉1两;腰痛,加白术(盐水炒)1两,萆薢1两,锁阳(酥炙)1两,续断(酒洗)1两;骨蒸,加地骨皮、知母、丹皮各1两;如妇人,去黄柏,加川芎、香附、条芩(俱酒炒)1两。

摘录《医灯续焰》卷二

处方46、大补肾汤

处方磁石3两,石斛3两,茯苓3两,橘皮3两,麦门冬(去心)3两,芍药3两,牛膝3两,棘刺3两,桂心3两,地骨皮3升,人参5两,当归5两,五味子5两,高良姜5两,杜仲5两(炙),紫菀4两,干姜4两,远志1两半(去心),干地黄6两,甘草2两(炙)。

功能主治肾气不足,腰背疼重。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4升,煮取1升,分10服。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

处方47、桂心汤

处方甘草2两,桂心2两,龙骨1两,麦门冬1两,防风1两,牡蛎1两,远志1两,茯神5两,大枣20枚。

功能主治惊劳失志,健忘。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2升,分2服,相去如行5里许。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酢物。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惊劳失志,总由心肾不交,虚风内动所致。故以茯神、远志交通心肾,龙骨、牡蛎镇摄虚风,桂心、防风遍达肝气,麦冬、甘草、大枣滋益心脾,则虚风无隙可入矣。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四,名见《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处方48、大造丸

处方紫河车1具(泔浸,洗净,盛竹器,长流水中浸1刻,以回生气;盛小瓦盆于木甑或瓦甑内,蒸极熟如糊,取出,先倾自然汁别贮,将河车石臼内捣千下,同前汁和匀),生干地黄4两,龟版1两半,杜仲1两半,天门冬1两半,黄柏(盐酒炒)1两半,牛膝1两2钱,麦门冬1两2钱,当归身1两2钱,人参1两,五味子5钱。

制法上为末,河车汁和米糊烂捣为丸。

功能主治滋阴补阳,养寿。主六脉虚微,血气衰弱。阴虚遗泄。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以温酒或盐汤任下,1日2次。

摘录《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四引《医方集略》

处方49、麻黄根散

处方麻黄根半两,败蒲灰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黄耆(锉)半两,龙骨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盗汗不止,咽喉多干,心神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处方50、柴胡汤

处方柴胡(去苗)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半夏(汤洗去滑,焙)1两半,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防风(去叉)1两,细辛(去苗叶)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陈橘皮(去白,炒)1两,甘草(炙,锉)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大腹(锉)1两,黄耆(锉)2两。

制法上为粗未。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急劳。咳嗽上气,饮食减少,痰涎壅盛,手足酸痛,唇口干燥,心虚惊悸,气乏羸劣。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处方51、大黄散

处方川大黄1两(锉,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半两(去心,焙),细辛半两,黄芩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4-5岁伤寒,壮热挟实,心腹胀闷。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52、茯苓散

处方白茯苓1两,人参1两(去芦头),白芍药1两半,甘草1两(炙微赤,锉),羚羊角屑1两,防风1两(去芦头),黄耆1两(锉),桂心半两,芎藭1两,麦门冬1两(去心),地骨皮3分,磁石1两半(捣碎,水淘,去赤汁),当归1两,牛膝1两(去苗),五味子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劳。虚损羸乏,咳逆短气,四肢烦疼,耳鸣,骨间热,小便赤色,腰脊疼痛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空腹及晚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53、黄芩散

处方黄芩1两半,地榆1两半(锉),玄参2两,茜根2两(锉),寒水石1两,麦门冬2两半(去心,焙),川升麻2两,犀角屑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心热,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竹叶2-7片,煎至5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七

处方54、黄耆汤

处方黄耆半两(锉),芍药半两,桂半两(去粗皮),麦门冬半两(去心,焙),五味子半两,前胡半两(去芦头),白茯苓半两(去黑皮),当归半两(切,焙),人参半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补气。主伤寒后,骨节烦疼,不欲饮食,及气胀汗出。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大枣3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四

处方55、柴胡散

处方柴胡(去苗)1两,人参(去芦头)1两,犀角屑1两,黄芩1两,麦门冬(去心)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3日,头痛壮热,心神烦壅,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56、羚羊角汤

处方羚羊角1两(镑),桂1两(去粗皮),白茯苓1两(去黑皮),细辛1两(去苗叶),杏仁1两(去皮尖双仁,炒,研),麻黄1两(去根节),防风1两(去叉),防己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肺风。面色干白,鼻燥塞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处方57、柴胡汤

处方柴胡4两,白术2两,芍药(一方作紫葳),甘草2两,苁蓉1两,芎藭2两,麦门冬2两,干地黄5两,大枣30枚,生姜6两。

功能主治曾伤6月胎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分4服,日3夜1。中间进糜粥,7日更服1剂。

注意勿食生冷及坚硬之物。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前胎伤在六月,法当预培胃气,而反不用参、苓,必是妊娠大便艰燥,更衣时微有寒热,故用苁蓉、柴胡佐麦冬、地黄以滋血气。不费努挣,胎自安矣。设本妇大便不实,则退苁蓉而进参、苓,可预拟也。

摘录《千金》卷二

处方58、琥珀散

处方琥珀(研)1升,松子3升,柏子3升,荏子3升,芜菁子1升,胡麻子1升,车前子1升,蛇床子1升,菟丝子1升,枸杞子1升,庵(艹闾)子1升,麦门冬1升,橘皮4两,松脂4两,牡蛎4两,肉苁蓉4两,桂心3两,石韦3两,石斛3两,滑石3两,茯苓3两,芎䓖3两,人参3两,杜蘅3两,续断3两,远志3两,当归3两,牛膝3两,牡丹3两,通草14分。

制法上为末,盛以韦囊。

功能主治令人志性强,轻体益气,消谷能食,耐寒暑,久服老而更少,发白更黑,齿落重生。主虚劳百病,阴痿,精清力不足,大小便不利如淋状,脑门受寒,气结在关元,强行阴阳,精少余沥,腰脊痛,四肢重,咽干口燥,食无常味,乏气力,远视(目荒)(目荒),惊悸不安,五脏虚劳,上气满闷。

用法用量食前服方寸匕,日3夜1,用牛羊乳汁煎令熟,长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琥珀散专取琥珀以散血结,庵(艹闾)以破水气,芜菁以解热毒,杜蘅以散风气,石韦以利水道。使经脉调畅,则温补诸药得以奏振起之功。

摘录《千金》卷二十

处方59、茯神汤

处方茯神(去木)1分,龙齿半两,寒水石(研)1分,升麻3分,石膏(研)1两,麦门冬(去心,焙)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风热,惊掣,心松,恐悸。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1钱匕,水7分,加竹沥少许,煎至4分,去滓温服,日3次,夜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处方60、蓝叶散

处方蓝叶1两,川升麻1两,麦门冬1两(去心),赤芍药1两,玄参1两,黄耆1两(锉),甘草1两(生,锉),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犀角屑1两,沉香1分,葛根1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渴利,口干烦热,背生痈疽,赤焮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相关文章